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第11课时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若该图表示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则a表示 下丘脑,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的变化, 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c(垂体后叶)释放,通过体液 运输后,作用于靶器官e(肾小管和集合管)。
4.若该图表示血糖的神经调节途径,则a为下 丘脑,b、c、d、e分别表示有关神经、胰岛、胰岛素 (或胰高血糖素)、靶器官或靶细胞。
解析: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 射,比如眨眼反射,不需要后天学习,运动员听到 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是经过训练获得的,故A项错误。 调节起跑动作的低级神经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 大脑皮层,与听觉中枢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C项 正确。小脑负责身体平衡,与起跑反应的快慢程度 无关,D项错误。
3.(2011·广东卷)小杨同学将部分生物学知识 归纳如下,其中正确的是(双选)( AB )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2日星期三2022/3/22022/3/22022/3/2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22022/3/22022/3/23/2/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22022/3/2March 2,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22022/3/22022/3/22022/3/2
(3)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口 服后亦可以被吸收。
3.常见激素分泌异常疾病
分泌异常疾病
分泌过多
分泌太少
甲状腺激素
甲亢
①幼年: 呆小症 ②成年:黏液性水肿
胰岛素 生长激素
低血糖
糖尿病
①幼年:巨人症 ①幼年:侏儒症
②成年:肢端肥 ②成年:成人生长
大症
激素缺乏症
性激素
第二性征不明显或消 退,性周期不正常
4.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1)“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属于分级调节; (2)“甲状腺激素→下丘脑、垂体”属于反馈调节。 若甲状腺激素不足则会导致下丘脑分泌的TRH和 垂体分泌的TSH都增加。若甲状腺激素过多则会导致 下丘脑分泌的TRH和垂体分泌的TSH都减少。
5.相关激素间的共同调节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静息电位(外正内负):主要由K+外流造成 (2)动作电位(外负内正):主要由Na+内流造成 (3)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区分
①局部电流方向:从“+”指向“-”。 ②兴奋传导方向:由兴奋部位指向未兴奋部位。 ③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与膜内的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一)神经调节
1.适用范围:只有具神经系统的动物才有神经 调节, 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调节。
2.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在动物体或人体内, 反射弧中任一结构被破坏都无法完成反射。
3.反射弧中兴奋传导方向的判断 (1)通过神经节来判断: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 (2)通过两个神经元来判断:由前一个神经元的 轴突→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细胞体或轴突。
b、c、d代表激素。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C )
A.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既有神经联系,又有血液联系 B.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的分泌均会增加 C.大量饮水后d的分泌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 重吸收增强 D.体温和水盐平衡的维持都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协调作用的结果 解析:d表示抗利尿激素,大量饮水后分泌减少,肾 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
1.(2011·江苏卷)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 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
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பைடு நூலகம்
2.体温调节 (1)温度感受器分布于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 接受的刺激是温度的变化,但冷觉与温觉则是在大 脑皮层形成的。 (2)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与散热动态平衡 的结果。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或增加散热是相对于 调节前机体的产热与散热而言的。 (3)调节途径:产热过程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 素调节,而散热过程只有神经调节。
解析:由反射弧图示中的突触结构可得出,图 示中的e、d、c、b、a依次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 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Ⅰ为突触前膜,Ⅱ为 突触后膜。
2.(2011·广东卷)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 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 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作用
(2)验证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方法设计:先电激图中①处,测量③处电位变化; 再电激③处,测量①处的电位变化。 结果分析: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 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 改变,则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例1】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 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 ,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 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 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D )
(4)调节: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 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5.正确区分生命活动的调节类型
(1)神经调节: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等反射活动。 (2)体液调节:如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促甲状腺 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之分泌甲状腺激素、血液中CO2含 量对呼吸中枢形成有效刺激等。
(3)神经—体液调节: “ 如寒冷刺激→皮肤冷觉
⑤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 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
(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②受体具有专一性,不同的受体接受不同的 信号分子; ③受体接受刺激过于频繁则敏感性降低; ④受体的合成与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类似。
6.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高级中枢可调控低级中枢。
7.大脑皮层中的言语区为人类所特有。
3.水平衡调节 (1)原理:水的摄入量=排出量。 (2)水的来源:饮水、食物、细胞代谢产生水(如 有 氧 呼 吸 ; 蛋 白 质 、 RNA 、 糖 原 、 ATP 等 的 合 成 ; DNA复制等都会产生水)。 (3)水的去路:肾脏排尿(主要)、皮肤排汗及无明 显出汗时由皮肤表层蒸发的水汽、肺排出水蒸气、大 肠排便。其中粪便中的水分一部分来自食物、饮水, 这部分水没有进入内环境中;另一部分来自内环境, 是以消化液的形式进入消化道中的。 (4)调节途径:神经-体液调节。
解析:A选项表示内环境的三种成分间的关系,是 正确的。下丘脑能够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 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促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皮质激 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够反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 其分泌活动,B选项正确。淀粉可以水解为葡萄糖后被 吸收,多余的葡萄糖又可以转化为肝糖原;当血糖减少 时,肝糖原能够水解为葡萄糖,但是淀粉和肝糖原不能 直接相互转化,C项错误。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单向 流动,可以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和分解者,也可以从消 费者流向分解者,但是不能从分解者再流向生产者,D 选项错误。
感受器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肾上
腺→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 ” 属于神经
—体液调节。
(4)体液-神经调节:如C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四) 生命活动的调节模型
1.若该图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则a、b、c、 d、e分别表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 经、效应器。
2.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则a、b、 c、d、e分别表示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
8.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判断与分析
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导致兴奋
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只能由传入神经传
入,传出神经传出。具体判断方法如下: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
经,与后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3)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兴奋在突触中的
5.若该图表示预防接种一段时间后的再次体液 免疫,已知a为抗原,则c、e分别表示记忆细胞、浆 细胞。若已知e为抗体,则a、c分别表示记忆细胞、 浆细胞。
6.若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则a 、c、e分别代表DNA、RNA、多肽链(蛋白质),b、d 分别代表转录和翻译。
【例2】以下为人体的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a、
1.血糖调节 (1)相关激素
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而胰高血 糖素的分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引起胰岛素分泌的因素有血糖含量升高、有关神 经兴奋及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2)调节途径:既有体液调节,又有神经调节。 由血糖浓度升高或降低引起胰岛A细胞或B细胞分 泌相应激素的变化属于体液调节。而由激素(如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相应的 靶器官、靶细胞,引起靶器官、靶细胞产生相应变化 则属于激素调节(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中的一种)。由 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支配胰岛或肾上腺属于神经调节。
4.下丘脑在机体调节中的作用
(1)感受: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 渗透压的升降,对水平衡的调节有重要作用。
(2)传导:下丘脑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 传导至大脑皮层,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3)分泌:下丘脑可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 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 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 液渗透压升高时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谢谢观赏
传递是单向的:突触结构简图:

9.兴奋传导特点的设计验证
(1)验证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方法设计:电激图中①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 ②处的电位有无变化。 结果分析:若A有反应,且②处电位改变,说明冲动 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而②处无电位变 化,则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同一生理活动不是单一激素调节完成的,而是多 种激素协调互作共同完成的。对于同一生理效应,相 关激素表现为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 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属协 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属 拮抗作用。
(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 统的调节,而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 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 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1)突触的类型:轴突-树突型、轴突-胞体型、 轴突-轴突型。要注意区分突触小体、突触小泡和突触。 (2)神经递质 ①神经递质有两种: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 ②神经递质的分泌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神经 递质的释放方式为胞吐。 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通过受体实现信息传递, 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④神经递质可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也可能作用 于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使肌肉收缩或某些腺体分泌。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解析:产生动作电位是由于Na+内流,适当降低 细胞外液中的Na+浓度,则动作电位的峰值会降低。 静息电位主要是由于细胞内K+外流引起的。
(二)激素调节
1.正确区分激素调节和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包含激素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 主要内容。
2.各种激素的化学成分 (1)蛋白质(多肽)类: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 性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下丘 脑、垂体、胰岛分泌的激素都是蛋白质。
特别提醒:肽类、蛋白质类激素易被胃肠道消 化酶分解而破坏,一般采用注射方法,不宜口服。
(2)固醇类:性激素(包括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和 孕激素),口服后可以被吸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