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 下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绵阳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
下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27分) 1.使分式
有意义的的取值范围是 . 2.从-2,-1,0中任取两个数分别作为一个幂的指数和底数, 那么其中计算结果最小的幂是 .
3.如果点A(x-2,2y+4)在第二象限,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y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4.写出一个解为的二元一次方程_________________.
5.在自然数范围内,方程3x+y=10的解是 _______.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非负整数解是____________.
7.电视机厂要了解一批显象管的使用寿命,可以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选填
“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
8.从学校七年级中抽取100名学生,调查学校七年级学生双休日用于数学作业的时间,调查中的总体是 ,个体是 ,样本容量是 。
9.已知中,,,,将它的一个锐角翻折,使该锐角顶点落在其对边的中点处,折痕交另一直角边于,交斜边于,则的周长为 二、选择(每小题3分,共21分)
10. 若x a - b -2y a + b - 2=11是二元一次方程,那么的a 、b 值分别是( )
A 、1,0
B 、0,-1
C 、2,1
D 、2-3 11.我们学习了数据收集,下列正确的是( )。
(A )折线图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B )条形图能够显示每组中的百分比的大小 (C )
24
x
x -x ⎩
⎨
⎧-==21
y x 5
2242
x x +⎧≥⎪
⎨⎪->⎩Rt ABC △90C =∠6AC =8BC =D E F CDE △
扇形图显示部分在总体中的具体数据 (D )直方图能够显示数据的大小
12.如图,,的度数比的度数的两倍少,设和的度数分别为,,那么下面可以求出这两个角的度数的方程组是( )
A.
B.
C. D.
13.用代入法解方程组有以下步骤: ①:由⑴,得 ⑶ ②:由⑶代入⑴,得 ③:整理得 3=3 ④:∴可取一切有理数,原方程组有无数个解 以上解法,造成错误的一步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如果不等式无解,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2
B . b <-2
C .b ≥-2
D .b ≤-2
15.如果将长度为a-2、a+5和a+2的三根线段首尾顺次相接可以得到一个三角形,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1 B.a>2 C.a>5 D.
无法确定
AB BC ⊥ABD ∠DBC ∠15ABD ∠DBC ∠x y 9015x y x y +=⎧⎨=-⎩
90
215x y x y +=⎧⎨=-⎩
90152x y x y +=⎧⎨=-⎩290
215x x y =⎧⎨=-⎩
⎩⎨
⎧-=-=-)
2(122)
1(327y x y x 237-=
x y 32
3
727=-⨯-x x x ⎩⎨
⎧-b
y x <>2
16.观察市统计局公布的苏州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每年比上 一年增长率的统计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低于2003年
B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长率低于9%的有2年
C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最多时在2005年
D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每年比上一年的增长率,有大有 小,但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在持续增加
三、算一算,千万别出错!解答需要写出必要的步骤和过程,你只要仔细审题,积极思考,
一定会解答正确的!(共72分)
17.(本题10分)如图,∠1=∠2,∠3=∠4,∠A=1100
,求的值。
18.(本题10分)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9.(本题10分)将某雷达测速区监测到的一组汽车的时速数据整理,得到其频数及频率
如下表(未完成):
数据段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总计 频 数 10 36 20 频 率
0.05
0.39
0.10
1
(1)请你把表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x ⎪⎩⎪⎨⎧-≥--x x x 2342
14
频数x 0
4
3
2
1
C
B
A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如果此路段汽车时速超过60千米即为违章,
则违章车辆共有多少辆.
20.(本题10分)学生会准备调查全校七年级学生每天(除课间操外)的课外锻炼时间.
⑴确定调查方式时,甲同学说:“我到1班去调查全体同学”;乙同学说:“我到体育场
上去询问参加锻炼的同学”;丙同学说:“我到全校七年级每个班去随机调查一定数量的同学”.你认为调查方式最为合理的是(填“甲”或“乙”或“丙”);
⑵他们采用了最为合理的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并绘制出如图1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如
图2所示的扇形统计图,请将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
⑶若该校七年级共有1200名同学,请你估计其中每天(除课间操外)课外锻炼时间不大
于20分钟的人数,并根据调查情况向学生会提出一条建议.(注:图2中相邻两虚线形成的圆心角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