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融资风险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融资风险管理
1、决策阶段风险分析
(2)工程测算风险。

在建安工程费采用清单计价方式时,业主会要求
措施费由投资人包干使用。

如果投资人对措施费考虑不足或漏项,将造成
实际施工成本的大幅增加,突破概(预)算,且很难向业主索赔。

(3)合同风险。

BT模式涉及业主、投资人、项目公司、勘察设计、分
包商、监理单位、融资机构等诸多主体,而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将通过
一系列的合同予以约定。

对于BT投资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与业主签订的
BT投融资建设合同,它基本锁定了投资人的收益和风险。

而对合同条款
理解不深刻、对关键节点把握不准确,都会给投资人带来困扰和经济损失。

2、建设阶段风险分析
(1)融资风险。

融资是BT项目成功运作的关键。

如果投资人融资工作
准备不充分、业主提供的回购担保不符合银行贷款要求、国家对金融宏观
调控力度增加,都可能造成项目融资困难。

(2)施工风险。

由于工程技术复杂、工艺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等因素
造成工程施工的潜在风险,进而影响工程安全、质量、工期和成本等目标。

(3)变更风险。

施工过程中,当发现设计错误、设计缺陷、设计遗漏时,或需要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运营和维护成本时,
或发生地质变化、不可抗力时,业主或施工企业会对施工图设计进行变更。

工程变更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无法避免,对项目建设的影响又是巨大的,往
往导致项目工期延误、投资失控、返工增加以及劳动力和机械降效损失。

(4)涨价风险。

一是指由于材料、人工和机械设备三大要素价格的上
涨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二是由于贷款利率的上调造成项目融资成本的增加。

(5)征拆风险。

征地拆迁工作一般由政府来实施,随着政府平台公司
融资越来越困难,业主大多要求把征拆资金打包进BT项目中由投资人负
责筹措,但征拆工作仍由政府负责。

如果实际发生的征拆费用超预算较多时,会影响到投资人的资金筹措安排和投资总体收益。

同时,如果政府征
拆工作滞后影响到施工进度,也将造成人员和机械设备闲置、成本增加、
工期延误。

(6)法律风险。

BT模式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法律
法规予以明确和规范,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以至于在实际操作中,
不同地方、不同项目、不同招商方和投资人都有自己的合同文本和操作方式。

由于不具备相关的法律环境和规范约束,会大大增加各个环节的风险。

3、回购阶段风险分析
(1)政府信用风险。

BT模式适用的前提是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的真实
增长。

由于BT模式是建立在地方政府未来财政收入合理增长的预期基础上,如果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不能得到充分保证的情况下过多采用BT模式,在回购期将会出现政府信用风险,政府无力按时支付回购款,造成投资人
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生存危机,也破坏了市场秩序和市场环境。

(2)税收风险。

国内目前没有BT方面的税收法规,实务操作中缺乏明
确的税收规定。

BT方式下,项目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业主,如果认定为是
一种资产转让行为,按现行税法,业主在向投资人支付项目回购价款时,
投资人需要缴纳资产转让的营业税金。

但是在工程施工环节,投资建设方
已经缴纳了一次建筑营业税,如果转让资产时再缴纳营业税金,等于是双
重纳税,将加大投资人的成本。

(3)审计风险。

项目竣工后,政府审计部门对工程造价进行最终审计,并作为业主支付回购款项的依据。

这种审计属于事后审计范畴,没有贯穿
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审计结果往往与真实情况相偏离,会造成投资人的经
济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