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呼吸科护理工作计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呼吸科护理工作计划
2017年呼吸科将积极按照医院及护理部工作目标任务的要求来开展工作。

认真坚持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在护理部的直接领导下,根据呼吸科的实际工作情况,突出“打造中医特色的护理专科队伍;以病人为中心,以护士为中心构建磁性护理文化;强化内涵建设”为重点。

2016年在全科护理人员的努力下,已成功完成了科室的护理工作,现制定2017年的工作计划如下:
目标一:改善护理工作模式,打造中医特色的护理专科队伍,提高护理质量。

任务(一):改善护理工作模式
措施:
1.病房全面试行责任制护理模式与分工方式。

科学合理的安排配置护士。

病房只是设总务护士,其他护理人员均编入责任护理小组,将护士还给患者。

2.实行夜班双班制。

责任护士提前半小时上班进行晨间护理,夜班护士参与晨晚间护理。

强化责任护士的午间和晚间护理意识。

在人员充足的情况下,增强中午连班人员力量,保证午间护理的落实。

实行弹性排班。

3.责任班根据工作能力负责一定数量的病人护理,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纳入绩效考核。

责任组长负责所属人员的工作指导和质量考核。

4.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加强主动服务意识的培养:培养护理人员“把工作做在病人开口之前”的观念,把病人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病人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把病人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病人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将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融入临床护理工作中,使护士为病人提供全面、全程、无缝隙优质护理服务。

任务(二):打造中医特色的护理专科队伍
措施:
1.协助医生积极开展多种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特色技术:穴位贴敷、耳穴贴压、中药熏蒸、穴位按摩、艾灸、中药泡洗、拔火罐、中药离子导入。

护理人员利用自己的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服务于患者。

2.继续强化中医护理方案,使每名护士都能熟练背诵方案内容,并能将中医优势病种护理方案熟练应用到护理工作中。

3.开展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将结果及整改措施及时反馈科室每一名护士,促进科室中医特色护理创新工作。

目标二: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增强队伍的中医护理服务能力与水平
任务(一):培养专科护理骨干,提升护士应用中医护理特色技术的主动性,提高护士对中医护理特色技术的创新能力
措施:
1.围绕护理部工作计划,科室大力开展专项小组,着力培养中西医结合护理骨干人才。

(详见呼吸科护理管理组织结构图)
①中医辨证施护专项小组:增强科室护士中医辨证能力,提高辨证准确性。

定期组织科室护士学习中医理论知识。

继续开展中医体质辨识与中医专病相结合。

规范中医技术操作,提高科室护士中医特色技术创新能力,年内预创新一项中医特色技术。

②中西医结合静疗专项小组:积极组织科室小组人员参加院静疗专业委员会的各种学习,讲座,并将学习精神传达到科室每个护士。

小组成员严格把控科室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程序化、规范化,做好数据化统计分析管理,切实提高科室静疗质量。

③中医护理方案落实专项小组:按照护理部的工作部署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制定适宜的中医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并切实有效落实下去,构建个性化专业中
医护理模式。

④管路护理专项小组:规范病房患者的管路护理,确保管路的治疗效果,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⑤护理科研小组:积极组织科室小组成员参加院内的各种科研活动和学习,做好临床护理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为科室申报护理课题打好基础。

2.继续落实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制定全年护理方案培训计划,科室成立护理方案管理小组。

①认真执行国家中管局下发的《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制定护理方案及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培训计划(见附件1),通过培训使全科护士掌握方案内容,并能熟练应用,切实解决患者问题。

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制定适宜的中医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减少护理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②科室实行多病种负责人-单病种负责人的二级管理模式,任命史旭为多病种负责人,单病种负责人:史旭为喘病病种负责人,王妍力为哮病种负责人,王娜娜为肺痿病病种负责人,多病种负责人负责全科三个优势病种各项工作的组织、开展,每月在科室护理例会中进行总结汇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整改措施。

同时科室护理方案管理小组要进行监督、指导、考核。

③为突出重点专科,重点学科特色,我科室现已开展5项中医特色护理项目,在新的一年里将继续增加1-2项。

为此科室将进一步加强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严格执行院里下发的《常见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要求对科室开展的中医护理操作项目人人达标。

3.继续开展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工作。

①对采取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表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建立,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

②护理方案管理小组人员每月进行数据统计,护士长每季度组织护理方案小组人员根据统计结果及实际情况对特色护理依从性差,效果不明显等项目进行分析,并将结果及整改措施及时反馈给全科护士,以促进中医特色护理创新工作的开展(包括技术、理论、服务)。

4.严格入职护士的轮转带教及考核工作。

①新入职护士入科后由护师以上人员带教,确保带教质量,同时按培训计划进行科内培训及考核。

如无注册护士证,不予安排独立值班。

如已经注册护士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班次。

②按照护理部安排进行轮转护士出科的理论及操作考核。

任务(二):提升护士中医基础知识水平,增加科室中医护理学术氛围
措施:
1.制定科内业务学习计划,中医基础知识覆盖率达50%。

2.每季度聘请科室主治医师进行中医基础知识讲座,提高护理人员的中医内涵。

3.按照护理部的工作部署完成科室业务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分析病情,发现问题,不断改进,以此拓展思路,争取年内科室完成1篇护理论文。

4.组织科室护士积极参加医院及学会组织的各种培训学习,以提高学术水平。

5.在科室广泛开展体质辨识:由责任护士对新入院患者发放体质辨识问卷,经专业分析后形成报告诊断出患者的体质。

再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体质对患者进行有针对的护理指导,将体质辨识和中医专病相结合,形成新的中医护理模式。

目标三:以病人为中心,持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士服务意识,提高病人满意度
任务(一):以病人为中心,持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
措施:
1.科室成立优质护理服务管理小组,协助护士长制定科室考核办法和质量评价体系,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为患者提供全面、安全、全程服务的优质护理。

2.完善和优化各项护理工作流程。

①不断完善入院护理、晨晚间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卧位护理、舒适护理、检查前后护理及安全护理工作流程。

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根据患者的需要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②推动品管圈工作,争取年内完成品管圈1项。

3.设立护理健康教育管理小组,做好科室健康教育工作。

①不断完善临床各病种的健康教育内容,督促和监督科室健康宣传板的工作开展,每月更新一次。

②负责检查科室责任护士对患者健康宣教落实情况,定期做好科室各种满意度调查工作(病人满意度调查、医生满意度调查、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根据满意度调查结果,科室每月选出一名宣教明星,挂牌上岗以提高护士的竞争意识。

③科室每月召开一次健康教育小讲座,针对临床常见疾病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4.不断完善科室“317护”的使用,加强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

①进一步加强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采取患者易于接受的施教方式,使健康教育知晓率达80%。

②不断完善“317护”宣教内容,计划全年制定宣教课程62篇。

科室由王娜娜任组长,负责工作的具体实施。

后附科室317护具体时间推进表(见附件3)。

鼓励患者使用“317护”新形式宣教软件,使科室“317护”使用率达40%以上。

要求护士督促所管患者及时阅读推送的宣教信息,使患者阅读量达90%,不达标者给予相应处罚。

③将中医体质辨识与“317护”宣教平台有机结合,根据患者的体质给予患者有针对的养生调理方案,使体质辨识和专病护理有机结合。

5.科室继续全面实行全责任制护理模式,除了总务护士,其他护理人员均编入责任护理小组,将护士还给患者。

6.做好科室护理文件电子化工作,成立护理电子文件管理小组,定期对科室各种护理电子文件进行检查,将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护士长,并持续改进。

任务(二):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护士的服务意识
措施:
1.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①指导护士认真学习“护士条例”,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规范。

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与医生、患者、护理人员这三方面。

做到与医生默契配合,实现救死扶伤;与护理人员有效配合,保证工作准确无误;与患者有效配合,保证病人情绪稳定。

2.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医院的服务礼仪规范。

进一步规范护士的服务行为,深入开展以“优质护理服务礼仪”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

①开展护士仪容、仪表、仪态的自查、自纠与落实。

根据自己的仪容仪表对比规范要求,找出自身不足并整改。

②开展语言规范。

包括日常的公共用语、交谈用语、称呼用语,同时要把这些语言称谓,运用到日常护理工作中,要避免机械背诵、生搬硬套,应做到未语先笑、主动热情、有问必答。

③开展行为规范。

科室规范护理人员接诊、处置、接电话等日常工作。

目标四:完善护理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任务(一):以患者安全为目标,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
措施:
1.加强临床带教管理,规范护理临床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选择责任心强热心带教的护士任带教老师。

制定切实可行的带教计划并实施。

带教老师要求人人熟练掌握临床带教计划,操作要规范,讲解要耐心,带教过程中必须做到言传身教,放手不放眼,多提问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2.积极配合护理教研室的工作,按教学安排表完成相关教学工作。

3.加强到本科室轮转护士的考核,由带教老师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告交至护理部。

目标五:健全护理管理体系,加强护理质量监控与管理,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任务(一):健全护理管理体系,加强护理质量监控与管理
措施:
1.科室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全科护士参与到科室护理工作质控当中,按质量控制、服务质量、技术服务、安全质量分为6个质控管理小组,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全面监控,并持续改进。

具体安排详见“护理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图”。

2.加强一级质量控制检查的力度,护士长每月制订科室一级质控计划,有计划的每天对科室的全方面工作进行检查。

科室各专项质控组长每天对所负责的工作进行质控,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整改,形成PDCA的质量控制系统,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

3.根据新的工作模式重新修订完善科室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各班职责、完善
各班周程、日程。

规范科室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护士的执业行为。

4.组织全科护士认真学习护理部下发新的护理质量标准,并严格按标准实施各项护理工作。

每月召开一次护理安全讨论会。

在科室护理例会中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反馈质量检查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有问题随时提炼科室敏感指标,并持续改进。

5.科室开展5S管理模式,统一物品收纳和摆放,统一物品标签和各种标识,有效改善病区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护理安全,提升护士素养。

6.建立护理风险防范、控制和追朔机制,确保护理安全。

①进一步规范临床上使用的各种标识,如各种管道、特殊治疗、特殊检查标识和警示,确保病人安全。

②定期检查医疗设备、运输工具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情况,确保抢救仪器设备的有效使用和运输工具安全运送病人。

③强化护士对住院病人的临床用药、治疗提供规范服务。

④进一步完善各种应急预案,提高各层次护士的应急能力
⑤严格执行核心制度,如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抢救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对实习护生的管理,明确带教老师的安全管理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⑥不良事件及意外事件及时上报。

任务(二):创新精细化管理模式
措施:
1.在护理部绩效垂直管理的基础上,全面制定科室的绩效分配方案。

2.按照护理部下发的《护理会诊制度及程序》积极开展会诊工作进而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依从性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护士专业素质和临床护理水平,发
挥中医护理特色及优势。

3.挖掘护理人员工作潜力、实行护理人员能级管理。

按照护理部下发的《护士能级管理实施方案》及《护士岗位考核评价表》。

科室护士长认真考核N0-N2(N3-N5由护理部考核),以确认护理人员能级,并对科室护理人员按能级标准实施管理。

目标六:加强科室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规范护士的职业行为,抓好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任务(一):加强科室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规范护士的职业行为
措施:
1.2017年科室预增加1-2名护理人员,使科室床护比、医护比更趋于合理化。

2.根据科室病人情况和护理工作量合理分配人力资源,进一步完善以连续、均衡、层级、责任为原则,调整护士的排班模式。

增加高峰工作段、薄弱时间段、夜班护士人力,提高各班人数和技术力量的均衡性,保持护理工作的连续和工作落实。

工作中不断优化工作周程及日程,并加强督促与检查,以达到保质保量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

3.改革临床护士工作模式,逐步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全责任制护理。

责任护士负责所管患者的全部处置及相关宣教。

落实“护士床边工作制”,逐步实现护士常态情况下在病房或病人身边工作的临床护理工作模式。

4.提高护士的夜班劳务费。

鼓励高年资、高职称、高学历护士进入临床一线岗位并担任夜班工作,保证护理安全。

任务(二):抓好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措施:
1.加强护士“三基”“三严”训练,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根据中医药管理局
印发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要求,针对不同级别护理人员认真实施培训计划,抓好基本功的训练。

2.除按时参加院里及网络的继续教育培训外,坚持组织科内护理人员每周进行护理业务学习1次,每月护理技能考核1次,每月理论考核1次。

3.为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业务水平,要求护理人员学会自制多媒体,以讲解的形式进行交流,传递新的护理知识。

本年内科室所有的业务学习及健康教育小讲座内容全部要求做成PPT。

鼓励在职人员参加护理自考和函授学习,提高自身知识层次。

积极参加院内外,科内举办的护理业务学习,以获取新的护理理念、护理知识与技能。

目标七:以医院的“中医药文化建设”为出发点,传播呼吸科中医药文化、营造温馨的科室工作氛围
任务:鼓励年轻的中医护理人员利用自己的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服务于患者、服务于社会
措施:
1.利用科室教育宣传板开展具有专科特色的肺病健康教育内容,服务于住院患者,每月更新一次,科室护士全员参与(见附件2)。

2.制作呼吸系统疾病的一些健康教育宣传单,通过发放宣传单的形式,达到让患者了解疾病、认识疾病、预防疾病的目的。

3.科室每月召开一次健康教育小讲座,针对临床常见疾病对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见附件4)。

4.积极组织科室护士参与院里及护理部开展的护理志愿服务工作,参加义诊、献爱心等活动。

关爱患者、关心社会。

5.在“5.12护士节”期间组织科室护士积极参加护理部开展的各种系列活动,传播中医护理技术,弘扬南丁格尔精神,传播中医护理文化的同时倾情营造浓郁的中医护理文化氛围。

呼吸科
2017年1月16日
附件12017呼吸科中医护理方案培训计划在护理部指导下,为更好的掌握、应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中医护理方案》内容,为进一步提高科室护理人员中医业务及技能水平,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更好的服务于病人,根据我科室的实际情况,现制定中医护理方案培训计划。

一、培训人员:呼吸科全体护士
二、培训形式:科内培训是中医护理方案培训的主要形式,由科室组织进行,方法主要包括集中授课、实际运行、晨间复习。

三、培训内容: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病(支气管哮喘)、肺痿(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护理方案和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的内容,及其相关中医知识和操作技能。

四、培训时间:2017年1月-11月。

具体见表1。

五、培训目标:
(一)熟练掌握护理方案及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内容,达标率100%。

(二)护士能将护理方案及健康宣教内容切实应用到临床工作中,解决患者的护理问题。

达标率90%。

(三)护理效果评价表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建立,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

达标率100%。

(四)按流程规范完成中医特色操作。

达标率95%。

六、考核评价:
(一)由科室护理方案质控人员每周对当班护士不定时进行提问,抽考护理方案及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内容。

(二)护士长每周检查护理方案运行情况:如护士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方
案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患者的健康宣教落实情况、护理方案效果评价表的填写情况及中医特色操作规范等情况。

(三)每个中医护理方案病种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

具体考核时间见表2。

表1:中医护理方案培训时间及内容
表2:中医护理方案考核时间
附件2
2017年呼吸科宣传板报健康宣教制定计划表要求:每月初5号前更新完毕
附件3
呼吸科317护课程推进进展表
2017年科室将继续增添317护的宣教课程,安排科室人员每人每月每季度各制订宣教课程1篇,全年60篇,根据本科室相关疾病制定,题目自理。

总负责人:王娜娜,小组长:姜玉杰、刘志男、马金娜。

每月最后周末上交到小组长,小组长审核后交总负责人,总负责人审核后提交护理部。

制定计划如下表:
附件4
2017年呼吸科健康教育讲座课程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