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妇产科工作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护理在妇产科工作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11-21T06:35:03.354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9期作者:穆海霞[导读] 分娩是孕龄妇女的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在生理上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会产生各种心理变化,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严重的可导致情绪障碍
穆海霞
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分娩是孕龄妇女的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在生理上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会产生各种心理变化,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严重的可导致情绪障碍。
孕产妇孕产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相当高,多数孕产妇在围生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明显影响分娩及母婴身心健康。
因此有必要对产妇产时心理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导致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正确的疏导产妇,解除她们的思想顾虑,使她们树立信心顺利完成分娩,提高产科质量。
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心理护理;妇产科工作;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住院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18~65岁,平均47.13±6.33 岁,疾病类型:子宫肌瘤15例、盆腔炎5例、输卵管性不孕8例、宫颈癌6例、卵巢囊肿6例,文化程度:小学7例、初中10例、高中15例、大专及以上13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18~65岁,平均46.15±6.75 岁,疾病类型:子宫肌瘤13例、盆腔炎6例、输卵管性不孕6例、宫颈癌7例、卵巢囊肿8例,文化程度:小学6例、初中9例、高中16例、大专及以上14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种和文化程度等方面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实施。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环境护理、生活护理、用药护理、病情监测、并发症处理等基础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心理干预,具体内容:观察组采取产期心理干预,具体内容:①产前产妇心理问题及护理。
受到计划生育政策影响,我国产妇大部分为初产妇以及高龄产妇。
很多产妇没有经历过分娩,会产生明显的精神压力,导致心理问题明显增加。
在产前会出现恐惧、不安、缺乏自信等各种复杂心理,而且孕产妇在住院期间很难适应医院的环境,对医务人员甚至对医院有着明显的恐惧心理知识。
产妇精神过度紧张,最终引起恐惧等情绪[1]。
有部分初产妇担心胎儿性别、住院费用以及睡眠障碍等各种问题,导致产妇出现明显的焦虑,缺乏自信心。
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孕产期各种知识的宣传与教育,让产妇能够了解住院环境,积极主动与产妇进行沟通和交流,确保产妇可以及时有效消除内心的焦虑、压抑、不安等情绪。
通过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以饱满积极的热情加强对产妇的照顾,有效发现产妇产前的各种问题,有效消除产妇内心不安情绪。
②产时孕产妇心理问题。
随着产期的日益临近,产妇会出现更加剧烈的子宫收缩而引发的疼痛不适感,使得孕产妇内心恐惧和焦虑的情绪更加严重。
针对这样的情况需要及时根据产妇的宫缩变化采取有效的疼痛缓解方案[2]。
由于部分初产妇的疼痛发生比较敏感,而且临近预产期的整个分娩过程会有明显的恐惧不安感,很多有过不良分娩史的经产妇也会出现担忧、焦虑,害怕同样的情况再次上演。
一旦发生异常心理状态能够及早解决,在产时护理中要加强对分娩知识的宣传,在允许情况下可以让亲属陪同分娩,尤其是丈夫的陪伴能够带给产妇极大的心理安慰。
在分娩时产妇的疼痛达到最高,疼痛表现与个体差异具有显著的关联,护理人员需要准确把握产妇的生活习惯、个性特征、文化背景等诸多资料,针对不同的产妇制定不同的护理措施。
如果产妇耐受能力比较弱可以给予更多的关怀与爱护,耐心细致的讲解分娩过程。
在分娩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产程进展,保持尊重的态度,通过屏风与窗帘来保护产妇的隐私。
在活跃期可以指导产妇通过腹式呼吸或者适当摒弃来减轻压力,放松情绪,舒缓产妇内心紧张不安等问题。
通过抚摸子宫下段或者按摩酸痛处减轻产妇的疼痛感,如果宫缩过于强烈可以主动与产妇进行交谈,分散产妇注意力。
③产后产妇心理问题。
随着分娩的顺利结束,整个分娩过程也宣告完结,产妇需要积极地增进亲子感情。
但是如果产妇对胎儿性别不满意,或者在母乳喂养时胎儿啃咬用力造成乳房疼痛、胀奶等各种问题,都可能导致孕产妇出现明显的失落感,变得性格暴躁、任性,甚至出现产后抑郁的倾向。
新生儿作息十分不规律,经常在半夜惊醒,造成产妇自身的睡眠不够充足,如果没有对孕产妇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满足也会造成各种不满情绪不断累积,使得产妇形成暴躁的性格。
若产妇孕育为独生子女也会产生明显的依赖心理,在分娩结束后习惯别人的照顾,很少主动照顾新生儿,还可能受到内分泌失调、激素的干扰,导致产妇无法正常的恢复。
针对产后产妇心理要加强沟通,尽量满足产妇提出的条件,对产妇的心理变化情况进行仔细观察,针对可能出现的心理抑郁等问题要及时有效解决。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产妇心理痛苦程度评分。
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包括焦虑量表(HADS-A),抑郁量表(HADS-D)分量表对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判断产妇心理痛苦程度。
其中0~7分为无焦虑或者抑郁,8~10分为可能或临界焦虑或抑郁,11~12分为可能有明显焦虑或抑郁。
②观察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100%,总分100分,10~59分为不满意,60~80分为比较满意,81~100分为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 x2检验。
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CL-90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SCL-90各因子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CL-90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学的快速发展,分娩技术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很多产妇依然对分娩十分恐惧。
为了确保产妇顺利进行生产,更好地加强产后康复训练,必须要加强对妇产科常见护理措施给予正确的处理。
针对女性生理特点和体质差异,在产前护理中要正常开展待产护理,需要格外注重饮食安全和生活作息规律。
在待产期间要根据产妇的身体特点制定营养食谱,保证膳食纤维合理搭配,加强对产妇日常生活护理,保证充足的睡眠。
教会产妇自测脉搏,如果发现产妇头晕头痛时可以通过自我护理或者进行有氧运动,提醒患者早入睡,做好睡前排尿。
待产护理工作除了生活和医学上人为指导之外,还需要加强对产妇的心理安抚。
对于妊娠剧吐护理需要护理人员耐心细致的进行处理,积极与家属配合,共同对产妇进行照护。
在妊娠期间如果产妇出现剧吐等反应,应该尽量减少对产妇的刺激,通过深呼吸来抑制呕吐欲。
在呕吐之后要加强对口腔清洁,要保证穿着宽松的衣服减少对身体的刺激,尽量避免让产妇吃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清淡。
饮食完毕后帮助产妇活动一段时间,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不能进食完毕立马卧床休息。
在护理过程中需要保持产妇身心舒畅,只有良好的心态才能够确保护理效果达到最佳。
本次研究中,针对妇产科患者常见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实现了对患者心理状态干预的精准化,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CL-90、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心理护理在妇产科工作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能促进护理服务质量提升,对于持续改进妇产科护理工作质量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蔡彩霞.安全文化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19):171,173.
[2] 张秀梅,李琴玉.妇产科护理纠纷发生的因素分析和应对措施[J].家庭生活指南,2020,36(03):111-112.
[3] 梁娅.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8):99-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