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现代中国的科技、教
育与文学艺术导学案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3.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问题思考】
想一想中国成功研制“两弹一星”有何意义?
议一议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为什么农民会这样说
想一想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目的是什么?
辨一辨“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指科学上的不同派别,可以自由争论。

具体来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想一想党和国家为什么要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议一议建国以来科技成就的重大作用
考点一新中国的科技和文学艺术
1.什么是“两弹一星”?中国在这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2.新中国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条件和原因有哪些?
3.毛泽东这一题词是怎样出现的?这一方针后来发展成为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这一方针是什么?
4.什么是“双百”方针?“双百”方针的提出产生了什么影响?
5.“双百”方针在贯彻执行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考点二新中国的教育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为人民教育奠基?
2.“文革”结束以来,邓小平在教育事业方面作出了哪些努力?
新中国的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历程。

20世纪50年代,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但“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文艺、教育和科技人士惨遭迫害,教育领域混乱不堪,文学艺术领域一片凋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坚持贯彻“双百”方针,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国科技领域成就突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文学艺术创作走向繁荣。

一、选择题
1.如果将建国后的历史分为四个时期:1950~1959年、1960~1971年、1972~1977年、1978年以后,下列示意图最能准确反映上述阶段我国科技引进情况的是( )
2.2009年10月31日,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钱学森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包括( )
①成功组织第一枚近程导弹的制造和飞行试验②成功组织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飞行试验③最早研究星际航行理论的可行性④根据世界高科技发展趋势,提出“863计划”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 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

”导致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
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4.新华社电:“这次……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电文讲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枚自行研制的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5.人们对当时的景象用戏言表示:跑了吭大吭,看个沙家浜;跑着上气不接下气,看个红灯记;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中国电影新闻简报。

该时期最可能是在( )
A.反右斗争扩大化中B.“文化大革命”中
C.1958年“大跃进”中D.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6.2009年8月教育部一份关于对44个汉字写法的改革方案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早在1950年毛泽东就指示:文字改革应首先办“简体字”,不能脱离实际,割断历史。

当时简化汉字的出发点可能是( )
A.有利于扫盲,普及文化 B.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清算
C.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D.有利于“双百”方针的贯彻
7.2009年10月1日,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

下图是“科技发展”方阵通过天安门城楼的情景。

这一方阵的组建,说明了我国对科技和人才的尊重。

我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下列的哪一年表现得最为突出( )
A.1947年B.1958年C.1967年D.1977年
8.20世纪50年代,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的陆定一曾强调:“我们所主张的……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

”由此可知他是在阐释( )
A.“双百”方针B.阶级斗争学说C.过渡时期总路线 D.人民公社化运动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5年10月17日,中国“神6”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返回地面。

航天人说:“古代五千年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值得骄傲的遗产,中国近代……没有值得骄傲的,也没有给后代留下一定的遗产;建国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给后代留下了值得骄傲的遗产。


材料二
“东方红一号”嫦娥一号在轨“神舟7号”
发射成功运行图成功返回
材料三北京时间2010年1月17日零时十二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这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
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卫星组网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广泛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

中国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一直努力探索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

2000年,中国北斗导航试验系统建成运行,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特别是在2008年中国南方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中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国近代……没有值得骄傲的,也没有给后代留下一定的遗产;建国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给后代留下了值得骄傲的遗产”说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对此你有何感想?
(3)你认为航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
学案42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答案解析】课前准备区
问题思考
想一想“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不仅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而且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和地位。

议一议这里主要是指邓小平在全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经营管理上过于集中和单一的方式,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

想一想使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想一想(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2)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在于人才的培养。

(3)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

议一议(1)政治:加强了中国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和平环境。

增强了综合国力,从而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2)经济:带动相关领域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社会生活:振奋了民族精神,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4)文化: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贡献。

课堂活动区
考点一
1.(1)“两弹”指原子弹和导弹,“一星”指人造地球卫星。

(2)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同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2.(1)新中国的成立是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保障。

(2)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决策,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社会的稳定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

(4)科学家无私奉献和勇攀高峰的精神。

(5)有关领导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人民群众对基础工程的大力支持。

3.1951年,文艺界在关于京剧的发展问题上出现争论,毛泽东为此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主张对待戏曲艺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来发展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4.(1)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双百”方针提出后,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文学艺术界的许多作家、艺术家生动描绘了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取得了累累硕果。

5.在贯彻执行中遇到的问题:由于一些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把学术争论说成政治斗争,不同的学术观点,被当作是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

一些正确的甚至是优秀的作品错误地受到批判。

解决:“文化大革命”结束和改革开放的到来,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极“左”路线,总结了社会主义时期以来科学、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

考点二
1.(1)接收改造旧教育
①人民政府接管各级各类学校,复课开学,并进行初步改革。

②从列强手中收回教育事业的自主权,教育事业真正回到了人民手中。

③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来建立人民教育事业,并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这就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2)制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3)发展两种教育制度
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2.(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为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恢复教学秩序,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材料,倡导尊师重教。

学校教育迅速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2)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提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3)邓小平又对教育改革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

课后练习区
1.A
2.C
3.A 4.C 5.B 6.A 7.D 8.A
9.(1)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及列强的入侵,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建国后,由于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在各个领域尤其是科技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2)信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感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华民族正日益实现伟大复兴;党的正确领导和国力的日益增强推动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国拥有一批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科技人员。

(3)有助于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扩大人类的活动和生存空间;促进高科技和相关科技的发展;促进太空探险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保障生产、生活的发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