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时隔离,惩罚孩子的妙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时隔离,惩罚孩子的妙招
前年,我在美国一所幼儿园考察,熟识了一个叫小约翰的男孩。
他很热心,曾主动地向我及一些新到的孩子讲解、示范各种玩具的玩法,而且有问必答。
其次天,我发觉他一个人坐在教室外面,样子很孤独。
我问:“你怎么一个人呆在这里?”小约翰低下了头:“我在计时隔离(Time -Out)。
”由于,大家午休时,他还在滔滔不绝地讲故事……
“Time-Out”,在体育竞赛中表示“暂停”。
然而,在许多美国家庭里,这已经成了父母用来“惩处”犯错孩子的方法,翻译成汉语就是“计时隔离”,类似于我们特殊生疏的“关禁闭”。
在美国,不管在幼儿园还是家里,“计时隔离”对孩子都特殊有威慑力。
当然,这与美国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很大关系。
美国法律规定,孩子必需随时有成人陪伴或看护,幼儿园还明文规定:老师的职责包括赐予孩子充分的关注,不能凭老师的意愿任凭遏制孩子的要求。
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很少会感到被冷落或孤立无援。
所以,一旦被隔离,被冷落,就自然会对产生一种强大的威慑力。
“计时隔离”还使孩子感到自己与别的孩子有差别了。
对这一点,孩子其实特殊敏感。
有一次,我与一位美国母亲及她的两个孩子驱车外出。
一开头,母亲只忙着和6岁的大孩子交谈。
一会儿,3岁的小孩子就开头在座位上有意发出
响声,甚至还用脚尖踢前面的东西。
母亲明白了,对我笑着说:“他不兴奋呢。
”然后,她立刻向小儿子赔礼,并且立即转变谈话题目,两个孩子很快都欢乐起来。
我想,“计时隔离”之所以这样奏效,是由于这种做法与孩子平常所受到的待遇有着极大的反差,所以才能在心理上给他以极大的震动。
让犯错的孩子与别的孩子分开,可让他自己反思自己的过错,而且又不会再去影响别的孩子。
在我离开美国之前的那个星期,我应约到小约翰的幼儿园开会。
吃过午餐,见到了正预备午休的小约翰。
我向他打了声招呼,小家伙热忱地跑了过来。
我有意问:“友爱的约翰,今日不和小朋友谈天了?”他连忙向我摇摇手:“午休了,说话会影响别的小朋友睡觉!这是不对的!”逗得我哈哈大笑。
看来,“计时隔离”真成了许多美国父母、老师制胜犯错孩子的不二法宝。
当然,有一点是要留意的:这种“计时”有时间限定,是“临时”的,时间过长,就可能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文/郑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