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药箱进万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脑血管疾病之一 心绞痛
预防:控制血压、血脂、血糖,保持平和心态,避免过高压力对心 脑血管的伤害,睡好觉,不熬夜,坚持运动,戒烟限酒。
穴位保健:内关穴位、 两腋下(轻柔)经常按揉, 可预防缺血性心绞痛。
用药:复方丹参片、心可宁胶囊等
心脑血管疾病之三 中 风
用药:安宫牛黄丸(适用于中风痰热闭证:高热、 神昏 、抽搐、牙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 寸,按揉迎香或艾条灸可防治各种鼻 疾,并可改善面痒、面肿及口歪等。 采用按揉法,可每天2-3 次,每次每穴 3-5 分钟,艾条灸可每天1 次。
大椎穴
具有清热解表、温经通络的作用,
善治各种发热性疾病。
大椎穴位于项后第7 颈椎与第1 胸椎棘突间。对外感发热,可采用拔 罐或刮痧法;对内伤等虚劳发热、骨 蒸盗汗,可以采用艾条灸。
妇科常见病——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已成为女性疾病中的最常见病,其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 40%左右,占全部乳房疾病的75%。其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如不及 时治疗,有癌变的可能。
目前,医学界公认,患乳腺增生的妇女同未患此病者相比,其乳 腺癌发生率高3~4倍。
妇科常见病——乳腺增生
临床表现: 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为本病的特症。多发生在20岁~
从1954年起,国家有计划地整理、出版了一批重要的本草古籍, 计有《本经》、《新修本草》、《证类本草》、《纲目》等数十种。 60年代以来又辑复了《吴普本草》、《别录》、《新修本草》、《本 草拾遗》等十余种,对研究和保存古本草文献有重大意义。
二、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
亚健康症状
1.“将军肚”早现:30~50岁的人,大腹便便,是成熟的标志,也 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的伴侣。 2.脱发、斑秃、早秃:每次洗发都有一大堆头发脱落,这是工作压力 大、精神紧张所致。 3.频频去洗手间:如果你的年龄在30~40岁之间,排泄次数超过正常 人,说明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开始衰退。 4.性能力下降:中年人过早地出现腰酸腿痛,性欲减退或男子阳痿、 女子过早闭经,都是身体整体衰退的第一信号。 5.记忆力减退:开始忘记熟人的名字。
从原始社会开始,祖先在采摘野果,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 一些植物的根茎、种子可以治病。原始的中草药雏形。
到了氏族公社时期人们认识更多的植物药、动物药。“神农尝百草”。 包括用石针、骨针等刺激身体某部位来治病,原始的针灸。
周代医生分类明细: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药理论体系开始形成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 之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医药事件,(如:麻沸散、针灸铜人等)
用药:六味地黄系列
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阳虚
症状:手脚怕凉 药膳:荔枝、桂圆、榴莲 穴位:艾灸大椎、关元
用药: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等。
心脑血管疾病之一 高血压
临床表现: 头疼并伴有恶心、呕吐、眩晕、耳鸣、失眠、肢体麻木等 穴位保健: 以十指代梳从头前两侧向后 梳理,每日一、二百次。经 常按揉曲池穴、太冲穴。 用药: 牛黄降压丸、愈风宁心滴丸、安宫降压丸
名方
1. 安宫牛黄丸 2. 乌鸡白凤丸 3. 六味地黄丸
安宫牛黄丸的由来
同治八年(1870年),由乐氏第十世乐平泉整理校勘的医方增收 了吴瑭创制的安宫牛黄丸。同仁堂在制作此丸时坚持选材“上等、 纯洁、地道”,不论是下料、研配、搓制、封腊到包装,全部是传 统工艺手工完成,一丝不苟。同仁堂制作的安宫牛黄丸充分代表了 中医药精湛的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上直上3 寸,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三 阴交穴可采用揉按法或艾灸法。民 谚有“常揉三阴交,终身不变老” 之说。
、中医外治法中的养生智慧
二 药浴-无创经络疗法
2、药浴-无创经络疗法
四、中医外治法中的养生智慧
二 刮痧、拔罐通血气
五、女性-家庭的健康大使
女人是民族命运的 掌权者
名店
1.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同仁堂 2.采办务真,修制务精——胡庆余堂 3.同心济世——陈李济
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
中医发展到清末民初,形成了全国性的四大中医药品牌: 北京同仁堂,武汉叶开泰中药房,杭州胡余庆堂,广州陈李济。
北京同仁堂的历史: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乐显扬创 办北京同仁堂,距今346年的历史。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 同仁堂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诚信经营成为同仁堂世代 相传的理念。
关紧闭或见喉间痰响;也可用于高血压危象、脑溢血的辅助用药。)
人参(脱证: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大小便失禁)
安宫牛黄丸的由来 同治八年(1870年),由乐氏第十世 乐平泉整理校勘的医方增收了吴瑭创制 的安宫牛黄丸。同仁堂在制作此丸时坚 持选材“上等、纯洁、地道”,不论是 下料、研配、搓制、封腊到包装,全部 是传统工艺手工完成,一丝不苟。同仁 堂制作的安宫牛黄丸充分代表了中医药 精湛的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
• 让我们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现在做起, 以健康的体魄、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 乐观的心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 丽中国贡献力量!
谢 谢!
2015年3月
心脑血管疾病之一 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是由于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缺氧 所起的症候群:
(1)胸部压迫窒息感、闷胀感、剧烈的烧灼样疼痛,一般疼痛持 续1-5分钟,偶有长达15分钟,可自行缓解;
(2)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前内侧直至小指与无名指; (3)疼痛在心脏负担加重(例如体力活动增加、过度的精神刺激 和受寒)时出现,在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数分钟后即可消失; (4) 疼痛发作时,可伴有(也可不伴有)虚脱、出汗、呼吸短促、 忧虑、心悸、恶心或头晕症状。
女性--中医药的忠实 "粉丝"
维护家庭细胞健康的 "大使"
• 多一个贤女,就多一个良母,就多一所成功 育人的学校。女人是民族命运的掌权者。要 使民族兴旺,社会稳定,世界太平,就要先 从培养更多的贤女良母开始!
• 世界上最优秀的人物,必定是将自己的生命 开采得最充分的人。一位伟人说,一个人的 价值不在于他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他奉献了 什么。这并不是唱高调,挖掘自身能量的过 程,也就是对社会作出贡献的过程。
50岁之间的育龄妇女。乳房疼痛以胀痛为主,亦有刺痛、牵 拉痛或隐痛。疼痛与月经周期或情绪变化相关。
乳房内肿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呈片状、扁平、球 状或椭圆形,肿块于经期前增大变硬,经期后缩小变软。乳 腺增生患者可出现乳头渗液,常伴有胸闷不舒,精神抑郁或 心烦易怒,每于烦恼或劳累后病情加重。
妇科常见病——乳腺增生 食疗养生:玫瑰花茶,青萝卜 ,佛手
先秦到汉代: 中医学术体系形成时期
宋元时期: 总结与探索时期
近代: 中西医碰撞与交汇
近晋代到唐代: 发展时期
明清时期: 成熟与创新
名医
1. 历史上的四大名医—扁鹊、华佗、李时珍、张仲景 2. 药王—孙思邈 3. 中医儿科鼻祖—钱乙
名著
1. 《黄帝内经》 2. 《神农本草经》 3. 《伤寒杂病论》 4.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中医临床虚证基本证型
气虚
症状:倦怠、乏力、懒言 中药:黄芪、大枣、人参、党参、白术、山药 穴位:足三里
用药: 柏子养心丸、补中益气丸等。
血虚
症状:面色苍白+气虚 药膳:阿胶(烊化)、黑木耳 穴位:脾俞、胃俞 用药:人参归脾丸、阿胶、四物汤等。
阴虚
症状:盗汗、五心烦热 治则:滋补肝肾。 药膳:麦冬、五味子
认识中医药文化
二 现代中医药的发展壮大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 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制定了以团结中西医和继承中医药学 为核心的中医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发展中医药事业。随着 现代自然科学和中国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中药学也因 此取得了长足进步。
穴位保健:期门,太冲
妇科常见病——更年期综合征
症状: 1、潮热盗汗:血管处于无政府 2、腰酸背痛(骨质疏松) 3、失眠心悸及情绪不稳定:植物神经的影响 4、尿频尿失禁、阴道干燥、性欲减退、骨质疏松、向心性肥胖等。
妇科常见病——更年期综合征 • 药膳:浮小麦+甘草+大枣
太溪
涌泉
劳宫
四、中医外治法中的养生智慧
一 穴位按摩与艾灸 二 药浴-无创经络疗法 三 刮痧、拔罐通血气
四、中医外治法中的养生智慧
一 穴位按摩与艾灸
据史料记载,中国最早的铜人
“诞生”在北宋时期。在明末 清初,同仁堂乐家先人根据针灸书 籍,仿造了乐氏铜人,比真人略小, 由金铜所制,周身精准地刻满了人 体的三百六十多个穴位。
迎香穴
具有通鼻开窍的作用,善治各种鼻疾。
亚健康症状
6. 心算能力越来越差。 7. 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8. 注意力不集中,集中精力的能力越来越差。 9. 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不解乏。 10.想做事时,不明原因地走神,脑子里想东想西,精神难以集中。 11.看什么都不顺眼,烦躁,动辄发火。 12.处于敏感紧张状态,惧怕并回避某人、某地、某物或某事。 13.为自己的生命常规被扰乱而不高兴,总想恢复原状。对已做完的 事,已想明白的问题,反复思考和检查,而自己又为这种反复而苦恼。 14.身上有某种不适或疼痛,但医生查不出问题,而仍不放心,总想 着这件事。
亚健康症状
15.很恼烦,但不一定知道为何烦恼;做其他事常常不能分散对烦恼的 注意,也就是说烦恼好像摆脱不了 16.情绪低落、心情沉重,整天不快乐,工作、学习、娱乐、生活都提 不起精神和兴趣。 17.易于疲乏,或无明显原因感到精力不足,体力不支。 18.怕与人交往,厌恶人多,在他人面前无自信心,感到紧张或不自在。 19.心情不好时就晕倒,控制不住情绪和行为,甚至突然说不出话、看 不见东西、憋气、肌肉抽搐等。 20.觉得别人都不好,别人都不理解你,都在嘲笑你或和你作对。事过 之后能有所察觉,似乎自己太多事了,钻了牛角尖。
“心系女性—家庭药箱进万家”
健康大课堂
一、认识中医药文化 二、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 三、中医药与女性健康 四、中医外治法中的养生智慧 五、女性—家庭的健康大使
一、认识中医药文化
一 古代中医药的文化里程 二 现代中医药的发展壮大
认识中医药文化
一 古代中医药的文化里程
中医药理论体系开始形成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
足三里穴
具有补益脾胃、调理气血的作用, 善治各种胃肠病症,并有很好的预防 及减轻发作的作用,是全身的强壮、
保健穴之一。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 胫骨旁开一横指。最宜用灸法,或每 天用刮痧的补法刮拭,以局部发红为 度,另还可以用按、揉、叩击等方法。
三阴交穴
具有调经止带、健脾祛湿、通利水道 的作用,是全身的强壮、保健穴之一。
三、中医药与女性健康
《内经·上古天真论》中的一段话却极为经典: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
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 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 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 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 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