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有余数除法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版小学数学
二年级
浩瀚的知识海洋伴你成长,每天都有新的进步!
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吧!
有余数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余数概念及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有余数除法的试商。
教具和学具:
实物图及投影片,11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用竖式计算(两人板演)
8÷4= 36÷9=
订正时,由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2.卡片口算(与板演同时进行)
()里最大能填几?
3×()<22 4×()<37
()×2<11 ()×5<38
二、学习新课.
教师谈话:大家学会了除法竖式的写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同学们看一看,今天学的笔算除法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第一幅图.
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把6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几个?)
学生动手操作.用6个圆片代替梨,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再把横式和竖式写在练习本上,并指名板演。
订正时,提问:
①在被除数下面写6,表示什么?(表示分掉6个梨)
②在横线下面为什么写0?(表示分完了,没有剩余)
(2)出示第二幅。
提问:如果有7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里,怎样分?分分看。
学生动手操作,用圆片代替梨。
(教师行间指导)
提问:
①出现了什么情况?(每盘放2个,还剩1个)
②剩下的1个梨,还能再继续分吗?(剩下的1个梨,不能再分)教师说明:7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里,分的结果是“每盘2个,还剩1个”。
怎样列式计算呢?(7÷3=)
怎样写竖式呢?被除数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刚才分的结果是每盘放几个?那么商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教师着重提问:有3盘,每盘放2个,实际分掉几个梨?(6个)那么被除数7下面应该写几?(6)7个梨,分掉6个梨,有没有剩余?(有剩余,剩1个梨)
教师说明:7个减去分掉的6个,还剩1个.所以在横线下面写“1”.剩下的这1个,我们就叫它“余数”.(板书余数)
怎样在横式上写计算结果呢?每盘放2个梨就是商2,先写2。
还余1个,就是余数为1.为了分清商和余数,在商的后面先写“……”,再写“1”。
即
7÷3=2 (1)
读作:“商2余1”.学生齐读一遍。
(3)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例1的两道题。
提问:这两道题平均分的结果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相同:每盘都放2个。
不同:第1小题正好分完,第2小题还剩1个,不能正好分完)
教师说明:像第2小题这种除法,没有分完,还有余数,叫做有余数除法.(板书课题)
(4)练一练:
每个同学拿出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先摆一摆,再把下面的竖式写完整。
订正时,教师着重提问:
(1)商2后,被除数下面要减去几?
(2)8是怎样计算出来的?表示什么?
(3)横线下面写什么?表示什么?
(4)这题的结果该怎样说?
2.教学例2
(1)在竖式里,38和5各写在什么地方?
(2)怎样想商几?在乘法口诀里有没有一句是五几三十八?
相邻两位同学互相讨论怎样想商几,再在全班交流.
①有的同学可能说商6,教师板书:
还剩下8,8里还有一个5呢?说明商6小了.
②有的同学可能说商8,教师板书:
38减40不够减,说明商大了.
③商6小,商8大,所以商7合适.最后结果是商7余5.
想:5和几相乘的积接近38,而且小于38?即5×()<38(括号里最大填7)
(3)练一练:
14÷4=□……□
想:4和几相乘的积接近14,又比14小.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商,最后的结果怎样说.
(4)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三道有余数除法,把每题的余数和除数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余数都比除数小)
如果余数比除数大了,说明了什么?(说明商小了,商再大一些)
什么情况下,说明商大了?(被除数不够减去除数和商相乘的积时,说明商大了)
(4)小结:计算有余数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1)口述计算过程.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7÷5= 38÷6= 47÷9=
全班动笔练习,指名两学生在投影片上做,便于订正.订正时,由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着重检查余数的大小和别忘在横线上写余数.
2.发展性练习.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思考性练习.
在方框里填合适的数.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数学思维可以让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