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计算机科学培养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基本的人文社科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系统分析、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能从事计算机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基础,较好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以及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2.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领域的专业基础理论。
3.计算机软硬件设计、开发与应用方面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
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律法规,了解信息产业的当前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5.独立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跟踪新技术、应用新知识的能力。
6.具备中、外文表达、合作、组织、管理方面的综合能力。
7.具有较宽的工作适应性,不但能胜任计算机产业部门的软件开发、系统应用和信息服务等工作,而且也能适应政府部门、研究单位、金融、商业、通讯等多种行业的计算机应用开发和管理方面的工作。
课程结构
主干课程: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编译技术、数据库系统、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人机交互、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课内实习:和课程交叉进行的上机实习或实验。
2.课程设计:包括《FPGA》、《软件综合设计》、《硬件综合设计》、《网络工程综合实验》。
3.毕业设计:时间为12周。
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修满168个学分。
其中:通修课程53学分,学科平台课程34学分,学科方向课程24.5学分,通识课程12学分,选修课程22.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2学分。
课程体系
课程学习总学分要求为168学分。
从课程结构上可分为全校通修课程、学科平台课程、学科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集中实践教学实践环节与毕业设计。
学科
平台课强调本领域的理论基础与核心技术。
专业选修课程注重应用系统开发能力和工程能力培养。
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
1.全校通修课程(必修环节):共53个必修学分。
注:如果通修课程学分总数有调整,毕业总学分数做相应调整。
2.学科平台课程(必修环节):共10门,34个必修学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软件数学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
3.学科方向课程:公共部分4门课程(14学分)、各方向均需修3门课(计10.5学分),共
24.5学分。
4.专业选修课程:包括公共选修(20学分的课程)及方向选修(该方向一门)2.5学分课程。
5.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每个模块选修2学分,共计12学分。
6.课程实践(必修环节):10学分
7.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必修环节):计12学分。
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学时学分结构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各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