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生本教育思想,打造优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生本教育思想,打造优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
发布时间:2022-03-29T07:25:00.756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29期作者:党云
[导读] 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生本教育思想成为了教师教学的载体和基础,为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思想准备。
党云
广西南宁市兴宁区第一初级中学广西南宁 530024
摘要: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生本教育思想成为了教师教学的载体和基础,为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思想准备。
落实生本教育思想的过程中,打造优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教师在紧握这一理念的情况下,让学生开创优质的学习场景,不断的探讨符合自身个性化成长阵地,成就自我数学学习发展模式的过程中,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更好地在生本教育思想指引下,沉浸在充满浓厚学习氛围的课堂中,由此感悟数学知识学习的喜悦之情。
关键词:生本教育思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前言:课程教学革新步伐逐渐加快的背景下,教师关注点放在了如何更新课堂教学上,生本教育思想作为引领教学的根本,让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课堂完善上看到了希望。
教师需要不断拓宽教学视角,为学生带来更加生动和形象的学习阵地,以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为基础,让每一个学生都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获得了不同发展的背景下,也会真正的满足课程学习需要。
教师在以生本教育思想为基础的情况下,真正的实现初中数学高质量运转,为学生带来优质学习课程。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不足和问题,这亟需引起教师关注和重视。
第一,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确立的教学思想十分单一,并不能为学生带来生动和形象的学习模式。
忽视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没有给予学生深刻探讨数学知识的机会,导致学生失去了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欲望。
学生没有浓厚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导致初中数学课程知识学习的时候难以收获良好的场景和模式。
学生学习素养未得以提升,陷入了学习困境中。
第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运转的过程中教师所运用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单一,并不能为学生带来良好和广阔的学习阵地,在此情境下教师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失去了趣味性,并不能激起学生内心学习的良好情感,导致学生参与数学学习场景失去了信心和积极性。
在此情况下,这对于完善学生数学学习来说形成了一定影响[1]。
总之,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为学生带来优质的数学学习空间。
教师对教学形式有力革新,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机会,让生本教育思想稳定落实。
二、生本教育思想下打造优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具体策略
(一)树立正确教育理念,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生本教育思想主要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从学生角度出发,重视学生的发展,结合学生的发展根本,将教学工作稳定落实。
在生本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教师应该积极带动学生主动学习,在日常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学生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生动和自由的学习场景中,更好获得知识。
教师可以在教学问题制定的时候紧紧围绕学生,让学生拥有多个角度的问题思考机会,形成以学生为发展目标的教学课堂。
比如,教师在实际进行“二次函数图像”教学过程中,从例题入手“针对二次函数三点坐标,(-2,0),(6,0)(2,8),求解出函数的解析式。
”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拥有充足的时间,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情况下更好地得出结论。
之后,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探讨,加强对二次函数的理解和分析,从而在加强知识探索的情况下,形成良好学习状态。
(二)围绕学生中心,开展合理课堂教学
生本教育思想实施的背景下目标是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的学习作为主要,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将学生视为重要的对象。
在实际进行课程构建的时候,在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特点和实际知识掌握程度情况下,让数学实践性教学得以稳定推进和完善。
由此,学生面对学习过程中会形成更加清晰的实效性理解,从学生学习发展入手,将生本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得以全面发展。
比如,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探讨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成为数据调查的主体,参与到数学实践学习环节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然后,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数据搜集和分析的机会,以形成良好的节水意识情况下,也会合理地融入到实际生活中。
最终,教师帮助学生找到凸显自我能力的机会,在充分呈现出数学学习韵味的情况下,让生本教育思想力量全面释放[2]。
(三)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地位,挖掘学生能力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虽然是学生学习的指引者,但是也不能过分主导学生,而是让学生拥有自主创造的机会和空间。
教师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情况下,让学生彰显出自己的优势,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环节中,更好地走进学习课堂。
在与其他小伙伴积极沟通的情况下,形成学习小组,然后制定清晰和明确的学习计划,让学生在达到数学学习目的的情况下,更好的接受教师鼓励和支持。
教师让学生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点,能够在收获更多数学学习空间中,拥有知识巩固的机会。
比如,教师让学生制定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学生针对学习内容着重探讨,在发挥自己看法和意见的情况下,让数学学习更加优质。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以“小讲师”的视角进行知识讲解,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内容阐述出来,在和其他小伙伴交流的过程中,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和学习优势,以此更好地影响班级同学,实现全体学生进步。
学生模仿教师在课堂上的状态,把自己的学习心得传授给大家,这让班级凝聚力逐渐提高,也在数学学习中收获了更多的良好情感[3]。
结论:综合以上分析,教师在打造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必须将生本教育思想视为重要内容和支持,教师能够在释放教育工作人员的价值之下,充分地理解生本教育内涵,以先进教学方法和模式,让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接受教育的指引和帮助。
同时,教师帮助学生确立个性化学习课堂,在充满韵味和开放性的学习课堂中,保证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以发展,也会因此更好地全面落实生本教育,保证学生在参与教育引导的情况下凸显自己的智慧。
参考文献:
[1]彭桂红.生成教学,让教与学真正发生——例谈初中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及实施[J].数学教学通讯,2021(20):25-26.
[2]邬小青.基于微课构建初中数学生本课堂的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0(12):17-18.
[3]马洪飞.生成教学,让“教”与“学”真正发生——例谈初中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及实施[J].数学教学通讯,2019(2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