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改革开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改革开放》。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说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当中,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属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二学生,经过初一一整年和初二上半学期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并且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辩证的、历史的分析问题方面则存在不足。
因此,我认为应该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基于对课标、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是实行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深圳的经济特区的建立等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一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地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
四、教学方法
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图示法、内外迁移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五、重点难点
农村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因此,我将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设置为本课的重点。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理论性较强,具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将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设置为本课的难点。
六、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是我这样设计的,
在导课方面:
首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进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然后,引导学生将本节课知识梳理整合成三个篇章,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篇章一:农村改革篇。
篇章二:城市改革篇。
篇章三:对外开放篇。
篇章一,农村改革篇:
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本课的重点,为突出这个重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改革前后的小岗村有何不同,并结合视频明确思考:小岗村会发生如此巨变的原因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2、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概念解读,让学生明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出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小岗村村民庆祝丰收的场景及表格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让学生感受到改革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进而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实现难点突破。
4、以四个不同时期农民的话,引导学生回顾建国后我国对待“三农政策”的重大决策及影响,实现历史知识的内迁移。
5、出示图片,让学生了解继小岗村之后,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富裕起来,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的同时,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通过让学生说出身边的乡镇企业名称,图片展示我国的乡镇企业,实现知识的外迁移。
由:1983年,邓小平指出,农村的责任制,可以用到城市,用到工业。
从而过渡到第二个篇章:
城市改革篇
1、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也是本课的重点,为突出这个重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44页相关内容,明确城市改革的重点和开始的时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出示两则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找出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三个因素,分析解决的办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3、以表格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两阶段和改革内容后,引导学生概括并分析第一阶段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归纳概括能力。
出示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材料,引导学生对本篇内容进行巩固,并感受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就。
由:随着农村和改革的成功,对外开放也拉开了序幕。
从而过渡到第三篇章:对外开放篇
1、出示图片:深圳的昨天和今天,引导学生明确,开放的春天从深圳开始。
2、引导学生结合早期对外开放示意图,阅读课本43到44页,说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掌握运用历史地图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3、对于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利用板书引导学生明确对外开放格局是多层次的,再结合现今开放的国家和现实中科技、体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开放,引导学生分析出对外开放格局是全方位、宽领域的。
培养学生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4、读史可以使人明智。
结合近代和今天的对外开放对比地图,引导学生分
组讨论:近代和今天的开放有何区别,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5、出示一系列图片,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从而实现情感目标。
学以致用:
历史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以致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课下进行社会调研:《莱西的昨天与今天》,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收集和整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这就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老师。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结合板书从知识上、学法上、情感上三个角度谈本节课的收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实现三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