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1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1套】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妖娆.(ráo) 汹涌.(yǒng) 风骚.(sāo) 成吉思汗.(hàn)
B.嘶.哑(sī) 娉.婷(pīn) 鲜妍.(yán) 一代天骄.(jiāo)
C.呢.喃(ní) 冠冕.(miǎn) 飘逸.(yì) 顿失滔.滔(tāo)
D.勃.发(bò) 凝.望(níng) 忧戚.(qī) 惟余莽莽.(mǎ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项是 ( )
A.宽宥游弋顷家荡产黯然失色
B.惊骇劫掠言简意赅人迹罕至
C.漫延惺忪矫揉造作眼花瞭乱
D.殒落缄默富丽堂皇好意难确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当代作家毕淑敏的小说《一厘米》的结尾别出心裁
....,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B.张家界电视台的编导精心策划,把几个旅游类的节目办得有声有色
....,深受好评。
C.大型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融合声光电技术,场面极其壮观,令人叹.
为观止
...。
D.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
....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地吸引住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畅销读物能否成为经典作品,关键在于它具备能经受时间考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B.为了提高大家阅读的兴趣,我校文学社开展了一系列的名著阅读和主题诗歌朗诵。
C.十三行博物馆举办非遗体验活动,旨在让人们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D.广州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
5、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啊!黄河!你一泻千里,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B.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C.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D.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6、结合语境,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语文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②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③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人生的思考。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⑤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安百态。
⑥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A.①⑥⑤③②④B.④①⑤⑥②③C.⑥①⑤②③④D.⑥③②①⑤④7、古诗文默写。
(1)出岭谁同出?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南安军》)
(2)___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别云间》)
(3)________________,水萦纡。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4)官船来往乱如麻,________________。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5)《曹刿论战》中写曹刿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出师表》中写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巧用对偶,侧面烘托大雪寒威,极写边地苦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
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àn)何物?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
”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
(选自《明史·宋濂传》)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②朕:皇帝自称。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节奏。
(标3处)
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余幼时即嗜.学嗜:___________ (2)弗之.怠之: _____
(3)宋濂尝.与客饮尝:____________ (4)濂具.以实对具: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4.(甲)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5.甲文中,宋濂得以博览群书的原因有几点,试分条概括列出?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甲骨文研究的春天来了
刘钊
①早在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大地上的不同地域和文化中,就已萌生文字的雏形,而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统,是汉字的童年时期。
②汉字记录汉语,同时也记录汉语所表现出的思维。
中国古代一切思想观念、文化、文明,都通过汉字这一载体才传布久远,保留至今。
而甲骨文是目前
..已知成系统的汉字的最早形态,因此说甲骨文是中华文化的基因、中华文化之源、中华文明的早期结晶,一点都不为过。
③甲骨文的形体结构体现“六书”的造字理据,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字形。
其造字方法甚至有超出“六书”的地方,体现出古人的独出机杼和奇思妙想。
甲骨文总字头数已经达到4000多,可以自由记录汉语。
甲骨文中常用字的结构已经基本定型,这些字经过几千年演变,虽然笔势笔意屡有变迁,但其基本结构没有变,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如其所记载的中华文化一样,承传有序,源远流长。
④甲骨文中有很多象形字和会意字,其中有不少还保留着早期形态,这是古人采用“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手段,借助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经验积累所得,从中可以体会出古人造字时的立意和取象。
如“尹”字为一只手拿着笔的形状,因此“尹”在古代用为官吏的通称;“监”字是人用器中之水照面的形象,表示的是古人以“水”为镜的习惯;“休”字像人在树荫下休息,所以古代“休”字有休息、止息和“荫”的意思;“保”字像一个大人背着一个孩子,从大人的角度讲是对孩子的保护,从孩子的角度讲是对大人的依仗,所以“保”字古代有“保护”和“依仗”两个意思。
⑤甲骨文记载的汉语,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词汇,其所记载的内容也包罗万象。
有些文字较多的记事刻辞更是具有一定的情节,甚至富有故事性,完全可以视为最早的文学作品。
⑥甲骨文已经是符号化的文字,古代“书画同源”,因此甲骨文也具有一定装饰性和美化倾向。
很多形体犹如美术作品中的速写,在构字时尽量采用简单的线条,抓住描写对象的典型特征,凝练生动,概括传神。
其形体体现出的布局上的穿插避让和形象上饱满匀称的追求,更是凸显出古人朴素的美的感觉和观念。
⑦经过海内外几代学者的刻苦努力,目前甲骨学早已成为一门显学。
2017
年11月24日,“甲骨文”项目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可以想见,在今后
相当长时间内,甲骨文研究将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2.第②段中加点的“目前”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第④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甲骨文有哪些特点?
2、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善用我们的语言宝库
盛玉雷
①春天万物复苏,面对烂漫春光,有人在“红杏枝头”品味春意,于“拂堤杨柳”陶醉氤氲春雾,有人却语竭词穷、词不达意,停留在“哇”“超贊”的简单感叹。
尽管众人眼中的景色“远近高低各不同”,但网络语言风靡、文化内涵缺失的现象,不经意间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日常交流和情感表达。
②汉语博大精深、自成一体,在表达上有简洁、生动、意蕴深长的特点。
不说古诗词,单说日常用语就是如此。
比如,单就一个“笑”字,就有前仰后合的大笑、勉为其难的苦笑、忍俊不禁的微笑、尖酸刻薄的嘲笑等区分,仅形容笑声就有“哈哈”“嘻嘻”“嘿嘿”“咯咯”“呵呵”“扑哧”等区别。
可以说,多样的表达折射出多重情感,反映着多彩生活。
而善用语言,不仅可以更好地说出个人的故事、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够以百花齐放的语言实践,营造丰富多元的文化氛围。
③然而,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主要表现在不会用复杂、微妙且精确的修辞,以及基本不会引用乃至创作诗句。
正如网友所说,“有时候脑子里想一件事,无法很利索、饱满地说出来”,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使用一套固定句式或者很多夸张的语气词,看似个性实则雷同,既钝化了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吐故纳新的文化积累。
④是我们的语言贫乏了吗?并不尽然。
从存量上来说,我们词汇、句子、典故等语料的多少,可能并没有太大变化。
从增量上说,网络语言等已有新的迅猛增加。
与其说语言贫乏,不如说是表达上的一种偏爱。
语言嬗变的风向,也是时代发展的走向。
互联网时代争分夺秒,自然要求更直接的信息、更简洁的表达。
信息洪流的湍急,也让同质化信息唾手可得,随手复制粘贴称得上高效。
网络语言所创造的大量流行词、新句式、新修辞,在简化语言的同时也为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感。
因此,古诗成语也好,网络用语也罢,都是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蕴含着语言的力量。
⑤语言的活力来自常用常新。
在一个新词汇层出不穷的时代,准确说出所思所想,比不假思索套用流行词汇更有价值。
很多时候,网络用语的风头正盛只是暂时的,真正拥有生命力的语言总会在时间的沉淀下大浪淘沙。
只有直面内心感受的差异化表达,才能生机勃勃、经久不衰,造就语言的经典。
⑥更进一步看,身处网络时代和自媒体时代,我们或许更需要“咬文嚼字”。
一段时间以来,从教科书上的“姥姥”“外婆”的称谓之争,到“远上寒山石径斜”“乡音无改鬓毛衰”等诗词的古音讨论,如今的语言生活空前活跃也空前复杂。
在语言的吐故纳新中,倒映着传统与现代的激荡、文化与生活的互动。
如何对待语言、如何更好表达,其实也是如何善待文化、对待生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用丰富的表达去认清自我、认识生活,在创新与守正的辩证中感悟过去、探索未来,语言的河流就会奔腾不息,交流与沟通就能心心相印。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04月03日05版,有删减)1.通读全文,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②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既钝化了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
......阻滞了吐故纳新的文化积累。
4.阅读第④段,下列观点与文段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A.语言贫乏现象,只是表现为表达上的一种偏爱。
B.网络语言等有了新的迅猛增加,反而使语言显得贫乏了。
C.网络语言在简化语言的同时也为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感。
D.网络用语,也是表情达意的方式,也蕴含着语言的力量。
5.结合本文的主要观点,请你“善用语言”,对下面材料中“没文化的”说些什么?
湖边有一群鸟,有文化的人看到会感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没文化的却只会说:“哇!好美!哇!还有鸟!”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没有人喜欢谎言,人们欣赏真实;没有人喜欢虚伪,人们欣赏坦诚;没有人喜欢卑劣,人们欣赏高尚;没有人喜欢怯懦,人们欣赏勇敢;没有人喜欢逃避,人们欣赏担当……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甚至当这一切美德都不复存在的时候,人们依然在内心深处小声地表示对自己的欣赏。
请以“欣赏_______的我”或“欣赏________的我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求:①感情真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③书写正确、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一
C
B
D
C
D
D
(1)归乡如不归 (2)毅魄归来日 (3)只见草萧疏 (4)全仗你抬声价(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6)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7)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二
1.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2.(1)爱好(2)代抄录这件事(3)曾经(4)全部,详细3.(1)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
(2)太祖间或召见询问大臣们的好坏优劣,宋濂只是列举那些与自己交好的臣子回答。
4.符合题意,读书方面围绕“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做人方面围绕“正直”“坦诚待人”“与品德优秀的人交友”“背后不说人坏话”等要点回答即可。
5.嗜学、不畏艰辛、守信等
三
1.①引出说明对象:甲骨文;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不能。
“目前”一词表限制,说明了甲骨文只是到现在为止已知成系统的汉字的最早形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或:不能。
“目前”指到现在为止,说明甲骨文是到现在为止已知的成系统的汉字的最早形态,但不排除还有更早的成系统的汉字的可能性,删去后表述过于绝对。
“目前”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3.举例子。
举甲骨文中象形字和会意字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从甲骨文中可以
体会出古人造字时的立意和取象,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4.示例:①甲骨文体现了“六书”的造字理据,可以自由记录汉语;②甲骨文中的很多象形字和会意字保留着早期形态;③甲骨文词汇和内容丰富;④甲骨文是符号化的文字。
(甲骨文具有一定装饰性和美化倾向)(答出任意三点即可)1.要善用我们的语言宝库。
2.举例论证,举出“笑”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表达,具体生动地论证了“多样的表达折射出多重情感,反映着多彩生活”的观点。
3.不能删去。
“在一定程度上”,表限制,阻滞吐故纳新的文化积累的因素还有许多,语言贫乏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如果删去,表达就显得绝对化了,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严密性的特点。
4.B
5.示例:您好!美在我们的眼睛里,也在我们的语言里。
只要多阅读、多积累、多运用我们的语言宝库,您也可以把看到的、想到的用优美的语句表达出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我们要用丰富的表达去认清自我、认识生活,要在创新与守正的辩证中感悟过去、探索未来,从而让语言的河流奔腾不息,让交流与沟通能够心心相印。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