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配网“低电压”问题及综合治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配网“低电压”问题及综合治理措施
摘要:现阶段,由于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
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广大用户对合格的供电质量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但供电企业供电质量还存在着诸多的的问题,其中低压电是影响客户
供电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浅析配网低电压问题及综合
治理措施,为低电压治理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无功补偿;低电压;治理措施
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精密电子设备的普及和发展,用户对电能质
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仅仅只是要求通电。
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提升到了一
个更高的层级,本文主要通过总结及监测数据分析,针对低电压产生的原因,并
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及措施。
1 配网低电压产生的原因
1.1 用电负荷的增长与配网发展不匹配引起的低电压
配网建设与城乡经济的发展不匹配、部份10千伏以下配网线路建设时间早,建设标准低,线路台区供电半径大、线径细导致低电压的产生。
部份线路、台区
由于新增业扩负荷增长较快,低压线路呈辐射式延伸,配网电源的布点严重失衡。
随着居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耗能设备进行入普通家庭、如空调、电磁炉、电灶、
电蒸箱等用电负荷增加。
尤其是农村电烤房的出现致使用电高峰期线路、变压器
不堪重负,低压线路电流偏大导致低压线路压降增大,从而形成末端用户的电压
偏低,不能满足当前居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1.2 配网三相负载不平衡导致的低电压
因配网中用户用电环节存在着大量的单相负荷,且部份大功率设备分布不均匀,未平均分配在三相上,从而引起配网三相负载不平衡时,导致三相电压不均衡。
当三相负载严重不均衡时,会造成三相电压相差极大,负载轻的一相电压过
高(最高时可能达到线电压)烧毁设备,负载重一相电压过低,影响客户的供电
质量。
1.3 功率因数低,无功补偿配置不足
配网中一些用户侧无功补偿设备容量不足,甚至没有装设无功补偿设备,不
具备无功就地补偿能力,导致功率因数偏低。
一些用户虽然装设了无功补偿设备,但无功补偿管理不规范,导致无功补偿不能随负荷的变化进行切换,无法实现无
功补偿“分层分区、就地平衡”的补偿原因。
尤其是部份搭接在公用线路上的专变
用户产权线路供电半径长,且没有安装与之用电负荷匹配的无功补偿装设,导致
线路末端电压降低。
1.4 上级电源不足、无管理不规范
现阶段因受政策影响及投资制约,辖内部份乡镇未建设变电站,还有部分变
电站建设时间早,变压器具备有载调压功能、无功补偿装置容量不满足要求,导
致系统无功补偿容量不足。
甚至存在部份站所母线电压、无功管理不规范,无功
补偿装置投切不及时,未按要求调整变压器分接头等等,导致配变台区首端低电
压及用户低电压,严重影响着居民客户端电压质量。
2 低电压综合治理措施
2.1 统筹规划建设优化配网网架结构
(1)从电网规划着手,树立长远的大规划理念,做好负荷预测,合理开展电网电源点布局,按照高标准、高要求进行配网设备配置,高度重视无功补偿装置
的配置和建设,统筹兼顾高、低压电网规范建设发展。
(2)依据低电压排查结果,严格按照“小容量、多布点、短半径”原则,结合
城乡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对症下药预测发展空间做实做细低电压治理方案.
(3)积极申报项目,改善配电线路线径小、供电半径长的问题。
同时,积极增加配网联络率,优化配网运行方式,将重载线路负荷分流至负载小的线路。
对
于难以转移负荷的配电线路、变台区则采用增大变压器容量、新增台区布点、加
大导线截面等方式来改善配网设施重过载导致的低电压。
(4)针对局布地区季节性、期段性负荷大的特点,在易发生“低电压”地区依
次采用增大导线截面,加装10千伏并联无功补偿装置、并列变压器、更换大容
量变压器;延伸400V线路、加装调压变压器、调容变电压器、重新布点增加变
压器等方式进行调压。
2.2 多维度监测调整三相负荷
(1)充分利用配网电压监测分析系统、计量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和配网运营智能管控平台等信息系统和监测手段,实现对配电变压负荷、电压在线监测。
结合局长服务热线、95598服务热线反馈信息等多种渠道,全面掌握辖区内配变
负荷情况,分类开展配变负荷情况建档工作,对收集到的配变用户电压质量信息
进行穿透分析;
(2)对在线监测到的三相负载不平衡的引起的低电压负荷进行调整。
从技术上来讲,三相四线制电路中三相负荷完全做到平衡是不可能的,所以,尽量遵循变
压器低压侧一般不得大于10%,负荷侧一般不得大于20%的原则进行调整。
(3)为尽量使各用户的单项负荷均衡的分配到三相导线上,负荷接入前就对用户的负荷进行评估和测量,然后再进行合理分配,合进选择接入在相应的导线上。
(4)在低压配网规划建设时,应充分考虑配网供电裕度,尽量多架设延伸
三相四线制线路,少架设设单相线路,缩小单相线的供电半径。
2.3 强化用户侧无功管理
(1)从业扩报装开始,各层级人员就应从以下几方面严格把关:
供电方案答复时,就应选择与用户报装容量相匹配的供电电源。
(2)严格要求用户按标准配置线路线径、设备,把好业扩验收关,避免设备带缺陷运行。
(3)方案评审时,要求客户选择质量好的无功补偿设备,且补偿设备容量能满足无功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并指导客户规范管理无功补偿设备,提高线路功
率因数。
2.4 优化网架、强化电压管理
(1)当运维人员监测到客户端电压质量低时,应及时与配调联系,申请配调按要求及时调整运行方式,将母线电压按照“逆调压”的方式,将首端额定电压控
制在合格范围内。
(2)规范电压质量调控管理。
配调应充分运用调度自动化监测系统,掌握线路负荷及电压情况,优化AVC自动电压控制技术,自动调整将电压控制上限和下
限值。
对于不具备AVC功的的变电站,母线电压和功率因数应实施人工监控。
(3)做实主网规范划、合理布局变电站,缩短供电半径,减少大长距离、大功率输送电量。
3 结束语
配网低电压治理是有效提升供电质量的一项有力措施,它不仅能减少系统无
功的传输,提高电网的输送能力,同时还能使电网运行更加稳定。
本文结合区域
内多年产生低电压的原因以及整治措进行了分析说明,经过近几来治理,马龙配网内的低电压整治效果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正风.无功功率与电力系统运行.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10
[2]杨以涵.电力系统基础[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曹瑞.配电网无功补偿现状分析与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