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生物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必修一 第一单元 走近细胞及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4讲 含答案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四讲
一、选择题
1.(2017·营口模拟)如图中a、b和c构成了化合物m。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若c为腺嘌呤,则m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禽流感病原体和幽门螺杆菌体内的m都为4种
C.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可形成m中的一种
D.b和c交替连接,构成遗传物质的基本骨架
[解析]题图为核苷酸模式图,a表示磷酸,b表示五碳糖,c表示含氮碱基,m表示核苷酸;若c表示腺嘌呤,b表示脱氧核糖,则m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若b表示核糖,则m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禽流感病原体的核酸只有一种,而幽门螺杆菌体内的核酸有DNA 和RNA两种,因此后者的m有8种;a和b交替连接,构成核酸的基本骨架。

2.图中甲、乙、丙表示某动物细胞中的不同化合物,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导学号71582039(D)
A.核糖核苷酸是构成物质甲的单体
B.物质甲为该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C.可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物质乙
D.物质丙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解析]综合分析可知甲、乙、丙分别代表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磷脂。

构成物质甲的单体是脱氧核糖核苷酸,A错误;对于细胞生物而言,DNA就是生物的遗传物质,不能描述为主要的遗传物质,B错误;鉴定蛋白质采用双缩脲试剂,C错误。

3.分析HIV的化学组成,得到下图所示组成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71582040 (D)
A.a→甲的过程在HIV的核糖体上完成
B.乙彻底水解可产生磷酸、核糖和A、G、T、C四种碱基
C.a与a之间通过“—NH—COOH—”相连接
D.HI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乙中
[解析]HIV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根据图中信息可确认甲、a是蛋白质和氨基酸,
乙、b是RNA和核糖核苷酸。

HIV无细胞结构,只有侵入寄主细胞,利用寄主细胞的核糖体才能合成自身的蛋白质;RNA中含有U而不含T;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NH—CO—”相连接。

RNA是HIV的遗传物质。

4.如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

关于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E→G发生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G→B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
B.B的多种重要功能只与b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
C.E中e的排列顺序决定了B中b的排列顺序
D.如果观察细胞中E和G的分布,需要用盐酸处理
[解析]由图分析可知,b是氨基酸,B是蛋白质,e是核苷酸,E是DNA,G是mRNA;B的功能还与多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

5.(2016·盘锦测试)根据表中分析,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氧化分解时存在差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导学号71582041(C)
B.脂肪中H的比例是12%
C.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量X<Y
D.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所以释放的能量较多
[解析]脂肪与糖类相比,C/O的值大,相同质量条件下,氧化分解耗氧量多,相应产生的水也多,即X>Y;糖类和脂肪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脂肪中H的比例是1-75%-13%=12%,糖类中H的比例是1-44%-50%=6%。

6.(2016·石家庄模拟)如图是两种二糖的组成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
A.图中M、N指代的物质分别是葡萄糖、果糖
B.图中M代表的物质也是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
C .因葡萄糖和果糖都是还原糖,故麦芽糖和蔗糖也是还原糖
D .细胞内的二糖以及单糖的作用只能是细胞呼吸供能的底物
[解析] 麦芽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组成的,蔗糖是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组成的,故图中M 、N 指代的物质都是葡萄糖,A 项错误;葡萄糖是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B 项正确;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糖,但蔗糖不是还原糖,C 项错误;细胞内的二糖以及单糖的作用除了是细胞呼吸供能的底物外,有的还参与物质组成,如脱氧核糖是DNA 的组成成分,核糖是RNA 的组成成分,D 项错误。

7.(2015·南京三模)如图是细胞内几种有机物及其功能的关系图,m 1、m 2、m 3、m 4分别是有机物M 1、M 2、M 3、M 4的组成成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学元素→m 1→M 1→主要能源物质→m 2→M 2→主要贮能物质
→m 3→M 3→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m 4→M 4→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A .相同质量的M 1和M 2被彻底氧化分解,则M 1的耗氧量多
B .M 3具有物质运输、催化、调节、防御等多种功能
C .m 3和m 4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五碳糖和碱基的种类不同
D .不同的M 4在结构上的区别主要是m 4的连接方式不同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M 1是多糖,在植物细胞中是淀粉,在动物细胞中是糖原,m 1是葡萄糖;M 2是脂肪,m 2是脂肪酸和甘油;M 3是蛋白质,m 3是氨基酸;M 4是核酸,m 4是核苷酸。

相同质量的M 1和M 2被彻底氧化分解,由于M 2(脂肪)中的C 、H 含量高,O 含量低,因此M 2的耗氧量多;M 3(蛋白质)可以是载体蛋白、酶、部分激素、抗体蛋白等物质,具有物质运输、催化、调节、防御等多种功能;m 3和m 4分别是氨基酸和核苷酸,它们的元素组成不同;不同的M 4在结构上的区别主要是m 4的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

8.如果下图1表示纤维素的结构组成方式,那么符合图2所示结构组成方式的是
( A )
①核酸 ②多肽 ③淀粉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解析] 图1为纤维素的结构组成方式,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葡萄糖,符合图1所示结构组成方式;图2显示该大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有不同的类型,如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不同种类的核苷酸,多肽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不同种类的氨基酸,故两者结构组成方式符合图2。

9.(2017·泰安模拟)下列关于“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正确的
是导学号71582042(B)
A.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入甲基绿和吡罗红B.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C.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
D.盐酸有利于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开,不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原理。

实验中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重要作用:一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二是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开,有利于染色,故B正确、D错误;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配成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液,故A错误;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绿色会干扰实验结果,因此不用叶肉细胞做实验材料,故C错误。

10.(2017·泰安质检)下列关于脂质的说法,错误的是导学号71582043(D)
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B.脂质具有构成生物膜、调节代谢和储存能量等生物学功能
C.使用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预期显色结果是呈现橘黄色
D.脂肪氧化分解时提供的能量比等质量的糖类多,所以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解析]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11.(2014·江苏卷,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
A.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B.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C.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D.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解析]tRNA分子是单链,但由于形成的氢键而折叠成特殊的三叶草形状;每个ATP 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其水解断裂一个后成为ADP,故ADP中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血红蛋白不同肽链是通过二硫键连接的;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氢键连接,磷酸二酯键是连接两个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各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

12.(2016·衡阳模拟)核苷酸可通过脱水形成多核苷酸,与多肽一
样,脱水后一个核苷酸的磷酸基团与下一个单体的糖相连。

结果,在
多核苷酸中形成了一个重复出现的糖—磷酸主链(如右图),据此判
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71582044(C)
A.该图所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只有C、H、O、N
B.在合成该图所示化合物时,需脱去5分子水,相对分子质量
减少90
C.在该图所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一个磷酸基团往往和两个五碳糖相连
D.图中连接磷酸基团与五碳糖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即DNA解旋酶作用的位点
[解析]核苷酸的组成元素有C、H、O、N、P等;由图可知,该图所示化合物是由5个核苷酸脱水形成的,需脱去4分子水,相对分子质量减少72;该图所示化合物分子结构为DNA的一条单链,两个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则一个磷酸基团和两个脱氧核糖相连,只是在一条链的一端有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脱氧核糖相连;连接两个脱氧核苷酸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DNA解旋酶作用的位点是氢键,而非磷酸二酯键。

13.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C)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解析]本题考查了核酸的结构、种类和存在部位。

DNA为双链,两条链间以氢键连接,RNA为单链,但也有双链区域,如tRNA三叶草结构,双链区域也含氢键,A错误;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含有DNA或者RNA一种核酸,B错误;细胞生物都含有DNA和RNA,C 正确;线粒体、叶绿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具有DNA,核糖体含rRNA和蛋白质,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4.(2016·大庆模拟)下图A、B、C、D表示生物大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71582045
(1)请依次写出上图中X、Y所指的元素:__N、P__N__。

(2)大分子物质A的中文名称及其彻底水解产物分别是__脱氧核糖核酸__和__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__。

若要观察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可选用试剂__甲基绿染液__。

(3)B具有多样性,从b分析是由于__b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__。

(4)物质D为__糖蛋白__,其在细胞膜中的分布部位是__细胞膜的外侧__。

(5)通常情况下,同一个人的肝细胞与骨骼肌细胞中A相同吗?__相同__,原因是__因为同一个人的肝细胞与骨骼肌细胞都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来__。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A为DNA,B为蛋白质,C为糖类,D为糖蛋白。

X元素为N、P,Y元素为N。

(2)DNA彻底水解的产物为脱氧核糖、磷酸和4种碱基,观察DNA在细胞中的
分布,选用的试剂是甲基绿染液。

(3)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以及多肽的空间结构有关。

(4)糖蛋白一般位于细胞膜外侧,具有保护、润滑、识别等功能。

(5)人体不同的体细胞由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来,它们的遗传物质DNA相同。

15.某生物兴趣小组欲设计实验探究T2噬菌体的物质组成,其实验方案如下:
(1)实验原理:DNA溶液与甲基绿染液呈绿色,RNA溶液与吡罗红染液呈红色。

需要补充的另一实验原理是:__蛋白质溶液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__。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染色剂的种类__。

(3)实验步骤:
①用三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取等量含T2噬菌体的溶液,编号为A、B、C。

②向A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甲基绿染液,向B试管中滴加适量的吡罗红染液,向C试管中滴加适量的__双缩脲试剂__,振荡均匀。

③比较三支试管的颜色变化。

(4)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A试管中呈__绿色__,说明有DNA存在,否则无。

②若B试管中呈__红色__,说明有RNA存在,否则无。

③若C试管中__呈紫色,说明有蛋白质存在__,否则无。

(5)该实验最可能的结论是__T2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