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梁启超长子
梁思成(1901—1972)
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他是梁启 超的长子。他是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 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 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 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 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 到1931年。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 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
总体特征
结构方法
外观装饰
文本探究
(三)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有哪些?
个别建筑构成 屋顶
左右对称 有主有次 群体建筑构成 坐北朝南 户外空间
主体 (房屋)
台基
文本探究
(四)中国建筑的结构特征有哪些?
框架结构
斗 拱
举 折
举 架
拓展知识
中国古建中的明珠—斗拱
文本探究
(五)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有哪些?
屋顶
地域分布
空间层面
历史跨度
时间层面
文本探究
(二)找找九大特征中的关键词,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 什么顺序展开的?哪些属于结构特征?哪些属于装饰特征?
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1.个别建筑构成 2.群体建筑构成 3.结构方法 4.斗拱 5.举折、举架 6.屋顶 7.颜色 8.部件的装饰作用 9.材料的装饰作用
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理解中国建筑的“词汇”、“文章”和“文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
明确阅读说明文的方法,用找关键词法和思维导图法,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了解中国建筑特征,感受中国建筑之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
体会理解建筑是一种文化,文化在于创新,更在于传承,每一位同学都是文化的传 承者,明确肩上的责任,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体会文章的人文精神。
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
梁思成教授,他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 研究和保护,为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做了开创性工 作。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 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 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 份宝贵遗产。
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主要设计人,并 领导和参与参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代表作《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
三、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中国建筑的个性乃 即我民族之性格。”
“一国一族之建筑 恰能反鉴其物质精神、 继往开来之面貌。 ”
“一个东方古国的 城市,在建筑上,如果 完全失掉自己艺术特性, 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 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 事实明显的代表为我们 文化衰落消失的现象。”
四、(18-20)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 题,并提倡发扬我们民族的优秀建筑传统。
中国建筑的特征
整体感知——中国建筑的特征
(一)中国建筑的影响 (二)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 (三)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四)各民族建筑间的“可译性”
六、文本探究
文本探究
(一)作者是如何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的?
目录
一、新课导入 二、作者简介 三、写作背景 四、文体知识
五、整体感知 六、文本探究 七、课文总结 八、作业布置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用哪些成语来形容看到的传统建筑物呢? (美轮美奂、金碧辉煌、鳞次栉比、雕梁画栋、富丽堂皇、钩心斗角) 那么,从这些词语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的中国建筑的特征有哪些呢?首 先,从颜色上我们发现中国建筑以哪些颜色为主色调? (鲜艳的红、绿、黄) 的确如此,大红、大绿、大黄是我们中国大型建筑的主色调,譬如故 宫!再者,从装饰来看,雕刻、绘画、塑像融合其中。 中国的建筑可谓博大精深,刚才我们只是了解了冰山一角,下面让我 们跟着梁思成先生更深入地走进中国建筑之中,感受中国建筑的特征。
1、四角翘起,不但扩大采光面,利于 排泄雨水。
2、而且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增 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态美。整体上翘起飞檐 与坡顶、正脊构成柔美曲线,成为中国建筑 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使得中国建筑轻盈而不 轻佻,朴实而不机械,威严而不呆板。
文本探究
(五)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有哪些?

1、朱红色属于暖色,与屋顶上的蓝天白云以及屋
说明对象 说明顺序
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如太空探测、环境保护、生物进化、人体 生理、物质微观探索、植物转基因研究等)及社会科学方面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
举例子、下定义、引用、作比较、打比方、摹状貌、列数字、 分类别、列图表、作诠释(解说)
表达方式
以说明为主,但也使用描写、叙述、议论等手法

文本探究
(五)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有哪些?
材 料 的 装 饰 作 用
浮雕
琉璃
特征小结
个别建筑构成


群体建筑构成

结构方法

斗拱

举折 举架

屋顶

颜色-朱红


部件的装饰作用
材料的装饰作用
总体特征 结构特征
整体
装饰特征
局部
文本探究
在介绍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之后,作者又提出了什么问题?
语言特点
简明、确切、通俗、生动
五、整体感知
文章结构
快速阅读文章,梳理文章脉络,试着给文章划分段 落层次,并试着概括各层次的内容?
一、( 1、2 )提出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这一观点,并 从地域和历史两方面阐述中国建筑的影响。 二、( 3 -13 )将中国建筑的特征精要地概括为九大点。 三、(14-17)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在更深层次 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

内素净淡雅的冷色调构成对比,使建筑物显得辉煌富丽
又高洁淡雅,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效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朱红色还代表热烈忠心,具有富贵的象征,杜
甫有诗句讽刺为富不仁者“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文本探究
(五)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有哪些?

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

都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本文发表于1954年1月。 建国初期,随着北京新城建 设的开展,古城的城墙和城 门也随之面临被拆除的命运。 为此,梁思成奔走呼告,然 而,他的呼吁无济于事,城 墙被拆了,能代表老北京的 城楼和牌坊也被拆除了......
四、文体知识
文体知识
科普说明文
定义:是指反映和总结处于世界前沿的科学的发展 状况、科研动向和最新科研成果的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