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73_生理学基础(第4版)绪论电子课件中职高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1/25
31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5
32
组织换气
指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也 称内呼吸。
22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
2024/1/25
氧的运输
氧在血液中的运输主要是以氧合 血红蛋白(HbO2)的形式进行 。
二氧化碳的运输
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主要是 以碳酸氢盐(HCO3-)的形式进 行。
23
呼吸运动的调节
2024/1/25
16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
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
静息状态下,心肌细胞膜内电位负于膜外,形成跨膜电位。当心肌细胞受到刺激时,跨膜电位发生变化,产生动 作电位。
心肌的生理特性
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其中,自动节律性指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 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传导性指心肌细胞具有传导兴奋的能力。兴奋性指心肌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收缩性指心肌细胞受到刺激后发生收缩反应的能力。
呼吸中枢
呼吸中枢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呼吸节律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 经细胞群,位于延髓和桥脑等部位。
呼吸节律的形成
呼吸中枢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具有自动节律性的呼吸 运动。
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包括肺牵张反射、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以及防御性呼吸反射等。
24
06 消化和吸收
2024/1/25
25
02
生理学对医学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研究,生理学可以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
归的规律,为医学提供诊断和治疗的理论依据。同时,生理学还可以指
导医学实践,帮助医生正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03
医学对生理学的推动作用
医学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推动了生理学的不断发展和进
步。同时,医学对生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验证和应用,进一步促进了生
凝血与抗凝平衡
正常情况下,凝血与抗凝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保证血液在血管内的正常流动和止血功能。
2024/1/25
14
04 循环系统
2024/1/25
15
心脏的泵血功能
2024/1/25
心动周期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动周期。心房和心室每收缩一次和舒张一次,分别构 成心房或心室收缩期和舒张期。
心血管系统还具有一定的自身 调节能力,如动脉血压在一定 范围内变动时,心血管系统可 通过改变血管口径、调整心脏 泵血功能等方式来维持动脉血 压的相对稳定。
2024/1/25
19
05 呼吸
2024/1/25
20
肺通气
2024/1/25
肺通气的动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所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即呼吸
2024/1/25
17
血管生理
2024/1/25
血管的分类和功能
血管可分为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三类。动脉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位,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组织液进行物 质交换的场所,静脉则负责将血液从全身各部位输送回心脏。
血流阻力和血压
血流阻力主要由血管的长度、管壁的黏性和血液的黏度等因素决定。血压指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通常所说 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
28
小肠内消化
小肠的结构和功能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主要功能是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
小肠液的作用
小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如胰液中的胰蛋白酶、胰脂肪酶等,能将蛋白质、脂肪等分解为小分子物 质,便于吸收。
2024/1/25
29
大肠的功能
大肠的结构和功能
大肠位于腹腔右下方,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三部分,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形成并排出粪便。
揭示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现象、过 程、机制及其调节,阐明生物体与环 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物体各部 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调。
2024/1/25
4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动物实验
通过对动物的观察、记录和分析 ,研究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规
律。
2024/1/25
人体实验
在严格遵守伦理原则的前提下,通 过对人体的观察和实验,研究人体 正常生命活动的现象和机制。
生理学基础(第4版)绪论电 子课件中职高教版
2024/1/25
1
目 录
2024/1/25
• 绪论 • 细胞的基本功能 • 血液 • 循环系统 • 呼吸 • 消化和吸收
2
01 绪论
2024/1/25
3
生理学的定义与任务
定义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规 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
任务
运动,是实现肺通气的原动力。
肺通气的阻力
02
包括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前者约占70%,后者约占30%。
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03
通常以每分钟静息通气量(MV)和肺泡通气量(VA)作为评
价指标。
21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2024/1/25
肺换气
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经肺通气进 入肺泡的新鲜空气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氧气从肺泡顺着分 压差扩散到静脉血,而静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则向肺泡扩散。
2024/1/25
动作电位
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在 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 可传播的电位变化,是细 胞兴奋的标志。
局部电位
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产生 的不能传播的电位变化, 是细胞的一种低级兴奋形 式。
10
03 血液
2024/1/25
11
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
血液的组成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 55%,血细胞约占45%。
唾液的作用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同时唾液还有润滑食物、便于 吞咽的作用。
27
胃内消化
2024/1/25
胃的结构和功能
胃位于腹腔左上方,是一个囊状器官 ,主要功能是储存食物并进行化学性 消化。
胃液的作用
胃液中含有盐酸、胃蛋白酶原等成分 ,能杀死食物中的细菌、激活胃蛋白 酶原,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和少量氨 基酸。
理学的发展。
6
02 细胞的基本功能
2024/1/25
7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脂质、蛋白质和糖类。
细胞膜的结构
液态镶嵌模型,包括磷脂双分子层、膜蛋白和膜 糖。
细胞膜的功能
物质转运、信息传递、能量转换、细胞识别等。
2024/1/25
8
细胞的物质转运功能
单纯扩散
主动转运
脂溶性物质顺浓度差进行的跨膜转运 ,如O2、CO2、N2等。
细胞通过本身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 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进 行的跨膜转运,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 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易化扩散
非脂溶性物质或带电离子在膜蛋白的 帮助下顺浓度差进行的跨膜转运,包 括经通道易化扩散和经载体易化扩散 。
2024/1/25
9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01
02
03
静息电位
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 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是细胞发生兴奋的基础。
概述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主要功能是摄取、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
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吸收是指这些小分子物 质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
2024/1/25
26
口腔内消化
2024/1/25
口腔的结构和功能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包括唇、颊、齿、舌等结构,主要功能是摄取食物并 进行初步的物理和化学消化。
临床研究
通过对病人的观察和实验,研究疾 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以及 疾病与正常生命活动之间的关系。
5
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2024/1/25
01
生理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
医学是研究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科学,而生理学则是研究人
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科学。因此,生理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为医学提供
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手段。
2024/1/25
血液的理化特性
血液呈弱碱性,比重约为 1.050-1.060,粘滞性、渗 透压和酸碱度等是血液重 要的理化特性。
血液的功能
运输、调节、防御和保护 是血液的主要功能。
12
血细胞生理
红细胞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 ,主要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
白细胞
白细胞具有防御和免疫功能,包 括吞噬作用、产生抗体和细胞毒
肠道菌群的作用
大肠内寄居着大量细菌,这些细菌能合成维生素B族和K族等营养物质,同时参与肠道 免疫调节。
2024/1/25
30
吸收
吸收的部位和方式
吸收主要在小肠进行,通过小肠黏膜上 的绒毛结构增加吸收面积。吸收方式包 括简单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等。
VS
吸收的物质种类
小肠能吸收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 、甘油、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大肠主要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心脏的泵血过程
可分为左心室泵血和右心室泵血两个过程。在左心室收缩期,血液被快速泵入主动脉,而 在左心室舒张期,血液从心房流入心室。右心室泵血过程类似,但血液被泵入肺动脉。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是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主要指标。每搏输出量指一次心搏,一侧心 室射出的血量。射血分数指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量的百分比。
作用等。
血小板
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功能,参 与血液凝固过程。
2024/1/25
13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1
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涉及多种 凝血因子和酶的参与,最终形成纤维蛋白凝块。
2 3
纤维蛋白溶解
纤维蛋白溶解是血液凝固的逆过程,主要由纤溶 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等参与,使纤维蛋白凝块溶 解。
微循环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18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
心血管活动受到神经系统的调 节,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 经的调节。交感神经兴奋时, 心率加快、心缩力增强、外周 血管收缩等;副交感神经兴奋 时,则相反。
体液中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 腺素、血管紧张素等激素类物 质对心血管活动也有调节作用 。例如,肾上腺素可使心率加 快、心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收 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