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绪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主要(臣)药的加减:改变了君 臣配伍关系,必然使方剂的功用发 生根本变化。
例如: 三拗汤,即麻黄汤去桂枝,主治 风寒束肺的咳喘。 麻黄加术汤,即麻黄汤原方加白 术12g,治疗痹证初起。
.
23


味 的 增
量 增


.
24
用药相同,用量不同,其药力则有 大小之别,从而改变了君臣地位及其配 伍关系,必然使方剂的功用发生根本变 化。例如:
厚朴三物汤 小承气汤
大黄 厚朴 20g佐 40g君

主治阳明腑实证
.
25



味 的 增
量 增
型 更



.
26
同一方剂,用药、用量相同,剂型 不同,其作用也有差别。例如:
抵当汤 抵当丸
水蛭 虻虫 大黄 桃仁
三十条 三十只 三两 二十个
主治下焦蓄血之重证,身热,少 腹鞕满,小便自利,发狂或如狂
.
6
《伤寒杂病论》 汉代,张仲景著
《伤寒论》 载方113首
《金匮要略》 载方262首 合计载方314首
创造性地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
.
7
《肘后备急方》 东晋•葛洪著 约2000余首
.
8
《备急千金要方》 唐•孙思邈著 载方5000余
《千金翼方》 载方2900余
《外台秘要》 唐•王焘著 载方6000余首
.
4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方剂的历史悠久,早在 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 在寻找食物过程中已经发现 了药物。最初只是用单味药 治病,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 认识到几味药配合治病比单 味药治疗效果好,于是便逐 渐形成了方剂。
.
5
《五十二病方》
是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 医方283首 52种病
《黄帝内经》 春秋战国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 13首方
.
9
《太平圣惠方》 宋代 载方16834首 第一部由国家组织编写的方书 《圣济总录》 赵佶 载方近20000首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载方788首 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
.
10
《金元四大家》 即刘元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
《伤寒明理论》成无己著 首次以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 开方论先河
《金匮方论衍义》赵以德著
①辅助君药治疗主证(病);②治疗兼证 (病);③药力小于君药
①辅助君或臣药加强治疗作用;②治疗次要兼 证(病);③制约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④反佐 (当邪盛拒药时加入与君药药性相反的药物使 之与病性相投则邪不拒药);⑤药力小于臣药
①引经;②调和诸药;③药力类于佐药
.
16
在一首方剂中君药是主要的, 起主要作用,是不可少的。臣、 佐、使是否都具备,要根据病情 和药性而定。
.
17
.
18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 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 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
19
.
20
药 味 的 增 减
.
21
一般(佐使)药的加减:一般不发 生主要配伍变化,不会引起功用的根本 改变。
例如:小柴胡汤,口渴去半夏加天 花粉。主治不变,加天花粉以生津止渴。
.
二十条 二十只 三两 二十五个
主治下焦蓄血之轻证,身热,少 腹满,(不鞕),小便自利,无狂
.
27
小结
①药味增减、用量增减都会改变 方剂的君臣配伍关系,从而导致功用、 主治的改变。
②剂型不同也会引起药力和性能的 改变,其药力有峻有缓,主治病证则 有轻重之别。
.
28
.
29
.
11
《普济方》明•朱肃编 载方61739首 现存古籍最大的一部方书
清代温病学派
.
12
《温病条辨》吴瑭 《温热经纬》王孟英 现存古籍最大的一部方书
《中医方剂大辞典》 南京中医学院 96500余首
.
13
.
14
第一节 组方原则
.
15
君药 臣药 佐药 使药
①治疗主证或主病;②是方中起决定作用的 药物;③药力居方中之首
.
1
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 与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 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
2
方剂学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方剂学是理、法、方、 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理,依 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法, 依据辨证,确立治疗方法; 方,依据治法进行处方;药, 依据处方调配药物。
.
3
方剂的组成正确与否, 处方的好与坏,对疾病的 转归起着决定性作用,直 接关系到患者的生与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