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练第4单元19《南朝诗两首》(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南朝诗两首
思考,更有一种神奇的效能,当你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行进的时候,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情况——顺境或者逆境、白天或者黑夜——只要你有思考的习惯,你都可以开动起你那聪明的思维器官,抓住构成你生命的一分一秒……
智者思考的是进取,愚者思考的是侥幸。

思考好比播种,行动好比果实,播种愈勤收获也愈丰。

假如人与自然界一样也有春华秋实的话,那么,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有可能品尝到金秋的琼浆玉液,享受到大地赐予的丰收的喜悦。

一个人的思考,一个人的思维活动,总是和他的理想、追求以及他的素质连在一起的。

崇高的理想、远大的目标、良好的素质,可以使人的思维活动得到升华。

残花败柳,飘落一地。

某互联网公司通过赤裸裸的恶意竞争,连吃官司,但仍争得盆满钵满。

【课内挖掘】
1.谢朓长于写山水诗,在刻画自然景物方面,他继承了谢灵运的艺术表现手法,但不像谢灵运那样雕琢堆砌,晦涩呆板,作纯客观摹绘。

谢朓状物写景,常常融入自己的主观感情,语意清新工丽,简单而有情趣。

他和沈约等开始运用声律入诗,讲求对仗工整,注意音节和谐;所以他的诗,韵调铿锵,“圆美流转如弹丸”。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继承与创新、美、客观与主观等话题中。

2.南朝谢灵运,是一位写了大量山水诗的文学家。

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

谢灵运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家庭,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

但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

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寄情山水。

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饮酒作乐。

谢灵运写的山水
诗,深受人们的喜爱,每写一首新诗,立刻就会被人争相抄录,很快流传开去。

宋文帝继位后,曾将他的诗作和书法赞为“两宝”。

谢灵运自己也骄傲地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英雄与出身、自然与山水、才华、地位、抱负与命运等话题中。

【写作范例】
示范一:
辛亥革命先驱于右任先生自知今生已不可能重返大陆,但又怎能割舍得下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呢?于老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后,愿葬于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最高者,树要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

”后又写下摧肝裂肺的《望大陆》哀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树高千尺也离不了根,一个人无论离开家乡多远,他的心都会留在自己的故土。

示范二:
创新,并不是所谓的闭门造车,不是靠自己的主观臆造,而是要注意继承前人优秀的成果,在别人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创新才会显得更
有意义。

英国17世纪的科学巨匠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的三大定律,创新不可谓不丰富。

可当别人问及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的成绩时,他说:“如果说我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虽然这只是一时谦虚之词,但细细想来,如果没有伽利略夜观星空,如果没有第谷数十年如一日研究天体的运行规律,那么牛顿想要总结出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似乎要大费周折了。

可见,继承和创新是不可分的。

继承和创新是鱼与水的关系,没有了继承如同只有鱼没有水,再好的创新也会成为空中楼阁,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而只有水没有鱼似乎更表现出只有继承没有创新的死寂,毫无生气。

只有鱼和水统一在一起,才会变得有生气,同样,创新和继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会结出成功的果实。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潜虬./遒.劲惭怍./柞.树徇.私/询.问
B.烦闷./闷.热眺.望/轻佻.芳甸./玷.污
C.衾.被/子衿.分散./流霰.喧.哗/渲.染
D.单薄./薄.被拙.劣/挖掘.萋.萋/凄.凉
解析:读音分别为:A项,qiú,zuò,xùn/xún;B项,mèn/mēn,tiào/tiāo,diàn;C项,qīn/jīn,sàn/xiàn,xuān/xuàn;D项,bó/báo,
zhuō/jué,qī。

答案:C
2.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栖川怍.渊沉怍:惭愧
B.无闷征.在今征:出征
C.灞涘.望长安涘:水边
D.白日丽飞甍.甍:屋脊
解析:B项,“征”的意思是“验证,证明”。

答案:B
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潜虬媚.幽姿媚:妩媚
B.卧疴.对空林疴:病
C.初景革.绪风革:消除
D.灞涘.望长安涘:水边
解析:A项,媚:自赏,自爱。

答案:A
4.下列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白日丽.飞甍 B.飞鸿响.远音
C.冬雷震震,夏雨.雪D.喧鸟覆.春洲
解析:A项,丽:使……明丽;B项,响:名词活用作动词,响起;C项,雨:名词活用作动词,降下,落下。

答案:D
5.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中“薄”字的含义相同的一项()
A.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B.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C.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D.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解析:A项,为“微薄”;B项,为“草木杂生的地方”;C项,为“厚度小”,与“厚”相反;D项,为“迫近,逼近”,与例句相同。

答案:D
6.选出对《登池上楼》一诗理解错误的一项()
A.诗首四句,是诗的起兴,又含有比喻之意。

这里,诗人将“我”与物连接在一起,使这几句诗的比喻之意十分显明——隐居之士悠然自适,仕宦之人志得意满,“我”欲为官仕途不顺,“我”欲隐居又乏此高致。

B.“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这种对自我状态的认识和分析,反映了诗人在仕与隐的去向上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内心矛盾和痛苦。

C.“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美好的春光,使作者的烦恼一扫而光,心境变得愉悦,决定做一个自得其乐的隐者,与自然合而为一。

D.这首诗,或比喻,或直陈,写景优美生动,写情真挚坦诚。

解析:优美的春光更加勾起了作者的感伤情怀,故C项理解错误。

答案:C
7.下列对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的第一、二句用典精当,对仗工整,道出了离京的原因和路程。

这里的“灞涘”即“河阳”,“京县”即“长安”。

B.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一诗中的两句“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与谢朓诗中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意思相同,不过形容过实,不如“小谢”的这两句诗鲜明空灵。

C.“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两句抒发了诗人延误佳期的惆怅,描摹出诗人追悔不已、泪下如霰的情态。

D.诗人以“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收束全诗,写的仍是傍晚时登上三山回望京都的情景,与开头相呼应。

解析:A项,“灞涘”指灞陵而非河阳,“京县”指洛阳而非长安;C项,“佳期”指还乡之期。

这两句诗写诗人想到还乡无期,心中充满惆怅,泪珠像雪珠一样散落下来;D项,这两句诗抒怀归之情。

答案:B
二、迁移发散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题。

游赏心亭①
王硅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②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注:①赏心亭:建康(今南京)名胜,北宋丁谓所建。

在“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

②玉树:即《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所作,公认的亡国之音。

8.“城压沧波到海门”中的“压”字非常有表现力,请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压”字形象地写出了城之高、城之固,突出了城的险峻,也写出了水势的波涛汹涌。

9.从全诗看,作者为什么“怅然”?联系全诗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前四句是写作者登高远眺,感慨江山依旧,物是人非。

后四句是说如今的统治者不能吸取前朝教训,使作者忧虑而“怅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1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10.结合上下句诗意,简要分析颔联中的“空江”之“空”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空”一语双关,既形容洞庭湖之空阔,又暗指诗人刚刚醒来时内心的空荡荡。

分析时要结合首联、颔联进行。

答案:一个“空”字,既描绘出了洞庭湖口空旷开阔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刚从遐想中醒来时的一片茫然之情。

1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一问从标题“晚泊”和“卧闻”、“听不见”即可判断。

诗中三次写月,月能勾起相思之苦,第二问可从这个角度入笔,从诗人选取的景物及特点来分析。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

这是通过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城里钟声、水上歌声等听觉感受,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行为举动,以境寓情来表现的。

三、创新语用
12.下面这段文字讲述了两件事,请先将这两件事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在空白处用议论性语言写出比较分析的结果,50字以内。

《民国老课本》里有一篇课文,通篇只有短短的四句话:“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着花。

”后来,我们的书里又曾这样说:“羊的全身都是宝,肉可以吃,奶可以喝,皮、毛可以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两篇课文,一个追求美感,一个追求功利。

现代社会,功
利(目的)高调登台之后,情趣(美感)只能黯然退场。

答案:这看花的羊分明是一只具有诗人气质的羊啊!可惜,这只可爱的羊现在从我们的书本中走丢了。

13.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结合漫画所描述的社会现象,写一段有劝说作用的话。

要求:运用对比手法,语言生动、得体,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准确揭示漫画所反映的社会现象;语言生动、得体,有劝说意味,80字左右;对比手法:沉溺网吧与代写作业;父母的真心关爱与老板的唯利是图。

答案:你们太天真了!老板用心良苦只为钱,免费代写作业,那是老板赚钱的花招;老板之爱,爱的是钱,父母之爱,那才是真爱。

远离网吧黑牢笼吧,别让它贻误了你的学业和前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