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语文联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 2010 届高三联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满分 150 分,用时 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36 分)
一、 (15 分,每小题 3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门槛 /兽槛 /车载斗量 敌/住了一宿 劣/卓 越 . . 衡量 . . 宿 . . 拙 . . B.薄 弱/单薄 . . C.露 天/露 脸 . . D.中 流/中 肯 . . 嫉 妒/无济 于事 . . 期间 /挑拨离间 . . 新鲜 /屡见不鲜 . . 强 迫/差强 人意 . . 辟 邪/辟 谣 . . 靓 妆/靓 丽 . . ( )
当 时/独当 一面 便 利/便 宜行事 供 应/提供 . . . . . .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校勘 杂糅 装璜 金榜提名 死皮癞脸 B.蕴藉 梦魇 杜撰 坚苦卓绝 融汇贯通 C.桎梏 撕打 寥廓 器宇轩昂 心心相映 D.隐晦 贸然 泥淖 刎颈之交 一愁莫展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 能度过 难关。
.. B.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做好恢复松 花江的生态功能工作间不容发 。
.... C.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上海浦东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高楼林立,美丽迷人,走在 大街小巷,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
.... D.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领袖, 本可以把革命进行到底, 但结果却半途而废, 功败垂成 , .... 真令人惋惜。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今年 CCTV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当选人覆盖了证券、IT、航空、新能源等行业和领域, 解读这份名单,我们可以清晰地辨认出去年中国经济的热点和脉搏。
B.我们浏览本地的几个教育网站和学校网站,发现各个学校都在大兴博客工程,教研 组博客、教师个人博客、班级博客、学生个人博客,应有尽有。
C.易中天教授关于“空城记”在历史上是曹操和吕布作战时所用,在《三国演义》里 面被诸葛亮抢走了“发明权”,受到不少观众的质疑。
D.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 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5. 下列各句中, 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句是 ( ) A.早期的偶像如王晓棠、白杨,美得干净,凡夫俗子不可触碰;后来的潘虹、陈冲, 美是美,到底矜贵了些。
直到“小燕子”赵薇横空出世老少通吃,才总算有了真正意义的 大众偶像。
B. “浪漫骑士”王小波的创作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有智” ,一个是“有趣” ,其中 有智反映在他对西学、现实、文化、历史等领域科学理性的认知,以及充满逻辑感的阐释。
C.汶川大地震后,同学们踊跃捐款,据不完全统计:高三年级捐了 1200 元,高二年 级捐了 1754 元,而高一年级则多达 2584 元,学校领导对同学们的参与热情给予了很高的
评价。
D.我们站在岳阳楼倚柱远望,茫茫洞庭湖,烟波浩渺,尽收眼底。
“气蒸云梦泽,波 撼岳阳城”就是此情此景的真实写照(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9 分。
每小题 3 分) 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在设置人物来推动剧情发展上,都突出了主要人物的重要性和次要 人物的辅佐性。
他们的悲剧中,都只有一个突出的中心人物。
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中 心人物自然是含冤赴死的窦娥,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 《麦克白》 、 《李尔王》 、 《奥赛罗》 中,中心人物则显而易见地分别是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
当然,莎士比亚 的另外两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中心人物是处于矛盾漩 涡中心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两对情侣,但他们都是可以当作一体看 待的。
两位戏剧家的核心人物设置手法,区别于后来出现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双 主角,甚至多主角的戏剧人物设置。
体现了较为保守的戏剧人物设置手法,符合单一戏剧 线索的要求。
关汉卿的戏剧人物全部是善恶分明,正邪明晰的典型人物。
正面人物就是一身正气、 意志坚定、抗争到底的典型;反面人物则是狡猾奸诈、恶毒卑鄙、瞒上欺下的典型。
这种 人物的脸谱化,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
同时,也体现了由于时代的限制, 文人思维的固定性一时无法改变。
相比之下,莎士比亚的人物则显得比较丰满和富于多面 性。
他所描绘的每一个英雄都有其自身不可消弭的缺陷: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奥萨罗的 嫉性冲动、麦克白的好胜野心等等。
这些都是人类性格共同的缺憾,这样的处理,使得英 雄的形象既不被刻意夸大,又显得明朗鲜活、真实可信。
关汉卿的悲剧《窦娥冤》说的是劳动妇女受欺压冤枉的故事,所以主人公自然是社会 的底层百姓,而且还是在封建时代地位最卑贱的女性形象。
她们力量微薄,信任所谓的王 法,寄希望于皇家任用的所谓清官,然而却总是事与愿违。
这部悲剧既揭示了剧中主人公 受压迫被欺凌的悲惨命运,也颂扬了她们的坚毅反抗精神。
而莎士比亚的主人公则必须是 贵族。
这是由他所处时代的局限和受到古代希腊罗马悲剧传统的影响所造成的。
那时的人 们认为,只有在拥有高贵血统和高尚灵魂的贵族男女身上,才有可能演绎灾难性的悲剧。
而低贱的平民是没有资格成为悲剧主角的,他们的故事只能被写入喜剧中供人嘲弄。
造成人物命运的原因,中外两位戏剧家的看法也不一致。
关汉卿的人物之所以最后陷 入悲剧的结局,大多是因为社会势力和当权者的残暴,和异族对汉民族的残害。
所以,他 会安排一系列代表社会病态的丑恶与奸邪,如抢劫、霸占、巧取豪夺、贪赃枉法等恶行来 造成主人公的悲剧。
可见,他表现的是悲剧的客观性。
莎士比亚则相反。
他强调悲剧人物 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 原因,而应该自己负责。
另外,他的悲剧还存在人物被命运摆布,逃不出命运的宿命论色 彩。
6.下列对“这种人物的脸谱化,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一句话的理 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形成的原因之一是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传统。
B.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充分体现出了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的特点。
C.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与中国戏曲中不同角色用不同脸谱表现的方法有关。
D.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有其深刻的中国戏曲角色脸谱处理的背景原因。
7. 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对造成戏剧人物命运原因的认识有所不同。
下面与之有关的解说 与原文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 A. 关汉卿戏剧表现的是人物悲剧的客观性, 而莎士比亚戏剧则表现人物悲剧的主观性。
B. 关汉卿戏剧中的人物陷入悲剧的结局大多是社会原因所致, 而莎士比亚剧中人物陷
入悲剧则是自身原因所致。
C. 关汉卿戏剧往往安排一系列来自于社会环境方面的病态恶行造成主人公悲剧, 而莎 士比亚戏剧则不这样。
D. 关汉卿的戏剧反映了社会环境是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 而莎士比亚戏剧将人物 命运归咎于主观原因,所以具有宿命论色彩。
8.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两部悲剧虽然中心人 物分别是一对情侣,但仍体现了较为保守的戏剧人物设置法。
B. 莎士比亚突破了时代的限制和文人思维的固定性, 因此他的戏剧中所描绘的人物显 得比较丰满和富于多面性。
C.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主人公窦娥的悲剧,既是社会对底层百姓压迫欺凌所致,也 是主人公信任王法,寄希望于清官所致。
D. 无论是戏剧人物设置还是戏剧人物描绘, 无论是剧中主人公身份还是造成人物命运 原因的揭示,关汉卿和莎士比亚都各不相同,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2 题(12 分,每小题 3 分) 金圣叹先生传 【清】廖燕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
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
好饮酒,善衡文 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①,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 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 人。
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 . 盼伟然。
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 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
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 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 也。
. 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 。
斫山固侠者流,一日以千金与先生,曰:“君以此权子母②, . 母后仍归我,子则为君助灯火,可乎?”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曰: “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
”斫山一笑置之。
鼎革后③,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 述为务。
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 在与 点为圣叹。
予其为点之流亚欤!”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 . 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
尤喜讲《易》,“乾”、“坤” 两卦,多至十万馀言。
其馀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 艺、《唱经堂杂评》诸刻本。
传先生解杜诗时,自言有人从梦中语云:“诸诗皆可说,惟不可说《古诗十九首》。
” 先生遂以为戒。
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几,遂罹惨祸。
临刑叹曰:“砍头最 是苦事,不意于无意中得之。
” 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 学者称焉。
【注释】①排:批驳。
②权子母:古谓国家铸钱,以重币为母,轻币为子,权衡其轻 重铸之,以利通行。
(参看《国语·周语下》)后世遂称借贷生息为“权子母”,“子”为 利息,“母”为本金。
③鼎革:指明清易代。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 人 示:给……看 . B.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 也 . C.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 . 顾:考虑 善:友好,亲善
D.在与 点为圣叹 .
与:和,同 ( )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不意于无意中得之 /不知将军宽之 至此也 . . B. 先生辄起而 排之/众人皆醉而 我独醒 . . C. 吾已为 君遣之矣/某年月日,秦王为 赵王击缶 . .
D. 一日以 千金与先生/欲以 客往赴秦军 . . 11.以下各组句子中, 全都表明金圣叹为人 “倜傥高奇, 俯视一切” 的一组是 ( ) ①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 ②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 ③声音宏亮,顾盼伟然 ④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⑤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 ⑥甫越月,已挥霍殆尽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 ) A. 金圣叹为人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高傲奇特,傲视一切。
他非常善于评论书籍 文章,对书籍文章的评论都是以前的人没有说过的。
B 金圣叹所作的评论并不都是有独到的眼光的。
他的著述多到十万多字, 但是只有 《西 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几种是有价值的。
C.王斫山拿一千两银子给金圣叹,可刚过一个月,那些钱就被他挥霍一空了。
王斫山 竟没当回事。
足见王斫山为人侠义,也可看出金圣叹为人洒脱。
D. 先生死后,仿效先生风格评论著作最出名的人有毛宗岗、徐增,江苏武进县的吴见 思、许庶庵等人,受到人们的称赞,说明金圣叹的影响极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14 分)
四. (24 分)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
(2 分) 译文: (2)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审矣,何足怪乎?( 《报任安书》 ) (3 分) 译文: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3 分) 译文: (4)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2 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此诗写于大历初居夔州时。
(1) 这首诗描写的孤雁是什么样的形象?全诗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4 分)
(2)试以颔联和尾联为例,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及艺术效果。
(4 分) 答:
15.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 分,每题 1 分) (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
(杜甫《登岳 阳楼》)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
(《屈原列传》) (3)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 , 如是而已。
( 《师 说》) (4) ,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 (5)吾尝终日而思矣, 。
(荀子《劝学》 ) (6)奥地利小说家 被尊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他的代表作 《 》运用象征、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揭示了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困境和“现代人 的困惑” 。
五、现代文阅读(共 18 分) 干渴的村庄 肖建新 ①村庄的干渴是近几年的事。
那些年, 雨和童年一样率性, 杂草一样茂密, 无拘无束, 犹如一个无人看管、喜欢疯跑的孩子,把一年四季和村庄穿了个透。
对于村庄,雨是一个 熟人, 用多种不同的步伐量过村庄的大小高矮, 量过无数的牛蹄踏在村庄横截面上的深度。
②从村庄到田野,一场雨的距离既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它可能会耗费一个人一生 的时光,也可能是瞬息的景致。
村里许多人的时光都是消耗在这段路上,按说这并不是一 条十分艰难的道路,可他们的鞋烂了一双又一双,身体矮了一截又一截。
它先是一点一点 下在他们最外在的身体上, 再下在他们有些皱褶的生活里, 最后就完全打湿了他们的生命。
③在我的记忆里,雨总是等不及我走到一棵树下,或附近的一个檐下,就唰唰地落下 来。
有时候在树下等久了,还不见停,就只好冒雨往回跑,在路过藕地时,顺手析一枝藕 叶顶在头上,这样,雨不至于完全打湿一个人的童年,总有一些地方和时光可以躲避。
下 雨时,我常把书藏在怀里,双臂抱紧,即使雨弄湿了衣服和手臂,可怀里的书总是干干的, 这多少会让我有一些小小的慰藉:梦想总是在一个温暖处。
④春天的雨是村庄最欣喜的事, 干了一冬的村子会因一场春雨的到来而含情脉脉, 油 菜像小姑娘一样,水盈盈地在春风里摇曳,胡豆花幽灵般的小眼睛在滴溜滴溜地转,那些 小动物们和人一样,跑到小雨里,让雨水落在身上和脸上,享受着第一场春雨的温润。
乡 村父亲们的脸,在这时开始变得柔和,也许春雨洗净了他们内心的忧郁。
⑤在我离开的这些年, 村庄的水分越来越少了, 我看到一位母亲失去了往日丰润的表 情。
我甚至不明白,那些年,村庄像针管一样饱满的水分都去了哪里。
它将一个村庄遗忘 了吗?将那些在它的深处隐瞒的小路和在它的怀里生长的植物们都忘了吗?将一些反复踩 踏过的童年也忘了?那些与它终日厮磨的乡村泥孩子呢? ⑥那些知道村庄每一个细节的雨,在我离开村庄的那些年,慢慢地少了,薄了,它覆
盖的面积越来越窄,下的深度也越来越浅了。
我不知道那些年,村庄究竟怎么了,它虐待 雨了吗?树木也在我离开的那些年,开始慢慢退化,它们大多数的叶子落了下来,无法在 春天里兴高采烈,在夏天里随风狂舞,深秋叶落的时候,薄薄的一层,再也找不到童年如 踏海绵之上的感觉了,老人们也懒得去扫这些落叶,因为它们烧不了几个时日。
⑦然而, 村庄真正的干渴却是从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村庄开始的。
他们不再看重那几颗 微不足道的粮食,看重祖辈长期依存的地方。
一片土地不再能养活一个家庭。
宁愿土地荒 着,也不想和他们的祖辈一样,在干渴的池里赶着干渴的牛做着干渴的事。
对于他们而言, 土地的产出与他们的付出极不成比例,再说,他们的心事全不在乡村里,几颗粮食已无法 让他们搭上通往另一种生活的列车。
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带上了自己的家人和孩子,打算 永远离开了。
他们走时,一些老人会站在村庄最边缘的土窑上,目送他们离去,而不说一 句话。
⑧多年以后,当我回到它的中间时,我见到了那些因长久未开而有些生锈的锁。
它们 锁在了一个村庄的眉头之上,锁住了一个曾经繁茂的村庄的脊柱。
母亲走后,我家的房子 也是用一把锁代替,钥匙放在隔壁的那家人那。
有一回我找来钥匙,想找找那些年落在里 面的东西,我看到了贴在墙上的那些陈旧的奖状——母亲在我小学时得到的最大的欣慰, 它们见证了一个乡村少年的成长, 可它们真的是奖给我的吗?那个满脸汗水和灰尘的少年, 早已从村庄的小路上走失,这些奖状就像是一些钉子,要将这个少年钉住,他再跑,能跑 出屋子里的那堵陈年的墙壁吗? ⑨其实,村庄的未来是可以预料的,但我还不想做这样的预料。
我的一部分,许多人 的一部分,还在那,还在由一些老人和孩子所守护的村庄里。
我相信:雨,在历经一个干 旱的循环后,会再次滂沱地回到村子里,落进人们的心坎上。
(选自乐趣文学网 2007—05—07,有删 改) 16.本文的题目是“干渴的村庄”,作者在开头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前些年村庄的雨, 其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 分)
17. 在第七段的开头,作者为什么说“村庄真正的干渴却是从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村庄 开始的”?(4 分)
18.第四段主要描写春雨给村庄带来的“欣喜” ,请从语言技巧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6 分)
19.最后一段作者说 “村庄的未来是可以预料的, 但我还不想做这样的预料” , 又说 “我 相信:雨,在历经一个干旱的循环后,会再次滂沱地回到村子里,落进人们的心坎上。
”可 见,作者对村庄的情感态度是复杂的,你是如何理解的?(4 分)
六、(12 分) 20. 补写下面语段的结论。
(要求 12 个字以内)(4分) 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占 72%,天然气仅占 3%。
天然气消费所占比例远低于 25% 的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 8.8%的亚洲平均水平。
目前世界人均消费天然气 403 立方米/ 年,而我国仅为 25 立方米/年。
我国天然气主要用于化工、油气田开采和发电等领域,而 居民用气在天然气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不到 11%。
其他多种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发展 缓慢,更谈不上进入普通家庭消费。
由此可 见, 。
21.仿照下面诗歌首节三、四行的句式,在后两节的横线上写出合适的句子。
(4分) 让我怎样感谢你 让我怎样感谢你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22.注意下列句子相互间用语的逻辑照应,把它们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只填序 号) ①修建一所房屋或者布置一个花园, 要让住在别地的朋友知道房屋花园是怎么个光景, 就得画关于这所房屋这个花园的图。
②编纂关于动物植物的书籍,要让读者明白动物 植物外面的形态跟内部的构造,就得画种种动物植物的图。
③读者看了,明白了,住 在外地的朋友看了,知道了,就完成了它的功能。
④这类的图,绘画的动机都在实用。
⑤咱们画图,有时候为的实用。
答:
七.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 分) 年轮:树的主干由于季节变化生长快慢不同,在本质部的断面呈现出的环形纹理。
年 轮每年增加一圈。
年轮不仅记录树木本身的年龄,还能说明每年的降水量、温度变化、早 期霜冻以及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的化学成分……年轮是树的档案,存贮着树成长的秘密。
人,或者不止是人,也都有自己的年轮。
请以“年轮”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800 字。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联考语文答题卷
第Ⅰ卷 选择题(36 分)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第Ⅱ卷 (114 分)
13.文言翻译(10 分) (1) (2 分)
(2) (3 分)
(3) (3 分)
(4) (2 分)
14、古诗鉴赏(8 分) ⑴(4 分) 答:
⑵(4 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 分,每空 1 分) (1) (2) (4) (6) 16. (4 分) 答: , (3) (5) ,
17. (4 分) 答:
18. (6 分) 答:
19. (4 分) 答:
20. (4 分)
21. (4 分)
22. (4 分) 答: 23、作文(60 分)
密 不
封 要
线 答
内 题
800字
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联考试题语文参考答案
1、C(A kǎn/jiàn liáng sù/xiǔ zhuō/zhuó;B bó jí/jì xiān bì/pì;C lù/l òu jiān/jiàn qiǎng/qiáng jìng/liàng;D zhōng/zhòng dāng biàn gōng)2.C(A“装璜”应为“装潢”,“提名”应为“题名”,“癞”应为“赖”;B“汇”应为“会”;C“撕打”应为“厮打”,“映”应为“印”;D“愁”应为“筹”。
)
3.C(A.“度”即“过”,对象指时间,此处应改为“渡过”。
B.张冠李戴。
“间不容发”,是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
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应为“刻不容缓”。
C.叹:赞叹;观止:看到了止境。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此处使用恰当。
D.语义矛盾。
“功败垂成”指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与“半途而废”矛盾。
)4.D(A项,搭配不当,“辨认”与“热点、脉搏”不能搭配。
B项,B“教育网站”包含“学校网站”,并列不当。
C项,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词,可在“发明权”后加上“的观点”。
)
5.A(B后一个“有智”应加引号;C“多达2584元”后应为句号;D括号里的内容应放在被引用的诗句之后)
6.B(“充分体现”的说法在原文中无依据)
7.D(据原文,“莎士比亚戏剧将人物命运归咎于主观原因”与“具有宿命论色彩”构不成因果关系)
8.A(B“莎士比亚突破了时代的限制和文人思维的固定性”的说法在原文中没有根据。
C 关汉卿戏剧表现的是悲剧的客观性,所以“主人公信任王法,寄希望于清官”并不是窦娥悲剧的原因。
D据原文,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在戏剧人物设置上采用了相同的手法) 9. D(赞叹,赞许)
10. C(介词,替,给。
A代词,前指砍头之事,后代“我”。
B连词,前一个表顺承,后一个表转折。
D前一“以”为介词,把,将;后一“以”是“率领”的意思。
)11.B(②说非常珍视自己的评书稿本;⑤说听课的人对他的崇拜。
)
12.B(原文说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著述多到十万多字的是《易经》,“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诸刻本”是说如今流传在社会上的著作。
)
13.(10分)(1)除了和朋友谈笑之外,只是独自端坐贯华堂中,致力于读书著述。
(“兀坐”“为务”)(2分)
(2)照这样说来,勇敢或怯懦,坚强或软弱,都是形势造成的。
明白了这点,还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互文合译、“审”“何足”)(3分)
(3)我这样做的原因,(就是)因为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所以”“以”“先、后”)(3分)
(4)为什么保持美玉般高尚的品德,却使自己被放逐了呢?(“怀瑾握瑜”“见”“为”)(2分)
14.(8分)(1)这首诗描写的是离群独飞、思念同伴的孤独凄苦、热烈执着的大雁形象。
(2分。
关键词“孤单困苦”“执着念群”,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诗歌通过孤雁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颠沛流离的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以及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和执着精神。
(2分。
答对第一点得1分,答对第二点或第三点得1分。
)(2)颔联运用对比(反衬)手法。
用“一片影”与“万重云”对比,在高远浩茫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是那么渺小单薄,突出了孤雁的形单影只以及执着勇敢。
(2分。
手法答对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
)尾联用衬托(或陪衬)手法,写野鸦“鸣噪自纷纷”,用野鸦的平庸鸣噪衬托孤雁念群的痛苦、飞奔的劳累,表达出诗人不能与知己亲朋相见,却面对着一些俗客庸夫时厌恶无聊的心绪。
(2分。
手法答对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
)15.(6分,每题1分,见错无分)(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2)举类迩而见义远(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4)天生我材必有用(5)不如须臾之所学也(6)卡夫卡变形记
16、运用反衬手法。
用有雨时村庄充满生机和快乐反衬近些年村庄的干渴,表现我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和对村庄的深厚感情。
(4分。
手法1分,分析1分,情感2分。
意思对即可。
)
17、①土地养活不了他们,产出与他们的付出不成比例,②土地改变不了他们的生活,
③村庄中更多的人对种地失去了信心,人们都纷纷离开了村庄,④于是土地荒芜,村庄越发失去了生机和希望。
(4分。
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
18、要点:①细节描写(或白描手法):对油菜、胡豆花、小动物以及乡村父亲们的脸等细节进行刻画,使春雨中“含情脉脉”的群像得以简洁传神地表现。
(3分,手法1分,具体分析2分)
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给村子带来的欣喜,表达对童年村庄生活的眷恋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3分,手法1分,具体分析2分)
19、第一问示例:作者对村庄的情感态度是复杂的,①有对村庄荒凉衰败的现状及未来的隐忧,②也有对村庄能够风调雨颇、兴旺繁荣的美好期盼或憧憬。
(4分,答对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
20.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仍不合理(“不理想、很不合理、有待改善”皆可)。
(4分,仅仅围绕“天然气消费”来谈得2分。
)
21.参考示例:我原想掬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湛蓝的大海
我原想采撷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燃烧的枫林(意象取材于自然景物,同一节的两个意象应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用词得当,不重复。
一组2分,共4分)
22.⑤②①④③(4分,答对⑤②①或①④③得3分,答对②①或④③得2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先生姓金,名采,字若采,吴县生员,为人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高傲奇特,傲视一切。
善于评论书籍文章,对书籍文章的评论都是以前的人没有说过的。
当时有凭讲授学问而闻名的人,先生总是站出来批驳这些人。
他在所住的地方贯华堂设置很庄严的座位,招收学生讲授经书。
他所讲授的经书名叫《圣自觉三昧》,讲稿总是自己带着自己看,从不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