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洼区秋翻与春旋比较试验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5实验研究
大洼区秋翻与春旋比较试验总结
孙世光
(大洼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辽宁 盘锦 124200)
摘 要:秋翻与春旋对于农作物生长来说十分重要,针对大洼区降雨量的多少、土地条件、秋翻做作业时间等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对秋翻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和安排,为明年的粮食增产增收打下了有利基础。
关键词:秋翻;春旋
文章编号:ISSN2096-0743/2021-05-0145
大洼区拥有水田面积84万亩,是辽宁省水稻主产区之一。
目前全区水田耕地,均已春旋为主,深度12厘米左右,长期浅耕,使深层土壤变得紧实,板结,通透不良,影响根系伸展。
保肥力下降。
因此我们接受上级部门委托,搞秋翻春旋比较试验。
1.试验安排
2019年11月13日秋翻,深度15—18厘米、
2020年5月15日春旋,深度12厘米左右。
试验面积秋翻3亩、其余9亩多,均为春旋。
品种盐丰47,调查点基本苗均为4株。
2.试验地点及田间管理情况
试验地位于新立镇苏家村张德学承包田,土壤肥力中等,排灌方便。
4月12日育苗,5月23日机插秧,机插密度为9×6寸,每穴2—6株苗 。
2.1 用肥情况
苗期:用黑龙江护苗壮秧剂10公斤/ 袋,每袋育秧350—400盘。
基肥:在水耙地前施用海城锦化科技N:P:K为27:15:13掺混肥50公斤/亩。
返青肥:施用海城锦化科技生产的美辛乐二铵10公斤/亩。
追肥:掺混肥(27-17-13)10公斤/亩。
穗肥:复合肥(15-15-15)7.5kg/亩。
2.2 用药情况
苗 期:用苗青青组合防治青立枯病(每盒喷施60-90平方米床面),移栽前用稼酷(氯虫苯甲酰胺)做长效虫药,每瓶浇施150盘。
本田封地:采用大连松辽药厂生产的三结义组合(36%莎稗磷190克+250g/L噁草酮170克+30%乙氧氟草醚120克),每组封本田5亩,7天后插秧。
二化螟:在7月20日,每亩用稼酷50ml(与纹枯病防治同时用药)。
稻瘟病:在7月25日和8月10日,用30%吡唑醚菌酯25克+75%三环唑20克/亩,防治2次。
稻飞虱:在7月25日和8月10日,用50%吡蚜酮10克/亩,防治2次(与防治稻瘟病同时用药)。
其他管理同常规田。
3.试验结果与分析
3.1秋翻与春旋对生育进程的影响
从生育期调查情况看:有效分蘖期和最高分蘖期秋翻地,春旋地,均在6月8日左右进入分蘖始期,7月4日左右达到分蘖盛期,没有太大差异。
齐穗期、成熟期略有差异。
春旋地在8月3日齐穗,而秋翻地在8月6日齐穗,比春旋晚3天。
成熟期,春旋地9月30日成熟,而秋翻地在10月5日成熟,比春旋地晚5天。
3.2秋翻与春旋地对抗性影响
由于今年干旱,雨水少,加之有效防病、防虫措施,整个试验区均未有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发生,虫害也基本未见发生。
3.3秋翻与春旋地对产量因素的影响
产量是由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成粒数和千粒重构成的,从实验结果看:春旋地有效分蘖率75.3%,略高于秋翻地有效分蘖率68.2%;穗粒数方面,秋翻地每穗成粒平均104粒,春旋地平均每穗成粒89.5粒。
秋翻地比春旋地每穗平均多14.5粒,差异比较显著。
这可能和地深翻增加根系生长空间和土壤保肥能力,供肥能力有关。
千粒重,春旋地略高于秋翻地,这可能秋翻地穗比春旋地穗大有关。
(详见表二)
3.4秋翻与春旋地对产量影响
通过实收测产,秋翻地平均亩产813kg,比春旋地平均亩产736.9kg多76.1kg斤,增产10.3%,按每公斤稻谷2.8元计算,每亩可增加收入106元,增产增效作用比较显著。
4.结论
通过今年搞水田秋天深翻和春天旋耕,两个不同整地方法,试验结果得出一下几点体会。
4.1长期春旋耕层越来越浅。
通过采土样得知,下挖11—12厘米就是板结层(犁底层)而稻根密集地在这个耕层上,影响根子生长和养分吸收。
146实验研究
4.2秋天深翻我们认为是一项增产技术措施,通过深
翻加深耕层,增加土壤保蓄较多的肥水能力扩大肥水的供
应能力,秋翻处理稻田比春旋稻田前期生长不明,后期表
现穗大,产量高就说明这一点。
4.3从后期观测看出秋翻地比春旋地生育期延迟5天。
而且叶片比较绿,活杆收割这就说明秋天深翻为水稻根系
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条件,能起到以下促上的作用,进而
促进水稻生长,实现丰产目标。
4.4 建议通过政府和农技推广部门共同努力,合理安
排部署,逐步扩大我区水田秋翻面积,从而解决由于长期
春旋导致的土壤紧实、板结,通透性不好、地力下降等不
利问题,为我区水稻生产再创高产稳产,进而促进农民增
收,农业增效创造有利条件。
表一
处理
分蘖进程情况(株/10穴)分蘖动态情况
齐穗
期
成熟
期6·136·206·277·47·11
分蘖始期分蘖盛期
有效
分蘖
率
株数日期株数日期
春旋17118031232930163
6·8329
7·475.38·3
9·
30
春旋24512829730729658307平均58154304.5318298.560.5318
秋翻19420633638131568
6·8381
7·468.28·6
10·
5
秋翻29117031334830860348平均92.5188324.5364.5311.564364.5
表二
处理
室内考种抗性调查
穗数
m2
株高
cm
穗长
cm
每穗粒数
结实
率%
千粒
重g
理产
kg
实产
kg
稻瘟
病%
纹枯
病%
稻曲
病%
成粒秕粒
春旋
1
46993.516.2861188.725.8694.1715.5000
春旋
2
47896.316.093991.225.6759.1758.2000平均473.594.916.189.51090.025.7726.6736.9
秋翻
1
47698.516.51031686.624.7807.7810.5000
秋翻
2
48598.116.71051786.124.5832.2815.4000平均480.598.316.610416.586.424.6820.0813.0
参考文献:
[1]赵卫泽.谈水稻增产节水的合理晒田技术[J].黑河科技,
1992
[2]杨 利.科学插秧对水稻增产的重要性分析[J].吉林农
业,2015
[3]吴叔康.新型稻麦增产抗倒伏物化技术“爱久收”[J].云
南农业,2016
[4]张德铜,陈润万.水稻水直播是实现机械化高产栽培的
有效途径之一[J].中国农机化,1991
[5]武金果.“水稻苗床调理剂”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试验初报[J].河南农业,2015
[6]朱欣明,高立新,胡义坤.秋翻地有利于水稻增产稳产
的再认识[J].垦殖与稻作,2004
作,对隔离出来的没有发病的蚕,应给较好的饲料,增强其体质。
③给桑时可以用500-1000单位的氯霉素液添食,每龄一次或定时添食。
(3)非传染性蚕病的防治
非传染性蚕病包括:蚕蝇蛆、虱瞒、中毒症等病症。
蚕蝇蛆病可用灭蚕蝇或喷雾防治;虱瞒要及时寻找瞒源加以清除;蚕的中毒症多为桑叶所致的农药中毒,一般立即加网除沙、将蚕移动到空气流通处所,喂以新鲜无毒桑叶能够得以及时缓解。
结论
蚕病的综合防治重在消毒和过程控制。
致谢:感谢在调研过程中提供大力帮助的原盐亭蚕种场技术人员李崇华等人员。
参考文献:
[1]盐亭县蚕种场二00一年蚕种生产技术责任制度
[2]唐 高.控温控湿防治白僵病技术在小蚕共育中应用的
可行性分析[J].广东蚕业,2011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景观与游憩研究中心科研项目(JGYQ2019027)
(上接第1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