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
1. (2分) (2019七上·凤山期中) 影响我国从南到北,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 . 水
B . 温度
C . 阳光
D . 大气
2. (2分) (2017七上·南平期中) 蚯蚓活动的地方土壤疏松,肥力强;柳杉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

这些现象说明()
A . 生物适应环境
B . 生物影响环境
C . 环境影响生物
D . 生物选择环境
3. (2分)(2018·邵阳模拟) 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 . 阳光→草→羊→狼
B . 田鼠→蛇→猫头鹰
C . 草→兔→鹰
D . 草←蝗虫←食虫鸟
4. (2分) (2019七上·大埔期末) 下列关于“农作物→蝗虫→青蛙→蛇→鹰”这条食物链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蝗虫是植食动物
B . 青蛙是肉食动物
C . 青蛙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D . 除农作物外,其余都是消费者
5. (2分) (2017七上·榆林期末) 如图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应
是()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①②③
C . ④①③②
D . ①④③②
6. (2分) (2019九下·西城模拟)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下列关于黄粉蝶和油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油菜和黄粉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 . 油菜叶片表皮有气孔,可控制水分散失和气体进出
C . 黄粉蝶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D . 黄粉蝶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而油菜不需要
7. (2分) (2016七上·大石桥期中) 一个细胞有8条染色体,这个细胞连续分裂2次,形成的细胞数量和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分别是()
A . 2个和2条
B . 2个和4条
C . 4个和4条
D . 4个和8条
8. (2分) (2016七上·平潭期中) 蕃茄外面一层薄的果皮是()
A . 保护组织
B . 分生组织
C . 营养组织
D . 输导组织
9. (2分) (2019八上·廉江期末) 下列哪种生理活动与细胞生长无关()
A . 数目增多
B . 细胞伸长,体积增大
C . 不断吸收营养
D . 细胞内的小液泡形成大液泡
10. (2分)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请分辨出下列哪种描述是错误的()
A . 鲸、海豚、海豹的生殖和发育最主要的特点是胎生、哺乳
B . 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都是变温动物且卵生
C . 鱼属于脊椎动物,体温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D . 蚯蚓身体分节,因此蚯蚓属于节肢动物
11. (2分)下列哪种植物可以监测空气的污染程度()
A . 海带
B . 葫芦藓
C . 肾蕨
D . 满江红
12. (2分) (2018七下·海淀期末) 将颗粒完整的种子分为甲、乙两组,在25℃条件下,甲组种在肥沃、湿润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干旱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A . 甲先发芽
B . 乙先发芽
C . 同时发芽
D . 都不发芽
13. (2分)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是()①细胞质分成两份②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③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然后平均分成两份,向细胞两极移动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①
C . ③①②
D . ③②①
14. (2分) (2016七上·房山月考) 用肥沃土壤浸出液培养的幼苗生长健壮、颜色鲜绿,主要的原因是()
A . 土壤浸出液中有足够的水分
B . 土壤浸出液中溶解有无机盐
C . 土壤浸出液中溶解的各种无机盐能满足植物生活需要
D . 土壤浸出液中的水分能满足植物生活的需要
15. (2分)(2017·奉新模拟) 如图,A、B、C分别表示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同的生理活动,其中A表示的是()
A . 光合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蒸腾作用
D . 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6. (2分) (2019七上·海口期末)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是()
①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②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③降低叶片温度④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⑤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⑤
C . ①②⑤
D . ①④⑤
17. (2分) (2015七上·薛城月考) 用瓦盆养花比用瓷盆好,原因是()
A . 瓦盆容易保持水分
B . 瓦盆透气,利于根部的呼吸作用
C . 瓦盆能为植物提供更多的无机盐
D . 瓦盆便宜又轻便大方
18. (2分)(2012·海南) 关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B . 作为分解者参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C . 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D . 为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
二、填空题 (共5题;共10分)
19. (1分)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的总和叫做________ 圈。

20. (1分)细胞核分裂时,________ 的变化最明显,不同时期其形态不同。

21. (4分)莲花山森林公园位于新泰市境内,是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资源丰富多彩,拥有野生动物:(兽类10科15种,鸟类28科76种,植物100余科900余种),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有“百里林海,天然课堂“之称,其中昆虫有11个目97科717种,其中蝶类资源丰富,是难得的天然基因库.请根据资料回答:(1)红豆树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________ 植物.
(2)资料中提到的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________ .
(3)资料中括号部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________ 的多样性.
(4)要保护好本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措施是________ .
22. (2分)根的生长一方面靠________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________使细胞体积不断增大.
23. (2分)有时植物的茎会深入到地下让同学们很难分清是根还是茎,如果是茎,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和________ .
三、探究题 (共1题;共8分)
24. (8分)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方案,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1)如甲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号试管内含较多的 1(气体)。

(2)如甲图,若将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1作用。

上述(1)(2)实验中,分别用透明和黑色两种塑料袋是为了设置2 ,该实验的变量是 3。

(3)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1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这些水分是通过茎的 2中的导管自下往上运输来的。

(4)如乙图,将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

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2号试管,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得出结论是:植物进行了1作用,释放出2(气体)。

四、分析题 (共3题;共31分)
25. (13分) (2016七上·费县期中) 据图回答:
(1)
取镜时,应一只手托________,一只手握________.
(2)
具有放大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
如果目镜标有10×,物镜标有10×,则物像放大了________倍.
(4)
放置玻片标本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5)
更换物镜时,应转动[________]________.
(6)
要把模糊的物像调得清晰些,应调节[________]________.
26. (10分)(2017·乌拉特前旗模拟) 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组成及发育过程,根据学习的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在种植大部分作物的时候,不能过于频繁的浇水,否则会影响________,导致作物死亡;在根尖的结构中,水和无机盐是通过________吸收的.
(2)
作物能不断的向上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在作物生长到一定的时候,农民要对其进行“打顶“”处理,你认为这里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
(3)
在c的结构中,最重要的结构是________,它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4)
e中的种皮是由图d中的[___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
(5)
e中最重要的结构是________,它将来会发育成作物的幼体.
(6)
为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上图植物新个体,可以采用________技术.
27. (8分)(2016·山亭模拟)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下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植株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
(1)
要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需将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的小烧杯放入图1装置内.根据探究实验的要求,还应该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应再设置一组相同的装置,将小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为________,其他条件均相同.
(2)
要探究玉米的呼吸作用是否会产生二氧化碳,图1装置中应放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还应将实验装置置于________的环境中,原因是________.
(3)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原因是________.
(4)
某校生物探究小组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设备,测量了图1所示密闭装置中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2.
①造成MN段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进行该过程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内的________.
②在NP段,该装置内氧气的浓度变化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二、填空题 (共5题;共10分)
19-1、
20-1、
21-1、
22-1、
23-1、
三、探究题 (共1题;共8分) 24-1、
24-2、
24-3、
24-4、
四、分析题 (共3题;共31分)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6-1、
26-2、26-3、26-4、26-5、26-6、27-1、27-2、27-3、
2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