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BIII-(AM)-245型隔离开关操作异常分析与改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SBIII-(AM)-245型隔离开关操作异常分析与改进
发布时间:2021-04-15T15:36:14.04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2期作者:李志锦
[导读] 隔离开关是变电站内最常见的设备,可以通过与断路器相配合
李志锦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隔离开关是变电站内最常见的设备,可以通过与断路器相配合,进行倒闸操作,改变设备的运行方式。

从隔离开关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尤其是运行时间周期较长的隔离开关,进行倒闸操作时易出现操作异常情况出现,若不能及时解决,有可能会延长停电时间,降低电网企业的供电可靠性。

特别是敞开式的隔离开关,由于其结构特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在设计出现不合理的情况下,更易出现隔离开关损坏,导致被迫停运。

本文通过对SSBIII-(AM)-245型隔离开关操作过程出现多起连杆变形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了改进,提高了隔离开关的操作可靠性,并为远方程序化操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关键词:隔离开关;操作异常;原因分析;改进措施
0 引言
隔离开关是变电站内最常见的设备,可以通过与断路器相配合,进行倒闸操作,改变设备的运行方式;此外,在设备检修时,还可以用来隔离带电和非带电位置,造成明显的断开点,以保证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敞开式的隔离开关,由于其结构特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在设计出现不合理的情况下,更易出现隔离开关损坏[。

SSBIII-(AM)-245型号隔离开关,用于户外高压变电站,是一种三柱水平旋转式双断口隔离开关,即隔离开关处于打开位置时,会有两个水平方向的隔离断口。

该型号隔离开关由三个单相组成,三相之间通过相间连杆连接在一起,由操作机构驱动(操作机构既可以采用电动操作机构,也可以采用手动操作机构)。

主刀装在绝缘子上部,旋转绝缘子安装在一个钢底座上,并且和一根驱动杆相连接,通过驱动杆的传动达到隔离开关的分合闸。

1 缺陷概况
2019年07月20日08时44分,调控向220kV某某站下达拉开电厂乙线23594隔离开关的操作令。

在08时45分,运行人员开始操作。

在检查电厂乙线23594隔离开关在合闸位置后,运行人员合上电厂乙线23594隔离开关机构箱内操作电源QF3空气开关,在隔离开关控制箱前通过五防钥匙对电厂乙线23594隔离开关进行拉开操作。

在操作人按下“电厂乙线23594隔离开关分闸按钮”后,现场听到电机转动声音,大约4秒钟后,观察到电厂乙线23594隔离开关三相触头都没有分开,操作人立即按下“停止”按钮,监护人立即到隔离开关机构箱处断开隔离开关电机电源空开。

然后操作人与监护人共同到电厂乙线23594隔离开关处检查,发现隔离开关主传动弯曲变形。

运行人员立即暂停操作,报告调控人员并联系检修专业人员。

检修人员到现场检查,确认机构在中间位置(分闸未到位),隔离开关三相停在合闸位置,传动杆已变形,需要申请电厂乙线23594开关及线路转检修后才能进行检查并进行处理。

2 缺陷的处理情况:
2.1缺陷的现象
现场检查发现隔离开关主拐臂向右倾侧,隔离开关机构与主拐臂连杆弯曲变形,隔离开关操作机构处于分闸状态而隔离开关本体处于合闸状态,隔离开关无法通过机构操作改变隔离开关的状态。

准备好备品备件,对隔离开关进行拆解修复。

解除隔离开关主拐臂连接(此时三相隔离开关仍处于合闸),通过旋转瓷瓶将隔离开关分开(力度相当紧单人无法实现,后来三人分相同时使劲才能将隔离开关转至分闸状态)。

分别检查各相瓷瓶转动的摇晃度、旋转的顺滑度、触头接触的高低差。

结果正常,瓷瓶旋转过程没有太大的摇晃、转动过程没有太大的阻力(没有锈蚀等卡阻现象)、触头接触面高低差也符合要求。

现场的情况如下图.
2.2缺陷的处理情况:
根据检修人员开工前初步分析判断,故障为电厂乙线23594隔离开关A相动、静触头夹紧力过大,导致该隔离开关无法正常分闸。

所以在停电开工后,检修人员首先检查电厂乙线23594隔离开关A相动、静触头处情况,现场检查发现,电厂乙线23594隔离开关A相动触头与A相CT侧静触头有水平高度差明显,经测量,隔离开关CT侧静触头比动触头高约为10mm。

电厂乙线23594隔离开关B、C两相动静触头水平高度差均在厂家要求范围以内。

检修人员在对电厂乙线23594隔离开关进行进一步检查时,发现电厂乙线23594隔离开关A相动触头支持瓷瓶有明显晃动的现象,由于此晃动,也同步造成隔离开关的动静触头高差过大,检修人员对此情况进行分析判断,认为,瓷瓶底部的轴承有松脱现象,导致虚位变大,
故出现瓷瓶晃动的现象。

由于出现新的问题,检修人员调整了既定的调整动、静触头水平的思路。

改为对电厂乙线23594隔离开关A相动触头支持瓷瓶底部的轴承进行检查,待对轴承进行检查固定后,再进行水平高度的调整。

由于现场接线方式复杂,带电距、停电间隔离等原因,现场不能开展吊车作业,故采取搭脚手架的方式,先后拆除动触头主导电臂,上、下支持瓷瓶后,最后拆下底部的轴承装置。

检查发现,轴承底座处,涂满油,未发现氧化卡涩等异常,检查发现针式轴承无无氧化卡涩,但轴顶部轴承套有松况问题。

检修人员将轴承套重新固定到与法兰盘紧贴位置,再次检查轴承无异常后,将轴承回装。

回装后检查,支持瓷瓶无晃动现象发生,轴承转动顺畅,无卡涩。

再次检查动静触头水平高度,符合要求,接触正常。

对三相分别进行回路电阻测量如下:
装回传动轴及相间连杆后进行对隔离开关全面调整调试工作,手动、电动分合正常,设备故障消除。

缺陷临时处理后,能对隔离开关进行正常分合闸,但对该型号的隔离开关出现过多次一样的缺陷,经研究决定对型号的隔离开关的操作进行特殊方式进行,在从操作分闸到合闸或合闸到分闸过程中,必须先手动操作,确保隔离开关转动正常,无卡阻的情况下再进行电动操作的步骤,在进行电动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当隔离开关动作过程中发出现异常时,必须立即切断电源,并现场检查,未检查出问题前不得再进行操作。

2.3 缺陷分析:
2.3.1电厂乙线23594隔离开关A相动触头支持瓷瓶底部轴承在出厂时,轴套未完全安装到位,导致存在一定虚位,但在投产时,虚位不大,瓷瓶未出现晃动问题,分合闸操作,均正常,没有缺陷表相。

但近一年时间内,该设备因配合调度方式改变,在短时间内容多次操作,出厂时的轴套随着操作次数的不断增多,逐渐下滑,松脱,导致虚位进一步加剧。

该动触头在分合闸过程中会随着支持瓷瓶出现晃动,晃动后的动触头与静触头水平高度差加大,使得在隔离开关在进行分闸操作时对电机产生一个较大的应力,在隔离开关电动操作时,这个应力对电动机构的力有一个很大的阻碍,两个力相互作用,导致传动轴变形、焊点脱焊。

2.3.2经在解体检修时的对比分析。

应是设备厂家在出厂产品装配时,未经过严格检测,导致设备轴承装配不到位,导致新产品现场安装时问题表相看不出,但运行时间长,问题逐渐暴露。

在隔离开关的轴承检动后,会产生隔离开关的机
2.3.3械配合出现碰触或转动位变死位的现象。

当机构动作后。

由于机械死位的原因,造成对传动连杆等的损坏现象。

对隔离开关的轴承装配及动作情况分析:装配图如右:拆开检修时发现上轴承已下落到红圈位置,当下降到红圈位置时会造成整个轴承座松动,当隔离开关需要操作时,传动杆会传动到该轴承座,但由于轴承松动,在受到传动力时,会先将隔离开关接侧向一侧,此时将传动的角度变成隔离开关操作杆的死位,此时机构的传动转动,无法带动相间的传动杆动作,导致传动杆变形的缺陷出现。

原动作的始动位置应在蓝色位置,但轴承松动后,始动位置在红色位置后的位置。

针对上述问题,对该型隔离开关出现多次电动操作时拒分进行原因分析。

总结为以下几点:
a.触头污秽,运行后触头间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污秽,造成触头间的摩擦力增加,从而导致操作力增大。

b.触头磨损运行过程中,触头上的导电膏油脂干涸凝固,失去润滑作用,在分合闸时会造成触头间的磨损,磨损后的触头,摩擦力增大,导致操作力增加。

C.主刀驱动轴与转轴座配合间隙大,主刀驱动轴直径为 φ49.4,与之配合的转轴座孔直径为 φ50。

配合间隙略大,导致分合闸过程中驱动轴的受力方向不是完全水平,会有垂直向下的分力,从而加剧垂直杆变形的诱因。

d.底座上驱动轴的位置,驱动力的方向此产品设计的底座上驱动轴的位置距离瓷瓶中心较近,在分闸过程中,驱动力的方向为推动驱动杆的方向。

当杆的受力是推力时比杆受力为拉力时更容易引起变形。

3改进的措施:
针对多次发生的缺陷的问题所有,通过分析出的原因,制定到各项措施,并现场落实进行实施。

3.1.将铜渡银触头更换成铜渗石墨工艺的触头,利用铜渗石墨工艺的导电性能优、自润滑功能好的接特点,可以避免由于导电膏干掉导致的操作不顺畅
3.2 将转动座改成上下两个,增加主操作轴的垂直度,每台增加一个操作板。

解决传动死点卡涩,传动杆变形的问题。

3.3 将垂直杆改为 Φ60 的无缝钢管,以增加强度。

防止传动系统刚性不足引起的故障。

3.4 将主刀三相连动的方式改一下,由分闸时原来的推力变成拉力。

改进前:主驱动和三相连杆的受力在分闸时是推力。

改进后:主驱动和三相连杆的受力在分闸时是拉力。

使传动的力系统更合理,更可靠。

方案实施后,该型隔离开关的操作,安全可靠,不会出现电动操作隔离开关时的拒分现象,有效的避免了设备类的电力安全事故事件 4、结论
4.1敞开式的隔离开关在运行中受到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在长周期不操作或,会出现基座以上的转动部件或主刀的刀头有卡涩现象。

当电动操作时,电机带动垂直连杆和操做连杆旋转,但无法克服卡涩阻力,此时操作功将释放在连杆上,导致其弯曲变形,应在运行中适当安排对隔离开关进行操作或进行检修维护的工作,确保隔离开关处于良好的状态。

4.2.对于频繁的操作的隔离开关,建议记录好操作的次数,总结出机械周期的总结,达到一定的机械操作次数,应进行检修维护工作,防止机械磨损而影响隔离开关的正常工作。

4.3建立对运行时间长的敞开式隔离开关进行状态的评估机制,对前期的设计不合理的各个部件进行升级改造,使其更好地为现代的电网服务。

4.4在电网建设中,为更好地推进智能化的操作进程,对前期的设备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必要的升级改造工作,使其达到现代电网所需的要求
[1]刘文婷.试析变电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及设备维护方法[J].机电信息.2012(33)
[2] 杨仁焱.500kV变电站隔离开关分合闸不到位抢弧故障分析及处理.电工技术:理论与实践[J],2015,08:65-65.
[3]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GB/T 1985-2014
[4]隔离开关及接地开关状态检修导则 DL/T 1700-2017
[5]隔离开关及接地开关状态评价导则 DL/T 1701-2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