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防止及补救“四不像”文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如何防止及补救“四不像”文体
作者:袁曹阳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8年第10期
如今的考场作文,重在鼓励学生叙写自我生活、抒发自我情感、阐发个人独见,因而,在
写作要求上多有“不限文体”的字样,其本意,是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宜文题和个人擅长的文体
进行写作,自然真切地表达自己的生活实感。
但常有学生在写作时信马由缰,随心所欲,导致写出的记叙文不像记叙文、散文不像散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由于文体不伦不类,表达自然也就牵强附会了。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和补救“四不像”文体呢?下面以防止和补救“亦叙亦议”文体为例,
介绍一些注意事项和补救方法。
一、明确文体
“不限文体”意指适宜文题的任何一种文体都可以选择,但选择一种文体,必须要写纯该
文体,即写什么文体就要在文中体现相应文体的结构、格式等。
初中阶段,常见的写作文体有
记叙文、议论文、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小小说等。
为防止出现“亦叙亦议”的不规
范文体,学生在写作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吃透叙议两种文体的特点
常规的记叙文,不管是写人还是叙事,都必须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结合适当的
议论和抒情。
写作中,要写清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
和结果。
开篇可以抒情导入,结尾可结合议论点题。
主体部分的叙事,可以精选一两个典型的
场面、一些必要的细节,进行叙述和描写,文中的过渡要自然流畅,情节要前后呼应。
常规的议论文,主要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文章结构通常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构思全篇,以“总分总”式结构最为常见。
主体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常见的
有承接式、并列式、递进式、因果式等。
议论文主要通过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比
喻论证等方法来论证文章的论点,讲究以理服人。
(二)要区分叙议两种文体中的记叙
学生之所以会在写作中写成“亦叙亦议”的文章,主要是没有弄清记叙文中的记叙和议论
文中的记叙的不同。
记叙,作为一种写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在记叙文和议论文中都有运用,
但运用的目的和方式是不相同的。
记叙文中的记叙,主要是为了交代人物的经历、事情的经过。
记叙的要求有:完整的事件、生动的情节、具体的细节和丰富的情感,力图以事感人,以情动人。
议论文中的记叙,则是为
议论服务的,通常运用于举例论证中,不要求完整详细地叙述事件,只要求言简意赅地概括事情,或有侧重地选择一个角度转述事件,目的是为议论分析提供事实依据。
在优秀记叙文《变》中,一位同学描写山村巨变:“来到山脚下的小村庄,村民热情地为
我指路,这是一条村民自发捐款修的路。
走进山林,凉爽的清风扑面而来,悦耳的鸟叫声令人
心情舒畅,满眼的绿色扑入眼帘。
踏上几级台阶,俯视全村,一幢幢小洋楼错落有致。
……大
概是为近年来村里一天一个样的变化,为新农家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欢笑吧。
”这个片断从视觉、听觉角度进行描写,把“山村一瞥”表现得生动真切。
在议论文习作《人生需要自信》中,有这样的片断描写:“面对挫折,我们需要有自信。
因为,自信反过来就是‘信自’——相信自己,不论何时,不论何地都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天
文学家哥白尼面对根深蒂固的“地心说”,他相信自己,潜心研究,石破天惊地提出了“日心说”,用科学挑战了权威。
”这里,以议论为主,记叙只是用于列举哥白尼发现“日心说”的
例子,简洁概括,不作生动具体的描写。
可见,只有分清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文体特点,正确地运用记叙这种表达方式,才能避免写
成“亦叙亦议”的“四不像”文体。
二、补救文体偏差
如果在考场作文中,不慎出现了文体偏差,我们可使用以下这些措施补救。
(一)迅速过渡,扭转乾坤
如果一个适宜叙事的文题,开篇却开启了议论文模式,为防止整篇文章彻底陷入“亦叙亦议”文体的泥淖,我们要迅速巧妙地过渡,才能拨正文体。
那么,如何过渡呢?我们可以用抒
情议论式转入记叙,也可以直接进行记叙。
例如文题《感恩在我心中》,如此开头:“感恩,顾名思义,就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
感激。
面对别人的帮助与支持,我们应该有感恩之心。
”显然,《感恩在我心中》适宜写成记
叙文或叙事散文。
例文开篇从解释“感恩”的词义入手,已写出了议论文的味道,文体的错杂
已现端倪。
补救方法一:抒情议论式过渡。
如“正如,海,给了鱼儿一片蔚蓝的天空,鱼儿,给了海
一片生机;大地,给了树木成长的沃土,树,也反馈给大地一片阴凉。
感恩,让温暖常在我们
心中。
”由此转入记叙。
补救方法二:直接记叙式过渡。
如“在我的书桌前,挂着一枚小小的
书签,每天一坐在书桌前,看着书签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五色的光芒,我的心中就会涌起一
般暖暖的感恩之情”,以此开启记叙。
即时“切换”行文中的表达方式,就可以迅速拨正文体偏差,防止出现文体错杂的问题。
(二)因势利导,修正文体偏差
有的同学在写作时,前半部叙写了一件事,后半部却是一大段议论,造成记叙和议论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出现了文体不明的情况。
这时,我们要顺水推舟,修正文体。
例如文题为《回眸中,我发现》的一篇病文的前半部分是叙事(节选):“初二时,学校
有一场英语口语大赛,许多同学都踊跃报名参加。
我当时很犹豫,因为自己一向不习惯当众发言,可我心里却特别想试一试。
就在手要举起的那一刹那,它仿佛被什么东西压住,突然垂了
下来,我的心里一下子变得纠结起来,想着自己能行吗?万一出丑怎么办?高手那么多,自己
的水平肯定不行……”
后半部分为议论(节选):“有人曾说:‘没有太阳,我们还有星星;没有星星,我们还
有梦想。
’梦想一旦失去了,我们还拥有什么?无数次跌到,无数次站起来,如沙漠中的旅人,跌跌撞撞寻找自己的路。
爱迪生不经过上千次的试验,怎么可能发明电灯泡?海伦不经过反复
的心理磨炼,怎么可能感受到生活中的快乐美好?我在成长中懂得了,生活中有风也有雨,只
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每一次的站立都是生活中的彩虹……”
这样先叙后议的布局,已呈现出兼有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文体的特征,极易造成文体不明
的问题。
此时,要兼顾叙事和议论,从表达上分别照应,采用总结性结尾将文体回归到记叙文。
结尾可写道:“回眸中,我发现当初勇敢选择参赛的自己,走过了犹豫,超越了怯懦;回眸中,我明白没有坚持与付出,就永远无法赢得成长;回眸中,我发现我成长了!”结尾有机地串起
前文的记叙和议论,这样文章就表现出一种叙事是基础、议论是深化的递进模式,使文中的议
论不显突兀,打造了一种“先叙后议”的记叙文模式。
在写作中,只有心中有文体、笔下循文体,才能在“不限文体”的自由天地里,恰如刘勰
在《文心雕龙·定势》中所言:“因情立体,即体成势。
”用合适的文体,去承载丰富的感情
和深刻的旨趣。
(责任编辑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