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结合 相互促进——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融合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观点|阅读广场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以后,更是对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这种教育形势下,单纯的课内阅读已经无法满足教育新时代的要求,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积极的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进行结合,使两者在良好的融合中,实现学生阅读视野和阅读资源的拓展,以此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融合策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学生健全人格进行早期塑造的小学阶段,实践与阅读是开启学生心智、提高学生认知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通过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来有效的增加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实现学生知识储备的增强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这样就使学生能将课内阅读教学中获取的知识、技能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实践性的运用,有效的实现了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融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通过共同的阅读主题,进行课内外阅读的融合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内外阅读教学的结合需要一定的结合点,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做到有效、自然的融合。
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立足教材,充分利用现行语文教材中的编排特点,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单元内阅读主题的挖掘,并以此为结合点,进行相关课外阅读资源的整合,实现课内外阅读教学的融合。
如,在对学生进行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这一单元选编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镇》《美丽的小兴安岭》等文章的分析,提炼出了这一单元景物描写的阅读主题,并在这一基础上,向学生进行朱自清《春》《荷塘月色》、巴金《日出》等课外阅读资料的推荐,使学生在进行课内外结合的阅读中,实现景物描写技巧的掌握,同时也达到了主题阅读教学的目标。
二、通过阅读资源的拓展,实现课内外阅读的融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一个系统的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同时还需要各项阅读资源的有效整合,才能实现更加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进行更多阅读资源的获得与利用,使学生在掌握更多背景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的参与,以此深化学生对阅读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如,在对学生进行《军神》一课的阅读教学时,很多学生由于知识储备的不足,对于文中主人公刘伯承以及文章创作背景都没有深刻的认识,这就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因此,在进行这篇文章的课内阅读教学前,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关于相关的阅读资料,使学生在掌握了足够背景知识以后,再对学生进行文章的课内阅读教学,这样就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进行了结合,实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
三、通过相应教学模式的运用,促进课内外阅读的融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很多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纷纷出现,这不仅丰富了阅读教学的形式,同时也促进了课内外阅读融合效果的强化。
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积极的进行新型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实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融合。
如,教师可以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实现课内外阅读的融合。
整本书阅读模式是一种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它通过课内阅读来实现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使学生在良好阅读情感的驱使下,积极的进行与之相关的整本书的阅读,以此实现了学生阅读量和阅读面的拓展,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
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内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进行《三国演义》中“空城计”“借东风”等故事的引入,使学生在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兴趣中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引下,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三国演义》原著的课外阅读。
这样教师就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将课内阅读教学与学生课下的名著阅读进行了结合,促进了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四、通过阅读活动的开展,实现课内外阅读的融合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玩、好动,单一、僵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积极的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这样既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同时也开拓了学生课外阅读的途径与视野,使学生在参与阅读活动的同时,实现了课内外阅读的融合。
如,教师可以通过读后感写作活动的开展,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同时也可以通过电子平台中的互动阅读,来深化学生课外阅读效果,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最为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分别是学生阅读知识、阅读技能学习与运用的重要平台。
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通过阅读主题、阅读资源、阅读模式以及阅读活动等因素的整合,来有效的促进小学语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融合,以此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贾红琴.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89-90.
[2]林建枚.有教无痕 润物无声——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95.
[3]吴文枝.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的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04):11.
作者简介:李茵,(1976—)女,汉,籍贯:吉林九台,学历:本科,小学高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工农小学)
内外结合 相互促进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融合策略◎李 茵
39
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