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件:3 第三章 感知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的听觉现象
• 听觉的适应与疲劳 听觉适应所需时间很短,恢复也很快。 听觉适应有选择性 如果声音较长时间(如数小时)连续作用,引起听觉感受性的显著 降低,便称作听觉疲劳。 只是对小部分频率的声音丧失听觉,叫做音隙。若对较大一部分 声音丧失听觉叫做音岛,再严重就会完全失聪。
基本的听觉现象
·声音的混合与掩蔽 两个声音强度相差不大,频率也很接近,则会昕到以两个声
大 小 恒 常
形状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2.几种主要的知觉类型
深度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真动知觉 似动知觉
动景运动 自主运动 诱动知觉
2.几种主要的知觉类型 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
运用三维方式观察世界和感知世界的能力,判 断物体远近距离的知觉。
视崖实验:
深度知觉:出生六个月左右(甚至更早些) 的婴儿,尽管母亲向他(她)招手呼唤,诱 导其爬向母亲,但均被拒绝。这说明他们已
视 白——黑(白后像) 觉 负 红——绿(红后像) 后 像 黄——蓝(黄后像)
美学家的建议: ·皮肤偏黑的人:适合咖啡、淡褐色,不宜采
用娇嫩的颜色; ·皮肤偏黄的人:搭配酒红、淡紫等颜色会令
面容更白暂; ·皮肤偏红的人:更适合暖色调,不宜选择绿
色。
感觉对比
● 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 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认知觉的对象是什么。
二、感觉的一般规律
● 1.感觉的分类 ●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 3.常见的感觉现象
1.感觉的分类
远距离 感觉
视觉、听觉
近距离 感觉
味觉、嗅觉和皮肤 觉(包括触觉、温 度觉和痛觉)
运动感觉、平衡 觉和内脏感觉
内部 感觉
视觉
视觉刺激
可见光波长在380至 780纳米之间。
光谱与电磁波
蓝色能调节体内平衡,在寝室使用蓝色,可消除紧张情绪, 有助于减轻头痛、发热、晕厥失眠。蓝色的的环境使人感到 幽雅宁静。
靛蓝色可调和肌肉,能影响视觉、听觉和嗅觉,可减轻身 体对疼痛的敏感作用。该色不适于装饰,但若用于布料, 可使人产生安全感。
紫色对运动神经、淋巴系统和心脏系统有压抑作用, 可维持体内钾的平衡,有促进安静和爱情及关心他人的感觉。
感觉的补偿
● 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 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三、知觉的一般规律
● 1.知觉的特性 ● 2.知觉的类型 ● 3.错觉
1.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 选择性
知觉的 理解性
知觉的 特性
知觉的 整体性
知觉的 恒常性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出现幻觉
感觉的作用:生存和耽于声色。 ● 提供身体内部和外界环境的信息。了解自身的
饥、渴等各种需要;认识外界事物。 ● 维持自身与环境的信息平衡。从环境中获得必
要信息是生存的基础。 ● 感觉是一切高级心理活动的前提。较为复杂、
高级的心理活动都是以感觉为基础的。
知觉的作用:构造对世界的印象。 ● 觉察。发现事物的存在。 ● 分辨。将事物或属性与另一个事物或属性分辨出来。 ● 确认。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的事物信息,确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 当我们面对众多的客观事物时,我们的感觉 器官会从众多的刺激物中优先选择少数事物 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它事物作为知觉的背 景,以便产生清晰的知觉。
● 对象和背景是相互依存、互相转化的。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 客观因素
a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越容易选择
例:黑板上的白粉笔;书中的黑体字;用有色笔改作 业、书中标重点、讲课声音大小有变化
为前提,也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
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
感觉
客观事物 个别属性 感官
形状
颜色
眼
大小
滋味
舌
气味
鼻
质地
重量
皮肤
温度
整体属性
脑
肤觉 嗅觉
味觉
视觉
知觉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 内容不同: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 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 反映的机制不同:感觉是单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知觉是多个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的结果。
听觉
如何产生听觉? 声波通过介质传递给人耳,并在人
耳中产生昕觉。 声波的物理性质包括频率、振幅
和波形。 频率指发声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
单位是赫兹。 振幅是指振动物体偏离起始位置
的大小。 声波最简单的形状是正弦波。由
正弦波得到的声音叫纯音。
听觉的机制
耳廓
耳道
蜗牛壳
基本的听觉现象
声音的属性
人们所听到的声音具有三个属性,称为感觉特性,即音强、音高 和音色。
● 时间的持续性长短:长时间容易估计短, 短时间容易 估计长
● 本人的态度和情绪
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 的知觉。
一般按照人所知觉到的各种运动现象的形成 条件,将运动知觉分成真动知觉、似动知觉、 诱动知觉。
真动知觉
似动知觉
动景运动 当两个刺激物(光点、直线、图形或画片) 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会 看到从一个刺激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动景运动是电影、电视、活动性商业广告的 制作原理。
感觉的相互作用
● 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会因其他感受器受到 刺激而发生变化。
● 色彩与体型 ● 色彩的功能
补充资料:色彩功能
红色:刺激和兴奋神经系统,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增强血 液循环。但接触红色过多时,会产生焦虑和身心受压的情绪, 使易于疲劳者感到筋疲力尽。所以,在寝室或书房应避免 使用过多的红色。
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3.常见的感觉现象 感觉适应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感觉适应是指一种感受器受到同一刺激的
连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 嗅觉适应、味觉适应、听觉适应
视觉适应(明、暗)、痛觉适应
感觉后像
● 感觉后像是指感觉源于刺激,但是刺激停止后, 感觉并没有立即消失,后像在视觉中表现最为明 显。后像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经具有了深度知觉的能力。
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和事件延续性和顺序性 的反映,或对时间的流逝、长短、快慢等的 感受与判断。 时间知觉的线索 ——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及其他客观标志
——有机体内部生理节律性变化
——各种计时工具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 感觉的类型差异:听觉估计准确性最高、 视觉最低
● 活动内容的意义:内容丰富容易低估,枯 燥容易高估
知觉的理解性 ——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知觉的理解性 ——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 人在知觉时,依据过去的知识经验力求对知觉 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其具有一定意义的特性。
知觉的恒常性
●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 的印象仍然相对地保持不变,知觉的这种特性 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 大小恒常性 ● 形状恒常性 ● 明度恒常性 ● 颜色恒常性
橙色:产生活力,诱发食欲,有助于钙的吸收,利于恢复 和保持健康。此色适用于娱乐室、厨房等处,对寝室、 书房则不宜。
黄色:可刺激神经和消化系统,加强逻辑思维,但金黄色 的装饰却易造成不稳定和任意行为。所以在寝室与活动场所, 最好避免使用金黄色的家具摆设。
绿色有益消化,促进身体平衡,并能起到镇静作用,对好 动或身心受压抑者有益。自然的绿色对晕厥、疲劳与消极 情绪均有一定的克服作用。
味 觉 一茶匙糖溶于2加仑(约7.6升)水中可 以辨别出甜味
嗅 觉 一滴香水扩散到三个房间的套房
触 觉 一只蜜蜂翅膀从1厘米高处落在你的面颊
温冷觉 皮肤表面温度有摄氏1度之差即可觉察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 差别感受性是刚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之间最
小差异的能力。
♠ 差别感觉阈限是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
● 人们对整体的知觉可能优于对个别成分的知觉。 ● 我们对个别成分(部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
的整体性。
(1)接近性: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 织在一起。
(2)相似性:凡物理属性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 织在一起。
(3)连续性 :凡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刺 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
(4)封闭性 :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 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
红色、红√花、声音、歌√声、火√车、柔软
动物的感觉能力一定比人类弱吗?
知觉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吗?
2.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感觉与知觉的联系 ● 都是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 感觉和知觉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
映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 ●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以各种形式的感觉
视觉的生理机制
● 眼睛 眼睛的构造
视觉
● 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 网膜由多层神经细胞组成,最主要的是两种感光细胞--棒体细胞
和锥体细胞。
锥体细胞 棒体细胞
色觉异常
● 色觉异常分为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 ● 色弱者能分辨颜色,但其感受性差。 ● 部分色盲对于光谱上的红、绿色或黄、蓝色看到
的是不同明度的灰。 ● 全色盲看世界只能看到明度不同的灰,如同正常
音强
音高
音色
音强指声音的大小,由 声波的物理特性振幅, 即振动的大小所决定。 音强的单位称分贝,缩 写为db。0分贝指正常 听觉下可觉察的最小的 声音大小。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 由声波的频率,即每 秒振动次数决定,常 人昕觉的音高范围很 广,可以由最低20赫 兹到20000赫兹。
混合音的复合程序 与组成形式构成声 音的质量特征,称 音色。音色是人能 够区分发自不同声 源的同一个音高的 主要依据。
志愿者每天躺在床 上睡觉,并有每天20美 元的酬劳。他们可以自 己决定何时退出实验。
空气调节装置
扬声器
记录生理 数据的导线
护目镜 耳机 麦克风 手铐
感觉剥夺实验
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
大多数被试在实验开始后 24—36小时内要求退出,几
乎没有人坚持72小时以上。
睡觉
厌倦、不安
制造刺激
唱歌 吹口哨 自言自语
我们如何认识世界? 我们的知识又是怎样得到的? 这一切均始于我们的感知觉!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认识世界,从这里开始
公共基础课教学与研究中心 王慧
一、感知觉概述 感
知 二、感觉的一般规律
Hale Waihona Puke 觉三、知觉的一般规律
一、感知觉概述
● 1.感知觉的概念 ● 2.感知觉的关系 ● 3.感知觉的作用
1.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 影响因素不同:感觉依赖于客观事物的物理属性, 相同的刺激一般引起相同的感觉;知觉依赖于刺 激的物理特性和知觉者本身的特点,如:知识经 验,心理状态,个性特征。
● 反映的层次不同:感觉既是生理活动也是心理活 动,知觉是纯心理活动。
3.感觉和知觉的作用
感觉的作用:
感觉剥夺实验
赫布和贝克斯顿等研 究者在加拿大麦克吉尔 大学所做的感觉剥夺研 究,募集了大学生志愿 者作为参加实验的人。 观察窗
b 新颖的、运动的对象,容易被选择出来
● 主观因素
人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情绪、动 机等影响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定势: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 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
知觉的整体性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知觉的整体性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知觉的对象由不同的部分、不同的属性组成,但 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 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这种特性叫做知觉 的整体性。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能 力。 绝对感觉阈限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E=1/R E:绝对感受性,R:绝对感觉阈限
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
感觉类别
绝对阈限
视 觉 晴朗的夜空中可以见到30英里(约4万8 千米)外的烛光
听 觉 安静条件下可以听见20英尺(约6米)外 手表的滴答声
视觉的人看黑白电视一样。
红绿色盲:不能区分红色和绿色。
正常颜色视觉与色盲的模拟比较
(a) 正常颜色视觉者看到的图片;(b) 红-绿色盲者看 到的图片;(c)全色盲者看到的图片。
正常颜色视觉与色盲的模拟比较
(a) 正常颜色视觉者看到的图片;(b) 红-绿色盲者看 到的图片;(c)蓝-黄色盲者看到的图片。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 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 事物的整体(或综合)的认识。
感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认识。
感觉
客观事物 个别属性 感官
形状
颜色
眼
大小
滋味
舌
气味
鼻
质地
重量
皮肤
温度
整体属性
脑
肤觉 嗅觉
味觉
视觉
知觉
判断下面哪些是知觉?
音频率的差数为频率的声音起伏现象,叫做拍音。 如果两个声音强度相差较大,则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个较
强的声音,这种现象叫做声音的掩蔽。 声音的掩蔽受频率和强度的影响。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咖啡中加多少糖才能感觉到甜?
感受性是指人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是恰好能引起某种感觉,并持续一定 时间的刺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