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第6章 常用的金属和盐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沪教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
A. \ A
B. \ B
C. \ C
D. \ D
【答案】D
【解析】解: A、空气和氧气都不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色,故方法错误;
B、硬水和软水都不能和二氧化碳反应,不能鉴别,故方法错误;
C、黄铜和紫铜都含有铜,都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方法错误;
D、碳酸氢铵为白色晶体,而磷矿粉为灰白色粉末状固体,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而磷矿粉没有气味,故两种方法都可以区分,故方法正确;
故选项为: D.
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Ba^2+ 、\ Na^+ 、\ SO_4^2-、\ OH^-
B. \ H^+ 、\ K^+ 、\ CO_3^2-、\ Cl^-
C. \ Mg^2+ 、\ NH_4^+ 、\ OH^-、\ SO_4^2-
D. \ Na^+ 、\ Ca^2+ 、\ NO_3^-、\ Cl^-
【答案】D
【解析】 A、 Ba^2+ 、 SO_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 H^+ 、 CO_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 NH_4^+ 、 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 Mg^2+ 、 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量,分别加入四支试管中,再分别向这四支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他
首先鉴别出来的两种物质是()
A. 盐酸和氢氧化钠
B.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C. 盐酸和氯化钠
D. 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答案】C
【解析】解: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鉴别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钠四种无色溶液时,先各取四种溶液少量,分别加入四支试管中,再分
别向这四支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钠四种无色溶
液分别显酸性、碱性、碱性、中性,则分别显示红色、蓝色、蓝色、紫色,则他首先
鉴别出来的两种物质是盐酸和氯化钠、
故选: C.
4.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 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
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 \ A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C. \ B点表示参加反应的盐酸和氢氧化钠的质量相等
D. \ C点时,氢氧化钠过量
【答案】B
【解析】 A、由图可知,反应开始时溶液 pH \gt 7,溶液呈碱性,反应结束时溶液 pH
\lt 7,溶液呈酸性,实验应为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选项 A错误;
B、由图可知, A点溶液的 pH \gt 7,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选项 B正确;
C、由图可知, B点的 pH = 7,溶液呈中性,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二者
的质量满足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36.5:40,并不相等。
选项 C错误;
D、 C点时,溶液呈酸性,说明盐酸过量。
选项 D错误。
故选: B.
5.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A. 加热氧化汞有汞生成
B. 碘加热升华成气体
C. 铁矿石磨成粉末
D. 加热水产生蒸汽
【解析】解:而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就是氧化汞分子首先分成汞原子和氧原子,汞原子聚集形成金属汞,氧原子又重新组合生成新的氧分子再聚集成氧气;
碘的升华、铁矿石磨成铁粉、水受热变成水蒸气都是物理变化;
故选 A.
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N_2、\ O_2、\ CO_2气体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气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 H_2、\ CO、\ CH_4点燃前要验纯,所以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要验纯
C. 铁、铜、铝、锌金属元素有金字旁,所以所有金属元素都有金字旁
D. 化学变化通常有发光发热现象伴随,所以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答案】B
【解析】解:
A、 N_2、 O_2、 CO_2气体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气体不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如
稀有气体是由原子构成,故错误;
B、可燃性气体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要验纯,故正确;
C、铁、铜、铝、锌金属元素有金字旁,但所有金属元素并不都有金字旁,如汞属于金属,但无金字旁,故错误;
D、伴随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答案: B
7.共享单车是指在公共场所提供共享服务的城市交通代步工具,为人们绿色出行提供
了便利。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共享单车的车架采用轻便、承重强度高的合金
B. 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易爆破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
C. 链条用涂油的方法防锈蚀
D. 保持共享单车表面清洁,经常用水冲洗
【答案】D
【解析】 A、共享单车的车架,材料应质量轻、强度高,可采用轻便、承重强度高的
合金,故选项说法正确。
B、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易爆破,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C、涂油能隔绝氧气和水,链条可用涂油的方法防锈蚀,故选项说法正确。
D、经常用水冲洗,铁易与氧气、水接触,容易生锈,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8.“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不正确
的是
A. 不锈钢餐具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B. 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二者的构成微粒不同
C. 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D. 用活性炭净化车内空气—活性炭可吸附异味
【解析】 A、不锈钢餐具可防锈,就是因为制成铁的合金,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有碳原子构成的,他们的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较大容易被压缩,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活性炭净化车内空气就是因为活性炭可吸附异味,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9.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不合理的是()
A. 用铅笔芯代替石墨试验导电性
B.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
C. 用磁铁吸引来区分铁丝和铝丝
D. 用水区分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答案】B
【解析】解: A、铅笔芯是石墨和粘土的混合物,用铅笔芯代替石墨试验导电性,故选项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
B、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和氮气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中设计不合理.
C、磁铁能吸引铁丝,不能选用铝丝,故选项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
D、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使温度分别升高、降低,故选项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
故选: B.
1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答案】D
【解析】
11.下列四个图象的变化趋势,能正确反映取对应操作的是()
A. 足量的锌片和镁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B. 将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D.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 pH=\ 2的稀盐酸至过量【答案】A
【解析】 A、过量镁和锌分别与盐酸反应时,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并且因为镁比锌活泼,所以反应速率快,故 A正确;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将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会逐渐减小,然后不变,故 B错误;
C、将水通电一段时间,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2: 1,而不是质量比,故 C错误;
D、向盛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 pH= 2的稀盐酸至过量,反应后溶液的 pH不会小于 2,故 D错误。
12. 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 NaClO)可用于物体表面和环境消毒。
用钛、石墨等作电极组装简易装置电解食盐水可制备次氯酸钠,能起到一定的应急作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NaCl+ H_2O\dfrac\undersetNaClO+ 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X的化学式为\ H_2
B. 反应前后只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 \ 84消毒液无需稀释可直接使用
【答案】A
程式,反应前钠、氯、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1、 1、 2、 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氯、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1、 1、 0、 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
个 X分子由 2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 X的化学式为 H_2,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氯元素的化合价由 -1价变为 + 1价,氢元素的化合价由 + 1价变为 0价,反应前后
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 84消毒液具有一定腐蚀性, 84消毒液浓度过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需稀释后使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13.一种用软锰矿(主要成分是 MnO_2)制备 KMnO_4的工艺中主要涉及下列反应:
① 2MnO_2+ O_2+ 4KOH\dfrac\underset \bigtriangleup 2K_2MnO_4+ 2H_2O
② 2K_2MnO_4+ 2H_2O\dfrac\underset2KMO_4+ 2KOH+ H_2\uparrow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K_2MnO_4中锰元素显\ + 7价
B. \ KMnO_4属于盐类物质
C. 反应②属于分解反应
D. 该制法中\ K_2MnO_4是主要原料
【答案】B
【解析】 A、由化合价原则可知, K_2MnO_4中锰元素显 + 6价,故错误;
B、 KMnO_4是由件数和酸根组成的,属于盐类物质,故 B正确;
C、反应②的反应物是两种,不是分解反应,故 C错误;
D、该制法中 K_2MnO_4是中间产物,不是原料,故 D错误。
14.逻辑推理可以实现知识迁移,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食盐溶于水也吸收大量的热
B. 铵盐与碱研磨放出氨气,尿素\ CO(NH_2)_2与碱研磨也能放出氨气
C.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 CO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爆炸
【答案】D
【解析】 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的温度降低,食盐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故错误;
B、铵盐与碱研磨可放出氨气,氮肥尿素没有铵根离子,不是铵盐,不能与碱研磨放出
氨气,故错误;
C、中和反应是酸碱之间的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
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等,故错误;
D、氢气、一氧化碳都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故正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
15.现有:氯化钠、小苏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硝酸钾等物质,其中可用于治疗胃
酸过多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可用于制造肥
皂的是________。
【答案】\ NaHCO_3, \ KNO_3, \ NaOH
【解析】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NaHCO_3,可以中和胃酸, KNO_3硝酸钾中含有钾、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料,用于制造肥皂的是 NaOH,制皂的基本化学反应是油脂和碱相互作
故答案为: NaHCO_3, KNO_3, NaOH。
16.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二氧化碳生成()
【答案】×
【解析】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果,不是实验现象,应为有气体生成.
17.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则:
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乙分解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甲生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该反应属于(填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________反应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H_2O_2, \ 2H_2Odfracunderset2H_2uparrow + O_2uparrow , \
2H_2O_2dfracundersetMnO_22H_2O+ O_2uparrow , 分解, 分子构成不同
【解析】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以均含氧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所以丙是氧气,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甲会分解生成氧气和乙,所以甲是过氧化氢溶液,乙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甲是 H_2O_2,乙分解生成丙的反应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H_2O\dfrac\underset2H_2\uparrow + O_2\uparrow ,甲分解生成乙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H_2O_2\dfrac\undersetMnO_22H_2O+ O_2\uparrow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18.过氧化钠 \left( Na_2O_2\right)可用作防毒面具等的供氧剂,其原理是 Na_2O_2与CO_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 CO_2和 O_2的混合气体 34.4g通过足量的Na_2O_2,固体质量增加了 5.6g,则原混合气体中 CO_2和 O_2的质量比为________。
【答案】\ 2Na_2O_2+2CO_2=!=!=!=2Na_2CO_3+O_2, \ 11:32
【解析】 Na_2O_2与 CO_2反应生成 Na_2CO_3和 O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_2O_2+2CO_2=\!=\!=\!=2Na_2CO_3+O_2;
设 CO_2质量为 x。
2Na_2O_2+2CO_2=\!=\!=\!=2Na_2CO_3+O_2 固体质量增大
156 88 212 ( 212-156)
x 5.6g
\dfrac88x= \dfrac212-1565.6g,解得 x=8.8g,
则原混合气体中 CO_2和 O_2的质量比为 8.8g: (34.4g-8.8g)= 11:3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10分,共计70分)
19.(1)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19.(2)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最终量筒中的液面约降至________ mL 刻度线处。
【解析】(1)白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
4P+5O_2\overset点燃=\!=\!=\!=2P_2O_5;
故答案为: 4P+5O_2\overset点燃=\!=\!=\!=2P_2O_5。
【答案】(2)24
【解析】(2)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
体积的\dfrac15,所以左端容器中消耗的氧气的体积约为 130mL\times \dfrac15=26mL,
最终量筒中的液面约降至 50mL-26mL=24mL刻度线处;
故答案为:24。
20.(1) B可能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0.(2)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3)请你用文字描述反应⑤的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图中所标的 9个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________(填代号)。
【答案】(1)\ \ Na_2CO_3
【解析】(1)由图可知,B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钙(石灰水的主要成分)反应, B可能是碳酸钠,化学式为: Na_2CO_3。
【答案】(2)\ \ Fe+ H_2SO_4= FeSO_4+ + H_2uparrow, \ \ Ca(OH)_2+ CO_2=
CaCO_3downarrow + H_2O
【解析】(2) A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常见的化合价有 +2、 +3,故 A是铁。
反应①为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Fe+ H_2SO_4=
FeSO_4+ H_2\uparrow;
反应④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a(OH)_2+
CO_2= CaCO_3\downarrow + H_2O。
【答案】(3)黑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解析】(3)反应⑤为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稀硫酸为无色液体,氧
化铜为黑色固体,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故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黑色固体逐渐消失,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答案】(4)⑥⑨
【解析】(4)反应①为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
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反应②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
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反应③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
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反应④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也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⑤为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反应⑥为氢氧化钠(俗称:烧碱)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符合“酸与碱作用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反应⑦为稀硫酸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⑧为氢氧化钙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⑨为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符合“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21.(1)新能源汽车环保节能,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锂电池可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
如图是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__。
a.锂原子的质子数为 3
b.硫酸锂的化学式为 LiSO_4
c.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941
d.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21.(2) 2020年 12月 17日凌晨,嫦娥五号圆满完成月球“挖土”任务,返回器携带月
球“土特产”顺利回家。
发射嫦娥五号的运载火箭采用液氢和液氧作为动力,液氢应用
于航天领域做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航天器的天线用钛合金制成,钛合金与金属钛相比,它的硬度更________(填“大”或“小”)。
21.(3)如图为利用数字化仪器测得的形状、大小均相同的足量的铝片、锌片分别与
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时气体压强的变化。
①图中表示锌片与稀盐酸反应的曲线是________(填“ a”或“ b”)。
②实验前需将铝片进行打磨,其目的是什么?
21.(4)如图为 CO还原 Fe_2O_3的微型装置图。
A处 V形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环保角度考虑,请写出一种尾气处理方法。
21.(5)黄铜是铜、锌合金,常用于制造机器、电器零件等。
为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
的质量分数,取 20g该黄铜样品加入到 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 0.2g。
请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答案】(1)\ b
【解析】(1) a.元素周期表每个方格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数值上,原子
序数=质子数,所以锂原子的质子数为 3,故 a正确;
b.由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锂原子最外层有 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
层 1个电子,则锂元素的化合价为 +1价,硫酸根的化合价为 -2价,根据化合物中,
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硫酸锂的化学式为 Li_2SO_4,故 b错误;
c.元素周期表每个方格最下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由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锂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第二周期,故 d正确;
故选 b。
【答案】(2)产物无污染(或燃烧放出热量多等), 大
【解析】(2)氢气燃烧生成水,放出大量的热,液氢应用于航天领域做燃料的优点是
产物无污染(或燃烧放出热量多等);航天器的天线用钛合金制成,钛合金与金属钛相比,它的硬度更大;
故答案为:产物无污染(或燃烧放出热量多等);大。
【答案】(3)①\ b, ②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
【解析】(3)①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形状、大小均相同的足量的铝片、锌片分别
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时,铝片的反应速率更快,即对应曲线的斜率更大,
则图中表示铝片与稀盐酸反应的曲线是 a,表示锌片与稀盐酸反应的曲线是 b;
②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实验前需将铝片进
行打磨目的是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防止干扰实验;
故答案为: b;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
【答案】(4)\3CO+Fe_2O_3overset高温=!=!=!=2Fe+3CO_2, 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等)【解析】(4) A处 V形管内发生的反应是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
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_2O_3\overset高温=\!=\!=\!=2Fe+3CO_2;一氧化
碳有毒,会污染空气,一氧化碳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从环保角度考虑,尾气处理的
方法有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等);
故答案为:3CO+Fe_2O_3\overset高温=\!=\!=\!=2Fe+3CO_2;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等)。
【答案】(5)解:设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 x。
Zn+ H_2SO_4=\!=\!=ZnSO_4+ H_2\uparrow
65 2
x 0.2g
\dfrac652=\dfracx0.2g
x=6.5g
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dfrac20g-6.5g20g \times100\%=67.5\%
答: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67.5\%。
【解析】(5)解:设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 x。
Zn+ H_2SO_4=\!=\!=ZnSO_4+ H_2\uparrow
65 2
x 0.2g
\dfrac652=\dfracx0.2g
x=6.5g
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dfrac20g-6.5g20g \times100\%=67.5\%
答: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67.5\%。
22.(1)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的易拉罐、铜线等可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利用,它们
属于();
22.(2)科学家研制成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晶格钟”,成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钟。
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88,其质子数是 38,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22.(3)燃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________。
A. 铁矿石
B. 金属或合金
D. 非金属单质
【答案】B
【解析】
【答案】\ 38
【解析】
【答案】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解析】
23.(1)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23.(2)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
________。
23.
(3)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 CO_2和 NH_3可以合成尿素 CO(NH_2)_2,同时生成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3.(4)从上表数据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________。
23.(5)下列装置是一种改进的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
①写出装置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________
③根据装置 B中出现的________现象,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开始发生,则装置 B中的试剂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④装置 C的作用是________。
⑤收集在装置 C中集气瓶里的气体是________,该气体应怎样处理________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24.(1)为预防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常食用乳制品、骨汤等食物,补充人体需要的
________元素。
24.(2)新鲜牛奶的 pH约为 7,储存一段时间后味道变酸, pH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24.(3)端午节吃粽子是我们聊城的传统民俗,制作原料主要有糯米、瘦肉、食盐等,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
24.(4)氮气作食品包装袋中的保护气________。
24.(5)洗洁精可以清洗油污,汽油也可以清洗油污,原理分别是________。
【答案】钙
【解析】为预防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常食用乳制品、骨汤等食物,补充人体需要的
钙元素;
【答案】变小
【解析】新鲜牛奶的 pH约为 7,储存一段时间后味道变酸, pH变小;
【答案】瘦肉
【解析】糯米富含糖类;瘦肉富含蛋白质;
【答案】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解析】氮气作食品包装袋中的保护气是因为: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答案】乳化、溶解
【解析】洗洁精可以清洗油污,汽油也可以清洗油污,原理分别是:乳化、溶解。
25.(1)铁可以用来制作炊具,这是利用了铁的________性。
25.(2)相比于黄铁矿(主要成分 FeS_2),工业上选赤铁矿(主要成分 Fe_2O_3)为
原料炼铁的优点是________。
25.(3)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巨大,钢铁防腐尤为重要,下列钢铁制品的防护措施不
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
B.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
C.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
D.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污洗净
【答案】(1)导热
【解析】(1)铁具有导热性,所以可用来制炊具。
【答案】(2)含铁量高,不会造成酸雨
【解析】(2)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Fe_2O_3,矿石中含铁元素,冶炼时产生的大气污
染物相对较少,含铁量比较高;黄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FeS_2,冶炼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造成酸雨。
【答案】(3)\ D
【解析】(3) A.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可以隔绝氧气、水与铁的接触,故正确;B.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能达到防锈的目的,故正确;
C.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可以隔绝氧气、水与铁的接触,达到防锈的目的,故正确;D.铁制品表面的油污可以隔绝氧气、水与铁的接触,洗净油污后易发生锈蚀,故错误。
故选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