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臂架起重机钢丝绳下垂量计算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ort Operation 2018. No. 1( Serial No. 238)
单臂架起重机钢丝绳下垂量计算分析
韩中成
青岛海西重机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基于悬索结构的解析计算理论,对单臂架起重机的钢丝绳悬垂量进行解析计算,获得起重机钢丝绳 在空载状态下的下垂量,分析计算钢丝绳下垂后与臂架上弦杆的接触区域,针对性地对该区域安装耐磨板,可节约 耐磨板的成本。
关翻:单臂架起重机;钢丝绳;下垂量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Sag of Steel Rope in Single Arm Crane
H a n Z hongcheng
Qingdao Haixi Heavy-duty Machinery Co.,Ltd.
A b stra c t:Based on the analytic calculation theory of suspension structure,the sag of steel rope in single arm is
calculated and acquired in the no-load condition.The contact area between the sagging wire rope and the chord member in the arm are analyzed,and a pointed wearing plate is installed to save the cost.
K ey W ords:single arm crane;steel rope;sag
1引言
单臂架起重机具有适应性强、运转平稳、自重 轻、造价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国内港口。
单臂架起 重机的钢丝绳变幅机构,采用补偿滑轮钢丝绳缠绕 系统或者补偿卷筒钢丝绳缠绕系统,在变幅过程中 起升吊点保持近似水平状态[1-4]。
臂架钢结构多采 用桁架结构,构造简单(见图1)。
由于桁架的结构 特点,在不安装钢丝绳耐磨辊的情况下,起升钢丝绳 可能因下垂量过大进而摩擦到臂架上弦杆[5-6]。
因此,研究钢丝绳的下垂量,对于单臂架起重机上弦杆 是否需要安装耐磨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7-9]。
2基本理论
2.1基本假设
根据悬索结构的解析计算理论,要对悬索的计算理论进行推导时,悬索必须满足以下2个基本假 设[10]:
⑴悬索是理想柔働,既不能受压,也不能抗弯。
⑵悬索的材料符合虎克定律。
起升最大幅度静止时,臂架钢丝绳可以看作是 一种悬索结构,采用悬索结构计算理论,首先要构建 钢丝绳的平衡方程,分析载荷状态。
2.2受力情况
臂架钢丝绳系统可以看作是悬索结构,就其中 1条受到2个方向载荷(?2()和^)作用的钢丝绳进行分析,则钢丝绳的形态曲线形状可以由方程 ^(()表示。
由于钢丝绳是理想柔性状态,其张力 r主要沿着钢丝绳的切线方向。
设某点的水平分力
A y
为i/,则钢丝绳的垂直分力为,姻2所示。
26
港口装卸2018年第1期(总第238期)
根据平衡条件,由;I! = 〇,可得
dH
-i~ + q,=0
ax
由1之=〇,可得
⑴
…dz、
d(H d~)
ax
dx+ 9z = 0⑵为求最大下垂量,可以假设起重机卸载瞬间,g x «〇。
此时,根据公式⑴可以得到H=常数,由此,公式⑵可以写成
d2z
H y~2+g z= 0
a x
⑶2.3载荷状态
悬索载荷情况通常可以简单分为以下3种[1112]:
⑴竖向荷载沿跨度均布。
⑵荷载沿索长均布。
⑶竖向荷载按任意规律分布。
起升钢丝绳竖直方向上的载荷主要是钢丝绳自 身重力mg,其次是风载,假设施加均匀风载g沿竖 直方向,则起升钢丝绳所受载荷符合第2种载荷情 况,如图3所示。
图3载荷沿钢丝绳长度均布示意图
2.4钢丝绳悬链线方程
悬链线方程解析示意图见图4,其中人B为钢 丝绳的固定端点,可知:
图4悬链线方程解析示意图
(g+p)d$= gzdx(4)则
g z=(+p) d ax(5
因此
ds
(仝)2
dx
(6
g z=(g
+p)dx = (g+p K J1 +
将式(6)代人式(5)得
H
d2z
dx2+(g+p)
求解可得满足图所示悬链线的解集为
()
H
[cos^a - cos^l- a)
g+p l
(8)
妙^^H为某式中,a= sin h-1
_sinh/3-
点的水平分力;为沿着钢丝绳均布的风载荷;为 钢丝绳密度。
2.5臂架纵截面上轮廓线方程
设4为钢丝绳的固定端点,臂架纵截面上轮廓 线i的延长线与z轴交点为(0,)与x轴夹角为 0,如图5所示,则直线方程为
图5臂架纵截面上轮廓线方程解析示意图
3算例
联立式(8)、式(9),根据解的情况进行分析。
若 有解,说明钢丝绳下垂后会摩擦到臂架上表面;若无 解,说明钢丝绳下垂后不会摩擦到臂架上表面[13—14]。
现就40T-33m单臂架门机实例进行计算核验。
3.1正常工作空载状态
= -0.1 m;; = 34° ;c= 11.250 m;l= 27.400 m;均 布载荷g= 12.5 N/m(根据最大工作风速25 m/s计 算);钢丝绳密度p= 3.45 kg/m;H=4 600 N(根据吊 具重量 2.0 t估算)a = 0.539; = 0.139 9
将式(9)代人式(8)可以得到
27
Port Operation 2018. No. 1 (Serial No. 238)
0.675x - 0.1 = 97.87
0.539 ,-0.539 0.010 2^-0.539 ,-0.010 2%+ 0.539
e+ e e+ e
令;X= - 0.010 2x+ 0.539,e [0,27.4],则 y e [0.259,0.539]
1 -66.17X + 35.5 = 97.87[.486 7 - y - p]
整理得,
48 935
48.935,+ —-----66.17y - 109.85 = 0
ey
48.935
令/(X) = 48.935 eX + —-----66.17y - 109.85
e
在:X e[0.259,.539]内,
48 935
f(x) = 48.935 eX ——:-----66.7 < 0,
即/(X)单调递减
f(0.259) =- 29.768
F(0.539) =- 33.03
所以/(X)在X e [0.259,0.539]内恒小于0,方
e^1
程 66.17y+ 35.56 = 97.87[ 1.486 7 -----]无解,
22e
说明满足设计要求,在空载及正常工作状态下,不会 干涉到臂架,不需要在臂架上方架设钢丝绳托辊。
3.2钢丝绳松弛瞬间
=580 N(根据滑轮头部悬垂钢丝绳最短17 m 进行估算);a = 1.447 ; 0 = 1.11。
将式(9)代人式(8)可以得到,
0.675x - 0.1 = 12.34
0.081%- 1.4470.081%+ 1.447
]
2
令 X =- 0.081% + 1.447, e[0,27.4],
[-0.772 4,1.447]
1
-8.3x + 12.058 = 12.34[2.242 7 ------
2eX
整理得
则X e
f.
6.17eX +」—8.3x - 15.62 = 0
e6
6.17
令/()= 6.17 eX +」—8.3x - 15.62
e
计算可知,
/(- 0.772 4)> 0
/(1.447)> 0
/(0)<0
故/()= 0,在XE[-0.7724,1.447]内有解,即钢丝绳下垂时与臂架相接触。
可利用迭代法解出h和72,其对应的%t和%2,即为钢丝绳与臂架接触 的起始位置和终点位置[15],在该区间内的弦管应添 加保护性防磨块,以防止钢丝绳在瞬间松弛状态下 摩擦臂架弦杆导致其受损。
4结语
基于悬索结构基本的计算理论,结合臂架钢丝 绳的实际受力情况,总结推导出钢丝绳悬链线方程 和臂架纵截面上轮廓线方程。
通过求解联立方程,分析解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对钢丝绳与臂架接触区 域安装耐磨板,对此类工程设计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张锋涛.煤矿架空乘人装置钢丝绳下垂量计算分析 [J].应用技术,2010(12) :165.
[]袁尉卿,程海涛,赵林.平头塔式起重机起重臂上翘值 探讨[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4,35(03) :78-79. []贺水冰,崔益华.单臂架起重机补偿滑轮组臂架设计 [J].机械工程师,2016(4) :211-212.
[4]任中全,殷叶翔.矿用提升钢丝绳松绳长度对下垂量的
影响[J].煤矿机械,2014,5(3) :78-79.
[]袁建明,尹峰,李勇智.悬索长度计算在起重钢丝绳中 的应用[].起重运输机械,2010(8) :7-9.
[]过惠成.汽车起重机伸缩臂用钢丝绳的设计与制造 [J].金属制品,2012,8(01)5-8.
[]李艳琦.码头用固定式起重机[].起重运输机械,2012(05)70-71.
[]袁建明,尹峰,李勇智.悬索长度计算在起重钢丝绳 中的应用[J].起重运输机械,2010(08) :7-9.
[9] 刘小正.起重机钢丝绳特点及维护方法探讨[J].中
国新技术新产品,015(16) :5.
[10]杨应山,沈世钊.悬索结构抗风设计[].空间结构,
1996(03)24-32.
[11]万力,徐克宁.起重机设计规范[M].北京:中国标准
出版社,008.
[12]刘剑波.单臂架门座起重机卷筒补偿变幅系统设计研
究[].起重运输机械,2012(7) :-7.
[13]程文明,张则强,邓,等.门座起重机直卷筒补偿变
幅系统的优化[].起重运输机械,2003(10) : 31-34. [14]周玉申.缆索起重机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993.
[15]张志国,刘淑红,王慧东.不等高支承柔索索长计算
[].钢结构,003(6) : 12-14.
韩中成:266530,山东省青岛市开发区后岔湾190号
收稿日期:2017-10-24
DOI: 10.3963/j.issn.1000-8969.2018.01.009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