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 《念奴娇过洞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课题统编版高中语文《念奴娇·过洞庭》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重点字词,体会古代诗词语言凝练而又意蕴丰富的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感受本词物境与心境高度融合,自然美与人格美浑然一体的艺术特色。

审美鉴赏与创造:在朗读的体验中,感受词中描绘的洞庭湖美景;体会词中表现出的自然美与人格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词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胸怀和超脱的人生观:感受作者的豪放词风。

教学难点在朗读的体验中,感受词中描绘的洞庭湖美景;体会词中表现出的自然美与人格。

理解词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胸怀和超脱的人生观:感受作者的豪放词风。

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二次备课
老师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内容一、导入新课洞庭天下水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李自《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宽万顷霜。

--韩倔《洞庭玩月》二、作者简介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乌江(今安徽)人。

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

他在南宋前期的词坛上享有很高的地位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是豪放派代表人物。

他为人直率坦荡,气魄豪迈,作词时笔酣兴健,顷刻即成。

其词早期多清丽婉约之作,南渡后转为慷慨悲凉,多抒爱国之情,激昂奔放。

作品《于湖集》、《于湖词》。

张孝祥自小聪敏,读书过目不忘,下笔顷刻千言。

刚16岁,就考了乡试第一名。

23岁时,他参加会试,不巧的是,正与权相秦桧的孙子秦埙xūn,同时应试。

殿试后,考官本来迎合秦桧之意,定秦为状元,张孝祥列第二。

宋高宗亲自阅卷,将张孝祥定为状元,同榜单进士还有范成大、杨万里、虞允文等人,将秦埙定为探花。

登上政治舞台不久,张孝祥便站在了主战派一面。

他及第不久便上言为岳飞鸣冤;在朝堂上对秦桧党羽曹泳提亲“不答”,这一对
主和派鲜明的反对立场,使得他得罪秦桧一党。

秦桧指使党羽诬告其父张祁杀嫂谋反,将张祁投入监狱,百般折磨张孝祥因此牵连受难,幸而秦桧不久身死,才结束了这段艰难的时期。

张孝祥生平经历绍兴二十四年(1154)廷试,高宗(赵构)亲为进士第一。

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当时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

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

,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

此外还出任隆兴元年(1163)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

乾道五年(1169),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

乾道六年(1170),于芜湖病逝,于南京江浦老山。

年仅38岁。

文题解读洞庭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其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洞庭湖原为古云梦大泽的一部分,洞庭湖南纳四水汇入,北与长江相连。

位于相对“中原”的位置,古代文人游学、就任、流放、贬谪、漂泊多经过或逗留于此处,均留下诗词文赋,为洞庭湖积淀了深层的文化内涵。

张孝祥曾三次到过湖湘,经过洞庭,有关洞庭的诗文在他的文集中也占有较大的比例。

四、背景探寻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张孝祥因政敌进谗言而被免职。

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即景生情,写下这首词。

六、整体感知1.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要理解全词,得读懂“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词人到底“心会”了什么呢景色美,体验妙,心物融合的美妙体验,难以诉诸言语。

此种真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词人内心超越世俗得失的“澄澈" 难以言表的深处的孤独。

孤光自照,以万象为宾客,世无知已。

23.南宋学者魏了翁评价张孝祥的词集时说,词人“有英姿奇气……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

”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

人格高尚,光明磊落。

心无纤尘,如月下的大江表里澄澈。

胸怀坦荡忠肝义胆。

如同晶莹的冰雪。

境界高远,气魄豪迈。

身处逆境而从容沉稳,身心与博大的宇宙融为一体。

作者用“表里俱澄澈"的美景来整体表现自己“肝胆皆冰雪”的品质其高洁人格、高尚气节、高远胸襟完全融入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皎洁清朗通体透明的艺术境界之中,一个高风亮节、超尘脱俗的形象跃然纸上。

3.本词是词人月夜
泛舟洞庭时即景抒怀之作。

上片描写广阔清静、上下澄明的湖光水色,表现作者光明磊落、胸无点尘的高尚人格下片抒发豪爽坦荡的志士胸怀,表现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大无畏的豪迈气概,同时隐隐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全词景中见情、笔势雄奇、境界空阔,表现了作者胸襟洒落、气宇轩昂,显示了作者的高尚品质。

艺术特色(1)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观全词,词人的心境、情怀在澄明而脱俗的景物描幕中一一展露,毫无牵强之感。

“玉鉴琼田三万顷”尽显景物的“英姿奇气”,表现出词人内心的豪气:尽管被罢官、被冷落,但要将“江水”当酒饮,把大自然当宾朋想象奇特,气度豪迈。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互相融合,彰显出词人“冰雪"般纯洁无邪的心志。

(2)修辞添采,比喻。

“玉鉴琼田”比喻湖面澄澈明净。

“肝胆皆冰雪”,比喻自己襟怀的坦白。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夸张。

运用大胆的想象,写出了词人的豪情。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对仗工整,写出了洞庭湖湖天相对偶。

映,上下交融的景色。

(3)化用典故,翻陈出新①化用《诗经》语句。

如“细斟北斗”,出自《诗经·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挹酒浆。

"这本是极有想象力的诗句,这首词中则反其意而用之,正适于表达词人的豪纵气概。

②借鉴苏轼《赤壁赋》的文辞意境。

“着我扁舟一叶”句用苏轼的“驾一叶之扁舟”,而《前赤壁赋》一文写月夜之景、泛舟之乐、解脱之喜,其意境与心情,与这首词颇有相通之处。

“不知今夕何夕”化用苏轼的《水调歌头》黒的“今夕是何年”
文本小结本词是词人月夜泛舟洞庭时即景抒怀之作。

上片描写广阔清静、上下澄明的湖光水色,表现作者光明磊落、胸无点尘的高尚人格下片抒发豪爽坦荡的志士胸怀,表现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大无畏的豪迈气概,同时隐隐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全词景中见情、笔势雄奇、境界空阔,表现了作者胸襟洒落、气宇轩昂,显示了作者的高尚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