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的探索史”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
代
索 活
代表人物
表 阶
动
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间
学
内容( 过程)
习 西
方
评价
四个方面: 兴办
以失败 告 终,目 的 是
洋 奕 䜣、曾 地 19 世纪 60 军事工业、兴 办 科 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务 运
国 藩、李
主 阶
年代 到 90
民用工业、筹 建
学 技
引进了 西 方 科 技,迈
动 鸿章等 级 年代
海军、兴办 新 式 术 出 了 近 代 化 的 第
67
2. 武昌起义: 1911 年 10 月 10 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武装 起义。起义取得成功并震动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清朝统治迅速土崩 瓦解。
3. 中华民国: 武昌起义后建立的新政权,1912 年元旦成立于南 京,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4. 评价: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 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 首领袁世凯窃取了,他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
·
“中国人民的探索史”专题复习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响水实验初中 骆新强
【知识概述】 中国近代史首先是一部侵略史。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发动了一 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古老的中国落后挨打。挨打惊醒国人,民族危 亡中,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这就是中国人民的探索史。探索史的内容从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 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重点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 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大体上经历了科学技 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这样一个由浅到深、由表及里、逐步深 入的过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 党人终于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并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独立富 强民主的新中国。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知识表格】
学堂
一步
65
探
代
索 活
代表人物
表 阶
动
级
时间
戊 康有为、 资
戌 变
梁启超
产 阶
1898 年
法等
级
学
内容( 过程)
习 西
方
( 续表) 评价
四 个 方 面: 政 政
治、经 济、文 教、
治 制
军事
度
以失败 告 终,促 进 了 思想启蒙
辛 亥 革
孙 中 山、 黄兴等
资 产 阶
1911 年
命
级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
五、新文化运动 1. 背景: ①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西方思想的传入。②袁世凯 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2. 开始时间、开始标志、旗帜、代表人物: 1915 年; 陈独秀在上海 创办《新青 年》杂 志; “民 主”和“科 学”; 陈 独 秀、胡 适、李 大 钊、鲁 迅等。 3. 内容: 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 从。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四 个提倡四个反对”) 4. 评价: 这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 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 条件。但是,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有绝 对 否 定 或 绝 对 肯 定 的 偏向。 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 背景: 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②各地共产主义小 组的成立。 2. 时间、地点、人物: 1921 年 7 月; 上海和浙江嘉兴南湖; 毛泽东 等 13 人。 3. 中共一大的内容: ①确定党的奋斗目标。②确定党的中心任 务。③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4. 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 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66
·
·
3. 内容: ( 1) 兴办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械所( 时间最早) 、 江南制造总局( 规模最大) 和福州船政局等。
( 2) 兴办民用工业,主要有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 局等。
( 3) 筹建海军,指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 4) 兴办新式学堂,1862 年成立京师同文馆。 4. 评价: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其主观 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结果也没有实现中国的富强。但是,洋务运动 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三、戊戌变法 1. 公车上书: 1895 年春,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京参加科举考试 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它揭开了维新 变法运动的序幕。 2. 变法准备: 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梁在两个方面为变法做准备: 组织上,成立强学会等变法团体; 宣传上,创办《万国公报》等报刊,为 变法运动造势。 3. 百日维新: 即戊戌变法,时间从 1898 年 6 月 11 日至 9 月 21 日,共 103 天。变法内容归纳为四点: 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 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文教上,开办新 式学堂培养 人 才,翻 译 西 方 书 籍,创 办 报 刊 等; 军 事 上,训 练 新 式 军队。 4. 评价: 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但是它促进了思想启蒙,证明改 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四、辛亥革命 1. 兴中会和同盟会: 两个革命团体成立的时间分别是 1894 年和 1905 年,地点分别是檀香山和日本东京。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 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机关刊物是《民报》。孙中 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合 称“三民主义”。
兴 中 会—同 盟 政 封建帝制,使民主共
会—武 昌
起
治 制
和观念 深 入 人 心,但
义—建立民国 度 革 命 的 果 实 被 袁 世
凯窃取
新 陈 独 秀、 文 胡 适、李 化 运 大 钊、鲁 动 迅等
空前的思想大解放
“四个 提 倡 四 个 1915 年起
反对”
思 想 文
运动,但 对 东 西 方 文 化有绝对否定或绝
化
对肯定的偏向
【知识梳理】 一、魏源“开眼看世界” 1. 时代背景: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2. 思想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 兴办民用工业; 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 批判闭关 锁国政策。 3. 代表作: 《海国图志》。 4. 意义: 林则徐、魏源是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海国图 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较详细介绍西方的著作。 二、洋务运动 1. 目的: 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2. 时间、口号、代表人物: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 “自强”和 “求富”; 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