最新-高中语文课外阅读元曲精选《双调 庆东原》次马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调·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张可久
山容瘦,木叶凋。

对西窗尽是诗材料。

苍烟树杪,残雪柳条,红日花梢。

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作者介绍]
张可久(约1280~1348后),元代散曲作家。

一说名久可,号小山。

庆元(今浙江宁波)人。

生活年代比卢挚、马致远晚。

《录鬼簿》把他列入“方今才人相知者”一类。

他的生平不可详考,只知他颇长寿,至正年间尚在世。

《录鬼簿》说他:“路吏转首领官”,首领官为民务官,相当于税课大使(又有说是掌文牍的小吏)。

他还曾为“桐庐典使”,70多岁时曾为“昆山幕僚”,约80岁左右尚为“监税松源”。

他时官时隐,足迹遍及江、浙、皖、闽、湘、赣等地,一生奔波,不太得志。

张可久长期为吏的身世,对他的创作很有影响。

生活的坎坷,不免使他抑郁感伤,他的〔庆东原〕《和马致远先辈韵》九首,抒发了穷通无定,世态炎凉的感慨。

有时不免联想到百姓的疾苦和世道的险恶:“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卖花声〕《怀古》),“比人心山未险”(〔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他在〔醉太平〕《感怀》中,更写道:“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粘便滚。

文章糊成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清廉贬入睡馄饨,葫芦提倒稳”,揭示了当时社会黑白颠倒、贤愚不分的现实。

只是这种愤世疾俗的作品,为数不多。

向往归隐,描写归隐生活的情和景,在张可久的作品中更多一些。

“归隐”虽然是一个传统的题材,而对张可久来说,有其特殊的深切的思想内涵。

他一生奔波于宦海,在悬车之年尚出仕小吏,有不得已的苦衷。

因此在以“归兴”、“旅思”、“道中”命名的篇章中,常常表现出悲凉的情绪和对安定的田园生活的渴望。

如:“二十五点秋更鼓声,千三百里水馆邮程。

青山去路长,红树西风冷,百年人半纸虚名”(〔沉醉东风〕《秋夜旅思》),客观上反映了元代士人沉抑下僚的艰辛颠沛的境况。

张可久笔下的隐逸生活,又是表现得那样恬淡闲适,如“依松涧,结草庐,读书声翠微深处。

人间自晴还自雨,恋青山白云不去。

”(〔落梅风〕《碧云峰书堂》)由于他经历丰富,游遍江南胜景,所以还有不少写景之作。

张可久结交的多为官员和文人,因此他的生活面比较狭窄,作品内容不够广阔,他有不少唱和之作,不论在思想上或艺术上,都显得平庸。

同时,他的社会地位和经历又决定了他的生活态度比较顺从,虽有愤懑和不满,都表现出一种“怨而不怒”的色彩。

张可久是元代散曲“清丽派”的代表作家。

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誉之为“词林之宗匠”。

许光冶说他“俪辞追乐府之工,散句撷宋唐之秀。

”(《江山风月谱·自序》)他的散曲的主要艺术特色是:①讲究格律音韵;②着力于炼字炼句,对仗工整,字句和美;③融合运用诗、词作法,讲究蕴藉工丽,而且常常熔铸诗、词名句,藉以入于典雅。

这些特点在他的著名套曲〔一枝花〕《湖上晚归》中有充分的表现:“长天落彩霞,远水涵秋镜;花如人面红,山似佛头青。

生色围屏,翠冷松云径,嫣然眉黛横。

但携将旖旎浓香,何必赋横斜瘦影。

”这里用丰富的比拟和想象,勾勒西湖晚景,精心雕章琢句,融合前人名句,创造出恬静清雅的境界,被李开先誉为“千古绝唱”。

张可久的作品,为求脱离散曲原有的白描的特色而入于雅正,在创作中有过于注重形式美的缺点。

但是作为一种清丽的风格,自成元代散曲群芳中的一葩,他的作品使散曲园地更加丰富多彩。

尤其是他的写景作品,有独到的功夫,如“云冉冉,草纤纤,谁家隐居山半掩?水烟寒,溪路险,半幅青帘,五里桃花店。

”(〔迎仙客〕《括山道中》)这类精致优美的小令,写
出江南旖旎明媚的风光,给人以美的享受。

张可久享誉当时,是一代曲风转捩的关键人物。

元代前期散曲崇尚自然真率,后期则追求清丽雅正。

张可久以他的创作实践,在这一转变中起了重要作用。

他的作品在后期被视为典范,如《录鬼簿》在论及某些作家时,往往要以他作为榜样进行比较,足见他在散曲史上的重要地位。

张可久的散曲作品,当时即已集成。

《录鬼簿》中记载:“有《今乐府》盛行于世,近有《吴盐》、《苏堤鱼唱》”(天一阁本)。

又据《录鬼簿》胡正臣条所记,知其子胡存善曾编《小山乐府》。

今所存张可久散曲集,有天一阁本《小山乐府》;影元抄本《北曲联乐府》;明李开先辑《张小山小令》;徐渭辑《小山乐府》;清夏煜《张小山小令选》;清劳权辑《张小山北曲联乐府》(为元刊本文过录本,又经校勘,增《补遗》);以及任讷《散曲丛刊》本《小山乐府》等。

其作品据隋树森《全元散曲》所辑,共存小令855首,套曲9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