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心肌标志物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
心肌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及研究进展
![心肌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及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b6b6628bcd126fff7050beb.png)
于人 的心 肌 、肾和 红细 胞 中。作 为 LDH 同 工 酶 测 定 的 迅速 的释 放到 血 液 循 环 中 。在 AMI发 作后 l~2 h,患
一 种方 法 ,Rosalki和 Wilkinson提 出 测定 0【一HBDH 活 者血清中 Mb的浓度 即迅速增加,在 6—9 h后达到峰
天门 冬 氨 酸 氨 基 转 移 酶 (AST)、乳 酸 脱 氢 酶 急 性心 肌梗死 和确 定有 无心肌 坏死 的重 要指 标 ,在传统
(LDH)、仅一羟丁酸 脱氢 酶 (0【一HBDH)、肌 酸激 酶 (CK) 酶 学 中曾作 为诊 断 AMI的金 标 准 ,对 判 定 梗 死 发生 的
其次存在于肝、脾 、胰 、肺、肿瘤组织 ,红细胞内含量极为 6~9 h达到高峰 比 CK—MB的释放早 3~6 h。。’ 。正
丰富。当上述组织损伤时 ,它可进入血液,使血 中 LDH 常人血 中含 量 很 低 ,由于 Mb也 存 在 于 骨 骼 肌 中 ,而 且
水平 升高 。AMI后 8—10 h LDH开始 升高 ;2~4 d达 高 仅从 肾脏循环 系统 中清 除 ,骨 骼肌 损伤 、创 伤 、肾功能 衰
· 388 ·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Vo1.9,No.5 Mar.2010
心 肌 标 志物 对 急性 心 肌 梗 死 的诊 断价 值 及 研 究 进 展
曹玉静 (淄博 市 临淄 区中 医院 山东 淄博 255400)
骼肌和肾脏等组织中,正常时血清的含量很低 ,当心肌 若 新 的梗 死 再 次 出现 ,已趋 下 降 的 CK—MB会 再 次 升
‘
损害 时 ,释 放 入血 。AMI后 6—12 h,血 中 AST开 始 升
三种心肌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三种心肌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0dee8d1d15abe23482f4d62.png)
Re u t L v l fMb,C MB , n T I i e e i n f a t e w e s ls e e so K— a d c n f r d sg i c n l b t e n AMIg o p a d UA r u t o r 4, n df i y r u n g o p a u s2, a d h 8 ( <0 0 P .5 T e s n i vt n p cf i f i e e i i c n l o to eo t e r e sa o eo o i e h e st i a d s e i c t o i y i y Mb df r d sgf a t f m s f h rma k r l n r mb n d f i yr h o c
感 性 和 特 异 性 ,提 高 确 诊 的 速度 和 确 诊 率 ,具 有 重 要 的 临 床 意 义 。
【 关键 词 】 肌红蛋 白 ;肌钙蛋 白 I ;肌酸激酶 同工酶 ;急性心肌梗 死 ;早 期诊断 ;心肌标 志物
Th e a d a r e s i h a l i g o i fa u e my c r i li f r to Y r e c r i c ma k r n t e e ry d a n s s o c t o a d a n a c i n AN G i mi We - n, L1S a - o h o h
心脏肌钙蛋白Ⅰ与肌红蛋白比值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肌钙蛋白Ⅰ与肌红蛋白比值诊断急性心肌梗死](https://img.taocdn.com/s3/m/8fe76419da38376bae1fae58.png)
心脏肌钙蛋白Ⅰ与肌红蛋白比值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目的研究心脏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比值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
方法选择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检测的患者1075例,采用回归分析研究肌钙蛋白,肌钙/肌红蛋白比值以及肌红蛋白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
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3个指标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界值。
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肌红蛋白的估计值为0.00106,标准误为0.000293,卡方值为13.0451,P值为0.0003,标准偏回归系数为0.1731;肌钙蛋白的估计值为0.0994,标准误为0.0194,卡方值为26.3095,P<0.0001,标准偏回归系数为1.9595;肌钙/肌红蛋白的估计值为4.7482,标准误为1.2454,卡方值为14.5367,P值为0.0001,标准偏回归系数为0.7561。
ROC分析表明,肌钙蛋白曲线下面积(AUC)为0.918,95%可信区间0.898~0.936,P值为0.0001,界值为0.21;灵敏度为96.32%,95%可信区间为93.3%~98.2%;特异度为77.45%,95%可信区间为73.8%~80.8%。
肌红蛋白AUC为0.635,95%可信区间为0.602~0.668,P值为0.0001,界值为112;灵敏度为51.47%,95% CI为45.4%~57.5%;特异度为71.26%,95%可信区间为67.4%~74.9%。
肌钙/肌红蛋白比值AUC为0.815,95%可信区间0.787~0.840,P值为0.0001,界值为0.0112;灵敏度为72.79%,95%可信区间为67.1%~78.0%;特异度为82.79%,95%可信区间为79.5%~85.8%。
ROC分析结果表明,两两相比肌钙蛋白诊断效能优于肌钙/肌红蛋白比值,而肌钙/肌红蛋白比值又优于肌红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hs-CRP、cTnI、Myo及CK-MB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hs-CRP、cTnI、Myo及CK-MB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bd5792f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5.png)
系统医学 2024 年 1 月第 9 卷第 2期hs-CRP、cTnI、Myo及CK-MB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孙思,刘妍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苏州215128[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 cTnI)、肌红蛋白(Myoglobin, 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MB, CK-MB)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5月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急性心肌梗死者与75例健康体检者,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hs-CRP、cTnI、Myo及CK-MB水平,分析联合检测与心梗三项及hs-CRP检测的诊断效能。
结果观察组hs-CRP、cTnI、Myo、CK-MB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联合检测诊断准确度97.33%、灵敏度98.67%,高于心梗三项的92.00%、86.67%与hs-CRP的89.33%、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5、7.111,12.000、14.000,P均<0.05)。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s-CRP与心梗三项检测值明显升高,联合检测能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能。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效能[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4)01(b)-0061-04 Clinical Value of Hs-CRP, CTnI, Myo and CK-MB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UN Si, LIU Yan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Wuzhong People's Hospital,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215128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cardiac troponin I (cTnI), myoglobin (Myo) and 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 Value of combined dete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75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75 healthy subjects admitted to Wu‐zhong People's Hospital of Suzhou City from February 2020 to May 2023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hs-CRP, cTnI, Myo and CK-MB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combined detec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hs-CRP detection was analyzed. Results hs-CRP, cTnI, Myo and CK-MB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sensitivity of combined detection were 97.33% and 98.67%, which were higher than 92.00% and 86.67% for MI and 89.33% and 80.00% for hs-CR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6.125, 7.111, 12.000, 14.000, all P<0.05). Conclusion Hs-CRP and MI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combined detection could improve the diagnostic efficiency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Key words] Hs-CRP; CTnI; Myo; CK-MB;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Diagnostic efficiency急性心肌梗死为心内科常见病,因冠脉血管迅速阻塞、狭窄,供血区心肌可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好发于中老年,对患者生命有严重威胁[1-2]。
肌钙蛋白I和CK-MB质量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
![肌钙蛋白I和CK-MB质量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b0cff2d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b.png)
肌钙蛋白I和CK-MB质量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摘要】肌钙蛋白I和CK-MB是常用的心肌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通过对这两种标志物在心肌梗死中的变化、早期诊断价值、与其他标志物的比较、联合应用的临床意义以及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研究发现肌钙蛋白I和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度,且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未来研究应加强肌钙蛋白I和CK-MB在不同人群中的验证,并探索新型心肌标志物的应用。
临床上建议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和肌钙蛋白I、CK-MB的变化情况综合判断,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肌钙蛋白I和CK-MB在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关键词:肌钙蛋白I、CK-MB、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心肌标志物、临床意义、研究方向、临床应用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脏疾病中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病症,由于其病情发展迅速,对患者危害巨大,因此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肌钙蛋白I和CK-MB是两种常用的心肌标志物,它们在心肌梗死发生后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肌钙蛋白I和CK-MB的检测方法也越来越精确和敏感,使得它们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检测这两种心肌标志物的质量浓度,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深入研究肌钙蛋白I和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对早期诊断的价值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通过对这两种心肌标志物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可以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更好的支持。
1.2 研究目的肌钙蛋白I和CK-MB作为心肌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关于它们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的确认。
心肌酶谱.血清脑钠肽(BNP)水平联合检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分析
![心肌酶谱.血清脑钠肽(BNP)水平联合检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166b5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6.png)
心肌酶谱.血清脑钠肽(BNP)水平联合检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分析发布时间:2022-07-24T08:15:13.27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月5期作者:郑红霞李宁[导读]郑红霞李宁(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检验科;山东青岛266071)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对其心肌酶谱以及血清脑钠肽(BNP)水平进行检测的诊断价值。
方法:抽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及60例健康体检者,依次纳入观察组、对照组,测定2组的心肌酶谱指标、血清BNP水平并进行对比。
结果:血清LDH、CK-MB、CK、BNP水平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LDH、CK-MB、CK、BNP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检测P<0.05。
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联合检测心肌酶谱以及血清BNP水平可有效提升诊断价值。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肌酶谱;BNP;诊断;价值急性心肌梗死是发病率较高的急危重症,患者具有一定的猝死风险,威胁其生命健康,且伴随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转变,该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并且具有年轻化发病趋势,通过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是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命,降低其死亡率和残疾率的重要手段。
心肌酶谱测定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常用方式,然而单一应用存在着准确性和特异性偏低的情况。
近年来研究发现[1]血清脑钠肽(BNP)的上升与心室功能和急性心梗面积之间具有相关性。
以下将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联合检测其心肌酶谱指标以及血清BNP水平的诊断价值。
1资料以及方法1.1临床资料抽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及60例健康体检者,依次纳入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3~85岁,均数(61.6±1.5)岁;体质量43.6~82.5kg,均数(61.8±1.5)kg。
血清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及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检测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血清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及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检测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31cbc88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66.png)
DOI:10.19368/ki.2096-1782.2023.11.027血清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及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检测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施磊,何丽,徐璐,赵玲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检验科,江苏苏州215600[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 cTnI)、肌红蛋白(myoglobin, Mb)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CK-MB)联合检测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
方法选择张家港市中医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6例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TnI、Mb、CK-MB水平,评估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能,另根据发病时间差异将患者分为0~<6 h与6~12 h两个亚组,比较两亚组cTnI、Mb、CK-MB水平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cTnI(21.16±5.20)ng/mL、Mb(156.47±25.19)ng/mL、CK-MB(51.92±10.33)U/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15、33.263、28.054,P<0.05)。
联合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分别为93.41%、95.65%,高于CTnI、Mb、CK-MB单独检测的81.32%、69.57%;82.42%、73.91%;81.32%、6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联合检测诊断特异度为91.11%,与CTnI、Mb、CK-MB单独检测的93.33%、91.11%、95.56%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6~12 h组cTnI、CK-MB水平均高于0~6 h组,Mb水平低于0~<6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I、Mb、CK-MB水平均明显升高,联合检测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效能更高。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三种心肌标志物诊断的临床价值探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三种心肌标志物诊断的临床价值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b25f27f111f18583d05a1e.png)
[ 1 ] 中 国高血 压 防治 指 南修 订委 员 会 . 中 国高 血压 防治 指 南
( 2 O 1 O年修 订版 ) f J ] . 中国 医学前沿杂 志 电子版 ,2 0 1 1 ,
3 ( 5) : 4 2 -9 1 .
尚无 明显 尿常规异 常时 ,其血清C y s C、血尿 P, 一 MG的浓 [ 2 】 中 国高 血压 防治 指 南修 订委 员 会 . 中 国高 血压 防治 指 南 度 即已增 高 ,且 明显 高于对照组 。说 明H型高血压患者在 ( 2 0 0 5年修订版 ) [ M]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 0 0 6: 8 . 早期 即已 出现 肾脏 的早期受损 ,本研 究还发现 ,当H型高 【 3 ] 林一 民,林立 ,吴 立翔 ,等 . 血清 B 2 -微球蛋 白对肾功能
1 3 8 Ch i n a Co n t i n u i n g Me d i c a l E d u c a t i on , Vo 1 . 6 , No . 7
使该疾病 患者提高 生存率 、降低 病死率 的关 键川 。本次研
究对三 种心肌标志物水平 存急性心肌梗死疾病 诊断 中的作 用进行研究 。 1 资料和 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 的血清肌钙 蛋白 I 、肌红蛋 白、肌酸激酶 同工酶等三种 心肌标 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组 间对应数据 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 P< O . 0 5 o结论 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疾病 的患者 的血清肌钙蛋 白 I 、肌红 蛋白、肌酸 激酶同工酶等三种心肌标志物水平 出现异常升高 ,可以将这一特征作 为临床对心肌 梗死疾病 进行急性诊 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 【 关键词 】 血清肌钙蛋 白 I i 肌红蛋 白 : 肌酸激酶同工酶 急性心肌梗死
cTnI、Mb、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cTnI、Mb、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4cf418292f60ddccda38a0b5.png)
16.30 士8.4 2
14 .2 0 士10 . 10
巧 8.《 士6 .10 X) ( )
研究组C 在发生A租 后 3 一 开始升高,一 h 达高 Tnl h 6 8 2 4 峰, 升高幅 度达正常数十 倍以上, 一 d 恢复至近正常;M 约7 10 b
因 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Tnl 是心肌特有的调节蛋白, 心肌 此, 亡 当 损伤后很快被释放到血液中, 它是临床用于诊断早期心肌损伤
和CK M 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病情分析。 - B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肌钙蛋白1; 肌红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 中图分类号] R54 .2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一 2 007刃 25一 9701( 7一 02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性胸痛的常见原因, 早期明确诊断才能 及时对症治疗, 其对降低病死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血清肌钙 蛋白1(C TnD、 肌红蛋白 b)和肌酸激酶同 (M 工酶( K一 B 是心肌损 C M ) 伤的血清标志物, 在急性心肌梗死( 哪 的 A 早期诊断中 起着极其
计学意义。
和CK M - B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的 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表1 两 组血清cTu 、 和CK‘B 含t 比 l Mb M 较(瓦士5)
cTI (卜 mL d 岁)
2 1_0 士 15 _ * 0 0 2 士0 . 1
2. 1 两组检测结果对比
1.‘ 研究 1 对象
我院 诊内 住的 诊AM 患 急 科收 急 I 者(均 符合wHo 急性心肌 梗死诊断 标准)12 例, 男7 例, 8 例, 6 一 岁, 0 其中 2 女4 年龄4 8 3 平均6 岁;梗死部位:前壁7 例咆括前壁、 壁、 1 5 前间 广泛前壁), 下壁4 例咆括下 正后壁、 )。 5 壁、 右室 对照组: 12 例, 龄510 年
心梗三项
![心梗三项](https://img.taocdn.com/s3/m/bfa2a54dcf84b9d528ea7ac5.png)
血液中
乳酸脱氢酶(LDH)
同工酶
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在体内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
骨骼→心肌→脑→子宫→膀胱→前列腺肝
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功酶在体内广泛分布,主要在肾中, 其次分布在心肌、骨骼肌、肝、脾、胰、肺中。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器官 中,主要在心、肝、骨骼肌、肾、胰、脾、肺中,其中以心肌细 胞含量最丰富。
运行要求
本公司产品优点/性能指标
检测试剂盒结合了三种标志物的优势,具有更好的灵
敏度和特异性 灵敏度高,最低检出限cTnI不高于1.0ng/ml,CK-MB 不高于5.0ng/ml,Myo不高于50ng/ml 剂量反应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0.950 精密度:CV批内<15%,CV批间<20% 准确度(回实验室):平均回收率(CK-MB)=96%,平均 回收率(cTnI)=95%,平均回收率(Myo)=95%
30~1000 ng/ml
100 ng/ml ―
三联检测卡结果判读
检验原理
该三合一试剂含有被预先包被在聚酯膜上的
金标记的人CK-MB单克隆抗体、金标记的人 cTnI单克隆抗体、金标记的人Myo单克隆抗 体以及固定于膜上测试区(T1)的人CK-MB 单克隆抗体、测试区(T2)的人cTnI单克隆 抗体、测试区(T3)的人Myo单克隆抗体和 质控区(C)的相应抗体,采用高度特异性 的抗原抗体反应及免疫层析技术,检测人血 中CK-MB、cTnI及Myo的含量。
心脏标志物物理化特性
Myo CK-MB cTnI
分子量18000
分子量86000
分子量22500
1~3小时开始升高 4~8小时达到峰值 20~36小时恢复正常水平
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264efaf7aaea998fcd220e62.png)
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I)、氨基末端B 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D-D)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联合检测对AMI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80例AMI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并对其进行CTnI、NT-ProBNP、D-D 及HsCRP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AMI患者血清CTnI、NT-ProBNP、D-D及HsCR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四者联合检测的检出率要高于单一检测的检出率。
结论血清CTnI、NT-ProBNP、D-D及HsCRP检测是AMI患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四者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更高。
标签:急性心肌梗死;肌钙蛋白;利钠肽;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肌坏死,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危重症之一[1],近年来,世界范围内AMI发病率、死亡率不断在上升,因此,寻求AMI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早诊断,早治疗,对AMI 的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对AMI患者80例进行CTnI、NT-ProBNP、D-D及HsCR检测,探讨它们的水平变化及联合检测的意义,旨在提高AMI早期诊断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根据WHO诊断标准,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本院住院的AMI 患者80例,其中男58例,女22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6.4±12.5岁。
同时另选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排除糖尿病、高血压、血液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肝肾疾病等,男55例,女25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58.5±14.2岁。
1.2 试剂与方法血CTnI、NT-ProBNP采用增强化学发光法,试剂由美国强生公司提供;D-D 采用免疫比浊法,试剂由日本积水株式会社提供;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试剂由芬兰Orion Diagnostica Oy提供。
心梗三项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心梗三项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治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fb74e3a32d7375a51780b5.png)
心梗三项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治中的应用分析目的:探讨心梗三项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20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病情不同严重程度心肌梗死患者以及心肌梗死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群的心梗三项指标水平,探讨cTn-I、Mb和CK-Mb心梗三项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AMI组患者的cTn-I、Mb和CK-Mb心梗三项水平均显著性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患者的cTn-I、Mb和CK-Mb心梗三项水平均显著性的高于一般患者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梗三项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中可作为重要的诊断依据,值得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标签:心梗三项;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的发病率呈现一种升高的趋势,心肌梗死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在心肌梗死的发病过程中常伴有血栓的形成,如能及时发现并且排除血栓,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处理和转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心梗三项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常作为诊断心肌梗死的诊断依据[3]。
在本研究中,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203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以及120例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cTn-I、Mb 和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和分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203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患者年龄54~76岁,平均年龄(65.6±5.87)岁,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将其分为高危患者组和一般患者组,其中高危患者组76例,一般患者组127例。
另外选择12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
各组人群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CK-MB、BNP、MYO、H-FABP及hs-cTnI联合检测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CK-MB、BNP、MYO、H-FABP及hs-cTnI联合检测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0b05d67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1.png)
CK-MB、BNP、MYO、H-FABP及hs-cTnI联合检测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陈力;杨静【摘要】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钠尿肽(BNP)、肌红蛋白(MYO)、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高敏肌钙蛋白(hs-cTnI)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急诊科2015年1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胸痛3 h内的急诊患者,根据AMI诊断标准分为AMI组(n=67)及非AMI组(n=53).收集两组患者的CK-MB、BNP、MYO、H-FABP及hs-cTnI水平,分析5种指标联合检测和单一检测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 AMI组患者的CK-MB、BNP、MYO、H-FABP及hs-cTnI水平均高于非AMI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BNP、MYO、H-FABP及hs-cTnI联合检测的特异度、敏感度、约登指数分别为90.91%、96.30%、0.87,联合检测的特异度、约登指数均高于单一CK-MB、BNP、MYO、H-FABP及hs-cTnI单独应用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时的灵敏度高于BNP、MYO单独应用时(P<0.05).结论 CK-MB、BNP、MYO、H-FABP及hs-cTnI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8(029)017【总页数】4页(P2432-2435)【关键词】肌酸激酶同工酶;钠尿肽;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意义【作者】陈力;杨静【作者单位】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四川攀枝花 617067;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四川攀枝花 61706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2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一组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密切相关的心血管疾病。
简述心肌损伤标志物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简述心肌损伤标志物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21a9df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d.png)
心肌损伤标志物在心肌梗死诊断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中断而导致心肌组织缺血和坏死。
以下是心肌损伤标志物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1. 肌钙蛋白(Troponin):肌钙蛋白是最常用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在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肌细胞受损释放出肌钙蛋白,其血液水平会明显升高。
测量血清肌钙蛋白的水平可以帮助确定心肌梗死的诊断和严重程度。
2. 心肌肌酸激酶(CK-MB):心肌肌酸激酶也是常用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在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释放出CK-MB。
血液中CK-MB的浓度开始在心肌梗死后数小时内升高,并在24-48小时内达到峰值。
CK-MB的测量有助于确认心肌梗死的存在。
3. 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是一种酶类物质,存在于心肌细胞中。
心肌梗死发生后,LDH会从受损的心肌细胞中释放出来,其血液水平升高。
LDH的测量可用于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但相比于肌钙蛋白和CK-MB,它的特异性较低。
这些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测量通常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其他影像学检查来进行心肌梗死的综合诊断。
需要指出的是,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水平可以在其他心脏疾病或情况下升高,因此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指标和医生的判断来做出准确的诊断。
NT-proBNP、D-dimer和cTnI三项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NT-proBNP、D-dimer和cTnI三项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5fc61ce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5b.png)
NT-proBNP、D-dimer和cTnI三项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魏晓薇【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22(16)19【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应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及D-二聚体(D-dimer)联合检测的价值。
方法 67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组,67例同期自愿参与研究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两组均抽取3 ml肘静脉血,检测心肌标志物指标。
观察两组NT-proBNP、D-dimer和cTnI的检测结果,分析三种心肌标志物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情况。
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NT-proBNP(3654.36±646.67)pg/ml、D-dimer(1.23±0.07)μg/ml和cTnI(23.14±2.14)ng/ml均高于对照组的(89.17±3.45)pg/ml、(0.46±0.02)μg/ml和(0.21±0.0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种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的诊断阳性率为98.51%,高于三种心肌标志物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NT-proBNP、cTnI及D-dimer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于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阳性率具有明显效果,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诊断与评估的重要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页数】3页(P61-63)【作者】魏晓薇【作者单位】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相关文献】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 cTnI、NT-proBNP、及 D-dimer 检测的临床价值2.NT-proBNP、cTnI、cTnT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3.床旁联合检测cTnI、NT-proBNP在急性NSTEMI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4.床旁联合检测cTnI、NT-proBNP在早期诊断非心源性急性胸痛中的应用价值5.hs-cTnI 与CK-MB、NT-proBNP联合检测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效果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率评价
![三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率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ffcf42deb14e852458fb5722.png)
・ 3 ・ 3 4
国际检验 医学杂 志 20 07年 4月第 2 8卷第 4 期
It a n L bMa, p l 07V 1 8№ 4 J dA r 0 ,o. , i2 2
・
论 著
・
三种 心 肌损 伤 标 志物 对 急性 心 肌梗 死 的 诊 断效率评 价
项 联 合 检 测 能很 好地 诊 断 AMI但 不 同时 间段 各 项 指 标 的 敏 感 性 和特 异 性 差 别 较 大 , 床 应 连 续 采 , 临 血 检 测 才 能 提 高 诊 断 率 和 制 定 最 佳 治疗 方 案 。 【 键 词 】 心 肌 梗 死 ; 肌 钙 蛋 白 I 肌 红 蛋 白 ; 肌 酸 激 酶 ; 同 工 酶 类 关 ;
陈 永 红 张 玉 萍 陶 鹏 辉 余 德 玲
【 要 】 目的 摘
探 讨 心肌 钙 蛋 白 Ic n) 肌 红 蛋 白( o 、 酸 激 酶 同 工 酶 ( K MB 单 项 和 联 (T I、 My ) 肌 C — )
合 检测 诊 断 急性 心肌 梗 死 ( AMI的 敏 感 性 和 特 异 性 。 方 法 分 别 采 取 患 者 发 病 后 2 4 8小 时 静 脉 ) 、、 血 , 用美 国 B C 采 E KMAN 公 司 1 0 E AC E S微 粒 子 全 自动 化 学 发 光 分 析 仪 及 配 套 试 剂 ,4h全 天 8S C S 2 候 开 机 , 1h内 完成 3 指 标 的 检测 。结 果 在 发 病 后 2小 时 , 有 My 在 项 只 o的 敏 感 性 达 到 4 . 6 。 5 3
CK— n d a n sn c t o a d a n a c in s p r t l n n c m bn t n M eh d Th e o s MB i ig o i g a u e my c r il f r t e a a ey a d i o i a i . t o s i o o ev n u b o d s mp e r m lo a ls fo AM Ip t n swe e c l ce t i e e tt - o n s 2 a i t r o l td a f r n i p i t ( ,4,8 h fe e r ta k e e d f me )a t rh a ta t c . Th e d x s( Tn ,M y ,a d C M B)d tc i n wa o rei e e c I n o n K— e e t s c mp e e t i n o rb a so — o lt d wi n o e h u y me n fami h c o o u Ia t ma i c e l mi e c n e a a y e ( 8 S c s f Ame ia c ma m p n ) r s me f l u o t h mi c u n s e c n l z r I 0 E Ac e s o r n Be k n Co a y c
心梗三项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心梗三项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503de6adaf1ffc4ffe47acc9.png)
心梗三项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究心梗三项(cTNT、CK-MB、Mb)对于AMI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60例冠心病患者入院后采集4h8h和24h血,检测cTNT、CK-MB、Mb进行比较他们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TNT、CK-MB和Mb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对诊断AMI有很高的价值。
【关键词】心梗三项急性心肌梗死 cTNT CK-MB Mb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 on, AMI) 是一种冠状动脉急性阻塞导致的心肌缺血坏死疾病, 病死率高、危害性大。
早发现、早治疗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有重大意义。
cTNT、CK-MB、Mb这三种血清心肌标志物在临床诊断中常常联合检测,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称为心梗三项。
临床研究和实践证实,心肌梗死三项(cTNT、CK-MB、Mb) 是具有特异性和灵敏度的心脏标志物,能为心肌梗死的早期排除和诊断提供及时有效的依据[1]。
本文旨在探讨cTNT、CK-MB、 Mb 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8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0例,根据 WHO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46~78岁(平均62.2岁±8.4岁),其中19例AMI患者于发病后6h内接受溶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43~79岁,平均(57.3±9.8) 岁。
所有患者均除外心肌病、肿瘤、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肝肾功能异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糖尿病等其他疾病。
同时选用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 42~68岁,平均( 53±8.5)岁。
1.2 检测方法所有患者分别于入院后立即采集肘静脉血3ml,在水浴箱中放置60min, 然后3000rpm 离心5min,收集血清并对血清进行cTNT、CK-MB和Mb三个项目的检测。
三种心肌标志物检测对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临床诊断的价值
![三种心肌标志物检测对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临床诊断的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0a0a8a2d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a.png)
三种心肌标志物检测对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临床诊断的价值邱锡荣;彭冬迪;唐荣;许志坚【期刊名称】《检验医学》【年(卷),期】2011(026)012【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肌红蛋白(Myo)、心肌肌钙蛋白T(cTn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及心力衰竭(HF)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3种标志物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和患者病情选用合适的标志物.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方法检测55例AMI患者治疗前、后以及105例HF患者、30名健康正常者的NT-proBNP、Myo、cTnT水平.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HF患者分为Ⅰ~Ⅳ级.比较各组的差异并作相关性分析,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3种标志物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cTnT、Myo在AMI患者胸痛时间6h内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76.2%和93.9%,胸痛时间>6h时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0.5%和55.6%,AMI患者治疗后NT-proBNP、Myo、cTn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NYHA Ⅰ~Ⅳ级的HF患者间NT-proBNP、Myo、cTn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患者NT-proBNP水平与NYHA 分级的相关性(rs=0.884)高于Myo(rs=0.652)和cTnT(rs=0.726).结论在心功能分级以及AMI早期预警和早期诊断方面,NT-proBNP的灵敏度及相关性要明显优于Myo和cTnT,还常用于在呼吸困难人群中鉴别HF患者.Myo常作为急诊中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指标,早期诊断时要结合患者胸痛时间,观察有无再梗死或梗死再扩展.cTnT诊断AMI的特异性优于其他标志物,但要等到心肌梗死后才能做出判断.【总页数】4页(P814-817)【作者】邱锡荣;彭冬迪;唐荣;许志坚【作者单位】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抚州344000;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西抚州344000;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抚州344000;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抚州34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相关文献】1.心肌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 [J], 严家来;盛大平2.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快速检测心肌标志物的价值分析 [J], 杨旭光3.三种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J], 丁絮红4.三种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快速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J], 张焕轶;张小丽;刘燕;李金龙;吴云5.三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浦春;陶青松;朱翔;秦明明;武其文;冯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K-MB、cTnI、Mb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CK-MB、cTnI、Mb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81e9576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2.png)
CK-MB、cTnI、Mb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王婵;何劲松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09(15)24
【摘要】心肌坏死标志物诊断指标能弥补心电图漏诊,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率、降低病死率,目前应用价值最高的有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CK-MB主要对AMI后早期再梗死有诊断价值,cTnI 特异性较高,Mb适用于AMI的早期诊断.临床证明任何单项检测结果都有误诊和漏诊的可能,而三项联合检测则更有助于早期、准确地诊断,为AMI患者尽早获得抢救争取时机.
【总页数】3页(P3807-3809)
【作者】王婵;何劲松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心内科,南宁,530011;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心内科,南宁,53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2.22
【相关文献】
1.cTnI、MB和CK-MB联合检测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J], 刘伟;张鑫铃;张瑜
2.cTnI、Mb、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J], 顾权;金旭;张立晶;
张媛媛
3.cTnI、Mb、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J], 顾权;金旭;张立晶;张媛媛
4.院前心肌标志物cTnI、CK-MB与Mb即时定性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J], 杜建平;年晓花;吴接玉
5.血清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b)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J], 吕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血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Ⅰ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临床价值
![全血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Ⅰ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临床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59cc672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d.png)
全血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Ⅰ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临床价值全血肌红蛋白(CK)、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一些用于临床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它们在心肌梗死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
老年人群中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较高,因此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准确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全血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Ⅰ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临床价值。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与修复,同时释放一系列的生物标志物。
全血肌红蛋白是一种存在于心肌细胞内的酶,当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时,肌红蛋白会释放到血液中。
心肌肌钙蛋白Ⅰ则是心肌特异性蛋白,其在心肌细胞损伤后会迅速释放,并能持续升高一段时间。
而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炎症标志物,它的水平会在炎症或组织损伤时迅速上升。
这三种生物标志物的联合检测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心肌梗死的发生和发展情况。
从临床角度来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面临着一些困难,因为老年人常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疾病本身也可能引起心肌损伤的表现。
针对老年人群的心肌梗死诊断,特别需要一个更加准确敏感的生物标志物组合。
一些研究表明,全血肌红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Ⅰ联合检测对老年心肌梗死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够有效区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和其他心血管疾病。
而将超敏C反应蛋白加入到联合检测中,可以更好地区分出心肌梗死的炎症反应情况,从而更准确地进行临床判断和治疗。
除了对诊断的帮助外,全血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Ⅰ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联合检测还能够提供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信息。
一些研究表明,联合检测这三种生物标志物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包括心衰、再发梗死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往往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和心血管并发症,他们的预后通常较差,因此对于他们的预后评估尤为重要。
全血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Ⅰ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联合检测能够更精准地判断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风险,帮助医生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和进行随访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2 5 . 7 6  ̄ 3 . 6 5 、 7 0 . 9 8  ̄ 7 . 4 7和 1 6 1 . 6 1  ̄ 6 6 . 3 4 。结 论 对 诊 断 A MI , 灵 敏 度 依 次 为 Mb 、 c T n — I 和C K— MB m a s s . 特异性依次为 c T n — I 、 c K — MB m a s s 和 Mb , 阳性结 果预期值 ( %) 依次 为 c T n — I 、 C K — MB ma s s和 M b, 阴性 结 果 预 期 值 ( %) 依 次 为 Mb 、 c r n — I 和C K — MB m a s s , 总 有 效 率( %) 依次为 c r r n — I 、 Mb和 C K — MB m a s s 。对 诊 断 再 梗 死 和 评 估 溶栓 效 果 Mb最 佳 。胸 痛 发 生 后 9 h . 如果 c T n —
病例 1 3 6 8例 的血 清 M b 、 C K — MB m a s s 和c T n — I , 统 计 计 算 该 三 个 指标 对 诊 断 A MI 的灵 敏 度 、 特异性 、 阳性 结 果 预 期 值 、 阴性 结
果预期值、 总有效率 、 平均开始升高时间 、 平 均 达 峰值 时 间 、 平 均 开始 下 降 时 问 和 平 均 复 常 时 间 , 并 进 行 比对 。 结果 A MI 发 生 1 h 、 2 h 、 3 h和 6 h的 灵 敏 度 ( %) , M b 、 C K — MB ma s s 、 c T n — 1 分别为 1 9 . 7 8 、 4 1 . 7 6 、 7 4 . 7 3 、 1 0 0 , 6 . 5 9 、 3 2 . 9 7 、 4 9 . 4 5 、 9 1 . 2 1 , 1 2 . 0 9、 3 0 . 7 7 、
5 4 . 9 5 、 9 1 . 2 l 。 特异性( , Mb 、 C K — MB m a s s 和c r r n — 1 分别为 8 2 . 8 5 、 8 4 . 3 4和 1 0 0 。 阳性 结 果 预期 值 1 , Mb 、 C K — MB m a s s 和c T n ’ 1 分别为 9 4 . 7 9 、 9 5 . 6 0和 1 0 0 。 阴性 结 果 预 期 值( %) , Mb 、 C K — MB ma s s 和c T n — T 分别 为 1 0 0 、 9 0 . 4 1和 1 0 0 总 有 效 率( %) . Mb 、 C K —
MB m a s s 和 c T n — 1 分别为 9 5 . 2 6 、 8 8 . 7 3和 1 0 0 。 平 均 开始 升高 时 I 1 _ I 】( h ) , Mb 、 C K — MB m a s s 和c T n — 1 分别为 1 . 9 5 ± 0 . 9 7 、 3 . 5 1 + 1 . 5 2
塞墅量
堂至 Q 垒生 2 箜 ≥ Q j 4 : 2 , : 鱼
・
・ 7 7 5 ・
检验与临床 ・
三种心肌标 志物对诊 断急性心肌梗死 的价值
王恒秋 , 刘雨峰 , . _ T - = x K
( 1 、 韶 关 市 中医 院 检 验科 , 广 东 韶关 5 1 2 0 3 1 ; 2 、 韶 关 市 中 医 院 内科 _ 三 区, 广东 韶关 5 1 2 0 3 1 )
摘要:目的 探讨 M b 、 C K — MB m a s s 和c T n — I 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 。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技术检测疑为 A MI
和3 . 5 6  ̄ 1 . 5 7 。 平均达峰值时问( h ) , Mb 、 C K — MB ma s s 和c T n — 1 分别为 6 . 4 5 + 0 . 5 8 、 l 7 . 0 5  ̄ 5 . 0 6和 1 7 . 0 8 + - 5 . 0 9 平 均 开 始 下降 时 间
亡 的人 数超 过 1 7 0 0万 , 急 性 心肌梗 死 ( A MI ) 是 心血 管 疾病 的 主要 死 亡原 因l 1 J
A MI 多是 在 冠状 动 脉 粥样 硬 化基 础 上 发 生血
1 - 3 检 测项 目 血 清 M b 、 C K — MB m a s s 和c T n - I 。 1 . 4 仪器 和试剂 F I A 8 0 0 0免疫 定量 分析 仪 、试 剂 ( 胶体 金 法) 均 为 南京 基 蛋生 物 科技 有 限公 司生产 .
I 检测仍为阴性 . 可否定 A MI 对诊断 A MI , 三 种 心 肌标 志物 应 联 合 检 测
关键 词 : 急 性 心 肌 梗死 ; 心肌标志物 ; 灵敏度 ; 特异性 ; 总有 效 率
中图分类号 : R 4 4 6 . 1 1 + 2 。 R 5 4 2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 1 1 2 9 ( 2 0 1 4 ) 0 6 ~ 0 7 7 5 — 0 3
) , M b 、 C K — M B m a s s 和 c T n — 1 分别为 7 . 3 2  ̄ 0 . 6 7 、 2 7 . 1 8  ̄ 6 . 2 3和 1 7 . 2 5  ̄ 5 . 3 4 。平均复常时间( h 1 , Mb 、 C K — MB m a s s和 c T n — 1 分 别
Do I : 1 O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1 1 2 9 . 2 0 1 4 . 0 6 . 0 5 2
心 血 管疾 病 所 导致 的死 亡 病 例 在所 有 死亡 因
凝 固后离 心分 离血清 . 备用。
素 中排 行 首 位( 3 1 %) , 全球 每 年 因心 血 管 疾病 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