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期末压轴题动点问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动点问题压轴题
1.如图,已知数轴上两点M N 、对应的数分别为3-、5,点P 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
(1)若点P 到点M 、点N 的距离相等,则点P 对应的数是___________. (2)数轴上存在点P 到点M 、点N 的距离之和为10,求x 的值.
(3)若点P 从M 点出发沿数轴的正方向移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设运动时间为t ,在移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得点P 到点M 距离等于点P 到点N 距离的3倍,若存在,请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已知a b 、为常数,且满足()2
12200a b -++=,其中a b 、分别为点A 、点B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如图所示,动点E F 、分别从A B 、同时开始运动,点E 以每秒6个单位向左运动,点F 以每秒2个单位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 (1)求a b 、的值:
(2)请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点E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________;点F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________; (3)当E F 、相遇后,点E 继续保持向左运动,点F 在原地停留4秒后向左运动且速度变为原来的5倍,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E F 、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时,请直接写出运动时间t 的值.
3.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7-,点B 表示的数为1-,点C 表示的数为9,点D 表示的数为13,在点B 和点C 处各折一下,得到一条“折线数轴”如图所示,我们称点A 和点D 在数轴上相距20个长度单位,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着“折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同时,动点Q 从点D 出发,沿着“折线数轴”的负方向运动,它们在“水平路线”射线BA 和射线CD 上的运动速度相同均为2个单位/秒,
“上坡路段”从B 到C 速度变为“水平路线”速度的一半,“下坡路段”从C 到B 速度变为“水平路线”速度的2倍,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问:
答案第2页,共9页
(1)求动点P 从点A 运动至D 点需要时间
(2)求动点Q 运动到点O 时,点P 所在位置表示的数. (3),P Q 两点重合时,求运动时间t 秒.
4.已知数轴上两点A 、B 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 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
(1)若点P 到点A 、点B 的距离相等,则点P 对应的数为________, (2)利用数轴探究:找出满足316x x -++=的x 的所有值是________
(3)当点P 以每秒6个单位长的速度从O 点向右运动时,点A 以每秒6个单位长的速度向右运动,点B 以每秒钟5个单位长的速度向右运动,问它们同时出发,几秒后P 点到点A 、点B 的距离相等?
5.动点A 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B 也从原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4秒后两点相距16个单位长度.已知动点A 、B 的速度比是1:3(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
(1)求出两个动点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 、B 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4秒时的位置; (2)若A 、B 两点从(1)中的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几秒后原点恰好处在两个动点正中间; (3)在(2)中A 、B 两点继续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时,另一动点C 同时从B 点位置出发向A 运动,当遇到A 后,立即返回向B 点运动,遇到B 点后立即返回向A 点运动,如此往返,直到B 追上A 时,C 立即停止运动,若点C 一直以25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匀速运动,那么点C 从开始到停止运动,运动的路程是多少单位长度?
6.已知数轴上有A 、B 、C 三个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4-,10-,10,动点P 从A 出发,以每秒1
个单位的
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
(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P到点A和点C的距离:P A=____,PC=____.
(2)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从A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Q点到达C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则点P出发17秒后QA=____,PQ=_____.
(3)在点Q开始运动后,P、Q两点之间的距离能否为2个单位?如果能,请求出此时点P表示的数;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7.如图,已知数轴上的点A对应的数是a,点B对应的数是b,且满足()2510
a b
++-=
(1)求数轴上点A、点B对应的数;
(2)动点P从点A出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请用含t的式子表示B、P之间的距离;并求P点需要运动几秒到达B点;
(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某个时刻t,恰好使得点P到点B的距离是P到点A的距离的1
,若存在,
2
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c-=,若点A沿数轴向右移动8.如图,已知数轴上A,B,C三个点表示的数分别是a,b,c,且100
12个单位长度后到达点B,且点A,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1)a的值为______,b c
-的值为______;
(2)动点P,Q分别同时从点A,C出发,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点Q以每秒m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A移动,点P表示的数为x.
①若点P,Q在点B处相遇,求m的值;
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是点P的2倍,当点P,Q之间的距离为2时,求此时x的值.
,,三点,给出如下定义:若其中一个点与其它两个点的距离恰好满足2倍的数量关9.对于数轴上的A B C
系,则称该点是其它两个点的“联盟点”.
答案第4页,共9页
例如:数轴上点A B C ,,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3
4,,,此时点B 是点A C ,的“联盟点”. (1)若点A 表示数3-,点B 表示的数3,下列各数,1
01-,,所对应的点分别123,,C C C ,其中是点A B ,的“联盟点”的是 ;
(2)点A 表示数6-,点B 表示的数12,P 在为数轴上一个动点:
①若点P 在点B 的左侧,且点P 是点A B ,的“联盟点”,则此时点P 表示的数是 ;
①若点P 在点B 的右侧,点P A B ,,中,有一个点恰好是其它两个点的“联盟点”,则此时点P 表示的数是 .
10.对于数轴上的A B C ,,三点,给出如下定义:若其中一个点与其它两个点的距离恰好满足2倍的数量关系,则称该点是其它两个点的“联盟点”.
例如:数轴上点A B C ,,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3
4,,,此时点B 是点A C ,的“联盟点”. (1)若点A 表示数3-,点B 表示的数3,下列各数,1
01-,,所对应的点分别123,,C C C ,其中是点A B ,的“联盟点”的是 ;
(2)点A 表示数10-,点B 表示的数5,P 在为数轴上一个动点:
①若点P 在点B 的左侧,且点P 是点A B ,的“联盟点”,求此时点P 表示的数;
①若点P 在点B 的右侧,点P A B ,,中,有一个点恰好是其它两个点的“联盟点”,求此时点P 表示的数.
11.如图,长方形ABCD 的长AB 、宽CB 分别为a 米、b 米,a 、b 满足2420a b -+-=,一动点P 从A 出发以1米/秒的速度沿A →D →C →B →A 运动,另一动点Q 从B 出发以2米/秒的速度沿B →C →D →A →B 运动,设P 、Q 同时出发,运动的时间为(8
3
t <).
(1)求a 、b 的值;
(2)用含t 的式子表示APQ △的面积(写出推理过程);
(3)若点P、Q相遇后点P沿原路立即返回,当点Q运动到距离A点1
3
米处时,求此时点P距离A多远?
12.在一条不完整的数轴上从左到右有点A、B、C,其中点A到点B的距离为4,点C到点B的距离为9,如图所示,设点A、B、C所对应的数的和是m.
(1)若以A为原点,则m=___________;若以B为原点,则m=___________.
(2)若原点O在图中数轴上,且点B到原点O的距离为6,求m的值.
(3)动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动点N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t秒后M,N两点间距离是2,则t=___________秒(直接写出答案).
13.如图,已知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为6,点B表示的数为4-,点C到点A,B的距离相等,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点C表示的数为.
(2)当点P运动到达点A处时运动时间t为秒.
(3)运动过程中点P表示的数的表达式为;(用含字母t的式子表示)
(4)当t等于多少秒时,P,C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
14.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3、9,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1)若点P向右移动5个单位到达点A,则点P对应的数为___________;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则点P对应的数为___________;
(2)数轴上存在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16,求x.
(3)若点P从A点出发沿数轴的正方向移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设运动时间为t,在移动过程中,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点P到点A距离等于点P到点B距离的2倍,请求出t的值.
答案第6页,共9页
15.已知在数轴上有A ,B 两点,点A 表示的数为8,点B 在A 点的左边,且12AB =.若有一动点P 从数轴上点A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
(1)当1t =秒时,写出数轴上点B ,P 、Q 所表示的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点P ,Q 分别从A ,B 两点同时出发,当点P 与点Q 重合时,求t 的值;
(3)若M 为线段AQ 的中点,点N 为线段BP 的中点.当点M 到原点的距离和点N 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求t 的值.
16.如图,数轴上点A 表示数a ,点B 表示数b ,点C 表示数c ,
b 是最小的正整数,a ,
c 满足()2
380a c ++-=.
(1)a =_____,b =_____,c =_____;
(2)若动点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点P 以速度为3个单位长度/秒向右运动;点Q 以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秒向左运动,求经过几秒后P 、Q 两点重合?
(3)点A ,B ,C 在数轴上移动,点A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移动,同时点B 和点C 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设t 秒后,点A ,B ,C 分别移动到点1A ,1B ,1C ,若点1A 与点
1B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11A B ,点1B 与点1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11B C ,试问311B C ﹣211A B 的值是否随着时间的变
化而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
17.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AB =CD =10,AD =BC =6.动点P 从点A 出发,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 →B 匀速运动,到B 点停止运动;同时点Q 从点C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C →B →A 匀速运动,到A 点停止运动.设P 点运动的时间为t 秒(t >0).
(1)点P 在AB 上运动时,P A =______,PB =______,点Q 在AB 上运动时,BQ =______,QA =______
(用
含t 的代数式表示);
(2)求当t 为何值时,AP =BQ ;
(3)当P ,Q 两点在运动路线上相距3个单位长度时,请直接写出t 的值.
18.点A ,B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 ,b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在数轴上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AB =|a ﹣b |.已知数轴上A ,B 两点表示数a ,b 满足|a +2|+|b ﹣6|=0,点P 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
(1)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 (2)x 与﹣4之间的距离表示为 .
(3)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点P 到点A ,点B 的距离之和为16?若存在,请求出x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现在点A ,点B 分别以2单位/秒和0.5单位/秒的速度同时向右运动,当点A 与点B 之间的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时,求点A 所对应的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1.(1)1 (2)4-或6
(3)存在,t 的值为3或6
2.(1)1220a b ==-, (2)126202t t --+,
(3)154秒或133
秒272秒或29
2秒
3.(1)15s
(2)1
4
(3)215
秒 4.(1)1 (2)2-或4 (3)2秒或4秒
答案第8页,共9页
5.(1)A 点的运动速度是1单位长度/秒,B 点的速度是3单位长度/秒,图见解析 (2)2秒 (3)150单位长度
6.(1),34t t -; (2)9,8;
(3)能,4,2,3,4--.
7.(1)数轴上点A 对应的数为5-,点B 对应的数为1 (2)B 、P 之间的距离为62t -,P 点需要运动3秒到达B 点 (3)2t =或6
8.(1)6-;4-; (2)①1
3m =;①43
-或0;
9.(1)13C C 、
(2)①57
133
-,,;①547,,
10.(1)13C C ,
(2)①P 点表示的数是0或5-或25-;①P 点表示的数为20或35或12.5
11.(1)4,2a b ==
(2)2Δ2,013,12883,23APQ
t t S t t t t t ⎧
⎪≤≤⎪
=-+<≤⎨⎪⎪-<<

(3)32
或7
6米
12.(1)17;5 (2)m 的值为23或13- (3)6或2
13.(1)1 (2)5 (3)24t - (4)1.5秒或3.5秒
14.(1)-8;3; (2)x =-5或x =11; (3)4或12.
15.(1)4-;5;2- (2)2.4 (3)8
16.(1)-3,1,8
(2)经过1秒后P 、Q 两点重合 (3)不变,311B C ﹣211A B =13
17.(1)t ,10﹣t ,2t ﹣6,16﹣2t
(2)当t =2s 或t =6s 或t =10s 时,AP =BQ (3)当t =133s 或t =19
3
s 时,P 、Q 两点在运动路线上相距的路程为3 18.(1)8
(2)(﹣4﹣x )或(x +4) (3)存在,﹣6或10 (4)
10
3
或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