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专题三、财政和税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专题三、财政和税收
编校:魏会阁
一、高考考点解读
1、国民收入的分配
2、财政收入与支出
3、财政的巨大作用
4、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5、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6、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7、银行的产生
8、银行的分类及职能
9、银行的业务及作用
10、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11、存款储蓄及其作用
12、债券与商业保险
主要考点知识阐释
考点1国民收入的分配?国民收入是指用货币表示的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
国民收入作为净产值,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它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增加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在于应用先进科学技术 ,提高劳动生产率。
◎国民收入经过复杂的分配过程,按其最终用途,一部分用于积累,一部分用于消费。
国民收入分类:按其最终用途分类积累:(1)扩大再生产(主要部分);(2)非生产性基本建设;(3)社会物资储备。
消费:(1)公共消费;(2)个人消费(消费的主要部分)。
◎正确认识和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①必要性和重要性: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是国民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之一.正确处理这一关系,才能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以及结构的优化,才能既保证生产的扩大,又保证人民生活的改善,从而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②积累和消费的对立统一关系。
统一性主要体现在二者可以相五促进:对立性主要体现在二者所体现的利益关系不同。
积累代表社会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消费代表经济活动参加者的个人利益和社会的眼前利益,在国民收入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③怎样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部分都应有所增长,二者不可偏废;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国民收入的分配还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考点2财政收入与支出?(1) 财政的含义。
财政是国家对社会产品的分配,它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
财政的特点是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 财政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2) 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
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
国家预算一般由中央和地方预算组成,两者构成国家预算体系.(3) 预算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这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两个方面。
国家通过税、利、债、费四种形式,组织收入,筹集资金,形成财政收人。
同时国家又要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
金进行分配,形成财政支出。
按具体用途,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债务支出和其他支出。
财政支出规定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反映政府的政策; 通过财政支出,国家的各种职能才能得以实现。
(4 )财政收支状况有三种情况:①收大于支,有节余,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运用,如果节余过多,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利。
②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意味着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
③支大于收,形成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支出要依靠借债来维持。
不能笼统地说财政赤字是有害还是有利。
一般说来,财政赤字过大会引发通货膨胀;但近年来,我国运用适度的财政赤字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平衡社会总需求与总供应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