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没成本效应和延迟满足法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没成本效应和延迟满足法则
沉没成本效应(Sunk Cost Fallacy): 沉没成本效应是一种经济和心理现象,指的是人们在决策时,倾向于考虑已经投入且不可回收的成本(即“沉没成本”),即使这些成本对于当前决策来说并无实际影响。
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因为不愿意白白浪费已投入的资源,而选择继续追加投入,而非理智地根据未来可能产生的收益进行决策。
例如,你购买了一张电影票,但开场后发现电影并不喜欢,按照纯粹的经济理性,你应该基于接下来的时间是否能有更好的享受来决定是否继续观看;然而沉没成本效应可能导致你因为不想浪费已经付出的电影票钱,而选择忍耐看完。
延迟满足法则(Delay Gratification): 延迟满足法则,又称为延后满足、延迟享乐原则,是指为了追求更大的长远利益,愿意放弃眼前的即时满足,承受暂时的艰辛或痛苦以换取将来更大回报的行为倾向。
比如,著名的斯坦福棉花糖实验就形象地展示了这一原则:实验中,研究人员告诉孩子们可以选择立刻得到一颗棉花糖,或者等待一段时间后得到两颗棉花糖。
那些能够抵制住眼前诱惑,等待更长时间获得更多棉花糖的孩子,在后续的人生发展中往往展现出更好的自控力、适应能力和长期成就。
两个法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立统一的:沉没成本效应倾向于让我们过于重视已经付出的,不愿割舍;而延迟满足法则则强调着眼未来,有意识地牺牲眼前的小利,以求更大的潜在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