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酸雨对植被的危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酸雨对植被的危害
1872年英国科学家史密斯分析伦敦市的雨水成份时发现:农村雨水中含碳酸铵,酸性不大;郊区雨水含硫酸铵,略显酸性:市区雨水含硫酸或酸性的硫酸盐,呈酸性。

于是史密斯首先在他的著作《空气和降雨:化学气候学的开端》中提到“酸雨”这一术语。

什么是酸雨呢?简单的说,酸雨就是pH值低于5.6的大气降水,包括雨、雪、雾、露、霜。

由于空气含CO2,而CO2溶于水后使水变成弱酸性,因此,雨水通常情况下就有一定的弱酸性,但是在正常降水的PH值不会低于5.6,因为CO2的饱和溶液的pH值为5.6。

那么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呢?酸雨是大气污染物排放、迁移、转化、成云和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产生降雨的综合过程的产物,其主要成分是H2SO4和HNO3,两者占酸总量的98%以上。

我国酸雨中H2SO4占多数,其含量是HNO3的10倍。

这表明我国的酸雨主要是SO2造成的。

酸雨对森林植被,农作物的影响很大。

根据国内对105种木本植物影响的模拟实验,当降水PpH值小于3.0时,可对植物叶片造成直接的损害,使叶片失绿变黄并开始脱落。

叶片与酸雨接触的时问越长,受到的损害越严重。

野外调查表明,在pH值小于4.5的地区,马尾松林、华山松和冷杉松等出现大量黄叶并脱落,森林成片衰亡。

实验方案:
1制pH值为4.0的稀硫酸溶液若干。

2在室外移植两棵品种相同的植物。

其中一株用配制好的硫酸溶液每隔三天喷洒一次(实验组),另一株用自来水喷洒(对照组),记录每次的喷洒时间,硫酸的用量,阳光是否充足等。

尽量使其生长环境相似。

3连续操作20次后,实验组与对比组作对照,从叶子的颜色、稠密程度,花的颜色及枯萎程度等方面把酸雨对植物的危害情况做出分析。

模拟酸雨对植被的危害记录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