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重点难点】
重点: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讲授新课】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1)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
(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2、时间:19世纪末。
3、表现和特点:
(1)设立的厂矿企业数量增多、投资数额增大;
(2)兴办的近代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以轻工业为主,其中棉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
(4)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和束缚,民族工业发展仍然十分艰难。
4、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主要表现为: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2)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
二、短暂的春天
1 •原因
(1)辛亥革命的推动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经过这场革命,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2)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使“实业救国”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会
基础。
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使国内市场扩大,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3)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民国初年,“一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
的资本和商品相对减少;也因战争的需求,他们的工业生产主要转为战争服务,减少了某些轻工业品的生产,不仅为中国民族工业拓展了国内市场,也为他们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
契机,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4)“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于是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较为著名的有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等。
这些实业
团体大都以“强国富民”、“振兴民生”为目标,反映了他们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要求
和以商战反抗列强侵略的爱国热情。
此时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时间:一战期间(1912-1919 )民国初年
3.表现:
(1)厂矿企业增多
(2)投资总额增加
(3)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发展。
4.结束: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三、曲折的发展
1、较快发展
(1)时间: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1927〜1936年)。
( 2)表现:工业部门增多,产品出口国外,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 3)原因:国家基本实现统一;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2、日益萎缩
(1)时间: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年)。
( 2)原因:
①在沦陷区日军的摧毁和吞并;
②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
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命脉,压制民族工业牟取暴利
3、陷入绝境
(1)时间:解放战争时期( 1946〜1949年)。
为什么抗战胜利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反而日益萎缩呢?
( 2)原因:美国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挤压;苛捐杂税,通货膨胀。
第一,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
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的在华政治、经济特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
有人称这一条约是“新二十一条”。
第二,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
第三,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 3)表现: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民族工业纷纷倒闭。
( 2)有利因素:
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西方列强的侵略) 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客观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②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历届政府的扶植) 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
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