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探究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教案测试题汇总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高中地理
重点知识精选
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

“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

古代的地理学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有关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那么怎么学好初中地理这门学科呢?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学好地理呢?
地理基础打好,内容知识熟记,肯定可以拿高分哟!
鲁教版高中地理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
TB:小初高题库
《探究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教案
【教材分析】
区域地理是研究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的。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形成,是由居住在该国家或地区的人们与地理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简单地由某一地理要素所决定的。

因此,我们在进行区域地理的教学设计中,要特别注意运用综合法,从整体上认清区域内部各种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

如,要了解一个区域的特征,可以从五方面进行分析: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地理事物?为什么这样?在什么时间?发展前景?另外,在教学中,还要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把不同区域的地理要素全面加以对照。

如,在学习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特征时,可以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资源、能源、物产、农业特色、工业生产、城市和名胜古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西部地区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区域的地理特征。

任何区域的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都是通过各种大小不同类型的“区域”体现出来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区域地理教学时,不要离开具体的区域,要帮助学生建立“区域”的观点。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的方法。

课标分析
1.课标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学会区域开发与整治的一般过程包括:背景、实质和目标以及内容和步骤。

2.其次,是通过某个具体的区域加以实际操作。

学会分析区域工农业生产条件、布局,城市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问题,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区域开发与整治的一般过程,为什么要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了解区域开发的目标和一般步骤。

探究西部开发与整治,进而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
能够知道初步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区域开发与整治的探究过程中去。

能够尝试提出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与他人合作,一起讨论、交流区域开发与整治的探究方案,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基本国情,关心区域发展现状与趋势,培养参与实践、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动手搜集、整理、分析、对比资料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培养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区域开发与整治的内容和步骤。

2.活动实例——以我国西部开发与整治。

【学生学习条件分析】(略)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1.创造条件,创设学习情景,让学生参与教学
新课程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无论是哪一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其思想的表现形成都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实现主动学习与有效学习。

参与的内涵是广泛的,主要包括根据情境资料提出问题、尝试着解决问题、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等。

在对本课内容的整体认识过程中,都尽可能以学生自学探究活动为主。

在教学中,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进行思考,大胆质疑,以求深入参与,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参与性的有效方式。

这种方式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多人际交流的机会和团体合作的机会,组员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以便于他们互相学习和激励,以达到每个人都积极参与。

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资源共享,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2.建立现代师生关系
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平等、尊重和热爱。

教师和学生首先是民主与平等的社会性的人际关系。

其次,在要求学生尊重教师的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

第三,教师真诚回报学生的爱,并要用心去热爱学生。

3.借助于电化媒介,提高教学容量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直观效果,尽可能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屏幕上,同时尽可能根据教学需要,补充相关的新内容,制作一些课件,让教学内容更丰富,更直观。

【教学方式】
探究教学、案例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新课的导入最好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或者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威海,同样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但是却不能和青岛、大连抗衡,更不用说上海、深圳、广州了。

这是为什么?我们作为威海人应该认真的去分析研究。

那么到底从什么方面研究,怎样去研究?如果你想知道的话,那就跟我走进《单元活动——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吧(板书)。

[教学新课]
一、了解区域开发与整治的一般过程
[问题情境设置]认真阅读课本106页,思考:
1、我国区域发展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此问题是课前预习题目]
2、区域开发与整治的背景?
3、区域开发与整治的实质和目标?
4、区域开发与整治的内容和步骤?
[学生活动]学生按照地理课上的分组,合作探究、认真讨论以上问题。

最后,各小组交流所获得的心得体会。

[总结]以上问题便是我们区域开发与整治的一般过程。

了解区域开发与整治的一般过程(板书)
[小结]本知识点的探究过程中,要重点讨论、研究——区域开发与整治的内容和步骤。

[自主感悟]区域开发与整治需要从基本的“为什么”开始入手,找背景、找实质、找目标,并最后确定内容和步骤。

二、活动实例——以我国西部开发与整治为例
[问题情境设置]展示我国西部和东部地区部分大城市的图片资料,以及数字资料。

[提出问题]仔细分析东西部在区域发展的过程及特点。

谈谈你对东、西部区域发展的看法。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分析、交流各自的见解
为什么西部地区区域发展如此缓慢?应该怎样发展西部呢?
下面我们就以西部开发与整治为例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
1、确定研究的地域范围(板书)
[学生活动]读图4—4—1,说说我国西部开发的地域范围主要包括哪些省、市和自治区?并在图上标出这些省、市和自治区的名称和简称。

2、确定研究的主题并搜集资料
[突破方式]学案式教学
区域开发与整治,需要对区域的概况深入了解,所以要搜集该区域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实地调查。

[问题情境设置]查阅相关资料分析下列问题?
(1)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状况
(2)西部地区水资源状况
(3)西部地区生物资源状况
(4)西部地区气候资源状况
(5)西部地区自然风景状况
(6)西部地区地形地势状况
以上问题是通过学案式教学的方式:以预习提纲的形式发给学生。

并提供相关的网站和部分资料。

参考网站:
国家中西部网:
中国西部开发网:
中国西部在线:
西部开发:/index.html
中国西部网:
参考资料:
三大自然区的特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见附件)
[问题情境设置]以上六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从哪个角度来阐述的呢?
[引导启发] [西部地区的生态问题] [研究主题]
3、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西部地区
类别
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土地资源
水资源
生物资源
气候资源
自然风景
地形
[自主感悟]为了方便研究,我们将所搜集的资料按照不同类别或重要程度等分类整理、比较分析并制成表格的形式。

4、总结区域特征,揭示区域存在的问题
[自主探究]
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你们认为这些信息涉及到了区域发展中的哪些方面,对其有什么影响?并列表比较
类别优势劣势
西南地区
西北地区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学生展示]学生讨论、分析、交流各自的见解,并完成上表。

[小结]通过以上工作我们对区域特征、存在的问题有了比较深的认识。

总结区域特征,揭示区域存在的问题(板书)
[过渡]通过对区域特征以及区他区域的对比分析,我们提出了关于区域综合整治的措施。

5、对比分析和相关借鉴(板书)
[感悟]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进行全面而综合的分析,这要求我们在研究的时候,要确定多个主题。

所以,我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让7、8两个学习小组负责探究:西部地区的人口、城市、工农业的区域特征。

6、综合整治的措施(板书)
[教后札记与反思]
1.要充分的相信学生,有目的地和学生交流,对探究方向偏离过远的学生加以引导。

新课程倡导案例教学,新颖、详实而富有时代感的案例进入课堂,改变了课堂的教学结构,学生借助于老师提供的材料,解读材料、生疑质疑、组织答案、踊跃发言。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了乐趣,挖掘了潜能,发现了自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2.创设一种愉快的氛围,使学生的不同观点相互补充、完善,加深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新课程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教师应该善于捕捉适合学生发挥的内容、引发讨论。

3.适时点拨,最大限度在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如引导学生针对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展开辩论。

板书设计
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
1、区域开发与整治的一般过程
2、探究我国西部开发与整治的活动过程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数学思维
可以让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