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2019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复习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复习”,主
要内容包括:
1. 欧姆定律的定义及表达式:I = 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2. 电阻的计算:R = U/I,以及电阻的单位、换算关系。

3. 欧姆定律的应用: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以及分析
电路中的功率、电功等。

4.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5.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串联电阻的计算、并联电阻的计算。

6. 实际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应用:测量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欧姆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应用。

2. 学会计算电阻、电流、电压,并能分析电路中的功率、电功等。

3. 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解释实际电路中的现象。

4. 掌握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计算方法。

5.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难点: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计算。

2. 重点:欧姆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册、计算器、实验器材(如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一个实际电路案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等。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欧姆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几个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讲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进行实验验证。

6.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讲解串联和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实验演示。

7. 实际电路中的应用:讲解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以及测量电阻的实验操作。

六、板书设计
1. 欧姆定律:I = U/R
2. 电阻计算:R = U/I
3.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4. 电阻的串联:总电阻 = R1 + R2
5. 电阻的并联: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七、作业设计
1. 计算题:已知一个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求电阻。

2. 分析题:分析一个实际电路,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等。

3. 实验题:测量一个电阻的阻值,并分析测量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2. 拓展延伸:探讨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照明电路、手机
充电等。

注意事项:
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2. 在讲解例题和练习时,要关注学生的理解情况,及时解答疑问。

3. 课堂氛围要轻松愉快,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

4. 课后要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计算
在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复习”中,电阻的串联和
并联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之一。

在本节课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际
电路中的应用。

一、电阻的串联
电阻的串联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电阻依次连接在同一电路中,电流
依次通过每个电阻。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计算公式为:R_total = R1 + R2 + R3 + + Rn
其中,R_total表示总电阻,R1、R2、R3、、Rn表示各个分电阻
的阻值。

例如,有两个电阻R1 = 10Ω和R2 = 20Ω串联,总电阻R_total = R1 + R2 = 10Ω + 20Ω = 30Ω。

二、电阻的并联
电阻的并联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电阻同时连接在同一电路中,各个
电阻的两端电压相等。

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
数之和。

计算公式为:1/R_total = 1/R1 + 1/R2 + 1/R3 + + 1/Rn
其中,R_total表示总电阻,R1、R2、R3、、Rn表示各个分电阻
的阻值。

例如,有两个电阻R1 = 10Ω和R2 = 20Ω并联,总电阻R_total = 1/(1/R1 + 1/R2) = 1/(1/10Ω + 1/20Ω) = 6.67Ω。

三、重点解析
1. 理解串联和并联的概念:串联是指电流依次通过每个电阻,而并联是指电流同时通过各个电阻。

2. 掌握串联和并联的计算公式: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而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3. 注意单位的一致性:在进行计算时,要确保各个电阻的阻值单位一致,通常是Ω(欧姆)。

4. 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在实际电路中,串联和并联计算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等参数,从而进行电路的设计和
优化。

四、难点解析
1. 串联和并联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会混淆串联和并联的计算公式,导致计算错误。

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例来加深理解。

2. 单位的一致性: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可能会忽视单位的一致性,
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教师需要强调单位的重要性,并在解题过程中进
行检查。

3. 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学生可能会对于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
际电路中感到困惑。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实例和进行实验演示来帮助学
生理解和掌握。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计算是欧姆定律复习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学
生理解的难点之一。

通过重点关注这个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
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等参数,并为实际电路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详细的讲解、实例分析和实验演示来帮
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串联和并联的计算方法,并强调单位的一致性。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在讲解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计算时,语调要清晰、简洁,让学生
能够容易理解。

2. 使用生动的例子和比喻,如将电阻比作水流中的阻力,让学生
更容易形象地理解概念。

3. 在讲解计算公式时,语速可以适当加快,以保持课堂的节奏感。

二、时间分配
1. 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讲解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计算方法。

2. 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实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能够及时巩固所
学知识。

3. 在讲解计算公式时,可以适当留出时间让学生自行思考和提问。

三、课堂提问
1. 在讲解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计算时,适时提问学生,了解他们的
理解情况。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疑问,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参与度。

3. 对于学生的提问,要耐心解答,并引导他们思考问题的本质。

四、情景导入
1. 通过引入实际电路案例,如照明电路、手机充电等,让学生了
解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电路图和实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电阻
的串联和并联。

3. 引导学生思考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对电路性能的影响,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方法
1.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提高他们
的学习积极性。

2. 使用实验演示和实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点的
理解。

3.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小组讨论、探究性学习等,培养他
们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课后反思
1. 课后及时反思课堂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讲解。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思考和拓展,如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实践探究等,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