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设计论文
工业设计中的人类因素研究
![工业设计中的人类因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ea5184f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cc.png)
工业设计中的人类因素研究人类因素研究是工业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它涉及到了设计师与最终用户的关系,而这是任何一款产品成功的关键所在。
人类因素研究包含了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动作特征、认知和知觉等多个方面,设计师必须在这些方面充分考虑,才能够打造出用户最喜欢的和最适合的产品。
下面,本文将分享一些与工业设计中人类因素相关的研究成果。
人因模型人因模型是人因工程研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它是人类因素研究的基础,用于描绘人体在工作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动作和姿势。
人因模型包含了人的身高、体重、肢体长度等生理因素,也包含了诸如操作员的动作、操作位置、水平、高度等细节信息。
同时,人因模型含有多项研究特征,例如各种动作特征、操作能力、警觉度、人体工程学、审美特点等,所有这些信息都被用于指导工业设计。
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人体工程学设计是指在设计产品时充分考虑人体特征、需求,以及人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完美设计。
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不仅能够让产品更为美观和易于使用,同时还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耐用性和实用性。
在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中,设计师们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产品的体积形状、人的体型和身高、人的手的尺寸、听觉、视觉等因素。
用户体验设计用户体验设计是工业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它包含了许多关于消费者喜好和需求的研究。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让产品在用户使用时,能够给予他们温馨和愉悦的感觉。
用户体验设计是一个通用的概念,包括了多项细节、注意力和效率等方面。
在设计产品时,设计师应该从客户视角出发,用心倾听他们的反馈和意见,根据这些反馈和意见来优化产品的设计,全力打造出一款更符合客户使用需求的产品。
心理学因素心理学因素在工业设计中也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心理学因素包括了人的意识和认知能力,以及观察、记忆和警觉等行为。
在设计产品时,有很多细节要考虑,例如色彩搭配、信息输入、布局结构和视觉体验等,都会影响到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心理状态。
人因工程学论文
![人因工程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9f84e6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6.png)
人因工程学论文第一篇:人因工程学论文人因工程学论文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从最原始的完全依靠自然的生活(比如采集食物、狩猎以及逃避猛兽的追捕)到逐渐学会制作简单的工具,再到各种复杂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人类经历如此漫长的道路,才从原始社会发展到今天。
现在,我们已经能够使用各种技术生产大量的产品和设备,其中包括我们的祖先所不可能想象的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技术发展与人的因素是不可分割的,他们的关系就是人们开始研究人因的起因。
人们都有这样的经历,一些工具、装置、设备或机器的使用十分不方便,而只要稍加改动,用起来就会舒服的多。
这些只是非常简单的人因工程学的应用。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于自身认识的加深,人因工程学学也越来越深入与技术融合再一起,同时也越来越深入地溶入人们的生活之中,例如在各种日常用品,家用摄像机、浴盆,电视机的遥控器等都非常典型地应用到人因工程学。
下面将对人因工程学这门学科从总体进行认识并且较深入地理解几个比较重要的概念。
、人因工程学的定义目前国际上对人因工程学有几种不同的称呼。
美国称之为人因工程学(Human Factors),在欧洲工效学(Ergonomics)更为流行。
有些学者称之为人类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人机工程, 也有一些心理学家喜欢使用工程心理学(Engineering Psychology)的叫法。
在具体的定义上,也没有统一。
例如国际人机工程学会将人机工程学定义为: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里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和休息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将人机工程学定义为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结合,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达到在生产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的的学科。
人因工程学论文.pdf
![人因工程学论文.pdf](https://img.taocdn.com/s3/m/237ca28852d380eb62946db4.png)
人因工程学论文指导老师刘树林班级工双01姓名韦磊学好 00082019时间 2004.6利用人机工程学原理搞好电冰箱设计在21世纪,科学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认识的加深,人因工程和技术制造的融合越来越深,以广泛的应用的各种日常生产中。
下面我们对电冰箱人机界面设计有关内容进行了探讨。
阐述了加强使用性研究,了解人在感觉和认识方面的需求重要性。
1加强使用性研究,了解人对感觉和认识的需求人类工程学研究的目的是优化产品与用户间的界面。
这个界面包括软件和硬件两部分,软件指显示和电子控制部分,硬件指把手、按钮及其他结构件等。
成功的产品设计应力求达到人在操作产品过程中,决不让用户调整自己,不应使用户产生混乱,更不能对用户有害。
一个成功的产品设计必须进行人的使用性研究,了解人在感觉和认识方面的需求。
1.1感觉方面 要使产品满足用户的感觉需求,设计者必须搜集最终购买和使用该产品的大量用户信息。
必须分析产品最终定位特点,全面了解使用者的国别、年龄、性别、人种、身高等,以确保产品定位准确。
此外,还必须考虑冰箱内部零部件的强度、握力、组合运动范围及灵活性,保证满足用户对产品的功能要求。
1.2认识方面 产品设计必须考虑产品在感性和理性认识方面的要求。
感性反映的是人的五官感觉,例如触觉和听觉的控制反馈。
理性认识则是推理和处理信息后的产物,理性认识包括记忆、逻辑和学习功能。
切实理解产品最终用户要求,加强使用性研究,可使产品的功能更接近用户需求。
通过使用性研究,可对产品的使用性进行评价,排除不能给产品增加明显价值的功能特性,研究的数据可为设计改进提供明确的依据,有可能产生新产品的概念。
2以人为中心,搞好电冰箱人机界面设计电冰箱设计应考虑人的使用性要求。
人处在中心位置,使用者对电冰箱的拉手、电气按钮、旋钮、冰箱造型、零件功能等均有要求,下面对电冰箱设计中涉及到的内容进行探讨和研究,并参照国外产品研究发展方向。
本科论文汽车中的人因工程学
![本科论文汽车中的人因工程学](https://img.taocdn.com/s3/m/408574e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3.png)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消费意识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产品在设计时越来越注重用户体验和客户感受。
“满足客户需求”已经成为现代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
汽车作为常见的产品,不再是简单的的运输手段,而成为了反映人们的性格,身份,品味,思想的载体。
现在,对汽车的认识早已不再是有四个轮子的会运动的外壳。
人们越来越希望汽车的每一处设计都能够体现人文关怀。
方向盘是汽车组成中的重要部分。
方向盘的设计是汽车人性化设计的一个缩影。
方向盘的造型、尺寸以及功能键要符合人因工程学的设计;大小、色彩等要符合消费心理学和设计美学的原则;方向盘的个体设计又要和汽车的总体设计风格相呼应。
本文以汽车方向盘为研究对象,对方向盘的人因设计的概念、发展、方法以及实际设计进行了整理、分析并做了总结。
重点研究当前已有的汽车方向盘的人因设计的成果和问题,通过对现存的问题的分析,探讨进行汽车方向盘的优化人因设计的方案,提出方向盘人因设计的发展趋势。
综合人因工程的方法和其他设计原理,对汽车使用者的各种情况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研究并对方向盘的多个构造方面进行人因设计,找出更能适应使用者的设计。
关键词:方向盘,人因设计,人因工程,智能系统Abstract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progress,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 as well as consumer awareness and lifestyle changes, modern product design is increasingly focused on humane care and respect for the user. "To meet people's needs "is the basic starting point of the product design. The car is no longer a simple means of transport, the carrier made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people's character, identity, taste, thought. Now,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ar is no longer four wheels will be the movement of the shell. More and more user-friendly design gives the car more economic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s. There is growing hope that the car every design are the humane care.The steering whee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vehicle composition. The design of the steering wheel is a microcosm of the car user-friendly design. Steering wheel shape, size, and function keys to meet the engineering design; size, color, etc.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design psychology and design aesthetics; the steering wheel again and the car's overall design style echoes. These areas should be standing on the user's point of view to consider the design.On the steering wheel being the concept of the design,This article organize and analyze the steering wheel’s development, methods, and the actual design and do a summary. Focus on current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the existing car steering wheel design, solutions to existing problems, car steering wheel optimization of design, to identif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steering wheel, ergonomic design. Integrated engineering methods and design principles, the car users a variety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alysis of multiple tectonic aspects of the study and the steering wheel due to the design, find out more user-friendly design.Keywords: steering wheel, Ergonomic Design, human-factors engineering, intelligent system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第一章绪论.................................................... -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1.1.1研究背景........................................... - 1 -1.1.2研究的意义......................................... - 1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 2 -1.2.1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进展............................... - 2 -1.2.2 人因工程在汽车空间构造方面的研究进展............... - 2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2 - 第二章汽车的构造及方向盘的作用................................ - 4 -2.1汽车的构造及原理......................................... - 4 -2.2汽车的转向系统及原理..................................... - 4 -2.3方向盘在转向系统中的作用................................. - 5 - 第三章方向盘设计的比较分析.................................... - 6 -3.1方向盘的普通设计与人因设计的比较......................... - 6 -3.1.1方向盘的形状....................................... - 6 -3.1.2方向盘的造型....................................... - 6 -3.1.3方向盘的尺寸....................................... - 7 -3.1.4方向盘的色彩....................................... - 7 -3.1.5方向盘的材料....................................... - 8 -3.1.6方向盘的位置....................................... - 9 -3.1.7方向盘的功能键.................................... - 10 -3.2现有方向盘的普通设计与人因设计的比较.................... - 10 - 第四章基于人因工程学的汽车方向盘设计......................... - 12 -4.1方向盘的构成............................................ - 12 -4.2汽车方向盘的人因化设计.................................. - 12 -4.2.1方向盘的形状...................................... - 12 -4.2.2方向盘的造型...................................... - 13 -4.2.3方向盘的材料...................................... - 13 -4.2.4方向盘的尺寸...................................... - 13 -4.2.5方向盘的色彩...................................... - 14 -4.2.6方向盘的位置...................................... - 14 -4.2.7方向盘的功能键.................................... - 16 -4.3现代车载智能系统与方向盘的结合.......................... - 16 -4.3.1车载智能系统介绍.................................. - 16 -4.3.2车载智能系统与方向盘设计的结合.................... - 17 - 第五章结论和展望............................................. - 18 -5.1 结论................................................... - 18 -5.2 展望................................................... - 18 - 参考文献....................................................... - 20 -致谢........................................................... - 21 -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人类历史的发展已经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几千年,而在这厚重的历史中积淀着人类先祖们的辛劳和智慧,同时留给了后人无尽的知识和财富。
人因工程论文-精品
![人因工程论文-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932989f87375a417866f8ff1.png)
人因工程论文-精品2020-12-12【关键字】目录、建议、情况、条件、地方、问题、系统、有效、深入、现代、平衡、合理、健康、保持、发展、提出、发现、研究、特点、位置、关键、支撑、安全、理想、要素、基础、需要、环境、工程、能力、方式、作用、比重、结构、水平、速度、动员、分析、倾斜、把握、丰富、满足、管理、保证、指导、加快、提高、改进、减轻、落脚点、有效性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人因工程课程设计指导老师姓名学号完成日期2013年02月10日目录一、引言 (1)二、问题及改进 (1)2.1 鞍座设计不合理 (1)2.2 鞍座太高 (4)2.3 缺少腰靠 (6)2.4 车把握起来费力 (6)2.5 手柄握起来舒适度较差 (7)三、结语 (8)参考文献 (9)基于人因工程学的自行车设计改进摘要:自行车设计在以往只是从满足人的使用功能出发,而忽视了骑乘者是否感到舒适。
本文从人因工程学角度,运用人体测量学、身体运动学的理论,对自行车设计上长期存在的一些不符合人体工效学要求的缺陷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人因工程学设计鞍座腰靠一、引言人因工程学( Human Factors or Human Factor Engineering ) , 又称工效学(Ergonomics)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应用科学。
它综合应用生理学、心理学、医学、卫生学、人体测量学、劳动科学、系统工程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在对人、机器、技术和相关环境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并利用人的行为方式、工作能力、作业限制等特点,以提高生产(包括日常生活中人的活动)的效率、安全性、健康性、舒适性和有效性。
现代人因工程学的落脚点不仅在于工厂生产现场的布置与设计,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随处可见、随时接触的日常用品当中。
真正具有现代形式的自行车诞生于 1874 年。
如今自行车在很多国家只是作为运动健身的工具,但是从上世纪 20 年代自行车传入我国以来,由于经济、人口状况与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原因,自行车在一个很长时期内一直作为中国百姓的主要交通工具。
人因工程论文
![人因工程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b8661f5767f5acfa0c7cd49.png)
人因工程论文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人因工程课程报告专业班级: 信息1102 学号:姓名:指导老师: 孙林辉2013年5月7日人因工程学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
人—机—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操纵的机器以及他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也可以简称为人—机系统。
在上述系统中人是出于主体地位的决策者,也是操纵者或使用者;机是指人们所操纵或使用的一切物的总称,它可以是机器,也可以是设施、工具或用具等;环境是人、机所处的物质和社会环境。
人、机、环境在其构成的综合系统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完成特定的工作过程。
为了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人因工程学把人的工作优化问题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
其标志就是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高效、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和生活。
高效,就是在保证高质量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安全,是指减少或消除差错和事故;健康,是指设计和创造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舒适,是指作业者对工作有满意感或舒适感,它也关系到工作效率和安全,是对工作优化的更高要求。
能同时满足上述条件要求的工作,无疑是高度优化的工作。
但实际上同时实现这四方面要求是很困难的。
在实际工作中,因根据不同情况,在执行好有关人因工程学标准前提下允许有轻重之别。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价值日益受到尊重,安全、健康、舒适等因素在工作系统设计和评价中必将受到广泛重视。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通过本次课程报告,把所学人因工程学的理论用于实践,巩固和加深在《人因工程》课程中所学的作业空间设计、人-机系统设计和人机界面设计以及人因工程各项试验,使自己熟练掌握人因工程的基本分析方法,培养计算、设计、绘图、文献查阅、报告撰写等基本技能;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人因工程论文
![人因工程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c7655c2bb4cf7ec4afed049.png)
人因工程学——在学校寝室方面的应用摘要:随着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人的因素在产品设计与生产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人机和谐发展的问题也就越来越重要。
学生生活在学校里,寝室就是学生温暖的小窝。
寝室里的每一样东西我们不仅看了要顺心、满意而且要用的舒服、健康。
因此,设计科学、舒适的课桌椅,对减轻学生的疲劳强度,提高学习和教学效率是极其重要的。
关键词人因工程;桌椅设计;学习效率;人体数据1、床的设计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所以,床的设计要合理是很必要的。
一定的长和宽以及高度都要符合人的基本要求。
设计中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的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
休息好是学生学习的必要前提,而我们学校的寝室床是上下铺,往上爬的台阶太细了,人踩在上面不仅脚会痛,而且有时还会滑,这样就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危险性;还有床的尺寸设计不太好,上铺到房顶的距离太矮,大学生来自各个地方,身高差异很大,有的人个头高站在床上会坷脑袋。
这样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书架的设计学生离不开书,一个好的书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学校的书架是钉在墙上的,在钉的时候可能是忽略了尺寸大小的问题。
人躺在床上要占一定的空间,学校书架钉的太靠下了,就相当于占了床的一定空间,这样人地方就小了没处理好“人—机—环境”之间的的关系;还有人睡觉不可能会一动不动,往上稍微一动就会碰到书架上,又给学生的安全造成了危害。
应该把书架的高度在往上钉点,这样不仅有足够的睡觉空间,而且也避免坷着。
3、衣柜的设计为了节省空间,寝室里每人一个放东西的柜子。
可是它太深了,由于东西多,里面放满了东西,每次找东西时,还要爬到里面去找,因为胳臂的长度是有限的,柜子的深度比胳膊要长好多。
脑袋连同身子一起爬进去才能找到想要找的东西。
产品的设计就是要满足人的需要,设计者要考虑使用者的方便、安全问题。
人因工程伞具课程设计论文
![人因工程伞具课程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bb704ff4693daef5ef73d2f.png)
伞具的改进设计摘要:伞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日用品,有的用它来挡雨,有的用它来遮挡紫外线,尤其是现代的年轻女孩,爱美是她们的天性,于是为了保持美丽的肌肤,外出时,伞便成了她们必带的护肤工具之一。
不论是出于什么用途,目前各式各样的伞具的设计都没有达到人们的要求,本次设计就是针对伞具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设计,该设计运用人因工程等相关设计理论展开研究,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试图找到更能满足人们需求的高质量的伞具。
关键词:人因工程学、伞具、改进设计。
the improve and design of umbrellaAbstract:umbrella is a kind of indispensable daily necessities in our daily life , some use it to keep from rain, some use it to keep out ultraviolet ray, especially the modern young girls, beauty is their nature, so in order to keep the beautiful skin,when they go out, they will bring an umbrella which became one of the tools that protect skin from hurt. Whatever the purpose is, nowadays all kinds of umbrellas ‘design have not reached the requirement of people, the design is aim at the existing issues which should be designed and improved, it start it’s research rely on the ergonomics and other design theory, design theory developed, people oriented design concept, trying to find such umbrella that can meet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of high quality.Keywords:The ergonomics, umbrella with, design of improvement目录1.绪论 (3)1.1人因工程的概念 (3)1.2国内外人因工程学研究概况 (3)1.2.1国外人因工程学研究现状 (3)1.2.2国内人因工程学研究现状 (4)1.3伞具研究的内容、意义及方法 (4)1.3.1伞具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4)1.3.2伞具研究的方法 (5)2.人体的基本尺寸以及受力分析 (5)2.1人体尺寸 (5)2.2手臂和手掌受力分析 (6)2.2.1手臂的结构及受力分析 (6)2.2.2手掌的结构及受力分析 (7)3.伞具的改进设计 (7)3.1伞具现状分析 (7)3.2伞具存在的问题分析 (9)3.3伞具的改进设计 (10)3.3.1伞面半径的设计 (10)3.3.2伞面弯曲弧度 (11)3.3.3伞骨架的设计 (12)3.3.4伞柄的设计 (12)3.3.5伞面颜色的选择 (13)3.4 改进前后的比较与评价 (14)总结 (15)参考文献 (15)1.绪论1.1人因工程的概念人因工程学(Ergonomics或Human Engineering)又称工效学、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人体工学、人因学等,是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学科。
人因工程
![人因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c905a4aed1f34693daef3eea.png)
人因工程学论文-----[寝室环境分析]姓名:张波学号:0801030112摘要:针对寝室的现有条间进行分析,通过对寝室微气候条件,噪音环境、照明和颜色、空气环境等的分析,找出影响寝室同学舒适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改善方案。
关键词:人因工程、照明、噪音、空气、微气候若说学生生活是一曲大乐章的话,那么宿舍生活就像是一个个小音符了,大乐章的动听离不开小音符的优美,我们的宿舍生活“1”“2”“3”便是优美的一节。
寝室和家一样,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地方,主要用来休息的地方,也是我们学习的地方,寝室的环境是否舒适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做其他事的效率。
研究寝室,主要针对床、衣柜、鞋柜的摆放位置,以及寝室照明环境、色调等来进行。
首先来说明一下寝室的布局,寝室朝阳,从入门开始右侧卫生间,左侧通常用来晒衣服,也许不应该说是晒衣服,应该说是阴干,往里来便是两侧靠着墙壁放着连续的六张床床高约一米六,宽约一米八床下面是宽约两尺的衣柜,挨着衣柜的时一米高的书桌,桌上放置长宽高约为1m/1m/0.5m的书架,书桌其他部分用来防治日常杂物,桌下与衣柜相对的位置是鞋柜,鞋柜分两层。
最里面是窗台,一般无处放置的物品都放在其上。
有时显得杂乱无章。
首先要说的就是寝室的微气候条件和噪音影响。
微气候各要素中,温度对体温调节起主导作用,室内的气温主要取决于太阳辐射和大气温度,同时也受生活环境中各种热源影响。
大气温度可直接影响室内温度,在室内自然通风良好情况下,室内温度可略高于室外气温。
从寝室的布置上来说明,床、鞋柜、衣柜是一体的,也是最占空间的,它们的放着相对位置不需改变,但我们知道衣服阴干对身体不好,尤其是内衣在无太阳的地方下干会滋生很多细菌,而且晾衣是会增加寝室内的湿度,从人因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室内湿度过高,不仅影响人的舒适感,还有利于室内环境中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加剧室内微生物的污染,这些微生物可导致呼吸系统或消化系统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论文(优秀范文五篇)
![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论文(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dc2a1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0.png)
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论文(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论文一、“以人为本”设计思想来源我国最早提出“以人为本”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名相管仲对齐桓公陈述霸王之业的言论。
文中记载“失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固,本乱则国危。
”意为霸王事业之所以能有稳固的开端,是以人民为根本的,人民为根本国家才能巩固,否则国家势必会危亡。
公元前(490-421)中世纪欧洲发起的文艺复兴运动,主张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先后出现了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及人本主义思潮。
人们主张个性解放、肯定人权。
随着文艺复兴运动达到鼎盛时期,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
二、“以人为本”设计理念设计是伴随着人类生活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
以认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为了满足人们某种需要而对设计对象做的有目的的创造活动。
(一)设计与文化的和谐我国历史悠久,每个地域、每个民族都有它独特的文化背景,如果脱离这种背景去设计,设计就会在精神上被孤立。
设计与文化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从实践来看,设计应当适应文化,因为脱离了文化的设计产物是无法被人们所接受的;而文化又是设计的产物,纵观设计的历史不难发现,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如“包豪斯”院校提出的“由繁至简”影响着建筑设计、工业设计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等,我们的生活也因为这些设计变得简化和有趣。
(二)设计与宗教的共生现代设计源于欧洲,同时也源于欧洲的艺术和工业大生产的糅合。
世界很多高端的艺术都源于宗教,如文艺复兴使其的教堂壁画及中国敦煌的壁画等。
最高尚的艺术源于信仰和自我的人性释放,因此设计为了满足大众审美需求必然进入以人为本的高度。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印度,主要流行在亚洲地区。
藏传佛教经过了在中国若干年吸收、融合、发展和变化,如今已经发展为极具中国特色一种藏传佛教的装饰艺术。
藏传佛教通过许多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无论是与佛教教义相关,或是有只为纯粹装饰目佛教装饰纹样,都使得设计作品成为村求代表本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风格的突破口,都为现代平面设计增加了新设计元素。
火车座椅的人因工程学设计
![火车座椅的人因工程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ef554184a7302768e99391d.png)
火车座椅的人因工程学设计本论文论述关于新一代火车座椅的改进设计,其改革的根源是针对当前火车客运的拥挤现状,并根据人机工程学的人类解剖学特点和原理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为火车车厢量身定做大容量、高舒适度的双层座椅。
长期以来,火车的座椅为缓解中国铁路客运的拥挤压力没有得到合理的设计;火车硬座的座椅靠背都是垂直的,很容易使长途旅行的乘客处于疲劳状态。
从设计理念来讲,座椅的靠背采用人机工程学的座椅设计原理,把现有的座椅垂直的靠背设计为40~50度的倾斜靠背,这样设计的座椅能让人体所有部位得到放松,不会因长途旅行而导致疲劳,座椅的设计理念部分是采纳了卧铺的设计原理;这样节省了火车的垂直方向的空间,这种倾斜靠背的座椅每一层所占用的空间是1.2米,进而使火车的垂直空间能布置上下两层座椅;从布局的角度来讲,这样充分的利用了火车的上层空间,提高了每节车厢的载客数量;鉴于中国人口持续增多,对于客运列车座位需求量持续上升,在当前列车座椅的不合理设计以及列车客运拥挤的现状下,双层式座椅也必将伴随着未来的经济发展得到普及。
人机工程学坐姿的分析与研究为了合理的对座椅进行设计,当人体以正常姿势入座时,如当前的火车的硬座,人体脊骨生理结构骨腰椎部分承受的负荷最大,此时的腰曲易出现前倾变形,使脊柱处于非正常生理弯曲状态。
一旦脊椎偏离自然状态,肌腱组织会受到拉力或压力的作用,长时间会引起腰酸等不舒服的感觉。
因此,旅客长时间处于坐姿状态,腰部首先感到疲劳。
人处于不同的坐姿时,脊柱形态不同;只有合理的座椅结构和尺寸设计使脊柱形态接近于自然状态,如躺在较小角度的倾斜座椅靠背上才会减少腰椎的负荷及腰背部肌肉的负荷,防止疲劳发生。
座椅设计要点和座椅整体设计座椅设计的出发点在于通过分析人体脊椎的受力与火车空间布局,以设计倾斜座椅靠背的方式缓解脊椎受到的压力,来提高座椅的舒适度和充分利用火车空间,达到极大地增加乘客数量的目的;最终设计的座椅要解决长途旅行的旅客因久坐座椅而感到疲劳的问题,所以要求把座椅的合理设计和座椅的布局进行优化。
人为设计与顺其自然作文
![人为设计与顺其自然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b2dd157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1d.png)
人为设计与顺其自然作文
哎呀,说起人为设计和顺其自然,这可是两个挺有意思的话题。
你知道吗,有时候咱们觉得一切都得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好像只有
精心设计才能成功。
但说实话,有时候事情偏偏不按咱们的预想发展,顺其自然反而效果更好。
就说我那朋友小李吧,他非得把自己家的花园设计成欧式风格,买了好多那种昂贵的花草,还特地请了个园艺师来设计。
结果你猜
怎么着?那些花草不适应本地气候,没几个月就枯萎了。
后来呢,
他懒得再折腾,就任凭花园自然生长,没想到反倒长得郁郁葱葱,
引来了一群小鸟和蝴蝶。
还有啊,咱们工作上也经常这样。
有些人总是想方设法地制定
计划,想要把每个细节都掌控在手里。
可现实往往是,计划赶不上
变化。
有时候,咱们就得学会放手,让事情自然发展。
说不定,这
样反而能发现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呢。
再来说说感情吧。
有些人在谈恋爱的时候,总是想要按照自己
的方式去经营,想要掌控对方的一举一动。
可是啊,感情这东西,
哪是能轻易掌控的呢?有时候,咱们就得顺其自然,给彼此足够的
空间和自由。
这样,感情才能更加自然、健康地发展。
所以啊,人为设计和顺其自然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有时候,咱们得设计好方向和目标,但也要学会放手,让事情自然
发展。
这样,咱们才能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乐趣和可能性。
人因工程在机器人工程中的设计研究
![人因工程在机器人工程中的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03e12d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3.png)
人因工程在机器人工程中的设计研究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机器人已经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
从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装配线,到医疗领域的手术机器人,再到家庭服务中的智能机器人,它们的身影无处不在。
然而,要使机器人真正有效地为人类服务,发挥其最大的潜力,就必须将人因工程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到机器人的设计中。
人因工程,简单来说,就是研究如何使机器、环境适应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而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在机器人工程中,这意味着要充分考虑人类使用者的需求、能力和限制,以设计出更易用、更安全、更高效的机器人系统。
首先,从人机交互的角度来看,一个好的机器人设计应当能够让用户轻松理解和操作。
这就需要关注界面的设计,包括显示屏的布局、操作按钮的位置和标识、以及反馈信息的呈现方式等。
比如,在工业机器人的控制面板上,如果按钮的排列混乱、标识不清,工人在操作时就容易出错,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相反,如果界面设计简洁明了,操作流程直观易懂,工人就能快速上手,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机器人的动作和反应速度也需要与人的感知和反应能力相匹配。
如果机器人的动作过于迅速或难以预测,可能会让使用者感到紧张和不安。
例如,在服务机器人与人共同工作的场景中,如果机器人在移动时没有提前发出明显的信号,可能会撞到人,造成伤害。
因此,设计时应确保机器人的动作速度适中,并且能够及时对人的动作和指令做出准确的响应。
再者,考虑到人类的身体尺寸和力量差异,机器人的外形和操作方式也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调节性。
比如,在医疗康复机器人的设计中,为了适应不同患者的身高、体重和肢体活动范围,机器人的支撑部件和关节应该可以进行个性化的调整,以提供舒适和有效的康复训练。
在认知层面上,机器人的决策和行为逻辑也应当符合人类的思维习惯。
这就要求设计师深入了解人类在特定情境下的判断和决策过程,并将其融入到机器人的程序中。
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当面临复杂的交通状况时,机器人的决策应该与人类驾驶员的预期相近,否则可能会让乘客感到不安和不信任。
机械设计中的人因工程研究
![机械设计中的人因工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a6ae53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c.png)
机械设计中的人因工程研究在现代机械设计领域,人因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人因工程旨在研究人与机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优化设计,使机械产品更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并提升用户体验。
机械设计中的人因工程首先关注的是人的生理特征。
人的身体尺寸、力量、耐力等因素都会影响对机械的操作。
例如,在设计操作手柄时,其形状和尺寸应适合人手的抓握,避免造成手部疲劳或损伤。
座椅的设计要考虑人体的脊柱曲线,提供良好的支撑,以减少长时间坐姿带来的腰部不适。
同样,脚踏板的位置和力度要求也需要根据人的腿部力量和活动范围进行合理设定。
人的感知能力也是机械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方式在人与机械的交互中起着关键作用。
显示屏的亮度、对比度和字体大小应便于清晰阅读,避免造成视觉疲劳和误读。
警示声音的频率和音量要能够引起操作人员的注意,同时又不会过于刺耳导致烦躁。
操作界面的触感反馈要明确,让操作人员能够准确感知操作的结果。
心理因素在机械设计中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人的注意力、反应时间、工作记忆等心理特性会影响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复杂的操作流程容易导致注意力分散和操作失误,因此机械的操作应尽量简洁直观。
长时间重复单调的工作可能会引起心理疲劳和厌倦,所以在设计中要考虑如何增加工作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此外,操作人员在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心理应激反应也需要纳入设计考虑,确保紧急制动等安全装置易于操作且醒目。
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是机械设计中人因工程的重要体现。
一个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能够使操作人员更轻松、高效地完成任务。
界面的布局应遵循逻辑和习惯,重要的信息和操作按钮要突出显示。
操作指令的表达应清晰简洁,避免产生歧义。
同时,要为操作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反馈信息,让他们了解操作的结果和机械的运行状态。
在工作环境方面,人因工程要求机械设计考虑照明、温度、湿度、噪音等因素。
充足而均匀的照明有助于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阴影和眩光对视觉造成干扰。
人为设计与顺其自然作文
![人为设计与顺其自然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7cf5f91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7.png)
人为设计与顺其自然作文
哎,你知道吗?这宇宙里的星星啊,好像都在按什么神秘规律排着呢。
可那规律可不是人定的,是自然法则自己弄出来的。
咱们人类啊,就是宇宙里的小小尘埃,总觉得自己能设计改造世界,其实啊,也就只能改改表面,里头的事儿咱可摸不透。
你看看这城市里的大楼,一个比一个高,跟钢筋森林似的。
这都是咱们人类智慧的结晶,设计师们费了好大劲才弄出来的。
但话说回来,这些大楼后面可都是对自然的破坏啊。
河流被截断,山林被砍光,大自然都被咱们搞得乱七八糟了。
但你再看看乡下的田野,稻谷随风摇啊摇的,多美呀!那里头可没城市的吵闹,就是一片宁静和和谐。
农民们就是跟着四季来种地,收成也都不错。
他们可不需要啥设计图、测量工具,就是尊重自然,和大自然好好相处。
说到历史,那些伟大的文明啊,都是尊重自然开始的。
就像古埃及人,他们就在尼罗河边建了个超级棒的文明。
机械设计中的人因工程与设计优化研究
![机械设计中的人因工程与设计优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25fad2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6.png)
机械设计中的人因工程与设计优化研究在现代机械设计领域,人因工程与设计优化已成为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
它们不仅影响着机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更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操作体验、工作效率以及安全健康。
人因工程,简单来说,就是研究人与机器、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在机械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可以极大地提高产品的可用性和用户满意度。
例如,在设计操作界面时,按钮的大小、形状、颜色和布局都需要根据人的视觉和触觉特点来进行规划。
如果按钮过小或间距不合理,操作人员可能会出现误操作;颜色对比度不够,可能导致信息识别困难。
再比如,在设计座椅时,要考虑人体的脊柱曲线和压力分布,以提供舒适的支撑,减少长期使用造成的疲劳和损伤。
设计优化则是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寻求最佳的设计方案。
这包括提高机械的性能、降低成本、减少能耗、延长使用寿命等多个方面。
而将人因工程纳入设计优化的范畴,意味着要在优化过程中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和能力。
以汽车驾驶舱的设计为例,设计师不仅要关注汽车的动力性能、安全性能等机械方面的因素,还要从人因工程的角度出发,考虑驾驶员的视野范围、操作便捷性和舒适性。
方向盘的位置和角度应适应不同身高和体型的驾驶员,仪表盘的信息显示要清晰易懂,座椅要能够提供良好的腰部支撑和调节功能。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优化,可以大大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在工业机械的设计中,人因工程和设计优化的结合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对于一台数控机床,操作人员需要长时间站立在设备前进行操作。
如果机床的高度设计不合理,操作人员可能会弯腰或踮脚,长时间工作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和肌肉骨骼疾病。
因此,在设计时需要根据人体工程学的原理,确定合适的机床高度和操作平台高度,同时还要考虑操作手柄和控制面板的位置和操作方式,以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机械的噪声和振动也是影响操作人员工作环境和健康的重要因素。
通过优化机械的结构和传动系统,减少噪声和振动的产生,可以降低对操作人员听力和身体的损害。
船舶设计中的人因工程研究
![船舶设计中的人因工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e224d1d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6.png)
船舶设计中的人因工程研究在船舶设计领域,人因工程的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它旨在将人的因素充分纳入设计考量,以实现船舶的高效、安全与舒适运行。
人因工程关注的核心是人与船舶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
一艘船舶不仅仅是一堆钢铁和机械的组合,更是船员工作、生活的场所,以及承载乘客的空间。
在设计过程中,如果忽视了人的因素,可能会导致一系列问题。
首先,从船员的角度来看,船舶的操作环境对其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有着直接影响。
船舶驾驶台的布局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如果控制台的仪器仪表布置不合理,船员在操作时就需要频繁转头、移动身体,这不仅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还容易导致疲劳和错误。
比如,重要的仪表应该放置在视线容易到达的位置,操作按钮的大小和形状应便于操作,且操作力度要适中,以减少船员的体力消耗。
再看船舶的通道和楼梯设计。
如果通道狭窄、楼梯陡峭,船员在紧急情况下的疏散就会受到阻碍,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而且,长时间在不舒适的通道中行走,也会增加船员的工作负担。
对于乘客来说,船舶内部的居住环境和公共空间的设计同样重要。
舱室的布局、床铺的舒适度、照明和通风条件等,都会影响乘客的旅行体验。
如果舱室空间狭小、通风不良,乘客很容易感到压抑和不适,这对于长途旅行来说是极大的困扰。
在船舶的人机交互方面,信息化系统的设计也需要符合人因工程原理。
操作界面应该简洁明了,信息显示易于理解,指令输入方便快捷。
否则,船员在面对复杂的信息和操作流程时,可能会出现误判或操作失误。
此外,船舶的噪音和振动控制也是人因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
长期处于高噪音和强烈振动的环境中,会对人的听力和身体造成损害,影响船员的工作状态和身体健康。
因此,在船舶设计中,需要采取有效的降噪和减振措施,例如优化船舶的结构设计、选用合适的隔音和减振材料等。
从安全角度看,人因工程有助于预防事故的发生。
合理的工作流程设计、清晰的标识和警示系统,能够帮助船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同时,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防护设备,如救生衣、安全带等,能够更好地保障人员的安全。
人因设计
![人因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2835d2ebcd126fff7050b1d.png)
床上用电脑桌的人因研究摘要电脑桌在我们大学中的群体中经常被使用,而现在市场上出售的电脑桌结构极其简单,用久了就会感觉不舒服,本文就现在的电脑桌进行改进设计,使其更加符合人因工程的原理。
关键词电脑桌舒适度人因一、前言学习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课程之后,更加发现我们自身的生活空间——寝室,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
比如我们作为学生,深知当今一种习惯——就是很多学生喜欢在床上看书、做作业或玩笔记本电脑。
最主要的还是玩电脑,虽然现在市场上的电脑桌琳琅满目,但功能和样式比较单一。
并且在床上使用电脑时间长了会不舒服,导致用眼疲劳,手臂僵化等。
所以我结合本学期学习的人因工程和网络查询的知识对电脑桌做一些简单的改进,使电脑桌使用起来更加舒适,方便。
所以作为一张好的电脑桌,必须从符合人体的生理、心理出发,以提高人们在电脑作业时保持舒适度与工作效率。
为了更好的改进及设计符合学生需要的床上电脑桌,首先必须对市面上现有床上电脑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在进行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以设计出符合人体生理、心理的床上电脑桌。
二、电脑桌的现状2.1上图所示的电脑桌就是现在市场上最常用的电脑桌。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右边所示的电脑桌,其构造非常简单。
2.2 存在的问题面对目前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床上电脑桌,看其样式,颜色。
让人眼花缭乱,但我们仔细分析之后,发现从人机角度出发的产品寥寥无几。
人们做出的只是一张小的桌子,可以放在床上而已,并没有考虑其人性化,舒适度,设计尺寸更是仅凭主观想法,没有实地考察,每个区域人均相关尺寸都不尽相同。
下面就其综合市场床上电脑桌设计不足做以总结:1、操作鼠标时,由于桌面过小导致胳膊悬空,手腕搭在桌沿上,使用时间久了,就会导致胳膊疲劳,手挽手背出肌肉紧张疲劳等问题。
2、电脑桌桌面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倾斜,对于某些刚刚学会电脑的使用者来说,对键盘还不太熟悉,只能坐直腰使用电脑,这样脊椎处压力增大,腰部疲劳,同时胳膊手腕时间长了也会酸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電子故事書之使用者特性:兒童注重圖畫書所引發的主觀感受,而且用感 覺多 過思考的觀點相符。設計電子故事書時應以兒童為中心,考慮不同兒童的特 性 及偏好,才能製作出合適的電子故事書。
多媒體設計特性
動畫
故事中的物件在動畫的驅動下變得活靈活現,讓兒童沉浸在趣味的文本 中。但大 量或與故事內 容不相關的動畫可能使兒童忽略了對故事內容的敘述,而降低了閱 讀理解能力。
摘要
本研究使用文獻分析法及內容分析法,從人因設計的觀點來探究現今兒童對於 電子故事書 之喜好設計。
研究目的有三:
(1)瞭解電子故事書受兒童喜好之特色; (2)提出 兒童電子故事書之設計準則; (3)根據研究結果,提供未來兒童電子故事書設計 之參考。研究結果顯示,「多
媒體設計」及「人機互動的介面設計」是電子故事 書優於傳統童書的最大特色;
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電子故事書受兒童喜好之特色 由於電子故事書具有多媒體設計及互動性 設計之特色,結合文字、聲音、圖 片、動畫、影片及超連結等多種媒材,並具 有互動功能,提供使用者與系統的溝 通對話之設計特色。因此更能增加趣味性、 引起兒童閱讀動機及注意,並增加學 習理解程度,達到傳統紙本讀物缺乏的功 能及優點。
(二)兒童電子故事書之設計準則 1.
以使用者為中心,分析使用者的特性及 藉由多媒體設計來增
喜好,依據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設 計適性化的故事。 2.
加故事的影音聲光效果。 3.
運用人機互動的介面設計來加強身歷其境的效果。
結論與啟示
電子故事書在電腦網路全球化的背景因素下,對傳統童書引發了許多顛覆性 的 挑戰,已漸成為現今兒童閱讀讀物的新方式;然而電子故事書畢竟只是進一步 利用多種媒體(聲音、影像、動畫等)來幫助我們吸收知識,拓展書籍的呈現 方 式,增加人類獲取資訊的管道,它的興起不是要取代傳統讀物,而是提供兒 童另 一種閱讀方式。面對未來的資訊科技產品設計,必須是理性科技結合人性 設計的 人因設計,才能創造科技的價值與意義。
準此,設計兒童電子故事書時應「以使用者中心」 並發展此二特色,創作受兒童 喜好之電子化兒童讀物。
研究對象及範圍
以具有基本電腦使用經驗及操作能力的國小兒童為主。 以電子故事書以具有互動性功能為主,因此研究範圍是以全球資訊網 (WWW) 及 CD title二種傳播媒介為主的電子故事書。
研究變項的選擇
座椅的人因工程分析
人因工程特論期末報告 指導教師: 莊羽柔 D3D09張雨萌
Content
摘要 研究對象及範圍
p.3 p.4
研究變項的選擇
文献探讨 多媒體設計特性 人機互動的介面設計特性
p.5
p.6 p.7 p.8 p.9 p.10 p.18 p.19
產品需要考慮的潛在問題
以使用者為中心之兒童電子故事書應用範例 研究結果與討論 結論與啟示
產品需要考慮的潛在問題
1.兒童的認知問題 在設計電子書時應注意學習者年齡不同的「個別差異」, 幫 助學習者建立自己的認知結構。
2.初學者迷失問題 ,電子書的環境應能讓學習者易於找出自己的學習策略及認 知基模,以避免迷失問題
「以使用者為中心」之兒童電子故事書應用範 例
「快樂的女孩」是一個完全以使用者(兒童)為中心的互動 式多媒體作品故事 由一位波士尼亞的國小四年級學生 Maja Gubic 講述故事內 容並繪製草圖而成。 經由成人與兒童作者多次溝通討論後 ,完全以兒童的想法為 主,再使 用 Authorware 軟體,結合多媒體功能及人機互動的介面設計,製作出 此以兒童 為中心、以兒童為作者的互動式多媒體電子故事書。
圖片
圖、文之間具有平衡互補的效果,「圖沒講的 由文來表示,文沒說的用圖來呈 現」,彼此搭配互補,平衡節奏。但電子童書裏過多的圖片,會造成干擾或忽略, 降低兒童對故事發展順序的理 解。幼兒在以語言反應所接收到的視覺影像時,解 碼 (decode)上有困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聲音
電子童書 中故事情緒的感染力,可將人物的心理狀態、情緒的表達和劇情的氣氛 深刻的傳 達給讀者。
考慮不同兒童的特性及偏好,除了題材要配合各年齡兒童的認知程度外,還要 選擇兒童熟悉的人物和情節,才易引發兒童的共鳴。例如以年齡來說,6-10 歲 的兒童幻想 力強,喜歡想像力濃厚的讀物;以性別來說,男孩喜歡飛機火車類 的圖畫,女孩 喜歡人物和小動物的圖畫。
文獻探討
本文通過對文獻的分析,總結出一下內容: 電子故事書之特色及優點 :(1) 增加趣味性;(2)引起閱讀動機; (3)吸 引注意;(4)增加學習理解程度;以及(5)發展更多元的思考層面。
文字
在不同介面轉換 時,需注意字體粗度及字體安裝問題。
人機互動的介面設計特性
特點:簡易性 易視性 導航 好的配對 及侷限 預設用途 回饋 電子故事書由於資訊科技及電子媒體的發展而興起,以使用者為中心,運用 多 媒體及人機互動的介面設計是傳統兒童紙本讀物最無法取代,也是設計電子故 事書最能夠發揮的特色及應考慮的最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