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人教版课文及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人教
版课文及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1熟读并背诵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
1.3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2.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石拱桥的历史与发展。
2.2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究课文中的说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热爱。
3.2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
2.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分析课文中的说明方法。
2.理解我国石拱桥的历史与发展。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1.1教师简介《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
1.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我国石拱桥的相关知识。
2.课文阅读
2.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2.2教师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3.课文解析
3.1分析课文第一段,了解石拱桥的定义、分布及特点。
3.2分析课文第二段,了解赵州桥的特点。
3.3分析课文第三段,了解卢沟桥的特点。
4.课堂小结
4.2教师点评并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
1.1学生复述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2.课文解析
2.1分析课文第四段,了解我国石拱桥的历史与发展。
2.2分析课文第五段,了解石拱桥的构造特点。
3.说明方法分析
3.1分析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等。
3.2学生举例说明自己熟悉的说明方法。
4.课堂小结
4.2教师点评并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1.复习导入
1.1学生复述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课文背诵
2.1学生集体背诵课文。
2.2教师点评并指导背诵。
3.课后练习
3.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3.2教师讲解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4.课堂小结
4.2教师点评并布置作业。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题。
3.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其他著名的石拱桥。
六、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石拱桥的相关知识。
2.学生是否能够运用说明方法进行写作。
3.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重难点补充:
第二课时
3.说明方法分析
3.1
教师:“同学们,我们刚才看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描述,大家觉得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石拱桥的特点呢?”
学生:“作者用了举例子,比如赵州桥的洞数和宽度。
”
教师:“非常好,还有吗?”
学生:“还有作比较,比如把赵州桥和其他桥进行比较。
”
3.2
教师:“对,通过比较我们更能看出赵州桥的特别之处。
那大家能不能试着用这些方法来说明一个我们熟悉的事物呢?”
学生甲:“我可以说明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比如它的楼层和藏书量。
”
学生乙:“我可以说明我的自行车,比如它的速度和构造。
”
教师:“很好,大家都能活学活用,说明你们已经理解了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
第三课时
2.课文背诵
2.1
教师:“好,我们要集体背诵课文,请大家准备好。
开始!”
(学生们开始背诵,教师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背诵情况。
)
2.2
教师:“背诵得很好,但有些同学的声音可以再大一些,这样能更加自信。
我们再来一次,这次声音要洪亮!”
(学生们再次背诵,教师鼓励学生大声背诵。
)
4.课堂小结
4.1
学生:“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还分析了作者是如何运用说明方法来写的。
”
教师:“是的,我们不仅学习了石拱桥的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写说明文。
大家做得很好。
”
4.2
教师:“作业是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习题,再查阅一些资料,了解我国其他著名的石拱桥。
下课!”
注意事项:
1.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节奏,比如对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辅导和实例讲解。
2.在分析石拱桥特点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及时给予解答和反馈,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3.考虑到学生可能对古代建筑不熟悉,可以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石拱桥的结构和美感。
5.针对不同的教学方式,如讨论、小组合作等,要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避免部分学生被边缘化。
6.在布置作业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