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下)开学语文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学试卷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1)树树皆秋色,______。

(王绩《野望》)
(2)______,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3)《浣溪沙》中词人将感慨与欣慰交织,融入自然景物之中,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杜牧《赤壁》中借史实来慨叹自己生不逢时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5)崔颢《黄鹤楼》以传神之笔描绘登楼远眺之美景,衬托出黄鹤楼远眺汉阳,俯瞰长江的挺拔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6)李贺《雁门太守行》中运用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①人活着,总要有梦想!②在优越的物质环境中,使人们耽于享.乐而放弃了未来。

③战天斗地的剪影,在蒙尘的书册间渐渐发黄______ (,;)乘风破浪的英姿,
于唏嘘感叹后更显渺茫。

④有一种日子你要不停地走,有一种时候你要不断地奋斗!
⑤我们不但需要凌云壮志,______ 渴盼恢弘理想!
第②句中“享乐”一词中“享”的读音是“______ ”
第②句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给第③句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在横线上。

给第⑤句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校篮球赛结束后,许多同学把喝剩的半瓶矿泉水放在球场边一走了之。

“半瓶水”的浪费,身边屡见不鲜。

一瓶水花不了多少钱,不喝完似乎用不着斤斤计较,但在全国范围一算,浪费就极为惊人。

一方面是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缺乏,一方面是“半瓶水”浪费严重,这暴露出节水方面的短板。

学校将针对“半瓶水”的浪费现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请你代表校学生会面向全校同学拟写一份节水倡议书。

(60字左右)
节水倡议书
同学们:
______
校学生会
2019年2月25日
四、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4.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

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姓曹。

曹嵩生操,小字阿瞒,一名吉利。

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

操有叔父,见操游
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

嵩责操。

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

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

操故无恙。

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
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

”嵩信其言。

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

因此,操得恣意放荡。

时人有桥玄者,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

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见操,言:“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汝南许劭,有知人之名。

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劭不答。

又问,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操闻言大喜。

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

初到任,即设五色棒十馀条于县之四门,有犯禁者,不避豪贵,皆责之。

中常侍蹇硕之叔提刀夜行,操巡夜拿住,就棒责之。

于是内外莫敢犯者,威名颇震。

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______ 》,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______
三国时名人桥玄、何颙、许劭对曹操皆有评价,桥玄、何颙的赞誉曹操没有表态,许劭说后,曹操竟“闻言大喜”。

仅就选文来看,“能臣”和“奸雄”是怎样体现的?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17.0分)
5.课内文言文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本文作者是战国时期的______ ,名轲,______ 家学派代表人物。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举于士.______
②衡.于虑______
③而后作.______
④而后喻.______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格言联璧》中有“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文中的“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作简单说明。

文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都会经过艰苦的生活磨炼,结合本文,用自己的话说说经受艰苦磨炼会给一个人的成长带来怎样的好处。

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总会伴有各种阻挠、破坏、压制,如贸易制裁、武器禁运等。

学完本文后,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应对这些阻碍和挑战?
6.课外文言文阅读
子奇治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

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

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②以赈③贫穷,阿县大治。

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

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注】:①阿:指阿县。

②廪:粮仓。

③赈:救济。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追者反.曰______
②库无兵.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既而君悔之,遣使追。

从全文看阿县大治是因为子奇采取了哪些得力的措施?用自己的话回答。

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7.0分)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是一朵无声花
葛闪①二十三年前,我在乡里邮局工作。

②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

邮局外,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天一夜,整个世
界都是白色的。

风,更是一刀一刀地呼啸而过,寒意侵入每个人的骨子里。

而邮局里,我和几个同事也被冻得脚不停跺着地。

③雪太大,来办业务的人寥寥无几。

只有我一个人呆在办业务的窗口,其他几个同
事一边偎依着火炉搓着手,一边聊着天。

而我,因为最后一个办业务的人也离开了,索性就伏在桌上看起了报纸。

④近四点的时候,外面突然挟风裹雪地刮进来一个“雪人”,一进门便噼里啪啦地
拍打着身上的风雪。

我被响声惊动,抬眼一看,原来是一个年龄在六十上下的老妇人。

如此冷的天气,老妇人的衣着竟颇显单薄,铁青着脸色,双手一边不断搓着,一边哈着气。

⑤老妇人走近窗口,轻声问:“拍电报是这里吗?”
⑥我点点头。

⑦“多少钱?”老妇人弱弱地问。

⑧“一毛五一个字。

”我说,然后看她一身颇为寒碜的衣服,又追问了一句,“你
要发电报?”要知道,那个年代里,若非太紧急的重大事情,一般老百姓是舍不得花钱拍电报的。

⑨“嗯,”老太太点点头,听了我报的价格,短暂的一愕。

接着,又一边絮絮地从
口袋里拿出一个纸包,慢慢打开一层又一层的纸,才露出里面躺着的平整的毛票子,一边说,“我儿子在东北当兵,好久没联系了哩。

现在我们这里都这么冷,东北怕是更冷了。

我想发个电报,给他提个醒儿。


⑩我心里一暖,放下了报纸,听着外面风雪的呼啸声,便细细端详起眼前的这个老妇人。

老妇人满脸的皱褶,像是被岁月的犁铧耕耘过无数次,有的地方因为皮肤干裂,都裂开了巨大的口子。

我突然想起家中的老母亲,和眼前的她竟是如此相像。

⑪“大娘,您要发什么内容?”我问她,“字数越少,越省钱。

”我提醒了她一句。

⑫老妇人低下头,思索了一阵子才说:“您就告诉他,天气变冷了,要记得多穿衣服。

并且告诉他,妈妈很想他。

”老太太说完,自己又在心底核算了一下,补充说,“十七八个字,是吧?”
⑬我按照她要表达的意思,在心底默算一下,还真是。

但是觉得语言不够简洁,便对她说:“大娘,您看‘天冷,多加衣’这几个字可以不?简洁,意思又表达了出来,而且省钱。


⑭老妇人一听,显得很高兴,刚准备点头之际,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说:“您得告诉他,我这个当妈的很想他。

例如,在后面加四个字--妈妈想你。


⑮我笑了:“看您说的,这世上哪有母亲不想儿女的呢。

您哪,不说这四个字,您儿子也知道您想他,何必浪费这四个字的钱呢,六毛呢。

”我特意地把“六毛”
两个字加重了语气。

⑯老妇人稍微犹豫了一下,显然她似乎被我说的“六毛钱”给打动了。

但转瞬间,她又改变了主意。

⑰“不!”老妇人坚持要加上这四个字,还说,“我就怕他不知道我想他呢。


老妇人一边说,一边把钱数好了,颤巍巍地从窗口递给我,在我接钱的那一瞬间,老太太忽然轻轻握住我的手,说:“同志,我真的好想我儿子呢。


⑱我猛然感觉到,整个冬天的寒意好像蓦然就没了踪迹。

只觉得,老太太那略微硌人的手掌间,传来的是一阵又一阵的鸟语花香。

温暖,瞬间就在我心头铺展开来。

⑲原来,我们一直都觉得父母对我们的思念,是理所当然的。

却很久都没有明白,母亲对我们的思念,却一直在我们的理解之外,像是一朵潜滋暗长的花儿,一直在无声中惊艳,于沉默中盛放。

(《读者》2015年第23期)
文章第二段中的划线句是什么描写,作用何在?
老妇人面对“我”告诉她电报价格时,其心理活动十分微妙。

作者通过特定词语巧妙地反映了这种变化,请依据文章内容,用原文词语填空。

听了报价,首先是短暂的______ --在我的提醒下,低头思索,被精简后,显得______ --而又再次被劝,在六毛钱上稍微______ --最后______ 要加上“妈妈想你”四个字。

从下面语句中任选一句,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

①接着,又一边絮絮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纸包,慢慢打开一层又一层的纸,才露出里面躺着的平整的毛票子,一边说。

②如此冷的天气,老妇人的衣着竟颇显单薄,铁青着脸色,双手一边不断搓着,一边哈着气。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题目“爱是一朵无声花”的含义。

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⑲段的作用。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外飞来准晶体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准晶体的发现者--以色列科学家谢西曼,他于1982年首次在实验室中合成出了准晶体。

正常的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形式是立方体、六边形或其他规则的、可无缝拼合的模式。

而准晶体的结构很特殊,小范围内看不出规则模式,但大范围可以体现出规则的,可拼合的模式。

由金属原子组成的准晶体有固定的熔点,但导电导热能力却很差,容易像非晶体的玻璃那样破裂。

自然界中形成的准晶体是在2008年发现的,在一块来自俄罗斯东部的奇怪岩石内,意大利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已知的准晶体类型--AL63CU24FE13.更惊人的事情还在后面,最近意大利和美国科学家对这块岩石进行了同位素测定,发现岩石里的氧同位素的特征与某些碳质陨石类似,换句话说,这块岩石可能来自地球之外!该陨石很可能是45亿年前太阳系早期动荡环境的产物。

含有准晶体的陨石是如何形成的?这依然是个谜,太阳系中绝大部分陨石都是小行星带中没有形成大天体的物质,但这块陨石中的铝的形式很古怪,不可能是在小行星带的环境中产生的,在其他的陨石中也没有发现这种铝的形式,既然陨石来自地球之外,那么这种含有准晶体的陨石的起源一定不寻常。

研究人员猜测,也许这块陨石所在的前身星球上曾经发生过高速的撞击事件,在极端的环境中产生了这种陨石。

这块陨石告诉我们,罕见的准晶体其实可以在自然界中产生,并且在几十亿年中保持稳定。

准晶体有什么突出特征?
第一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第二段画线句中的“很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9.请以《读懂身边的爱》为题,写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4)不少于600字。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山山唯落晖烽火连三月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解析】答案:
(1)山山唯落晖(注意“晖”的写法)
(2)烽火连三月(注意“烽”的写法)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注意“郎”的写法)
(5)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注意“萋萋”“鹦鹉”的写法)
(6)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注意“鳞”的写法)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答案】【小题1】;
【小题2】而且
【小题3】xiǎng
【小题4】
【解析】答案:
(1)xiǎng
(2)优越的物质环境,使人们耽于享乐而放弃了未来
(3);
(4)而且
(1)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学习中扎实的积累,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享乐”一词中“享”应读“xiǎng”。

(2)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

“在优越的物质环境中,使人们耽于享乐而放弃了未来”一句中缺少主语,应去掉“在优越的物质环境中”一句中的“在……中”。

(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③句中前后两个分句之间独立的单句,所以中间用分号。

(4)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

首先确定前后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前一个分句已经有关联词“不但”,前后分句的关系是递进的,所以用“而且”。

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能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

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3.【答案】当前水资源匮乏现象越来越突出,水资源的浪费却极为惊人,为了提高广大同学的节水意识,特发出如下倡议:
①开展关于爱护水资源的主题班会,让大家知道节约水资源,爱护水资源是如此的
重要;
②在水龙头旁边贴一些关于保护水资源的告示语,隔一段时间换一次;
③以保护水资源为主题,出一些趣味学习园地;
④让少先队员轮流在水龙头旁边站岗,捉到违反者给予一定惩罚;
⑤给保护水资源者给予一定奖励……
希望全体同学都把节水意识放在心间,为保护水资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解析】答案:
当前水资源匮乏现象越来越突出,水资源的浪费却极为惊人,为了提高广大同学的节水意识,特发出如下倡议:
①开展关于爱护水资源的主题班会,让大家知道节约水资源,爱护水资源是如此的重要;
②在水龙头旁边贴一些关于保护水资源的告示语,隔一段时间换一次;
③以保护水资源为主题,出一些趣味学习园地;
④让少先队员轮流在水龙头旁边站岗,捉到违反者给予一定惩罚;
⑤给保护水资源者给予一定奖励……
希望全体同学都把节水意识放在心间,为保护水资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题考查拟写倡议书正文。

一般应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发出倡议的原因和意义。

第二部分分条列出倡议的内容。

第三部分表达对同学们的希望与鼓励即可。

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文通句顺即可。

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简单地说,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4.【答案】【小题1】三国演义
【小题2】罗贯中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的基本知识。

由“姓曹名操字孟德”可知,这段文字出自《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一书。

(2)本题考查名著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能臣”和“奸雄”在曹操身上得到集中体现。

这段选文中,曹操做为“能臣”的一面,如“除洛阳北部尉。

初到任,即设五色棒十馀条于县之四门,有犯禁者,不避豪贵,皆责之”。

作为奸雄的一面,如“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

用现代汉语简略说说这两句话即可。

答案:
(1)三国演义罗贯中
(2)能臣:任洛阳北部尉时执法严格,不避豪贵。

奸雄:儿时因不满叔父假装中风使父亲误解叔父。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结合积累作答。

名著阅读中,要注意对名著的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文学常识积累。

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并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5.【答案】【小题1】孟子
【小题2】儒
【小题3】狱官
【小题4】同“横”,梗塞、不顺
【小题5】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小题6】了解、明白
【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

根据平时的积累,可知本文的作者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

士:狱官
②句意为:思虑阻塞。

衡:同“横”,梗塞、不顺
③句意为: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

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④句意为:然后才能被人所了解。

喻:了解、明白
(3)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的重点词有:然后,这样以后;忧患,指忧愁祸患;句子翻译为:这样以后才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4)本题考查句意的理解与分析。

题干所给的句子,意思是说:天要使一个人遭祸,必先给他一点小小的好处使他轻信;天要使一个人受福,必先给他一点小小的祸患使他有所警惕。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指的是上天要赋予一个人以重要的使命,会在主观上让他受挫,与下联表述的意思是相通的。

(5)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根据文中的“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后能改”“而后作”等句子,可以看出主、客观上的磨炼可以让一个人的性格变得坚韧,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干,从而有所作为。

(6)本题考查阅读感悟的表达。

解答此题可抓住“忧患”对一个人,一个国家的磨炼与促进作用展开表述,突出这些外来的忧患反而会让我们更坚强,祖国变得更强大。

答案不唯一,表述的理由充分,符合文章的主旨即可。

答案:
(1)孟子儒
(2)①狱官②同“横”,梗塞、不顺③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④了解、明白
(3)这样以后才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微祸给人带来内心的困苦和思想的梗塞,但能让人奋起有为,这正是有福之处。

(5)可以磨砺性情,使人变得坚韧勇敢,增加他原本不具备的才能。

(6)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善于化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

参考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收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

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

(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完成文言文阅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整体,观照局部。

文本中的时、地、人、事、情、理等要弄清,文本的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要弄清,各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要弄清,整体的中心意思要弄清。

2.审读题干,明确指向。

题干中的所有要求不能遗漏。

题干常出现的词,“分析”“概括”“理解”及其先后顺序都要认真思考;选“是”还是选“非”要看清楚;是分析原因还是概括品质,切勿马虎。

3.重视注释,寻求“外援”。

文后注释绝非可有可无,关于人物和事件背景的注释,往往关系到考生对选项正误的判断。

6.【答案】【小题1】通“返”,返回
【小题2】兵器
【小题3】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追赶的人回来说。

反:通“返”,返回。

②句意为:兵库里没有武器。

兵:名词,兵器。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重点词有:既而,不久;遣,派遣;使,使者。

句意为:不久,齐君对这事懊悔了,派使者去追。

(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

根据文本中的“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翻译后可作答。

答案:
(1)①通“返”,返回。

②兵器,武器。

(2)不久,齐君对这事懊悔了,派使者去追。

(3)把兵库的武器打制成农具,给百姓使用;打开粮仓救济贫苦的人民。

得到人民的维护,所以打败魏国。

译文:
子奇十六岁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县。

不久,齐君反悔了,派人追赶。

追赶的人回来说:“子奇一定能够治理好阿县的。

同车的人都是老人。

凭借老人的智慧,由年轻的人来作最终决定,一定能治理好阿县啊!”子奇治理阿县,把兵库里的兵器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打开粮仓来救济贫穷的人民,阿县治理得整整有条。

魏国的人听说小孩子治理阿县,兵库里没有武器,粮仓里没有积粮,于是就起兵攻打(齐国)阿县,阿县的人父子兄弟相互鼓励,以自己家的兵器打败了魏国军队。

文言语句翻译的具体方法是“增”、“删”、“留”、“补”、“变”、“调”五法: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

例如,有时候句中常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情况;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5、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

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

7.【答案】【小题1】一愕
【小题2】高兴
【小题3】犹豫
【小题4】坚持
【小题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