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妃子是怎么侍寝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妃子是怎么侍寝的
侍寝关系到皇帝后代子嗣,这个问题是非常被古人看重的,所以侍寝的人员很多,包括已经封好的妃子、宫女等,特殊时候才会有官员进献的女子。
在古代,后宫太多,皇帝只好采取很多种方式决定侍寝的对象,常见的如清朝的翻绿头牌,唐朝的蝶幸等等。
决定好侍寝的妃嫔大多数都是被太监们背入皇帝侍寝的地方。
这里面有一个误区,比如电视剧上经常放的扒光抬到皇帝那儿、马车载、皇帝亲自去妃子的地方这几种,基本上都没有在正史上出现过,野史是有,但是不能当真。
尤其是所谓的抬进去是不可能的,都是太监背进去的。
整个过程应该是这样的,皇帝要睡觉了,然后先爬上龙床,把被子盖到脚踝处,然后太监在附近的妃子房把妃子脱干净,然后裹上大披风,把她背到寝宫,扯掉披风离开。
妃子看到躺在龙床上的皇帝,只能从龙床上有龙爪露出的这一个方向,也就是皇帝脚踝的方向钻进床上的被子里,然后与皇帝交合。
太监退出房间以后,要盯着时间,为了防止皇帝纵欲过度伤身,到了一定时间,太监总管就得高喊是时候了,如果皇帝不乐意,他还会隔一点时间在喊,最多不超过三次喊叫,皇帝就得停下,因为要止乎礼,尊重礼法,不得放纵。
皇帝完事以后,妃子只能面对着他,倒退着爬出被子,因为背对皇帝是一种极大的不尊重,尤其是光着脊梁背对皇帝。
这样倒退下去以后,妃子再被太监裹上披风背走。
所以皇帝一般是很少到妃嫔的屋里睡的,尤其是清朝特别讲究。
古代妃子侍寝的10大幸法
一、羊车望幸法
于是有个宫人便把竹枝插在门上,把盐水洒在地上,羊因为喜欢盐水
的味道,停下吃食,于是羊车就停在她的宫门口。
这个故事出自晋书卷三
十一,因为这个故事,后人把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或者宠爱,就称为羊车
望幸。
二、投钱赌寝法
投钱赌寝的发明者是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是出了名的风流皇帝,在开元、天宝年间,后宫美女多达四万,真不知怎样安排她们为他服务。
于是,玄宗想出了一个办法,每天将一群妃嫔集中在一起,让她们掷
金钱投骰子,投中者中最优胜者,当夜侍寝。
私下里宦官把骰子称为锉角
媒人。
三、蝶幸、萤幸法
唐玄宗不愧为一代风流皇帝,在选妃侍寝中又发明了蝶幸法、萤幸法、香幸法等。
春秋季节,玄宗令后宫妃嫔们在门前栽花,他追随着一只蝴蝶走,蝴蝶落在谁的门前,当晚便宿在该处,称此法为蝶幸。
到了夏天,又
使妃嫔们竞相扑捉流萤,以先得萤虫者受幸,称之为萤幸法。
向妃嫔发射
香囊,以中者得幸,即为香幸法等等。
四、风流箭中法
风流箭中法的发明者为唐敬宗李湛。
别看这位小皇帝15岁即位,18
岁就升天了,但得益于其先祖唐玄宗良好的风流基因的遗传,早早熟谙男
女之事。
敬宗他发明了一种风流箭,用竹皮做弓,纸做箭,纸中间密贮龙
麝末香。
后宫妃嫔们聚在一起,敬宗搭箭一射,中箭者浓香触体,了无痛楚,夜中侍寝。
当时宫中有俗语:风流箭中的――人人愿。
五、托梦自荐法
托梦自荐法的发明者是宋真宗妃子李宸妃。
李宸妃原本是侍候章献太
后的一个小宫女。
有一次,宋真宗偶尔经过时想要洗手,李宸妃赶紧抓住
这个机会,巴结地端起盥洗器具前去服待。
皇上见她肤色润美,就与她聊
了起来。
她趁机对宋真宗说,昨晚忽然梦见了一个羽衣之士,光着脚从天而降,对我说:给你生个儿子。
而此时的真宗正为没有儿子而犯愁,听了李宸妃
的话之后,挺高兴地说,我来成全你吧!李宸妃因此而得幸,果然于隔年
就生下了皇子。
六、姐妹引荐法
有时嫔妃之间也会相互引荐。
历史上利用姐妹引荐法得益的典型案例
要数宋高宗赵构的生母韦妃了。
话说赵构生母韦氏,18岁时以处女之身被选进了端王(即后来的徽宗)府,成为端王赵佶宠妃郑王妃(即后来的郑皇后)的一名侍女。
因长得高大
丰壮、肤色发黄而难以勾起赵佶同志的性趣。
不久她结识了一位同为服侍郑王妃的乔氏宫女,这位乔氏妹妹呢,生
得是身形优美、娇小玲珑、肌肤白嫩,不过在粉黛如云的后宫,当时同样
没有引起赵佶同志的注意。
她们两人情同手足,因耐不住寂寞而搞起了同
志恋,并约定:先贵无相忘。
后来,端王成了徽宗,乔美人终于得幸于微宗而成为贵妃,便向徽宗
推荐韦氏,但徽宗望着身边这位相貌平平却说不上丑陋的女子,着实表现
不出性致。
直到一年的中秋节,喝得酩酊大醉的徽宗,来到了乔贵妃住处
意欲再次临幸乔美人,乔贵妃趁机让韦氏蒙混上床,品尝了一生中第一次
而且也是她与徽宗唯一的一次男女之欢(有传闻在靖康之难后韦氏随徽宗
等北上被金人凌辱生子)。
可以这么说,没有乔妹妹的引荐,韦氏就不可能得到宋徽宗的临幸,
就不可能有康王赵构(即后来南宋皇帝宋高宗),也就可能没有南宋王朝的
延续(因为在靖康之难中,宋太宗名下后裔除了赵构成为漏网之鱼,其他
男性们全部当了俘虏被弄到遥远的东北改造去了!)。
七、皇帝误幸法
帝王的糊涂加上宠妃的任性,会闹出所谓误幸之事。
西汉时期,汉景
帝就干了一件类似的事情。
话说有一夜,汉景帝欲召幸程姬,偏巧程姬有
月事,不愿侍寝,就把自己的侍者唐儿打扮一番去见景帝。
景帝喝得酩酊
大醉,真假莫辩,以为唐儿就是程姬,一番恩受缠倦之后,便使唐儿怀孕了。
八、以词述怨法
程一宁是元顺帝时的七贵妃之一,是位在皇后之下的宠妃。
传说,她
是以哀怨宫词得幸的。
程一宁在得宠之前,怒愤颇多,时常在夜深人静之际,登楼倚栏,唱出词意哀怨的宫词,唱得音语咽塞,情极悲怆,闻者莫
不涕泪横流。
有一次,恰好被元顺帝听见,顺帝深受感动,对人说:闻之
使人不能不凄怆,深宫中有人愁恨如此,谁得而知,盖不遇者亦众也。
于是,就驾车去临幸程一宁去了。
九、铺宫焚香法
明代后宫,每日天渐黑时,嫔妃所住的宫门前,都挂起两只红纱笼灯。
皇帝临幸某宫,则该宫门上的灯卸下来,表示皇帝已选定寝宿的地方。
于
是,负责巡街的宦官,传令其它各宫均卸灯寝息。
失意的嫔妃们只得灭掉
希求宠幸的红纱笼,明晚再重新挂上。
明代皇帝第一次临幸嫔妃的住所,要铺宫,由宦官将房间装饰一新,
该承幸的妃子也要有相应的装饰。
皇帝临幸之所照例焚香,香气异常。
一次,崇祯皇帝来到一间便殿,觉得有团异香浸入心脾,心怦怦直跳,问近
侍这是什么东西回答是:圣驾临幸之所,例焚此香。
崇祯叹息道:这是皇父、皇兄所以活不长的原因啊!于是,禁用此香。
十、翻牌悬灯法
清代嫔妃侍寝与各代不同,不再是皇帝亲自登门。
每日晚膳时,决定
哪一个妃子当晚侍寝。
每个妃子都有一块绿头牌,牌面上是该妃子的姓名。
备晚膳时,敬事房太监将十余块或数十块绿头牌放在一个大银盘中,谓之
膳牌。
皇帝晚膳用完,太监举盘跪在皇帝面前。
如果皇帝没有兴致,则说
声去。
若有所属意,就拣出一块牌,扣过来,背面向上。
太监拿过此牌,
交给另一位太监,这位太监专门负责把将要求承幸的妃子用背扛到皇帝的
寝所来。
出于清代皇帝高度的戒备,防止妃子中出现刺客,妃子必须裸体
裹着被子到皇帝寝所。
清帝召幸妃嫔,照例在门前倒悬红灯,在行宫也是
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