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的抗震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结构的抗震设计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在钢结构设计时,进行抗震设计是一
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
通过对钢结构进行抗震设计可
以有效地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虽然说当前我国钢结构抗震设计在实际
运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抗震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相信随着科技
的进步以及钢结构设计者对于抗震设计理念的转变,钢结构抗震设计将会受到更
大的重视,同时钢结构的抗震性也会变得越来越高,从而有效地保障人们的生命
与财产安全。
关键词:钢结构;抗震设计;理念;方法
引言
在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我国经济水平也在持续的进步。
建筑工程是我
国重要的工程项目,对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有着极重要的意义。
钢结构具有自重轻、强度高、延性好、抗震性能好等特点,因而广泛地应用在大跨度结构、高层建筑和工业建筑中。
尤其
偏心支撑结构具有消能的特点,抗震性能尤佳。
正确理解钢结构的理论和概念对于钢结构的
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钢结构抗震设计理念
钢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时,需要从整体出发,一方面,要充分考虑钢结构的水平载荷,对
结构内应力加以控制,避免钢结构产生变形,同时科学合理的进行抗震单元布局,确保其布
局的科学性、合理性与规范性。
另一方面,针对于独立的抗震单元,在设计的时候要避免其
凹角位置或者是颈缩位置受到集中承受力。
例如,在设计电梯间或者楼梯位置时,应避开凹
角和端部,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建筑物在发生地震时受到外力而发生较大的变形,从而提高
建筑物的稳定性。
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在钢结构抗震设计时,应科学合理
的选择其刚性,避免由于建筑物刚性过大,无法承受余震的破坏力,同时也要避免由于刚性
过小,在地震中造成难以修复的损坏。
由此可见,在钢结构抗震设计时,要综合衡量钢结构
的承载力、刚性、延伸性、整体性,保证建筑的抗震性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2当前钢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钢结构设计专业人才的缺乏
虽然我国建筑工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我国建筑工程的专业设计人才还是十分的匮乏,我国众多高校里,建筑设计专业还是比较欠缺的,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主要
都是由国外设计专业进行设计,不利于我国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优秀的设计人才的缺失
也阻碍了我国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2.2对抗震设计不够重视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化,建筑业得以快速发展。
现阶段,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
设计时,绝大多数设计者最关注的是建筑的形状与实用性,往往对于钢结构的抗震性设计并
不是很重视。
此外,一部分建筑设计者对于钢结构抗震设计的认识不足,只有真正发生地震
之后,才意识到钢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2.3对抗震结构设计的精密要求不够高
当前,很多建筑工程都属于超高、超大建筑,这类建筑工程中影响其抗震性的因素有很多,例如钢结构、建筑材料、连接点与结构之间的连接受力等等。
加之这类建筑大都具有多
种功能,因此,更应该加强其结构抗震设计。
但是就现阶段来看,这类建筑在抗震设计时还
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对钢结构抗震有关参数、数据计算精度不够高,很难满足实际建筑工
程需求,这样一来导致其抗震性能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超高、超大钢结
构在抗震设计时对影响抗震性的因素考虑不周全,从而导致抗震设计方案难以起到真正的抗
震作用。
3提高钢结构抗震设计的有效措施
3.1对结构抗震进行有效加固
针对一些震害现象,其中一些部位如果受到严重的地震破坏,那么该部位就应进行抗震
加固工作,主要针对突出屋面纵向天窗架、有着支撑和主体结构节点的拉脱与支撑压屈,还
有就是硬山墙与窗间墙等围护砖墙等环节。
实际运用的加固形式主要以粘贴钢板、纤维等,
也包括锚栓加固的形式。
在开展施工前,施工者要结合前期抗震设计,做好准备工作,在施
工时候合理地根据位置来进行抗震环节的安装工作,并做好加固工作,为建筑抗震性水平的
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另外,也要通过改善抗震判断后构造来开展加固工作,结合实际情况,
有效地对抗震判断后的构造进行加固和优化,并确保加固工作能够科学有效地开展。
具体而言,应结合以下两点进行:(1)相关施工者要结合我国所颁布的相关规章制度以及要求,
针对实际的作业情况开展相应工作,由此来增强建筑构造的抗震性。
通过制定完善的加固策
划来开展标准化的工作,而且其也能满足实时明确建筑构造具体破坏效果和情况,并在第一
时间内对相应问题进行解决,进而开展维修工作,这样才能为总体抗震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
基础。
(2)完成抗震判断后,对构造进行加固应结合其性能差异来挑选和其相适应的加固
方法,通过这样的形式来降低外部条件给整体带来的影响和不良因素,为整体安全性提供坚
实保障,并满足标准化的抗震加固要求。
(3)针对其抗震判断后的构造加工,要求施工者
结合抗震判断的最终数据进行加固规划的编制,而且在现实工作当中,也要严格遵循这些规
划要求来有序进行,由此满足对建筑进行抗震加固设计,为建筑整体安全性以及抗震性能的
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3.2提高结构参数计算的水平
在钢结构抗震设计中,其参数计算水平对于其抗震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
结构设计时,要充分的对钢结构进行分析,科学合理的进行结构整体布局,并对结构中每一
部分的受力情况进行精准的计算,且要根据在地震冲击作用下,各部分钢结构所承受的力进
行相应的计算,以给设计者提供有效的设计参数。
除此之外,通过对钢结构建立三维模型,
并通过计算机模拟地震灾害发生的过程,通过实际的模拟,从而获取具体的钢结构在地震中
的各项参数数据,从而进一步提升钢结构抗震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效果。
3.3树立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理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设计逐渐的转变为计算机数字化设计图纸,在进行计算
机设计的时候,会进一步缩短设计过程,诸多细节和设想都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辅助加以实现,但是由于过于依赖计算机软件所具有的强大辅助功能,忽视了设计理念以及设计要求的规则性,从而会进一步弱化了抗震意识,随着新时代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高度逐渐的受到了
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层钢结构在进行设计和计算的时候十分的复杂和繁琐,建筑荷载计
算的因素诸多,并且因素还存在着一定的变化,从而面对地震的时候具有更大的风险,所以,必须要不断的优化结构抗震设计,积极的选择科学、实用的概念进行设计,才能够不断的优
化和创新完整的框架,最终提供真实的模型提高设计水平。
结束语
在实际的建筑物抗震设计当中,应增强建筑物地稳定性,这是提升其整体安全性的关键。
该工作和人们财产安全、人身安有着极大的联系,因此在钢结构设计当中,必须有效开展结
构抗震设计工作,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这样才能为建筑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也能更有效地
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谢天祥.钢结构工程抗震设计分析[J].居舍,2017(36):68.
[2]熊琦,郑小青.超高层钢结构整体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J].江西建材,2017(24):36-37.
[3]陈明.关于钢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问题及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52):102.
[4]吴伟.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结构设计理念[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9):25-
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