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综合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历史下册综合测试卷(一)
本试卷分第I卷(单项选择题)和第II卷(填空题、材料解析与探究题)两部分,共3大题,30小题。

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

第I卷(共24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2
2
1
2
2
2
3
2
4


1.“他使俄罗斯腾空而起”,这是诗人普希金歌颂的18世纪的一位俄国沙皇。

“他”是( ) A.伊凡四世B.彼得一世C.亚历山大一世D.亚历山大二世
2.下面漫画中“文明的火炬”是指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统治制度。

漫画形象地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
A.完全采用了西方资产阶级统治方式B.维护了贵族地主的利益
C.带有明显局限性和不彻底性的特点D.彻底摧毁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3.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在美国历史上,我比任何其他总统都更像总统,只是也许除了戴大帽子的林肯。

我承认,林肯很强硬。

让特朗普都自愧不如的林肯总统曾经( ) A.领导北美各州建立独立国家B.推行新政,波过“大萧条”
C.领导美国进行反法西斯斗争D.坚持斗争,反对国家分裂
4.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认为,内战后,美国形成了一种观念:美国不是由各成员州组成的,而是由一个不可改变地团结在一起的人民组成的民族国家。

材料意在说明美国内战( ) A.废除了奴隶制度B.解决了社会的根本矛盾
C.巩固了国家统一D.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5.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对俄、日两国的改革认识正确的是( ) A.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废除封建农奴制
B.俄国1861年改革是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D.俄国186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都摆脱了民族危机
6.19世纪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电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能源进入人类的生活。

电的发明( ) A.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
C.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D.促进火车的发明
7.英国诗人蒲柏写道:“大自然和自然定律都在黑暗中躲藏,上帝说,让牛顿问世!于上一切都有了光明。

”牛顿获得如此赞美,是因为他( )
A.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B.提示了物体质量和能量可以互相转换的规律C.发现了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D.论证了物质的运动和时间、空间的密切关系8.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场战役结束已经百年,被炸过的地表仍旧凹凸不平。

据统计,双方总共投射了至少2000万发炮弹,损失近百万人,因此这场战役有“绞肉机”“地狱”之称。

与上术材料相关的史实是( ) A.来克星顿的枪声B.攻占巴士底狱C.凡尔登战役D.诺曼底登陆
9.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一声炮响,发出了攻占冬宫的信号。

经过激烈战斗,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以上场景发生在哪次革命( ) A.宪章运动B.巴黎公社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
10.一位参加某国际会议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

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这里的“新秩序”是指( ) A.凡尔赛体系B.华盛顿体系C.美苏两极格局D.“一超多强”
11.1922年2月的华盛顿,美国国务卿休斯难掩得意之色:“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

”休斯所说的条约是( ) A.《凡尔赛条约》B.《四国条约》C.《九国公约》D.《五国公约》
1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武器装备全面更新。

苏制C-2坦克超过德“虎式”坦克的威力,火箭炮(“喀秋莎”)、强击机等新型武器都有极大地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农业集体化的实行D.苏联社会主义改革
13.右图是一幅苏联海报:列宁身旁左右农民和工人举着“全世界无产者联
合起来”的旗帜。

在他背后是一轮初升的太阳。

海报的主题可能是庆祝( )
A.五年计划开始实施B.苏维埃政权巩固
C.工业化的迅速发展D.农业集体化完成
14.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各国争相提高关税,世界贸易锐减
2/3。

这说明经济危机( )
A.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B.提高了国家竞争力
C.加速了资本主义灭亡D.阻碍了经济全球化
15.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先后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案》《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障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农业调整法》等70多个法案。

这些法案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A.美国经济缓慢复苏,工业和生产有所恢复B.社会矛盾得到缓和,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C.社会性质发生改变,美国进入“黄金时代” D.开创了利用国家政权干预经济生活的范例16.1941年,罗斯福宣布“美国决心在可能的范围之内,全力援助苏联”。

同年9月29日至10月1日,苏美英三国代表团在莫斯科签订了在短期内向苏联提供援助的议定书。

上述情况出现的背景是( ) A.苏德战争爆发B.太平洋战争爆发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D.雅尔塔会议召开
17.1949年9月和10月,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成立。

这标志着( ) A.冷战序幕揭开B.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C.冷战正式开始D.美苏全面冷战对峙格局形成
18.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的越来越大,有人说,“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

结合知识链接,对比两者,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知识链接: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该计划客观上对西欧的经济复苏起到了很大作用,实质是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A.参与国家的地位都平等,但设计的道路完全不同
B.都超越了社会制度差异,但参与国家的范围不同
C.都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但诞生的背景不同
D.都能促进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根本目的不同
19.有学者说:“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战争的可能性。

”这表明建立欧共体的目的是( ) A.对付苏联,防止威胁B.摆脱美国,防止战争
C.发展经济,避免战争D.提高地位,发展经济
20.据网络统计,中国加入WTO最初五年中,“民族”“国家”“主权”等出现约10 000次。

后来,这些情感浓厚的词汇很少使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却大量频繁使用。

上述词语使用频率对比变化说明了( ) A.加入WTO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方差距B.全球化日益加深人们对世界的理性认识C.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D.发展中国家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入21.签字仪式在退伍军人纪念堂举行……第一个签字的是中国代表团,接着签字的是苏联、英国、法国三个常任理事国。

仪式庄严而隆重,50个国家的153名全权代表的签字,花了整整8个小时。

“50个国家的代表齐聚一堂”是为了筹建( ) A.国际联盟B.联合国C.欧洲联盟D.世贸组织
22.世界人民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主要行动有( )
①成立联合国②推行冷战③建立WTO ④设立“世界环境日”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3.法里德·扎卡里亚的《后美国时代》一书认为:“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群雄竞起的时代。

”“群雄竞起”指的是( ) A.两极格局形成B.经济全球化趋势C.美国成为全球霸主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24.纪录片《辉煌中国——创新活力》中写道:“在中国,每三个手机用户,就有两个在使用移动支付,这里是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

”这反映了中国充分应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才出现的是( ) A.计算机网络技术B.电信技术C.生物工程技术D.内燃机技术
第Ⅱ卷(共26分)
二、填空题。

(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5.从1640年开始,英国经历了长达四+多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最终确立了的资产阶级统治;19世纪60年代,日本通过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6.美国历史上名帅辈出,领导北美人民建立美利坚合众国,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强大国家;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27.用改良蒸汽机开启了“蒸汽时代”的大门;的广泛应用把人类带进了“电气时代”。

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本大题3小题,28题6分,29题6分,30题8分,共20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6分)
材料一我周围的同学和家人都非常想要脱离欧元区,因为自从我们开始使用欧元,我国(意大利)的经济就越来越差,物价比之前上涨,连每天吃的比萨和咖啡豆都涨价了,但是还找不到工作,收入很低,五星运动党近期宣称,如果在大选中获胜,将对是否留在欧元区内进行公投,因为欧元是意大利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

材料二我们当然可以把欧洲一体化的起因归结于许多方面,但是,最根本的一点实际上非
常简单,欧洲从主权国家体系建立起来,长期不断地战争,打得许多国家都明白了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战争只能带来灾难,欧洲国家之间再不能发生战争了。

材料三当前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欧元区内部,以德、法等国为核心的地区与希腊、意大利等外围国家的分化日趋严重,2017年将是欧洲的“大选年”,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家将迎来大选,外界普遍担心特朗普式的当选会在欧洲重演,欧元区分裂势力更加抬头。

请回答;
(1)关于“欧元”对意大利经济的影响,材料一中的意大利人是怎样评价的?“欧元”是哪一
“经济体”所使用的货币?(2分)
(2)材料二认为“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欧洲人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在近现代史
上,欧洲国家之间发生了哪几次影响极其深远的重大战争?(2分)
(3)材料三表明欧元区出现了什么严重问题?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欧洲一体
化进程的认识。

(2分)
29.科技进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巩固与扩大,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6分)
材料一工业革命产生的强大推动力逐渐使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人和货物可以借助多种快捷便利的方式在世界各地之间流动,信息的传递也变得非常容易。

材料二日本明治政府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哪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材料三1971年,尼克松说:“西欧与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朋友,是的。

盟友,是的。

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

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使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动力。

(1分)
(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明治政府领导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非凡的改革方案”中,日本政府最
具有前瞻性和战略目光的措施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西欧与日本崛起的共同原因以及对世界政治格局的
影响。

(3分)
30.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扫清迷雾追根溯源;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抽丝剥茧正本清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材料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

电灯
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燃机取代蒸汽机,交通运输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

材料二这场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15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

这场战役历时10个月之久,人们称之为“绞肉机”“屠场”。

材料三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缓缓降落”,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东西方两大阵营严重对峙,世界呈现出“不战不和”的冷战局面。

材料五反法西斯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世界人民期待已久的“联合国”呼之欲出。

战后经济全球化浪潮奔涌而至,区域性和国际性经济组织应运而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交通运输飞速发展”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新”,请举例说明。

(1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场战役”的名称及其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

(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6国”,为了“从事共同的斗争”作出重要承诺的法律依据和影响。

(2分)
(4)椐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之间的冷战”在政治和军事上的表现。

(2分)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际性经济组织”的名称。

(1分)
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