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注重细节的例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注重细节的例子
【篇一:企业注重细节的例子】
从细节中寻找机会
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
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
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
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
他们只能永
远做别人分配给他们做的工作,甚至即便这样也不能把事情做好。
而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
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台
湾首富王永庆就是从细节中找到成功机会的人。
王永庆成功的例子说明细节是一种创造。
不要以为创造就非得轰轰
烈烈,惊天动地。
工作中的小改小革,细节调整同样是一种创造。
细致到点,从细节中找到创新的机会――这就是王永庆成功的秘密。
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
1932年,16岁的王永
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一家米店。
当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30家,竞争非常激烈。
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
巷子里承租一个很小的铺面。
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
不上知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
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
清清,门可罗雀。
当时,一些老字号的米店分别占据了周围大的市场,而王永庆的米
店因规模小、资金少,没法做大宗买卖;而专门搞零售呢?那些地
点好的老字号米店在经营批发的同时,也兼做零售,没有人愿意到
他这一地角偏僻的米店买货。
王永庆曾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但
效果不太好。
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王永庆感觉到要想米店在市场上立足,自己
就必须有一些别人没做到或做不到的优势才行。
仔细思考之后,王
永庆很快从提高米的质量和服务上找到了突破口。
20世纪30年代的台湾,农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很落后,稻谷收割后都是铺放在马路上晒干,然后脱粒,砂子、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里面。
用户在做米饭之前,都
要经过一道淘米的程序,用起来很多不便,但买卖双方对此都习以
为常,见怪不怪。
王永庆却从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找到了切入点。
他带领两个弟弟
一齐动手,不辞辛苦,不怕麻烦,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
砂石之类的杂物捡出来,然后再出售。
这样,王永庆米店卖的米质
量就要高一个档次,因而深受顾客好评,米店的生意也日渐红火起来。
我在《营销人的自我营销》中曾经说过:营销是卖的艺术,是满足
他人的策略,是提高性价比的智慧。
在这里,王永庆就是通过提高性价比实现了米的良好的营销。
在当
时的情况下,提高性价比很简单,就是将砂粒、石子捡出去,这是
非常琐细的工作,也是任何一个正常人都能做的事情,但正是这种
需要花功夫的琐碎的、细节性的工作,使王永庆实现了提高性价比
的目的。
在提高米质见到效果的同时,王永庆在服务上也更进一步。
当时,
用户都是自己前来买米,自己运送回家。
这对于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就是一个大大的不便了;而当
时年轻人整天忙于生计,且工作时间很长,不方便前来买米,买米
的任务只能由老年人来承担。
王永庆注意到这一细节,于是超出常规,主动送货上门。
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大受顾客欢迎。
当时还没有送货上门一说,增加这一服务项目等于是一项创举。
送货上门也有很多细节工作要做。
即使是在今天,送货上门充其量
是将货物送到客户家里并根据需要放到相应的位置,就算完事。
那么,王永庆是怎样做的呢?
每次给新顾客送米,王永庆就细心记下这户人家米缸的容量,并且
问明这家有多少人吃饭,有多少大人、多少小孩,每人饭量如何,
据此估计该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记在本子上。
到时候,不
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相应数量的米送到客户家里
王永庆给顾客送米,并非送到了事,还要帮人家将米倒进米缸里。
如果米缸里还有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将米缸擦干净,然后将新
米倒进去,将旧米放在上层,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过久而变质。
王永庆这一精细的服务令不少顾客深受感动,赢得了很多顾客。
不仅如此,在送米的过程中,王永庆还了解到,当地居民大多数家
庭都以打工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许多家庭还未到发薪日,就已经
囊中羞涩。
由于王永庆是主动送货上门的,要货到收款,有时碰上
顾客手头紧,一时拿不出钱的,会弄得大家很尴尬。
为解决这一问题,王永庆采取按时送米,不即时收钱,而是约定到发薪之日再上
门收钱的办法,解决了即时收款中可能会因对方手头紧而出现尴尬
的问题,极大地方便了顾客,深受顾客欢迎,使那些接受服务的客
户,都成了王永庆的忠实客户。
王永庆的米店,也随之生意兴隆,
蒸蒸日上。
王永庆正是把每次送米这件小事做得很细,使他找到了更好地为客
户服务的方式,使顾客成了他的忠实客户,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王永庆精细、务实的服务方法,使嘉义人都知道在米市马路尽头的
巷子里,有一个卖好米并送货上门的王永庆。
有了知名度后,王永
庆的生意很快红火起来。
这样,经过一年多的资金积累和客户积累,王永庆便自己办个碾米厂,在离最繁华热闹的街道不远的临街处租
了一处比原来大好几倍的房子,临街的一面用来做铺面,里间用作
碾米厂。
就这样,王永庆从小小的米店生意开始了他后来问鼎台湾
首富的事业。
事业发展壮大后,王永庆在管理企业时,同样注重每一个细节。
他
的部属深深为王永庆精通每一个细节所折服。
当然也有不少人批评
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劝他学一学美国的管理,抛开细节只管大
政策。
针对这一批评,王永庆回答说:我不仅做大的政策,而且更
注意点点滴滴的管理,比如操作人员的手艺、操作方法、机械的配
置等等。
道理很简单,因为它们都会影响生产力。
如果我们对这些
细枝末节进行研究,就会细分各操作动作,研究是否合理,是否能
够将两个人操作的工作量减为一个人,生产力会因此提高一倍,甚
至一个人兼顾两部机器,这样生产力就提高了四倍。
王永庆认为,正是这种对于细微之处的了解,才能真正提高管理的
水准,因此,他认为美国的管理太老了,他们只重视面和线,而
忽视了点。
他认为管理最大的问题还是在点上;各事物的基本问
题还是在点上,只要点做到真正完善,那么线和面也简单了。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临近黄河岸边有一片村庄,为了防止水患,农民们筑起了巍峨的长堤。
一天,有个老农偶尔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
老农心想:这些蚂蚁窝究竟会不会影响长堤的安全呢?他要回村去报告,路上
遇见了他的儿子。
老农的儿子听后不以为然地说:那么坚固的长堤,还害怕几只小小蚂蚁吗?随即拉着老农一起下田了。
当天晚上风雨
交加,黄河水暴涨。
咆哮的河水从蚂蚁窝始而渗透,继而喷射,终于冲决长堤,淹没了
沿岸的大片村庄和田野。
重视每一个细节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了一个旅行社。
早上出门时,一个旅行者带了伞,另一个旅行者带了一个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
晚上,回来的时候,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
跌得浑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
拿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
中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路上的时候,我因为没有
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拣平坦的地方走,所以就没有摔伤。
励志小故事:重视每一个细节。
拿拐杖的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有带雨伞,便拣躲雨的
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
当我走在泥泞路上的时候,我便用拐杖拄
着走,却不知什么常常跌倒。
第三个旅行者听后,笑:当大雨来临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
我小心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倒;你们的失误在于你们有
凭借的优势,认为有优势便少忧患。
弯
弯腰
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规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
让彼得把它捡起来。
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
就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从铁匠那儿换来三文钱,用这钱买了
十八颗樱桃。
出了城,二人继续前进,经过的全是茫茫的荒野。
耶
稣猜到彼得渴得够呛,就让藏于袖中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彼得
一见,赶紧捡起来吃。
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十八次腰。
于是耶稣笑着对他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
了地弯腰。
小事不干,将来就会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
分页:
【篇二:企业注重细节的例子】
细节决定成败的经典例子8个欢迎光临,这里是语录频道!位置:>>细节决定成败的经典例子8个发帖时间:2015-04-30 09:51 , 云无恙 | 8条回复,140895次阅读本文目录细节决定成败的经典例子:洗马
桶的少女
一个少女到东京帝国酒店做服务员,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
但她万万没有想到上司安排她洗厕所!上司对她工作质量的要求特
别高:必须把马桶抹洗得光洁如新!怎么办?是接受这个工作?还
是另谋职业?
一位先辈看到她的犹豫态度,不声不响地为她做了示范,当他把马桶洗得光洁如新时,他竟然从中舀了一碗水喝了下去!先辈对工作的态度,使她明白了什么是工作,什么是责任心,从此她漂亮地迈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并踏上了成功之路。
此后,野田圣子为了检验自己的自信,为了证实自己的工作质量,也为了强化自己的敬业心,她曾多次喝过自己擦洗过后的马桶里装的水。
1987年,野田圣子当选为歧阜县议会议员,是当时最年轻的县议员。
1998年7月担任第一次小渊惠三内阁的邮政大臣,是日本最年轻的阁员。
现任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内阁消费者担当大臣。
细节决定成败的经典例子:宗庆后——一个矿泉水瓶盖有几个齿?沙发2015-04-30 09:53 | 作者:经典1一个矿泉水瓶盖有几个齿?虽然我们经常喝矿泉水,但你不会在意,刚刚拧开的那瓶矿泉水,瓶盖上会有几个齿。
如果我拿这个问题考你,你一定会嗤之以鼻,因为这个问题太无厘头了。
一家电视台做了一期人物访谈,嘉宾是宗庆后。
知道宗庆后的人不多,但几乎没有人没有喝过他的产品——娃哈哈。
这个42岁才开始创业的杭州人,曾经做过15年的农场农民,栽过秧,晒过盐,采过茶,烧过砖,蹬着三轮车卖过冰棒……在短短20年时间里,他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将一个连他在内只有三名员工的校办企业,打造成了中国饮料业的巨无霸。
关于他的创业、关于娃哈哈团队、关于民族品牌铸造……在问了若干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后,主持人忽然从身后拿出了一瓶普通的娃哈哈矿泉水,考了宗庆后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这瓶娃哈哈矿泉水的瓶口,有几圈螺纹?”
四圈。
宗庆后想都没想,回答道。
主持人数了数,果然是四圈。
第二个问题,“矿泉水的瓶身,有几道螺纹?”
八道。
宗庆后还是不假思索地一口答出。
主持人数了数,只有六道啊。
宗庆后笑着告诉她,上面还有两道。
两个问题都没有难倒宗庆后,主持人不甘心。
她拧开矿泉水瓶,看着手中的瓶盖,沉吟了片刻,提了第三个问题,“你能告诉我们,这个瓶盖上有几个齿吗?”
观众都诧异地看着主持人,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很多人赶到电视录制现场,就是为了一睹传奇人物的风采,有的人还准备
了很多问题,向宗庆后现场讨教呢。
可是,主持人竟将宝贵的时间,拿来问这样一个无聊问题。
宗庆后微笑地看着主持人,说,“你观察得很仔细,问题很刁钻。
我
告诉你,一个普通的矿泉水瓶盖上,一般有18个齿。
”
主持人不相信地瞪大了眼睛,“这个你也知道?我来数数。
”主持人
数了一遍,真是18个。
又数了一遍,还是18个。
主持人站起来,
做最后的节目总结,“关于财富的神话,总是让人充满好奇。
一个拥
有170多亿元身家的企业家,管理着几十家公司和两万多人的团队,开发生产了几十个品种的饮料产品,每日需要决断处理的事务何其
繁杂?可是,他连他的矿泉水瓶盖上有几个齿,都了如指掌。
也许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他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
”
人们恍然大悟,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
如果将你正在从事的事业比喻成一瓶矿泉水的话,你知道你的瓶盖上,有多少个齿吗?宗庆后知道,你也应该知道,如果你也想成功
的话。
希望本文细节决定成败的经典例子8个能解决您的问题。
请记住我
们的网址:
细节决定成败的经典例子:张瑞敏——小事当作大事做板凳2015-
04-30 09:55 | 作者:经典2小事当作大事做
张瑞敏领导的海尔如今很叫响了,但当初的海尔经营管理可是一塌
糊涂啊,张瑞敏入主海尔后制定的第一条制度竟是“不许随地大小便”,可见海尔昔日情形。
1985年,海尔着手内部管理,为此编写了10万字的《质量保证手册》,制定了121项管理标准,49项工作标准,1008个技术标准。
张瑞敏着手整理企业内部,而且愿意花大力气、花大价钱,小事当
作大事做,这样一来,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细节决定成败的经典例子:马蹄钉的故事——英国国王理查三世#3
楼2015-04-30 09:56 | 作者:经典3“失了一颗铁钉,
丢了一只马蹄铁;
丢了一只马蹄铁,
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
损了一位国王;
损了一位国王,
输了一场战争;
输了一场战争,
亡了一个帝国。
”
这是个著名的英国民谣,其中提到的故事在历史上曾真实地发生过。
那是在1485年,英国国王理查三世要面临一场重要的战争,这场战
争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
在战斗开始之前,国王让马夫去备好自
己最喜爱的战马。
马夫立即找到铁匠,吩咐他快点给马掌钉上马蹄铁。
铁匠先钉了三个马掌,在钉第四个时发现还缺了一个钉子,马
掌当然不牢固。
马夫将这个情况报告给国王,眼看战斗即将开始,
国王根本就来不得及在意这第四个马蹄铁,就匆匆赶回战场了。
战场上,国王骑着马领着他的士兵冲锋陷阵,左突右奔,英勇杀敌。
突然间,一只马蹄铁脱落了,战马仰身跌翻在地,国王也被重重地
摔在了地上。
没等他再次抓住缰绳,那匹惊恐的畜牲就跳起来逃走了。
一见国王倒下,士兵们就自顾自地逃命去了,整支军队在一瞬
间土崩瓦解、一败涂地。
敌军趁机反击,并在战斗中俘虏了国王。
国王此时才意识到那颗钉子的重要性,在被俘那一刻痛苦地喊道:“钉子,马蹄钉,我的国家就倾覆在这颗马蹄钉上!”这场战役就是
波斯沃斯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理查三世失掉了整个英国。
修行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一念松懈,因果循环。
细节决定成败的经典例子:吕元膺——以小见大说诚信#4楼2015-
04-30 09:58 | 作者:经典4以小见大说诚信
据《玉泉子》一书记载,吕元膺任东都留守时,有位处士常陪他下棋。
有一次,两人正对局,突然来了公文,吕元膺只好离开棋盘到
公案前去批阅公文,那位棋友趁机偷偷挪动了一个棋子,最后胜了
吕元膺。
其实吕元膺已经看出他挪动棋子了,只是没有说破。
第二天,吕元膺就请那位棋友到别处去谋生。
别人都不知道辞退他的原因,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被辞退。
临走时,吕元膺还赠送了钱物。
吕元膺之所以要辞退这位棋友,是由于他从这位棋友挪动一个棋子、搞了一个奷诈的小动作中发现了他的不诚信。
诚信者,真诚守信之
谓也。
诚信,是人生的无形资产,是思想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
无信不立”,不诚信的人,不可能做好人,也难处世。
与没有诚信的
人交往,是十分危险可怕的。
挪动一个棋子,看起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似乎不值得认真。
但小事不小,小中可以见大。
诚信,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可贵的善良;而不诚信,却是一种恶德,世间的无数不幸和灾祸的根源,无不
是由恶德所滋生、引发的。
小与大,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细节决定成败的经典例子:福特面试的故事#5楼2015-04-30 10:00 | 作者:经典5福特面试的故事
一只蝴蝶在巴西煽动翅膀,有可能在美国的得克萨斯洲引起一场龙卷风。
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或许会改变人的一生,这绝不是夸大其辞,可以作为佐证的事例随手便能拈来,美国福特公司名扬天下,不仅使美国汽车产业在世界占居熬头,而且改变了整个美国的国民经济状况,谁又能想到该奇迹的创造者福特当初进入公司的“敲门砖”竟是“捡废纸”这个简单的动作?
那时侯福特刚从大学毕业,他到一家汽车公司应聘,一同应聘的几个人学历都比他高,在其他人面试时,福特感到没有希望了。
当他敲门走进董事长办公室时,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很自然地弯腰把他捡了起来,看了看,原来是一张废纸,就顺手把它扔进了垃圾篓。
董事长对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福特刚说了一句话:“我是来应聘的福特”。
董事长就发出了邀请:“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经被我们录用了。
”这个让福特感到惊异的决定,实际上源于他那个不经意的动作。
从此以后,福特开始了他的辉煌之路,直到把公司改名,让福特汽车闻名全世界。
平安保险公司的一个业务员也有与福特相似的惊喜。
他多次拜访一家公司的总经理,而最终能够签单的原因,仅仅是他在去总经理办公室的路上,随手捡起了地上的一张废纸并扔进了了垃圾桶。
总经理对他说:“我(透过窗户玻璃)观察了一个上午,看看哪个员工会把废纸捡起来,没有想到是你。
”而在这次见面总经理之前,他还被“晾”了3个多小时,并且有多家同行在竞争这个大客户。
事实上,被科学家用来形象说明混沌理论的“蝴蝶效应”,也存在于我们的人生历程中:一次大胆的尝试,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习惯性的动作,一种积极的态度和真诚的服务,都可以出发生命中意想不到的起点,它能带来的远远不止于一点点喜悦和表面上的报酬。
谁能捕捉到对生命有益的“蝴蝶”,谁就不会被社会抛弃。
细节决定成败的经典例子:阿基勃特——每桶四美元#6楼2015-04-30 10:01 | 作者:经典6每桶四美元
从前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小职员叫阿基勃特。
他在远行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的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
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
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美元”,而他的真名反倒没有叫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传公司
的声誉,我要见见他。
”于是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
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这是一件谁都
可以做到的事,可是只有阿基勃特一个人去做了,而且坚定不移,
乐此不疲。
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才华、能力在他之上,可
是最后,只有他成了董事长。
细节决定成败的经典例子:从小事做起的王永庆#7楼2015-04-30 10:03 | 作者:经典7提起台湾首富王永庆,几乎无人不晓。
他把台
湾塑胶集团推进到世界化工业的前50名。
而在创业初期,他做的还
只是卖米的小本生意。
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
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
来到嘉义开一家米店。
那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30家,竞争非
常激烈。
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
承租一个很小的铺面。
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不上知
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
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
门可罗雀。
刚开始,王永庆曾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一天下来,人不仅累得
够呛,效果也不太好。
谁会去买一个小商贩上门推销的米呢?可怎
样才能打开销路呢?王永庆决定从每一粒米上打开突破口。
那时候
的台湾,农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由于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落后,很多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米里。
人们在做饭之前,
都要淘好几次米,很不方便。
但大家都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王永庆却从这司空见惯中找到了切入点。
他和两个弟弟一齐动手,
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捡出来,然后再卖。
一时间,小镇上的主妇们都说,王永庆卖的米质量好,省去了
淘米的麻烦。
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米店的生意日渐红火起来。
王永庆并没有就此满足。
他还要在米上下大功夫。
那时候,顾客都
是上门买米,自己运送回家。
这对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些
上了年纪的人,就是一个大大的不便了。
而年轻人又无暇顾及家务,买米的顾客以老年人居多。
王永庆注意到这一细节,于是主动送米
上门。
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同样大受欢迎。
当时还没有“送货上门”一说,增加这一服务项目等于是一项创举。
王永庆送米,并非送到顾客家门口了事,还要将米倒进米缸里。
如
果米缸里还有陈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把米缸擦干净,再把新米
倒进去,然后将旧米放回上层,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过久而
变质。
王永庆这一精细的服务令顾客深受感动,赢得了很多的顾客。
如果给新顾客送米,王永庆就细心记下这户人家米缸的容量,并且
问明家里有多少人吃饭,几个大人、几个小孩,每人饭量如何,据
此估计该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记在本子上。
到时候,不等
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相应数量的米送到客户家里。
王永庆精细、务实的服务,使嘉义人都知道在米市马路尽头的巷子里,有一个卖好米并送货上门的王永庆。
有了知名度后,王永庆的
生意更加红火起来。
这样,经过一年多的资金积累和客户积累,王
永庆便自己办了个碾米厂,在最繁华热闹的临街处租了一处比原来
大好几倍的房子,临街做铺面,里间做碾米厂。
就这样,王永庆从小小的米店生意开始了他后来问鼎台湾首富的事业。
王永庆成功的例子说明,不要以为创造就非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
把一粒米这样细小的工作做好同样也是一种创造。
细节决定成败的经典例子8个的相关栏目网友推荐的经典语句最新发布的语录最新发布的帖子本文相关
搜索copyright 2006-2015
【篇三:企业注重细节的例子】
关于细节的事例范文一:细节经典事例
1、闻名世界的惠普创始人戴维.帕卡德曾感叹“小事成就大事,细节
成就完美”,可见对细节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
其实,生活的一切
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
若沙砾的细节,细节的竞争才是最终和最高的竞争层面。
2、我国前些年澳星发射失败也就是细节问题:在配电器上多了一块0.15毫米的铝物质,正是这一点点铝物质导致澳星爆炸。
所以,无
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
3、有一家叫“风火轮”小小的速递公司,它的投递员从城北赶到城东
已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为了保证非典时期客户的安全,他按公
司规定见客户时带上了口罩;他双手捧起快件递到客户手中,说声“让您久等了,请把快件收好”。
小小的“风火轮”公司以其守信和特
别的细节———口罩,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一时之间,闻名遐迩。
谁会想到关键时刻是细节让企业出类拔萃,也是细节让企业败给对手。
4、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二号线是我们自己设计的。
直到由中国设计的上海地铁二号线投入运营,我们才发现由德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