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区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中试卷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岛区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D.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
2. 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 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 含量增加、As 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
对此现象不合理的解释是()
A.As 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B.As 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C.P 影响As 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 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 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3. 关于人体体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体温的调节也是人体稳态调节的一部分
B.体温调节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在狭小范围内波动
C.发烧时厌食是因为体温影响了消化酶的活性
D.甲状腺激素是唯一能促进机体产热并升温的激素
4.
5.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膜融合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B.受精过程
C.氧进入细胞中的线粒体D.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
6. 植物学家在培育抗虫棉时,对目的基因作了适当的修饰,使得目的基因在棉花植株的整个生长发育期都表达,以防止害虫侵害。
这种对目的基因所作的修饰发生在()A.内含子B.外显子C.编码区D.非编码区
7. 当人体的一些组织器官损伤或发生炎症时,会产生并释放组织胺。
该物质使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促进血浆渗入组织间隙而形成组织液,在造成组织水肿。
该物质对血管的调节方式属于()
A、血流自动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
8. 下列哪一项不是完成植物体细胞杂交所必需的()
A.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
B.组织培养技术
C.聚乙二醇诱导
D.秋水仙素诱导
9.
10. 小肠吸收功能不良的病人,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成分不能含有()
A.蛋白质B.葡萄糖C.无机盐和维生素D.氨基酸
11. 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调控、育种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相互影响实现了共同进化
C. 红螺菌在缺氧时可利用有机酸、醇等物质快速繁殖,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八倍体小黑麦的花粉离体培育成的个体是含有4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
12. 地球上一切生物所利用的能量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太阳的辐射能。
太阳的辐射能不可直
接转化为()A.热逸散B.俘获热C.初级生产量D.次级生产量
13. 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将它取名为"Biologicus marvelosii"。
若老师希望你决定这个生物的分类,则以下何种特性与你的决定无关?()
①核膜的有无②核榶体的有无③细胞壁的有无④膜上磷脂类的有无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4.
15.
二、主观题(共55分)
1. 下图表示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其鲜重和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曲线。
请
据图回答:
(1)曲线②表示的变化。
(2)曲线①的变化说明。
(3)能否确定幼苗的光合作用是从时间B开始?
为什么
(4)综合上述信息,设计和绘出大豆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CO2吸入量变化的曲线。
2. 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品种是纯合子,通过自花受粉繁殖后代。
下图是小麦遗传育种的一些途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矮秆抗锈病)品种小麦,可选图中(填字母)________途径所用的方法。
此育种方式的关键技术环节是________和________。
(2)J过程最常用的一种化学试剂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
(3)科学工作者欲使燕麦获得小麦抗锈病的性状,应该选择图中________(填字母)表示的技术手段最为合理可行,原理是________。
(4)小麦与玉米杂交,受精卵发育初期出现玉米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全部丢失的现象,将种子中的胚取出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是小麦________植株,其特点是________。
(5)图中________(填字母)所表示的育种方法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
3. 某学生在学校调查了人的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如右图所示)的遗传情况,他们以年级为单位,对各班级的统计进行汇总和整理,见下表:
亲代类型
子代类型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双亲均为拇
指能向背侧
弯曲
双亲中只有
一个拇指能
向背侧弯曲
双亲全为拇
指不能向背
侧弯曲
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你根据表中第______组婚姻状况调查,就能判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__。
(2)设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a,请写出在实际调查中,上述各组双亲中可能有的婚配组合的基因型:
第一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遗传调查中发现,某一男同学患色盲(控制色觉的基因用B、b表示),且拇指性状与其父相同,即不能向背侧弯曲;其父母色觉均正常,母亲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上述家庭中三人的基因型分别是
父亲_______________ 母亲________________ 孩子__________________
4. 胰腺是哺乳动物的一种腺体,有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之分。
外分泌部分泌产生胰液,内含多种消化酶;内分泌部即胰岛。
胰腺的生理作用和生理变化与生命息息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胰腺中不同细胞分泌的与血糖变化有关的物质均具有(写出一点)的特点,某同学认为胰腺中不同细胞分泌的物质在发挥作用后均会被灭活,该观点对吗? ,试分析原因:。
(2)血糖平衡受神经——体液的调节,血糖调节的中枢位于。
除前面的调节方式外,胰液的分泌还受到小肠黏膜分泌的的调节。
胰岛素能作用于全身组织,而胰高血糖素不能,说明激素调节具有特点。
(3)科学家在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 标记的亮氨酸,并破坏了腺泡细胞中全部的高尔基体,检测放射性的聚集和转移情况。
结果发现,放射性只在细胞内进行转移,但却未出现在细胞外,这表明。
(4)研究表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为了验证这一观点,某科研人员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验证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具体实验方案如下:第一步,用高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来培养胰岛A 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第二步,取第一步得到的适量滤液作为培养液来培养胰岛B 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请指出该实验方案的错误之处:
第一处:。
第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