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寓言二则》狐假虎威教学设计4湘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狐假虎威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能正确书写“狐、虎”;理解“狐假虎威”“假”的意思,并能说出“狐假虎威”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生活中,我们不应该像狐狸那样,借助别人的力量吓唬人;而是我们看事情不要看表面,以免上当受骗。
2学情分析
学生容易被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因此,本课学习起来并不难。
本课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学生朗读的欲望很强,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文,读后分析人物特点。
此外,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让学生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学习词汇,明白寓言故事。
3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假”的意义;说出“狐假虎威”的意思。
难点:能复述“狐假虎威”故事。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一、导入
T: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进行一次奇妙的森林之旅。
喜欢吗? Ss:喜欢。
T:听说同学们要来,森林里的小动物可高兴了,他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见面了。
瞧,谁来了?(快乐的小鸟)(可爱的小兔)(勤劳的刺猬)(肥壮的野猪)(美丽的小鹿)
T:狐狸狐狸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Ss:狡猾
T:让我们写下它的名字——狐
T:躲在狐狸身后的是谁? Ss:老虎
T:在森林里,这可是一位非常有名的人物,它有一个称号。
Ss:百兽之王
T:我们来写下它的名字——虎
T: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个发生在狐狸和老虎之间的故事。
(板书:假威)
活动2【讲授】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T: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Ss:自由读课文
(课件蘑菇小兔子)
T:刚才同学们读的很专心,看到同学们认真读书的样子,森林里的小兔子特地带来了新鲜的蘑菇作为礼物送给大家。
小兔子说:这些蘑菇喜欢聪明的孩子,当你采下蘑菇的时候,要读出后面的词语。
同学们,有问题吗? Ss:没有 (T请同学来采蘑菇) Ss:边采蘑菇边读词语——一起把这些词语读一遍
T:同学们,你能不能把这四个词语连起来变成一句通顺的话?
Ss and T:在山林里,有一只老虎捉到了一只狐狸,想吃掉它,然后狐狸想了一个办法骗了老虎,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各种野兽。
T:同学们,我们把这几个词语连起来就是狐假虎威这个故事的内容。
T:这里的”假”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到字典里去看一看。
在字典里,”假”有三个意思,我们一起读。
Ss:读
T:在这里,”假”是哪个意思呢?”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又是什么意思呢?
T: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茂密的森林,去看看老虎和狐狸是如何相遇的呢?老虎捉到狐狸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
活动3【讲授】课文精讲
1.学习第一自然段:
T:我们来看屏幕,看看这句话。
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句话。
S1:读第一自然段(要读出老虎的凶猛)
大家一起读
T:(课件)你们看多凶猛的一只老虎啊,眼看狐狸就要成为老虎口中的美味佳肴,这时狐狸怎么做呢?(播放课文2—6自然段) T:边听边划出狐狸说的话。
Ss:听录音
2.学习第二自然段:
T:狐狸说了几次话? Ss:两次
T:先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把狐狸说的第一次话读出来。
边读边想:狐狸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表情,怎样的语气呢?
T:谁能把狐狸说的第一次话说出来? S1:读第二自然段
T:狐狸是借助了谁来吓唬老虎的? S1:老天爷
T:老天爷很厉害吧。
这小狐狸敢跟老天爷比,口气是不是太大了?它有没有把老虎放在眼里? Ss:没有
T:我们就带着这样的语气来读一读这句话。
T:通过你们的朗读,我们体会到了这只小狐狸真狡猾。
3.学习第三自然段:
T:老虎听了狐狸的话,老虎信了吗? S1:回答
T:老虎有点相信,有点怀疑。
(半信半疑)
4.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
T:接下来,狐狸又想出了什么花招,想进一步地在老虎面前显示出自己的威风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狐狸说的第二次话,看能不能读懂。
T:读懂了吗?狐狸又使用了什么招数? Ss:回答
T:狐狸想带老虎去山林里走一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那么谁在前,谁在后? Ss:回答T:那你能想象一下,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的走着,各是什么样子?想象一下。
(表演)
T:下面我们就分角色读一读,狐狸说的话。
同学们读狐狸的话,老师读其他的语句。
Ss and T:分角色读第二至六自然段。
5.学习第七至八自然段:
T:同学们,来到森林以后,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我们来看课文的第七和第八自然段。
(播放课文第6—8自然段) 边听边想:山林中的动物看见狐狸过来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狐狸又是什么反应呢? Ss:回答
T:野兽为什么要逃跑啊? Ss:因为后面有一只老虎。
T:各种野兽被老虎吓跑了,老虎还不知道呢。
是不是?我们一起来告诉老虎吧。
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Ss: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T:原来野兽不怕狐狸,而是怕狐狸后面的老虎。
原来呀,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来吓跑各种野兽的。
T:课文学到这儿,你们理解了”假” 的意思了吗?”狐假虎威”这个成语你理解了吗? Ss:回答
T and Ss: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野兽吓跑的。
T:同学们,后来人们就用这个故事来讽刺那些像狐狸这样欺负别人、像狐狸这样狡猾的人。
像这样的故事,故事里面包含着一个道理,我们把它们叫做寓言。
活动4【练习】表演课文
T:课文中的情节写的非常好,要是能表演出来就好了!
活动5【练习】当堂训练
《狐假虎威》这课写了()借()的威风,吓跑了百兽,比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