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技术及其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35m,共110根,热平衡分析,冬季供应热水进行热平衡。
பைடு நூலகம்
在夏天, 把热量排到土壤中
热
冷
冷
在冬天, 我们从土壤中吸取热量
暖
冷
(示意图)
*
基本概念
地源热泵的概念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也称为地源能,包括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的既可制冷空调又可采暖和提供热水的高效节能空调技术。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以地源能作为热泵夏季制冷的冷却源、冬季采暖供热的低温热源,同时实现建筑采暖、空调和生活热水的三联供。
煤炭
食物中的化学能
空气变热形成风
水蒸气形成雨雪
光电转换
航天器
光热电转换
太阳能发电
*
储热桶
集热器
太阳辐射能
太阳辐射能
利用热虹吸原理
冷水补充
輔助電熱器
热水供应
太阳能热水系统
*
太阳能热发电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构成
太阳能蒸汽热动力发电的原理和传统火力发电的原理类似,所采用的发电机组和动力循环都基本相同。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由集热部分、热传输部分、蓄热与热交换部分和汽轮发电部分组成。
*
生物质燃烧系统(BCS): 总体布局
生物质燃料 运输交付
生物质燃料 储存
生物质 燃料 输送
热水 供应
热 交换
集尘
排放 系统 及 堆场
燃烧室
生物质燃料回收
除灰及储存
*
*
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开发正式拉开帷幕。
2009年3月20日,由华锐首台3MW海上风电机组在上海东海大桥成功安装
2009年9月,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首批三台机组并网发电
我国电力消费中首次出现海上风电电力
2009年的亮点是海上风电开始起步与部署,特许权招标项目开始启动,30多台3MW的风机开始安装与调试。
基本概念
*
新能源 广义上来说,有别于传统依靠矿物质原料燃烧的能源都称之为新能源。
太阳能
风能
生物质能
核能
地热、潮汐能……
资源丰富、利用方便、洁净无污染
太阳能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研制太阳电池!
新能源分类
*
可再生能源的概念 可再生能源是指从自然界可以直接获取、可连续再生、永续利用的一次能源。这些能源基本上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 在自然界可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的能源:水力、生物质能、太阳能、风力、地热、海洋能、畜力等。
地热能的利用方式
*
地热发电
地热发电的基本原理与火力发电类似,也是根据能量转换原理,首先把地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
地热直接利用
地热能直接利用于烹饪、沐浴及暖房,已有悠久的历史。至今,天然温泉与人工开采的地下热水仍被人类广泛使用。据联合国统计,世界地热水的直接利用远远超过地热发电。中国的地热水直接利用居世界首位,其次是日本。 地热水的直接用途非常广泛,主要有采暖空调、工业烘干、农业温室、水产养殖、旅游温泉、疗养保健等。
大气层分散了 8%的能量
水汽、臭氧层、尘埃吸收了 19%的能量
云层反射 17%的能量
地球表面 反射6%的能量
地球表面吸收了 46%的能量
地热能的来源
*
对于不同温度的地热流体可能利用的范围如下: 1、200~400℃直接发电及综合利用; 2、150~200℃双循环发电,制冷,工业干燥,工业热加工; 3、100~150℃双循环发电,供暖,制冷,工业干燥,脱水加工,回收盐类,罐头食品; 4、50~100℃供暖,温室,家庭用热水,工业干燥; 5、20~50℃沐浴,水产养殖,饲养牲畜,土壤加温,脱水加工。
*
风电产业的发展:一片一线的布局
资源评价基础相对较差 风电设备相对不成熟 与负荷距离较近 电网连接瓶颈小 发电经济性较差 安装设备、电缆、变压器等有特殊要求 运输、施工挑战
资源评价基础相对较好 风电设备相对成熟 与负荷距离较远 电网连接瓶颈大 发电经济性较好 配套设备较为完善 施工难度小
陆上风电
海上风电
移民压力 生态压力
*
技术和经济性仍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大制约最大因素
*
市场机制和管理体系不能适应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需要
*
*
太阳能利用技术
*
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太阳能的利用方式目前有四种: 光—热转换 光—热—电转换 光—电转换 光—化学能转换
*
光热转换
光化转换 光合作用
空气、地表吸热
*
生物质来源
未来生物质
四类生物质来源
木制品制造:包括造纸厂、锯木厂和家具生产厂 城市废物:包括树枝修剪、建筑用废木、废弃的木 制品和包装 农作物废物:果树修剪、食品加工 森林:精选裁掉的树枝、树苗等
短期生长的木本和草本作物, 可以5~10年丰收一次最有前途硬木树
*
地热直接利用
*
将地热能直接用于采暖、供热和供热水是仅次于地热发电的地热利用方式。我国利用地热供暖和供热水发展也非常迅速,在京津地区已成为地热利用中最普遍的方式。
地热供暖
*
地源热泵系统
原理:土壤源热泵系统是以岩土体为冷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埋管换热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
年产农业作物剩余物近5亿吨 木材残余物1620万米3
中国生物质
*
其它形式的生物质
(1)动物粪便 动物粪便是从植物体转化而来的,富含有机物,数量也很大。 发酵释放大量温室气体;若处理不善,还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2)城市垃圾 城市垃圾成分比较复杂,居民生活垃圾,办公、服务业垃圾, 部分建筑业垃圾和工业有机废弃物都含有大量有机物。
我国海上风电
*
*
*
生物质能用技术
*
生物质,是指有机物中除化石燃料外所有来源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物质, 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由这些生命体排泄和代谢的所有有机物。
生物质的概念
*
生物质能利用
生物质是怎么形成的,怎样获得? 生物质资源有何特点? 我国的生物质资源情况如何? 沼气是如何形成的? 垃圾能否被利用? 生物质燃料的类型和特点? 生物质发电有哪些方式?
*
电池、 模组及阵列
电气负载
DC直流电流
磷元素掺杂(N型) 硅层~0.3微米
光伏 电池
硼元素掺杂(P型) 硅层~250微米
*
光伏(PV)系统工作原理
能量源:如太阳
能量转换:光能-直流电能
能量(电能)的“逆变”与“调节”: 直流-交流(与市电同频同相)
能量配送
能量 储存
市电
能量使用
*
奥运史上规模最大的太阳能热水项目
在奥运会期间,为 18,212 名运动员提供生活热水,安装面积为7,500m2,日产热水达 600 吨; 每年节电 5,000,000kWh,减少CO2 排放3,800 吨; 是奥运史上规模最大的太阳能热水项目。
20 08
北京奥运会
*
地热能利用技术
*
地表热导率较低 热阻起伏不定
云层吸收 4%的能量
(3)有机废水 工业有机废水和生活污水,往往也含有丰富的有机物。
*
生物质能利用的形式
*
生物质能供热系统在工业领域的运用
问题-在工业领域中的: 规模和复杂度之故,通常不允许自动运行 污染物之故,在某些特别领域,可能会限制应用 优点-在工业领域中的: 该系统通常很适合工业工艺过程的负荷: 其可以满足连续供热需求 其可以全年以额定产能全速运行 最大程度地节省燃料
*
风力发电
微型风电机 风机、蓄电池、控制器、逆变器 大型风电机 叶轮;传动系统;发电机; 刹车系统;偏航系统;塔架;控制监测系统 大型风电场 并网供电
*
(1)荷兰式风力机 12世纪初荷兰人发明,曾在欧洲(荷、比、西等国)广泛使用。这可能是出现最早的水平轴风力机。
*
水平轴风力机的结构和原理
水平轴风力机的结构
可再生能源技术及其应用
*
主要内容
概述 太阳能利用技术 地热能利用技术 风能利用技术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产业政策
*
能源根据应用范围、技术成熟程度及经济性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两大类。 常规能源是指那些技术上比较成熟,已被人类广泛利用,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能源,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它们仍将担任世界能源舞台上的主角。 新能源是指开发利用较少或正在开发研究但很有发展前途,今后将越来越重要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氢能、海洋能和潮汐能等。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水平轴风力机,且多用螺旋桨型叶片。 水平轴风力机主要包括风轮、塔架、机舱等部分。
-风轮是由轮毂及安装于轮毂上的若干叶片(桨叶)组成,是风力机捕获风能的部件; -塔架是风力机的支撑结构; -机舱内集中放置调向装置、 控制装置、传动机构、发电机等。
*
锻件(轮齿等)
齿轮箱
铸件(外壳)
底座
主轴承
主轴
锻件
齿轮箱轴承
合金材料
合金材料
轴承
锻件
合金材料
铸件
发电机
铸件(外壳)
铜材
铸件
发电机轴承
锻件
合金材料
偏航系统
偏航轴承
锻件
合金材料
偏航控制
我国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风电产业链,除个别产品制造能力较弱外,大部分零部件已经实现国产化
风电机组及其构成
*
塔筒
风轮
控制系统
整机控制
控制柜
变流器
叶片
锻件
轮毂
可再生能源
*
可再生能源的机遇和挑战
资源广泛 发电成本高 技术不断进步
资源广泛 收集利用成本高 液体燃料
资源? 发电成本? 技术进步?
资源评价 应用领域
资源潜力 技术水平 产业基础 市场经济性 其它制约因素 土地 水资源 生态/环境 社会
安全性担忧 装备供应能力 发电能力稳定
地源热泵系统的组成
室外地能换热系统
地源 热泵 机组
建筑物采暖、空调或热水末端
水循环
水或 空气 循环
*
地源热泵的组成部分
压缩机 蒸气
高温
冷凝器
室内 加热/制冷 分配子系统
低温
蒸发器
与地表的连接部分
膨胀阀 液体
“液体工质源” 热泵
*
风能利用技术
*
风能的利用形式
风能是利用风力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热能、机械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用于发电、提水、助航、制冷和制热等
复合材料
铸件
合金材料
钢材
合金材料
法兰
变桨系统
变桨轴承
锻件
合金材料
变桨控制
我国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风电产业链,除个别产品制造能力较弱外,大部分零部件已经实现国产化
风电机组及其构成
*
风电市场的发展
2008年 占新增容量约9% 总装机容量比例约1.5% 占发电量约0.43% 2009年 占新增容量约9% 总装机容量比例约2% 占发电量约0.7% 2010年 占新增容量约15% 总装机容量比例约3.2% 占发电量约1.1%
*
光—电转换
光—电转换是用硅、砷化镓等半导体材料直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通常称太阳能电池。目前,硅太阳能电池的理论效率为22%,在实验室最高达到18%,大量生产时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只有10%左右。太阳能电池造价高昂,最初应用于空间技术,有90%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都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 太阳能电池与蓄电池配合,已广泛用于灯塔,航标灯,科学观测站等场所;用太阳能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已设计成功。
பைடு நூலகம்
在夏天, 把热量排到土壤中
热
冷
冷
在冬天, 我们从土壤中吸取热量
暖
冷
(示意图)
*
基本概念
地源热泵的概念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也称为地源能,包括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的既可制冷空调又可采暖和提供热水的高效节能空调技术。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以地源能作为热泵夏季制冷的冷却源、冬季采暖供热的低温热源,同时实现建筑采暖、空调和生活热水的三联供。
煤炭
食物中的化学能
空气变热形成风
水蒸气形成雨雪
光电转换
航天器
光热电转换
太阳能发电
*
储热桶
集热器
太阳辐射能
太阳辐射能
利用热虹吸原理
冷水补充
輔助電熱器
热水供应
太阳能热水系统
*
太阳能热发电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构成
太阳能蒸汽热动力发电的原理和传统火力发电的原理类似,所采用的发电机组和动力循环都基本相同。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由集热部分、热传输部分、蓄热与热交换部分和汽轮发电部分组成。
*
生物质燃烧系统(BCS): 总体布局
生物质燃料 运输交付
生物质燃料 储存
生物质 燃料 输送
热水 供应
热 交换
集尘
排放 系统 及 堆场
燃烧室
生物质燃料回收
除灰及储存
*
*
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开发正式拉开帷幕。
2009年3月20日,由华锐首台3MW海上风电机组在上海东海大桥成功安装
2009年9月,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首批三台机组并网发电
我国电力消费中首次出现海上风电电力
2009年的亮点是海上风电开始起步与部署,特许权招标项目开始启动,30多台3MW的风机开始安装与调试。
基本概念
*
新能源 广义上来说,有别于传统依靠矿物质原料燃烧的能源都称之为新能源。
太阳能
风能
生物质能
核能
地热、潮汐能……
资源丰富、利用方便、洁净无污染
太阳能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研制太阳电池!
新能源分类
*
可再生能源的概念 可再生能源是指从自然界可以直接获取、可连续再生、永续利用的一次能源。这些能源基本上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 在自然界可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的能源:水力、生物质能、太阳能、风力、地热、海洋能、畜力等。
地热能的利用方式
*
地热发电
地热发电的基本原理与火力发电类似,也是根据能量转换原理,首先把地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
地热直接利用
地热能直接利用于烹饪、沐浴及暖房,已有悠久的历史。至今,天然温泉与人工开采的地下热水仍被人类广泛使用。据联合国统计,世界地热水的直接利用远远超过地热发电。中国的地热水直接利用居世界首位,其次是日本。 地热水的直接用途非常广泛,主要有采暖空调、工业烘干、农业温室、水产养殖、旅游温泉、疗养保健等。
大气层分散了 8%的能量
水汽、臭氧层、尘埃吸收了 19%的能量
云层反射 17%的能量
地球表面 反射6%的能量
地球表面吸收了 46%的能量
地热能的来源
*
对于不同温度的地热流体可能利用的范围如下: 1、200~400℃直接发电及综合利用; 2、150~200℃双循环发电,制冷,工业干燥,工业热加工; 3、100~150℃双循环发电,供暖,制冷,工业干燥,脱水加工,回收盐类,罐头食品; 4、50~100℃供暖,温室,家庭用热水,工业干燥; 5、20~50℃沐浴,水产养殖,饲养牲畜,土壤加温,脱水加工。
*
风电产业的发展:一片一线的布局
资源评价基础相对较差 风电设备相对不成熟 与负荷距离较近 电网连接瓶颈小 发电经济性较差 安装设备、电缆、变压器等有特殊要求 运输、施工挑战
资源评价基础相对较好 风电设备相对成熟 与负荷距离较远 电网连接瓶颈大 发电经济性较好 配套设备较为完善 施工难度小
陆上风电
海上风电
移民压力 生态压力
*
技术和经济性仍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大制约最大因素
*
市场机制和管理体系不能适应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需要
*
*
太阳能利用技术
*
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太阳能的利用方式目前有四种: 光—热转换 光—热—电转换 光—电转换 光—化学能转换
*
光热转换
光化转换 光合作用
空气、地表吸热
*
生物质来源
未来生物质
四类生物质来源
木制品制造:包括造纸厂、锯木厂和家具生产厂 城市废物:包括树枝修剪、建筑用废木、废弃的木 制品和包装 农作物废物:果树修剪、食品加工 森林:精选裁掉的树枝、树苗等
短期生长的木本和草本作物, 可以5~10年丰收一次最有前途硬木树
*
地热直接利用
*
将地热能直接用于采暖、供热和供热水是仅次于地热发电的地热利用方式。我国利用地热供暖和供热水发展也非常迅速,在京津地区已成为地热利用中最普遍的方式。
地热供暖
*
地源热泵系统
原理:土壤源热泵系统是以岩土体为冷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埋管换热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
年产农业作物剩余物近5亿吨 木材残余物1620万米3
中国生物质
*
其它形式的生物质
(1)动物粪便 动物粪便是从植物体转化而来的,富含有机物,数量也很大。 发酵释放大量温室气体;若处理不善,还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2)城市垃圾 城市垃圾成分比较复杂,居民生活垃圾,办公、服务业垃圾, 部分建筑业垃圾和工业有机废弃物都含有大量有机物。
我国海上风电
*
*
*
生物质能用技术
*
生物质,是指有机物中除化石燃料外所有来源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物质, 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由这些生命体排泄和代谢的所有有机物。
生物质的概念
*
生物质能利用
生物质是怎么形成的,怎样获得? 生物质资源有何特点? 我国的生物质资源情况如何? 沼气是如何形成的? 垃圾能否被利用? 生物质燃料的类型和特点? 生物质发电有哪些方式?
*
电池、 模组及阵列
电气负载
DC直流电流
磷元素掺杂(N型) 硅层~0.3微米
光伏 电池
硼元素掺杂(P型) 硅层~250微米
*
光伏(PV)系统工作原理
能量源:如太阳
能量转换:光能-直流电能
能量(电能)的“逆变”与“调节”: 直流-交流(与市电同频同相)
能量配送
能量 储存
市电
能量使用
*
奥运史上规模最大的太阳能热水项目
在奥运会期间,为 18,212 名运动员提供生活热水,安装面积为7,500m2,日产热水达 600 吨; 每年节电 5,000,000kWh,减少CO2 排放3,800 吨; 是奥运史上规模最大的太阳能热水项目。
20 08
北京奥运会
*
地热能利用技术
*
地表热导率较低 热阻起伏不定
云层吸收 4%的能量
(3)有机废水 工业有机废水和生活污水,往往也含有丰富的有机物。
*
生物质能利用的形式
*
生物质能供热系统在工业领域的运用
问题-在工业领域中的: 规模和复杂度之故,通常不允许自动运行 污染物之故,在某些特别领域,可能会限制应用 优点-在工业领域中的: 该系统通常很适合工业工艺过程的负荷: 其可以满足连续供热需求 其可以全年以额定产能全速运行 最大程度地节省燃料
*
风力发电
微型风电机 风机、蓄电池、控制器、逆变器 大型风电机 叶轮;传动系统;发电机; 刹车系统;偏航系统;塔架;控制监测系统 大型风电场 并网供电
*
(1)荷兰式风力机 12世纪初荷兰人发明,曾在欧洲(荷、比、西等国)广泛使用。这可能是出现最早的水平轴风力机。
*
水平轴风力机的结构和原理
水平轴风力机的结构
可再生能源技术及其应用
*
主要内容
概述 太阳能利用技术 地热能利用技术 风能利用技术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产业政策
*
能源根据应用范围、技术成熟程度及经济性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两大类。 常规能源是指那些技术上比较成熟,已被人类广泛利用,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能源,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它们仍将担任世界能源舞台上的主角。 新能源是指开发利用较少或正在开发研究但很有发展前途,今后将越来越重要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氢能、海洋能和潮汐能等。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水平轴风力机,且多用螺旋桨型叶片。 水平轴风力机主要包括风轮、塔架、机舱等部分。
-风轮是由轮毂及安装于轮毂上的若干叶片(桨叶)组成,是风力机捕获风能的部件; -塔架是风力机的支撑结构; -机舱内集中放置调向装置、 控制装置、传动机构、发电机等。
*
锻件(轮齿等)
齿轮箱
铸件(外壳)
底座
主轴承
主轴
锻件
齿轮箱轴承
合金材料
合金材料
轴承
锻件
合金材料
铸件
发电机
铸件(外壳)
铜材
铸件
发电机轴承
锻件
合金材料
偏航系统
偏航轴承
锻件
合金材料
偏航控制
我国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风电产业链,除个别产品制造能力较弱外,大部分零部件已经实现国产化
风电机组及其构成
*
塔筒
风轮
控制系统
整机控制
控制柜
变流器
叶片
锻件
轮毂
可再生能源
*
可再生能源的机遇和挑战
资源广泛 发电成本高 技术不断进步
资源广泛 收集利用成本高 液体燃料
资源? 发电成本? 技术进步?
资源评价 应用领域
资源潜力 技术水平 产业基础 市场经济性 其它制约因素 土地 水资源 生态/环境 社会
安全性担忧 装备供应能力 发电能力稳定
地源热泵系统的组成
室外地能换热系统
地源 热泵 机组
建筑物采暖、空调或热水末端
水循环
水或 空气 循环
*
地源热泵的组成部分
压缩机 蒸气
高温
冷凝器
室内 加热/制冷 分配子系统
低温
蒸发器
与地表的连接部分
膨胀阀 液体
“液体工质源” 热泵
*
风能利用技术
*
风能的利用形式
风能是利用风力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热能、机械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用于发电、提水、助航、制冷和制热等
复合材料
铸件
合金材料
钢材
合金材料
法兰
变桨系统
变桨轴承
锻件
合金材料
变桨控制
我国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风电产业链,除个别产品制造能力较弱外,大部分零部件已经实现国产化
风电机组及其构成
*
风电市场的发展
2008年 占新增容量约9% 总装机容量比例约1.5% 占发电量约0.43% 2009年 占新增容量约9% 总装机容量比例约2% 占发电量约0.7% 2010年 占新增容量约15% 总装机容量比例约3.2% 占发电量约1.1%
*
光—电转换
光—电转换是用硅、砷化镓等半导体材料直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通常称太阳能电池。目前,硅太阳能电池的理论效率为22%,在实验室最高达到18%,大量生产时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只有10%左右。太阳能电池造价高昂,最初应用于空间技术,有90%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都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 太阳能电池与蓄电池配合,已广泛用于灯塔,航标灯,科学观测站等场所;用太阳能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已设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