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的风俗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河的风俗作文
《香河的有趣风俗》
一提到香河,人们可能最先想到的是香河肉饼,但香河的风俗可远不止有美食这么简单。
香河有个独特的春节风俗。
每到年前,走在香河的大街小巷,能看到各家各户都忙得不可开交。
有一件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就是蒸年糕。
我有一次在亲戚家有幸目睹了整个过程。
只见舅妈先把黄米面拿出来,放在一个超大的瓦盆里,再用温水一点一点往里面加。
那水就像有魔法一样,一点点地把松散的黄米面变得湿漉漉又能抱团。
这时候,舅舅开始在大铁锅上烧水,锅底的柴火噼里啪啦地响着,像是也在为过年兴奋。
水开了,舅妈把和好的面放到锅里蒸。
在蒸的过程中,那香气就慢慢飘散出来了,是一种质朴又浓郁的香味,混合着黄米面本来的清香和水蒸之后带出来的热腾腾的气息。
蒸好之后,年糕出锅,是一大坨金黄色的糕体,表面还冒着热气。
舅妈快速地在糕的表面抹一层油,防止它干裂。
然后她揪下一块来给我吃,热乎乎的年糕到嘴里有点微微的粘牙,但那香甜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
过年前蒸年糕,寓意着生活年年高,这也是大家对新一年美好的期许。
香河的婚礼风俗也别有韵味。
迎亲那天,新郎官带着车队,那车上满是花花绿绿的彩带和气球,风光极了。
新郎到新娘家门口的时候,可没那
么容易把新娘接走。
一群伴娘会堵在门口,出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难题。
记得我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时,伴娘让新郎在规定时间内说出十个对新娘的昵称,这可把新郎急得抓耳挠腮的。
说出来之后,还得塞一堆红包,伴娘才肯放行。
这种风俗充满了乐趣,也让婚礼的气氛更加热烈欢快。
再说香河在清明节的时候,和其他地方也有所不同。
大家不仅会去扫墓祭祖,还会做一些特殊的美食。
有一种用艾草做的糕点,采摘艾草就是个有技术含量的活。
我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去采艾草的时候,那场景可有趣了。
我们在田边地头四处寻觅,艾草独特的气味让它和其他杂草区分开来。
采摘回来后,妇女们将艾草清洗干净,和米粉混合在一起,做成一个个绿色的小糕点。
吃这个糕点的时候,那淡淡的艾草苦味和米粉的香甜混合起来,让人吃出一种对先人的思念中又带着清新的感觉。
香河的风俗就像一个个独特的烙印,深深地刻在这片土地上,也印在每个香河人的记忆里。
《香河葬礼的传统风俗》
在香河,葬礼是一件非常严肃却又充满传统仪式感的事情。
我爷爷去世的时候,我近距离地感受了香河葬礼的风俗。
老人们说,人走了之后不能让他孤孤单单的,家里的亲人要守灵。
在那几天,家里的男人们会在棺木旁边轮流值守。
那守灵的时候,氛围很是凝重。
灯光是那
种昏黄的色调,照在棺木上有种说不出的庄严。
大家都很少说话,只是静静地坐着,偶尔添一下香油灯。
这香油灯可是有说法的,它要一直亮着,寓意着为逝者照亮去往另一个世界的路。
香河葬礼上的孝服也很有讲究。
男的要披麻戴孝,麻布的质感粗糙,扎得皮肤微微有些刺痛,但大家都不会有怨言。
女人们也是一身素白的孝服,头上还要裹一个白色的头巾。
还有在葬礼的过程中,前来吊唁的人们都要行跪拜之礼。
那堂屋的地上铺着厚厚的草垫子,人们一步一步沉重地走过去,然后缓缓跪下,磕头。
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敬意,没有一丝的敷衍。
出殡的时候更是大场面。
长长的送葬队伍,前面有专门的人撒纸钱,白色的纸钱在空中飘洒着,然后缓缓落地。
抬棺的人那脚步整齐又沉重,每一步都仿佛带着对逝者的尊重。
周围的亲属们都紧紧地跟着,哭声一片。
而这个时候,在香河的传统里,一路上是不允许回头看的,据说是怕逝者的灵魂留念世间,不能安心往生。
葬礼后的一些天里,家里还会请和尚来念经超度。
那和尚嘴里念着听不懂的经文,木鱼敲打的声音空灵又肃穆,整个屋子都笼罩在一种虔诚又带着些哀伤的氛围里。
虽然这些风俗看起来有些传统甚至繁琐,但却满满都是香河人对待生死的敬重,对先人的缅怀。
这也是香河风俗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它记录着香河人的孝道和对生命的敬畏。
《香河的节日风俗融合之美》
香河着实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地方,在节日风俗上也是融合了多种元素,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韵味。
中秋节的时候,在香河是既有着传统的月饼文化,又有着独特的团圆方式。
我记得有一年中秋,我们家族聚在一起。
传统的月饼那是必不可少的,不过香河的月饼特色就是皮特别薄,馅料十分饱满。
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的大圆桌旁,月光洒下来,照得桌上的月饼都仿佛有了一层银霜。
桌上还摆着各种各样自家种的水果,有紫幽幽的葡萄,咬一口汁水在口腔里四溅;还有红彤彤的苹果,透着一股香甜。
但与别处不同的是,我们还会在这一天举行一个小小的戏曲表演。
原来,香河因为地域的缘故,受到了一些外地文化的影响,戏曲表演就融入到了中秋节日里。
家族里有些长辈是戏曲爱好者,他们就画上淡淡的戏妆,穿上戏服。
那个扮演花脸的叔叔一亮相,脸上那五颜六色的油彩在月光下格外夺目。
他一开口唱戏,那声音高亢又婉转。
老人们听得津津有味,孩子们也好奇地围在旁边观看。
这戏曲为这个中秋佳节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再看端午节,香河的粽子也是一绝。
粽叶用的是当地新鲜又宽大的粽叶,米呢,是那种饱满圆润的糯米。
包粽子的时候大家都围坐在一起,就像一场热闹的比赛。
我看着奶奶包粽子的手法很是神奇,她先把粽叶折成一个小小的漏斗状,然后装上米和枣,再迅速地用粽叶把它包裹起来,最后用绳子一系,一个漂亮的粽子就成型了。
在端午节这一天,除了吃粽子,香河还会有划龙舟的活动。
那龙舟装饰得色彩斑斓,划船的汉子们一个个
肌肉壮硕。
随着一声锣响,龙舟如箭一般在水面上飞驰起来。
水汽弥漫在四周,岸上的人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
香河的节日风俗就这样既有传统的传承又有新元素的融入,使得每一个节日都让人回味无穷,这也体现了香河人既尊重传统又乐于接纳新事物的优良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